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创新探讨
邹晓琴
【摘要】? 在传统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情境下,要实现“使学生成为具有较高财务技能的管理人才”这一培养目标面临较大的阻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为高等教育领域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也为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文章在分析我国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针对如何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创新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 互联网;财务管理;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 F23;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9)05-0122-02
财务管理不仅是财会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而且在工商管理类专业中往往也是必修课程。因为作为企业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必须要学会看懂财务报表,具备对企业资金运动进行规划和控制的能力。特别是在国家倡导创新创业的政策推动下,财务管理作为创新创业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越来越多的非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也对这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例如,笔者所在的高校每年都有超过500名非管理类专业的学生选修财务管理课程。然而,由于财务管理课程内容涉及经济学、管理学、会计、统计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公式多、难度大,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普遍反映学习枯燥、收获小。在“互联网+”背景下,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创新与变革成为可能。
一、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更新滞后,无法适应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是时代发展的要求。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课程主要借鉴西方公司财务学的体系,从教材到教学内容组织主要是围绕上市公司资金运动展开,基于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的计算,重点讨论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进行的筹资决策、项目投资决策、证券估值、营运资本管理、股利分配、公司并购与重组等管理活动。而这种大公司的财务管理模式不能完全适用于创业型企业的财务管理。例如,在筹资方式选择上,教材中涵盖的仍然是银行贷款、发行股票或债券、融资租赁、留用利润等传统的融资方式。然而,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p2p小额贷款、众筹等已成为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有效渠道。而这些融资方式并未及时在教材中得到更新,导致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内容更新滞后,不能适应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
(二)教学形式落后,学习手段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财务管理教学设计是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教学形式主要是教师课堂讲授知识点,学生课后完成练习,教师再根据练习完成反馈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而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是“90后”,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一代人,他们思维敏捷、头脑灵活、眼界开阔,接受新事物的意识和能力非常强。这种“一间教室、一位老师、一块黑板”的教学形式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很多高校的教师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问答法、小组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程参与度。从实践来看,这些方法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关注度,但依然存在部分学生课堂表现不活跃,完成课后练习和小组作业、参与案例讨论时“搭便车”的现象。
(三)教学管理手段有限,教师难以及时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并进行教学改进。高校一直强调在教学中要注重“教学相长”,强调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学生的学习信息反馈也在触动和启发教师不断进行教学改进。在传统的教学管理手段中,教师主要通过课堂问答、作业批改、组织小组讨论、单独交流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然后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进程。但由于教师需要同时面对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学生,要想追踪课程中每位学生的学习进程,细致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辨别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需求与个性化需求往往是有心无力,更谈不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四)以教师为单一主体的考核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财务管理课程的考核方式过去主要是闭卷考试,重点考察学生对相关概念、原理和模型的掌握,尤其是强调公式的运用和计算。由于财务管理课程知识点多、公式复杂、计算难度大,一方面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畏难情绪,丧失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必然导致学生死记硬背、盲目刷题以应付考试,但实际上并未真正深入理解课程知识,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很多高校教师已经摒弃这种做法,对财务管理课程的成绩评定加入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采取涵盖课堂表现、小组表现、闭卷考试等多维度的综合考核方式,以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评价。然而,这种评价体系往往仍是以教师为单一主体,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小组任务汇报或案例讨论分享时,学生除了完成本小组的汇报外,对其他小组的汇报参与度不高,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教师作为唯一的评价人,受时间精力所限,评价结果也很难完全客观地反映每个小组的实际表现。
二、基于互联网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创新
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创新必须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积极实践智慧课堂,以创求变,以新取胜,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与实践能力。
