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来我国大学生体育竞赛中非奥运项目发展状况分析
于文谦+宋洁
摘 要:对我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各项目分会发展情况、历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项目设置情况、2008年后全国大学生体育竞赛中非奥运项目开展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我国大体协、大运会中,奥运项目仍占优势地位;非奥运项目比重逐年上升,且增长速度已超越了奥运项目;近年来单项竞赛中非奥运项目的发展更为迅速,已基本和奥运项目持平。非奥运项目众多,各具特色,兼具传承性与时代性,其比赛形式丰富多样,极易被大学生群体所接受。高校具备促进非奥运项目发展的有利条件,将成为未来中国非奥运项目发展的重要基地。
关 键 词:体育管理;非奥运项目;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全国大学生体育竞赛;中国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4)03-0065-04
我国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20年来,取得了瞩目的成绩,部分项目的运动成绩已经达到和接近国内外先进水平,在奥运会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也取得了金牌,这得益于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的政策改革和一些大学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投入[1]。作为大学生体育运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非奥运项目因其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独特的魅力,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认识和喜爱,在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提高大学生身心素质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些学者已开始关注非奥项目的发展,如邓万先[2]对非奥运项目与我国群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王乐[3]对发展非奥运项目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但是,关于非奥运项目在大学生中开展状况的研究还很少见,多是针对某一单项的研究,只有丁鸿祥等[4]从高校介入体育作用的角度论述了在大学生中开展非奥运项目的意义;刘福军等[5]以河北省为例对非奥运项目在高校普及的现状进行了研究。目前,全国大学生综合性和各单项体育竞赛的组织、管理工作主要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负责。基于此,本研究从大学生体育协会各项目分会发展情况、历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项目设置情况、全国大学生体育竞赛各单项竞赛开展情况对我国大学生体育竞赛中非奥运项目的发展状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非奥运项目在高校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为体育、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改革者提供思路。
1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项目分会的设置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以下简称“大体协”,FUSC)成立于1975年,1993年在国家民政部重新登记,成为非营利性的群众性体育社团组织,是中国大学生体育运动的惟一全国性组织,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会员、亚洲及世界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会员[6]。大体协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全国大学生综合性和各单项体育竞赛的组织管理工作。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现有28个项目分会[7-8],其中奥运项目分会15个,非奥运项目分会10个,另有奥运与非奥运项目共存分会3个。1990年,大体协第1批分会成立,5个分会均为奥运项目;1992年,第2批分会成立,其中棋类分会包括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3个项目;民族传统体育分会主要指武术项目;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主要包括健美操、艺术体操、啦啦队、体育舞蹈、街舞、健身健美等6个项目,除了艺术体操外都是非奥运项目。1995年,国防体育分会成立,主要有军用射击和定向运动2个项目,并尝试开展野外生存项目。
