马克思异化理论形成过程探究
[摘要]异化理论是马克思早期分析资本主义社會的重要理论工具。但随着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影响的摆脱和超越,尽管马克思还偶尔使用“异化”概念,但更多的是用自己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作为分析工具,来研究资本主义及其发展走向的。因此,“异化”范畴在马克思理论中,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研究这一发展轨迹,可以深刻领会马克思治学的严谨、科学态度和不断超越、不断创新的精神。
[关键词]马克思;异化;唯物史观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18)02—0034—04
[作者简介]张清政,男,中共中央党校硕士研究生。
异化理论是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理论思想的一个重要切入点。该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形成、发展是具有重要作用的。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一样,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其唯物史观的形成、发展,有一个变化、完善的过程。
一、唯物史观形成之前的马克思异化理论
马克思对异化问题的研究是在批判继承前人异化理论,尤其是费希特、黑格尔、费尔巴哈等德国古典哲学家们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成果基础上,进一步科学阐发的。马克思第一次提到异化问题是在他的博士论文中,用“异化”一词表达“原子的偏斜运动”“只有在伊壁鸠鲁那里现象才被理解为现象,理解为本质的异化,这种异化本身是在它的现实性里作为异化表现出来的”①。这时候的马克思本人还是青年黑格尔派,深受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影响,所萌发的异化概念思想是与其后来异化劳动理论是不同范畴的。毕业后,马克思从书斋生活走向现实社会实践,在《莱茵报》报刊社参加了工作,并遇到了启发他进行现实性思考的“物质利益”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他的世界观也开始转变。准确地说,这时的马克思才真正从一介书生开始面向现实、走向现实。马克思当时所生活的德国,人民群众没有言论出版自由,残酷的统治者又对农民进行严重地压迫,整个农民阶层生活十分悲惨。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马克思开始怀疑黑格尔有关国家与法的相关理论,开始觉悟性地思考现实物质利益问题。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书中,他把“异化”概念和对异化现象的批判引入到现实的政治领域。后来,在费尔巴哈的影响下,扬弃了黑格尔观念中的抽象异化的思想。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②,就成了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从对不可见的意识虚构的世界的批判就转变成了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强调,“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推毁”③。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用“异化”概念来分析经济问题,提出“金钱异化论”。这可以看成是其“异化劳动”思想的萌芽。他揭示并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认为在这个私有制统治下的社会就是个残酷剥削的社会,是赤裸裸的金钱社会。金钱是衡量一切的价值标准,是唯一的真神。人类社会所有的一切都是可衡量的商品,人类自身和自然界的价值完全被漠视。整个社会以金钱为导向,人人膜拜金钱,人人又受金钱的奴役。总之,“钱是从人异化出来的人的劳动和存在的本质;这个外在的本质却统治了人,却向它膜拜”,“物的异化就是人的自我异化的实践”①。因而,克服异化和实现人类的解放,不能只限于宗教、政治的解放,而要从金钱社会中、旧式劳动中的现实中解放出来。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评经历了由宗教批判到政治批判再到现实批判的过程。而且他努力研究经济问题,着眼于现实的人的实际生活,力图从对经济学的研究来找到答案。在《184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一书中,他明确地提出了较系统的异化劳动理论。虽然这本书的论证问题的思维方式没有摆脱费尔巴哈的影响,但是它直指最核心的私有制,是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形成的真正起点。马克思指出:人要存在和发展就一刻也离不开劳动。它是人的本质特点,也是人不同于动物的根本属性。但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一个矛盾事实是:工人创造的价值越多,自己就越廉价,越受自己产品的压迫,越贫穷。一边是物的不断增值,另一边却相反的是人的价值的不断贬值。这就导致了人的劳动和劳动产品变成跟人相对立的、异己的独立存在物,不依赖于人而存在了,即劳动异化了。劳动成为被迫、摧残人的活动,劳动产品也不再是满足于人需要的物品,而是反转过来成为支配人、奴役人的力量。这就导致了劳动产品的异化——物的异化;人的生产活动本身的异化——自我异化;人的类本质同人相异化;个人同他人相异化。总之,是全面的异化。这便是著名的异化劳动的四个基本形式。马克思还分析了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关系,这是异化劳动理论的实质与核心。