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为何仅颂扬失败的将士
方文飞
内容摘要:屈原在其诗《国殇》中歌颂了秦楚之战时的一次失败的战争,该战中楚军将士全军覆灭。经研究考证,本人认为其目的有三:失败是当时楚军战场的常态;纪念将士慷慨赴死的悲壮;对洗雪国耻的渴望。
关键词:国殇 战争 失败 目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选用了屈原的《国殇》。《国殇》属于屈原《九歌》中的一首。《国殇》取民间“九歌”之祭奠之意,以哀悼死难的爱国将士,追悼和礼赞为国捐躯的楚国将士的亡灵。然而笔者在备课时发现,《国殇》一诗中叙写的只是一次失败的战争,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楚军的将士全军覆没。
依据古代军法,将军指挥失败,最后往往都会被朝廷治罪甚至砍头。樊於期是战国末年的武将,曾为秦国将领,因其攻打赵国时兵败于名将李牧,畏罪逃往燕国,被太子丹收留,后为助荆轲刺杀秦王嬴政自刎献上头颅。飞将军李广在大汉元狩四年漠北之战中任前将军,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塞,受命迂回匈奴单于侧翼,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不愿面对刀笔小吏而愤愧自杀。可见,失败的将士只会收获耻辱。
然而笔者不由得想追问:为国事而死的人,不论其参与的那场战斗是否获得胜利,都应该被国人铭记,可是屈原为何却颂扬失败的将士?
笔者认为屈原在《国殇》中颂扬失败的将士除祭奠为国捐躯的牺牲者之外可能还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失败是当时楚军战场的常态。《国殇》叙述了一次战争的经过,由于史料的限制,至今不能确定这场战争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以及敌对一方为谁。但当时楚国始终面临七国中实力最强的秦国的威胁,自楚怀王当政以来,楚国与秦国有过数次较大规模的战争,并且大多数是楚国抵御秦军入侵的卫国战争。从这一基本史实出发,说此篇是写楚军抗击强秦入侵,大概没有问题。
在楚国与秦国长期的战争中,楚国胜少败多。自从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以来,秦国国力逐渐增强。楚国位于秦国的南部,是一个相对强盛的国家。在战国初期,楚国是战国七雄中领地最广大的国家,疆域“南卷沅湘,北绕颍泗,西包巴蜀,东裹郯淮;颍泗以为洫,江汉以为池;垣之以邓林,绵之以方城”。吞灭吴越以后,疆域东至海,拥有今湖北、湖南、安徽全部及四川、贵州、陕西、河南、山东、江苏等省的部分地区,号称“富大”。但楚国除悼王时起用吴起变法国力稍有振作之外,国力逐渐式微。所以,在秦、楚战争中,秦国一直占据主动而楚国却长期被动挨打。史载周赧王三年,秦、楚两军在华阳展开大战,秦大败楚军,俘虏楚将屈丐以下列侯及执珪七十余人,斩首八万,并乘胜攻取了楚国的汉中。之后秦、楚两军在蓝田又举行大规模会战,楚又败于秦军。“研究者一般认为,屈原之《国殇》殆为悼念此役牺牲之烈士而抒写。”①在蓝田大战之后,周赧王十四年,秦派庶长奂会同韩、魏联军大举攻楚,在重丘大败楚军,斩首二万,杀其将唐昧。周赧王十五年,秦派华阳君再次攻楚,杀楚将景缺,斩首三万。次年,秦又诱骗楚怀王入秦,并予以扣留,后怀王客死于秦国。周赧王三十五年,秦发动了大规模的破楚入郢战役。在攻鄢战役中,秦将白起采引鄢水(又称蛮水)灌城,楚军民死伤数十万,损失惨重。周赧王三十七年,白起率三路大军合围楚郢都,楚军被歼,楚顷襄王夺路东逃,都城随之迁到陈。秦楚之战,楚国屡战屡败。
其次,纪念将士慷慨赴死的悲壮。为了对付秦国及其他诸侯国的进攻,楚国的将士不得不东奔西走,四处截击敌人。然而古代战争是野蛮的,对于被俘获的楚军将士,秦国人均采取了战场恐怖主义的做法,动辄斩首数万人。华阳之战更是斩首八万!大规模的降兵在战败后被斩首,给楚国人带来了极大的震动和恐惧。在那时,在楚国服兵役很大的可能就是与秦军交战,与秦军交战基本上都失败了,被俘虏的士兵基本上都被秦軍斩首了。“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出征的将士胸怀必死之心,踏上漫漫的征途,这次远征是怎样的悲壮之行,真是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即使将士们身佩精良的武器“带长剑兮挟秦弓”,可是仍然抵抗不住敌人,最后只能落得个“首身离兮”。在清楚两国国力、军力悬殊的背景之下,楚军的抵抗是悲壮的,将士出征活着回来的机会是渺茫的,这是一次慷慨赴死的出征!《国殇》中对将士出征的场面描写很概括,没有荆轲诀别时“风萧萧兮易水寒”的环境描写,没有亲友送别的不舍,今天我们读到这句描写楚军远征的诗句,联想到的是长长的楚军队伍走向远方战场的背影,他们走得是那样的义无反顾,脚步是那样的沉重。此情此景让人忍不住心酸难过。可同样是写远征,唐人高适的诗句“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却显得更加豪迈与自信。屈原笔下的行军是作垂死挣扎之国家行动,而高适笔下的唐军却是盛唐之际的威武雄壮之师。