从分会数量上来看,如果把项目共存分会平均分配,大体协下属分会奥运项目与非奥运项目的比例是16.5︰11.5,奥运项目占较大比重,这与我国长期以来重视奥运项目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但是从当年累计数目的比例来看,非奥运项目与奥运项目的差距(数量上)正在逐步缩小,从最初的5︰0到1998年的11.5︰4.5,再到2010年的16.5︰11.5,可以看到20年来大体协下属非奥运项目分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非奥运项目长期被忽视的背景下,也反映出非奥运项目深厚的群众基础和顽强的生命力。
从分会增长趋势来看,20年来奥运项目分会稳步增长,而非奥运项目分会的增长主要集中在1992年和2003年,呈跳跃式增长。1992年,棋类、民族传统体育分会的成立,实现了非奥项目分会从无到有的突破;2003年桥牌等5个分会的成立,使得非奥运项目分会数目翻了一番,迅速缩小了与奥运项目分会的差距。一方面,显示了我国高校体育中非奥运项目迅猛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大体协下非奥运项目分会发展的不稳定、不成熟。例如,定向运动传入我国内地是在1983年3月,解放军体育学院在广州白云山组织了“定向野外试验大赛”[9],这是我国最早的大学生定向越野比赛,而我国的大学生定向越野分会直到20年后才成立,这不能不说是大体协非奥运项目分会发展的滞后,也会进一步影响到我国整体高校体育中非奥运项目的发展。
已成立分会的非奥运项目包括: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如民族传统体育(武术、散打)、舞龙舞狮、龙舟、空手道;智力类运动,如棋类、定向、桥牌;新兴时尚类运动,如攀岩、健美操(啦啦队、体育舞蹈、街舞、健身健美)等。这些项目在高校中得到较好发展,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另一方面,近年来,越来越多学生投入到户外登山运动中,目前全国已有数十所大学成立了学生社团性质的登山组织。近两届大运会新增的毽球项目颇引关注,在全国很多高校乃至中小学都开展得非常好。随着我国大学生体育运动中非奥运项目的进一步发展,更多非奥运项目分会如登山分会、毽球分会也将逐步成立发展起来。
2 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比赛项目的设置
从1982—2012年我国共举办9届大学生运动会,这9届大学生运动会中,奥运项目始终占有绝对优势,前3届大运会只有奥运项目,之后的几届即便开始增加非奥运项目,奥运项目的比例也一直在50%以上。这让我们不由得联想到全运会除了武术项目都是奥运项目。全运会向奥运会看齐,大运会也向奥运会看齐,这正是长期以来受“举国体制”和奥运战略影响的体现[10-18]。一般而言,对于一个走在体育强国发展道路上,尤其是在基础项目上缺少竞争力的发展中国家,以奥运会或其他国际性、地区性的体育赛事为核心指向有针对性的开展体育竞赛,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19]。但是,作为大学生自己的全国性体育盛会,完全向奥运会看齐,不仅会忽视更多大学生的体育需求,也偏离大运会设置的初衷。
在奥运项目稳步增长的同时,大运会中非奥运项目的数量从无到有,也在逐年增加,而且在大运会项目中的比重越来越大,2012年占41.7%;2012年,奥运项目与非奥运项目数目比上升至7︰5,而且从数据来看,非奥运项目的增长速度已超越了奥运项目。除去大运会项目设置受到一些条件制约外,也让我们看到了教育、体育主管部门在高校大力推广非奥运项目的决心,看到了非奥运项目顽强的生命力和良好发展势头。非奥运项目数目众多、群众基础好,很多具有独特魅力,特别受到大学生的欢迎,这些都促使非奥运项目在高校体育中迅猛发展起来。