他批评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把私有财产作为是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它之所以如此解释,是因为它力图维护私有财产的永恒正义性和真理性,因为只有维护私有财产制度的不变,才能让资本主义制度永葆合法性,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资本的增值。而作为弱势群体的工人阶级就将继续被奴役,给剩余价值的榨取提供源源不绝的新鲜血液。而异化劳动理论则揭露了工人被奴役的秘密,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和根本弊端,并提出了解决途径。消灭异化劳动就必须消灭私有财产,实现工人阶级解放和全人类解放,需要扬弃异化走向人对人本质的真正占有,使得合乎人性的人的高层次复归。这时候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历史也真正成为“人”的历史,社会才成为共产主义新社会。
此时马克思所使用的“异化”概念,无论在使用领域、还是内涵都是已经完全不同于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了。在黑格尔看来,所谓的异化都只不过是绝对观念上的异化,人不过是异化的产物和结果。他的这种异化理论具有传统浓厚的思辨主义与神秘主义特点。费尔巴哈则认为黑格尔的异化观是对真实关系的颠倒。在现实世界里,人应是绝对的本位,因此所谓的异化都只不过是人的异化而已,离开了人的异化,观念的异化是不存在的。可是,费尔巴哈所描述的人是抽象的、无声的、孤立的、纯天然的人,体现了其一贯的形而上学的特点。他看不到人是处在实在的生活中、处在各种实在的社会关系中。而这和马克思所说的现实的、实践的、社会的“人”是完全不同的。
二、唯物史观形成时期的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神圣家族》一書,是马克思奠定无产阶级世界观理论基础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手稿》中,马克思在论述人与人相异化的劳动异化表现形式时,已含蓄地表达了阶级分化的思想,而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则进一步明确地论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对立分化,指出了无产阶级要获得解放的条件。必须要认识到人民大众在推进历史前进中的决定作用,要实现人类的解放,就必需群众进行广泛而又深刻地革命运动,来消灭这些异化的基础和形式。可以看出,《神圣家族》论述要比之前的《手稿》要深刻了一步:已开始从人本主义的异化理论向历史唯物主义的异化理论转变,对人的本质属性不再只从异化的角度去分析了。1845年,马克思开始批判费尔巴哈,并逐步摆脱了费尔巴哈思想的局限性,最终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划清了界限。《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②,第一次从根本上批判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异化观。对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险隘地理解成“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①,给出了批评并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即对人的本质的实践观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②。这就把对人的本质的研究,从抽象论证发展到对具体实在的社会关系的分析,置于唯物主义基础之上,为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异化观奠定了基础。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马克思进一步批判了抽象的人本主义异化观,标志着马克思彻底地摆脱了黑格尔唯心主义思辨哲学和费尔巴哈形而上学人本主义的影响,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原理,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异化观,即“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③。马克思用分工概念对历史上出现的异化现象作了科学的分析,认为异化最根本的原因是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分工情况。生产的不断发展必然导致分工,而分工又进一步引起产品的剩余和交换的发展,演化产生私有制。因此,私有制是从分工中产生的。在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或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的情况下,这种分工和劳动天然地导致强制性地进行。而分工只要不是出于自愿,就必然会制约个体的劳动和劳动形式。他的劳动活动本身和劳动产物对劳动者自己来说必是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他们受这异己存在物的支配。因此,异化是和这种旧式分工紧密关联的,异化就是旧式分工的必然结果。而要消除异化与旧式分工,就须有足够发达的生产力和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多样,满足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并消灭私有制,实行共产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共产主义,就是要把无产阶级和全人类从劳动异化中,也就是从旧式分工和私有制中解放出来。这种解放不是武断地从行政、法律、政策命令下取得的,也不是从人的抽象本质空想出来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它不是一种伦理要求,不是“从寻找‘本质开始的”,而“是用实际手段追求实际目的的最实际的运动”④,是一个不断实现的历史过程和历史必然。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并不是诸如此类唯心主义的人的类本质、私欲的追求、英雄主义的展开,而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的结果。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规律的趋势,这个社会将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代替人的异化的新社会。