(一)整合教学内容,借助互联网资源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财务管理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培养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的财务管理能力,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提升的现实需求。高校教师在整合财务管理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应补充有关创新创业的政策、融资以及盈利能力分析等前沿知识,从而完善学生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财务知识储备,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企业创业过程的理解,通过创业计划书撰写、模拟实践活动开展等,鼓励学生体验创业准备的各个环节,包括创业市场评估、创业融资、创办企业流程与风险管理等。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补充现有教材的不足,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开展互联网金融之众筹的教学中,笔者先通过播放视频资料《大鱼海棠“点名时间”》激发学生兴趣,然后提出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分小组完成。任务包括:如何理解众筹?以“大鱼海棠”为例说明众筹的过程与类型?作為新兴融资方式——众筹的优点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每个学习小组根据所分配的任务在课后进行探索式学习,通过网络收集资料并整理加工在下一次课堂进行分享和讨论。再如,利用互联网资源,教师可以推荐丰富的创业课程视频供学生学习,还可以通过创业模拟软件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训练平台,让学生在虚拟创业空间里,全面体验创业的全过程,全方位地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业能力的提升。
(二)创新教学形式,构建高效互动的智慧课堂。移动互联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为新一轮课堂教学的创新与变革提供了可能性。在借鉴西方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同时,财务管理课程教师可以通过各类教育应用软件的积极实践,促使传统课堂向智慧课堂发展,即从讲授式课堂教学模式 转变为以“讨论交流”为核心的常态化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模式,营造大范围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学习环境。
例如,“雨课堂”平台通过连接师生的智能终端,将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环节都赋予了全新的体验,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参与性。教师可以利用PowerPoint中的雨课堂插件将PPT课件快速转换成便于学生手机浏览的微课课件,同时还可以轻松推送有关MOOC视频和网络视频,以便学生课前预习,并且可以设置课前预测环节了解学生对预习内容的掌握情况等。学生还可就预习中遇到的难点或感兴趣的问题向教师提问。利用“雨课堂”的平台,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反馈情况提前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课堂上师生协作共同探究解决问题,课堂时间得以充分高效利用。授课过程中,教师手机变成遥控器,控制课件的播放,学生端同步接收到课件。如果学生在听课中遇到不理解的知识点可以随时点击幻灯片下方的“不懂”按钮,教师能实时看到课件中每页“不懂”的人数,及时知道学生学习情况,并适当调整教学策略。课间,教师可以开启雨课堂“弹幕”功能,活跃课堂气氛。相对传统课堂的学生发言或提问,这种“弹幕式”发言对当代大学生更有亲切感和时尚感,能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有利于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不同学生的想法。
(三)借力互联网平台,实行数据化管理,动态追踪教学效果。过去,一堂课如果有5个知识点,对全体学生而言共同的难点是什么,哪些知识点需要补充讲解,教师往往只能靠经验判断,教师无法准确知道每个学生掌握了哪几个知识点。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财务管理教学中实行数据化管理成为可能。借力互联网平台,教师无需耗费大量时间批阅作业,就可轻松完成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快速细致地分析,大数据为教师的教学改进和学生的自我学习提供了科学依据。
例如,利用问卷星在线考试系统可以轻松实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在线测评。教师通过问卷星平台在线设计测评问卷,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和判断题。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参与在线答题,系统全自动批阅。学生在提交试卷后可以立即获得本人作答情况的反馈,给出的数据包括:总分、名次、作答正确的题目数量、每个题目的详细作答情况以及每个题目的答案解析。方便学生快速了解自己在班级的水平及自身对授课内容的掌握程度,课后针对薄弱部分进行强化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快速获得参加测试学生人数、姓名、总分、排名、每名学生完成测试时间、每道题学生作答的正确率及每名学生答题详细情况等(如下页图1所示)。由此,根据实时的反馈信息,教师不仅在课上可以对重点难点补充讲解,还可以在课后开展个性化指导。
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问卷星平台向学生发放课前或课后在线问卷调查,系统会自动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由此教师可以獲得学生对学习情况的自我总结以及对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的一手数据。教学评价的方式不再是经验式的,而是通过大量数据的“归纳”,找出教学活动的规律,促使教师进行教学反思,自己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从而促进和优化教学实施过程。
(四)鼓励学生参与课程考核,共建新时代的“教学共同体”
用“我讲你听”的教学方式,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仅为5%,被动学习的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最高不超过30%;但通过讨论、交流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可以达到50%,如果学生能够将自己学到的东西讲给他人,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竟可达90%。 通过小组案例讨论及汇报不仅让学生体验结论得出的过程,还可以让学生互相学习,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为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不仅仅是被动完成作业。为此,笔者尝试推行小组案例分析评价中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机制,取得了良好效果。例如,规定小组案例分析评价中教师评价占40%,学生评价占60%。其中,学生评价部分在各小组汇报完成后通过问卷星平台发放在线调查问卷及时完成,评价结果当场反馈。通过移动互联网轻松高效地实现学生学习过程的相互评价,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激励,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三、结束语
纵观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各种新兴技术正在不断拓展教学改革的范围,并推动着教学的不断创新。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已然到来,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正在如火如荼地广泛开展,财务管理教学如何构建、整合新的教学场景,如何创新教学模式,还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摸索。X
【主要参考文献】
[ 1 ] 王帅国.雨课堂: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教学工具[J].现代教育技术,2017,(05).
[ 2 ] 黄叙.高校财务管理课程的翻转学习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12).
[ 3 ] 王彤彤.应用型本科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改革的探索[J].商业会计,2014,(10).
[ 4 ] 黄瑞.谈融入创新创业理念的财务管理课程改革[J].财会月刊,2016,(30).
[ 5 ] 夏鲁惠.教学信息化必须面向教改实际[N].光明日报,2016-7-2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