纵观历届大运会非奥运项目,武术是我国大运会上开设的首个非奥运项目,并一直保留至今,这主要是从尊重和保护传统项目的角度出发。第8届大运会新设了毽球项目,毽球从我国古老的民间踢毽子游戏演变而来,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它在花毽的趣味性、观赏性、健身性基础上,增加了对抗性,集羽毛球的场地、排球的规则、足球的技术为一体,深受学生欢迎。这类项目是对民族特色项目的传承。另一方面,第7届大运会上首次开设定向越野项目,这是向西方优势项目学习的开始。健美操、定向越野、桥牌这类时尚、益智类项目的增设充分体现了大运会项目设置对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的把握。今后的大运会,也应坚持将时代要求与文化传承相结合,在为大运会注入新鲜体育文化形式的同时努力实现对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和创新,进而培育和形成大运会的创办特色[19],而非奥运项目因其项目众多,独特的民族性、时尚性等,势必在大运会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对大运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3 全国大学生单项体育竞赛项目设置
根据国家教委1990年发布的《全国普通大、中学校学生体育竞赛暂行规定》,全国大学生各单项体育竞赛一般每2年举行一次(少数重点项目可每年举行一次)。各单项体育竞赛均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下属各单项协会主办[20]。20年来我国大学生各单项体育竞赛取得了长足发展,从1994年的12个单项、12次赛事增加到最多时的2011年32个单项、67次赛事,分别增长至原来的2.7倍和5.6倍[21-27]。本研究对2008—2013年6年间全国大学生体育竞赛计划中的开赛项目、赛事进行统计归类,发现2008年后我国大学生单项体育竞赛中非奥运项目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奥运项目,从1994年的7个单项7次赛事增加到最多时15个单项(2009年)38次赛事(2011年),分别增长了2.1倍和5.4倍。非奥运项目从1994年的5个单项5次赛事增加到最多时18个单项29次赛事(2011年),分别增长了3.6倍和5.8倍,可见其增长速度已明显超过奥运项目。单从2008—2013年间的统计数据看,非奥运项目在项目数量比重上基本都超过50%(2009年除外),而在赛事数量比重上都在40%~50%之间,可以说和奥运项目平分秋色。非奥运项目优势之一是项目众多、群众基础好,特别是在北京奥运会后在高校乃至全国都取得长足进步,其发展速度已有赶超奥运项目的趋势;不过由于长期受“奥运争光”计划的影响,其赛事的发展还存在一定滞后。
单从非奥运项目自身的发展来看,2008—2013年全国大学生体育竞赛计划中,开赛项目数最少时为13项(2009年),最多时为18项(2011年),整体来讲项目数量变化不大,并没有太明显增长趋势。桥牌、定向越野、健美操、攀岩、武术、围棋、龙舟、五人制足球、棒垒球等10个项目是每年都有比赛,这些项目在我国大学生体育中已经开展得非常成熟;而像橄榄球、角斗士、荷球、电子竞技等项目刚刚兴起或者说是昙花一现,其发展还不成熟,项目本身也没有成立协会;像毽球、轮滑、无线电测向等项目在学生中已经普及得非常好,开展历史也比较长,但其赛事和出现年次却非常少,还需要进一步努力。而从赛事数目上,2008—2011年,赛事数量逐年增长,2012、2013年受到全国计划的影响,奥运、非奥运比赛项目数量和赛事数量都有所减少。
通过对2008—2013年全国大学生体育竞赛计划[21-27]的深度挖掘,我们进一步发现,近年来开赛的非奥运项目,数目众多、各具特色、比赛形式丰富。6年间有竞赛计划的非奥运项目共计22项,超过了奥运项目的16项。这些项目各具特色,主要有:民族特色浓郁的项目,如武术、龙舟、舞龙舞狮、毽球,2011年还举办了首届中国大学生荷花龙锦标赛;益智类项目,如桥牌、围棋、国际象棋;时尚类项目,如定向越野、攀岩、啦啦队运动、体育舞蹈、空手道、角斗士、电子竞技等;球类项目,如五人制足球、棒垒球、高尔夫、荷球、橄榄球等。这些项目各具特色,其知识性、技术性、时尚性、趣味性,都非常符合大学生的特点,备受大学生关注。另外,如全国大学生啦啦队电视大赛、全国大学生网络桥牌锦标赛、全国高校网络电子竞技联赛等,改变了以往单一比赛形式,利用了电视、网络媒体开展比赛,形式更丰富、受众更多、影响范围更广泛,其开赛形式超越传统的奥运项目,这些也都促进了非奥运项目在高校的进一步发展。
近20余年,我国高校非奥运项目有了长足发展。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在全国大学生体育竞赛计划中开展比赛的项目和赛事数量上,非奥运项目与奥运项目基本持平。
诚然,非奥运项目在大学生体育竞赛中的发展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项目分会发展滞后、单项比赛项目发展不稳定等,但是我们也看到非奥运项目数量众多、各具特色,传统与时代性并存,开赛形式丰富多样的优势,其科技含量较高,具有知识性、技术性、时尚性、趣味性等特点,都非常符合大学生的身份和受教育程度,极易被大学生群体所接受和喜爱。与此同时,我国大学拥有较多体育资源,体育设施、科研工作、人才优势等都是其他部门难以相比的[29],这些都可以成为促进非奥运项目在高校发展的有利条件。综上所述,我们有理由相信高校将成为未来中国非奥运项目发展的重要基地。
参考文献:
[1] 刘晓. 我国大学生体育竞赛现状与改革对策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3(6):131-133.