实际上,马克思在《形态》中对待“异化”一词的使用,态度是审慎的,甚至带有某种批判和否定的倾向。这与唯物史观的形成的确立有很大关系。在《形态》一书,马克思不是直接用“异化”一词。马克思在叙述自发分工导致了人的生产活动对自己来说异化了,用的是“异己力量”一词;在叙述私有制社会下人类活动的产物转变成了与自身相对立的、限制乃至支配自我的力量时,在叙述国家自契约产生以后却不断地与公共利益相背离,日益凌驾于众人之上,变成支配人民大众的意志和行为的机构时,都没有再简单直接地使用“异化”一词。甚至对“异化”一词还有批判倾向的说明,如把“异化”一词说成是哲学家们易懂的话。在批判史蒂纳唯心主义异化观时讲到:把现实关系和人都事先看成是异化的,这样一来,哲学关系和人都变成了抽象的异化名词,这是空洞的,不符合现实事物联系的。显然,马克思看到理论家对“异化”概念的滥用,反对颠倒现实存在和意识的关系,把人类历史看成精神意识的发展过程,看成人的自我异化的过程。因此,为了同这种唯心主义历史观划清界限,马克思对“异化”一词采取了尽量不用的态度。
三、唯物史观发展时期的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形态》以后的著作,马克思几乎不再用过去的“异化”概念进行写作。在唯物史观发展成熟时期,“异化”一词出现在《资本论》中,只是作为剩余价值学说中一个特定概念有限定地使用,是作为借用概念来研究政治经济学,而不再是哲学层面上的范畴,也不像在《手稿》中那样作为中心概念使用。用唯物史观来审视,异化理论不能很好地从本质上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只有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理论“基石”,才能科学说明在资本主义社会下,异化现象存在的根源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根本矛盾与弊病,并找到解决途径。这时候,它只是作为一个认识论工具,在唯物史观基础上,和货币异化、利润异化、利息异化等其他相关经济概念一起,用来剖析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种种矛盾,并发现规律和找到解决途径。
早在《形态》中,马克思就指出异化根源于私有财产和社会分工,在《资本论》等经济学著作中,马克思则进一步用经济学视角进行分析并指出:分工的出现和发展催生了商品经济的大发展是因,异化则是果。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这种现象表现的更加突出。因为生产生活资料私人占有,只有少数人掌握。这就剥夺了大众占有生产生活资料的权利,使其沦为仅能出卖自身劳动力的劳动者,这就必然产生雇佣劳动关系,从事被迫分工下的劳动。劳动者被榨取剩余价值,劳动产品和自身相对立,并演化成新的资本,继续奴役劳动者。《资本论》的研究出发点采用的是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因子——商品,即从经济范畴出发研究,而不是从什么理论、观念上的“异化”出发。这一时期,马克思思想理论体系更加成熟。如果只用“异化”概念是贫乏、抽象的,有古典哲学之风,也是不合时宜的。马克思的这部著作,是在研究资本主义最突出、最核心的要素时,力图洞彻它,并找到最核心的本质规律时产生的。最终他完成了这个划时代的课题,深刻地剖析了资本主义制度,洞悉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最终发展方向。
四、结语
事实上,随着马克思新世界观——唯物史观的确立、发展,马克思对“异化”一词的使用越来越少,限定越来越多。但这并不是说,马克思彻底抛弃了“异化”概念。只是随着马克思思想的不断发展、成熟,尤其是唯物史观的确立,他打算清算早期理论曾带有的旧世界观影响的局限性。“异化”概念是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体系的核心概念,对早年马克思的影响巨大。所以,清算早年的思想影响也就包含“异化”概念的思想影响。在马克思还不可能对资本主义客观、正确地进行经济、历史分析的时候,他们采用“异化”概念,借以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进行探索和说明,当创立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理论基石之后,就开始慎用乃至不用“异化”概念。由此可以推断,马克思对“异化”概念的态度是随自己世界观立场的转变和理论研究的深入而不断调整的。但是,不代表异化理论已被抛弃,或者否定它的价值。因为,从马克思的理论整体上看,其后来的理论仍然体现了建立在唯物史观上的异化观。
时至今日,异化理论仍是重要的理论工具。例如用在研究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只是不应停留在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的哲学思辨阶段,而应用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法来分析异化现象。学习、研究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发展过程,除了要深刻领会其内涵的变化和分析功能外,还应学习马克思随着实践深化而不断发展自己理论的创新精神。
责任编辑:杨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