[2] 邓万先. 非奥运项目与我国群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J]. 体育学刊,2010,17(12):19-23.
[3] 王乐. 论发展非奥运项目的必要性[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25(6):38-41.
[4] 丁鸿祥,杨立. 试论大学生中开展非奥运项目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J]. 四川体育科学,2006(1):4-6.
[5] 刘福军,孙广伟,李占海,等. 非奥运项目在高校普及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素质教育论坛,2008,75(2):18-20.
[6] 王晓毅.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研究[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7] 中国学生体育网.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各单项分会信息统计表[EB/OL]. http://www.sports.edu.cn/
datixie/fenhui/2013/0123/7375.html,2013-02-02.
[8] 中国学生体育网. 2012年度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项目分会换届情况一览表[EB/OL]. http://www.sports.edu.cn/
datixie/fenhui/2013/0222/7560.html,2013-02-22.
[9] 何晓知. 定向运动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J]. 体育学刊,2001,8(7):68-69.
[10] 中国学生体育网. 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EB/OL]. http://www.sports.edu.cn/show. php?contentid=
5101,2012-08-31.
[11] 中国学生体育网.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EB/OL]. http://www.sports.edu.cn/show.php?contentid=
5102,2012-08-31.
[12] 中国学生体育网.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EB/OL]. http://www.sports.edu.cn/show.php?contentid=
5120,2012-08-31.
[13] 中国学生体育网.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EB/OL]. http://www.sports.edu.cn/show.php?contentid=
5121,2012-08-31.
[14] 中国学生体育网.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EB/OL]. http://www.sports.edu.cn/show.php?contentid=
5122,2012-08-31.
[15] 中国学生体育网.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EB/OL]. http://www.sports.edu.cn/show.php?contentid=
5123,2012-08-31.
[16] 中国学生体育网. 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EB/OL]. http://www.sports.edu.cn/show.php?contentid=
5124,2012-08-31.
[17] 中国学生体育网.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EB/OL]. http://www.sports.edu.cn/show.php?contentid=
5125,2012-08-31.
[18] 中国学生体育网. 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竞赛日程[EB/OL]. http://www.sports.edu.cn/show.php?
contentid=5138,2012-09-03.
[19] 李凤梅. 我国大学生运动会项目设置探析[J]. 体育文化导刊,2012(9):77-79.
[20] 国家教委对全国普通大中学校学生体育竞赛作出新规定[J]. 学校体育,1991(2):8-9.
[21] 一九九四年大、中学生国内体育竞赛活动计划[J]. 中国学校体育,1994(2):47.
[22] 2008年全国学生体育竞赛计划[J]. 中国学校体育,2008(1):7-8.
[23] 2009年全国大学生、中学生体育竞赛计划一览[J]. 中国学校体育,2009(2):9-11.
[24] 2010年全国大学生、中学生体育竞赛计划[J]. 中国学校体育,2009(12):24-25.
[25] 教体秘. 关于印发《2011年全国学生体育竞赛计划》的通知[EB/OL]. http://www.ynxstx.com/web/
ViewWz.asp?newsid=40,2011/2/16.
[26] 中国学生体育网. 关于印发《2012年全国学生体育竞赛计划》的通知[EB/OL]. http://www.sports. edu.
cn/secretariat/officianews/2011/1221/3036_2.html,2011-12-21.
[27] 中国学生体育网. 2013年全国学生体育竞赛计划正式出炉130项活动贯穿全年[EB/OL]. http://www.
sports.edu.cn/show.php?contentid=6706,2012-12-05.
[28] 刘忠武,刘英滨. 中国体育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大学体育的社会责任[J]. 体育学刊,2009,16(11):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