第三,对洗雪国耻的渴望。这一次的征战确信是失败了,但是在诗歌中,我们却看到了楚国将士们身上所体现的军人的气质。
军容威武,军纪严明。楚军“操吴戈兮被犀甲”,诗人用“吴戈”“犀甲”其意并不是要说明楚军装备的精良,而是描绘出楚国将士的雄姿。排列整齐的楚国三军,人人手执闪着寒光的吴戈,身披画有统一图案的铠甲,这是非常威武的形象,这种军人的形象往往能激发人们从军的愿望。从诗中其它的句子上我们也能窥见楚军军纪的严明,如“凌余阵兮躐余行”一句,“阵”“行”就是楚军排兵布阵的组织形式,可见楚军组织的严密。还有就是楚军被敌人“严杀尽兮”,而无一人乞降,都表现出楚军军纪的严明。
意志坚定,视死如归。鉴于以往的秦楚作战经验,楚军总是败多胜少。然而,楚军面对“旌蔽日兮敌若云”的敌人,还是展开了死亡冲锋,将军不顾空中交坠的箭矢,站立在由四匹骏马牵拉的战车之上,亲自敲响战鼓激励士兵们冲锋陷阵,这样的场景何其激动人心。“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虽然历次秦楚之战中,楚军的降兵都有被秦军抓住斩首的,但是诗人更愿意看到所有的楚军士兵都战死沙场,为国家流尽最后一滴血。死在冲锋的路上是光荣的,被敌人抓住斩首是徒劳无益的,是懦弱的。这个“严杀尽兮弃原野”的形象有可能是事实,但更有可能是虚构。诗人虚构御敌将士全部战死沙场的形象,说明一方面诗人不愿意少数降敌的懦夫丑化了楚军整体的英雄形象,美化了牺牲的英雄;另一方面,也用这种集体赴死的行动来强化楚军将士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的坚定意志,给敌人以极大的心理震撼。
忠贞爱国,英灵不灭。“裹尸马革英雄事,纵死犹令汗竹香”是后人对军人精忠报国高尚情怀的崇敬、怀念和讴歌。对军人牺牲的礼赞,从诗歌的角度,源头应该首推屈原的这首《国殇》。“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这四句诗从生前与死后的角度礼赞了军人的高尚情怀。“作者以深情的笔触,通过描写将士们牺牲后仍保持的各种战斗姿态,来赞颂将士们的精神与灵魂的坚毅、刚强、崇高。”前两句写为国牺牲的将士生前的勇武刚强、凛然不可侵犯的精神,后两句赞颂了他们死后精神不死永为鬼雄的气概。什么样的将士能得到诗人如此的礼赞?“首身离兮心不惩”在战场上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两千多年后,中国的另一位作家在他的作品中细致地描绘了生长于斯的爱国军人是怎样同敌人战斗到最后一刻的。作家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曾描写了朝鲜战争时期志愿军烈士死后的样子:“战后,这个连的阵地上,枪支完全摔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烈士们的尸体,做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卡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捺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还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崩裂,涂了一地。另有一个战士,他的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在掩埋烈士们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的手指都折断了。……”魏巍记叙的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烈的战斗——松骨峰战斗。魏巍的文章是一篇散文,作家可以对战场做详细地描写。《国殇》是一篇诗歌,限于诗歌的篇幅及诗歌的表达特点,诗人抓住了牺牲将士的主要特点来歌颂他们。借助魏巍的散文,我们终于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战士才能得到诗人如此的礼赞。
楚军是失败了,但是就像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在一尊狮子状纪念碑上镌刻下铭文来纪念公元前480年温泉关战役希腊牺牲的300名勇士那样:我们阵亡此地,至死犹恪守誓言。楚军用全部生命捍卫了自己的荣誉。德国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近代军事战略学的奠基人克劳塞维茨说过:“在一切高尚的情感中,荣誉心是人的最高尚的感情之一,是战争中使军队获得灵魂的生命力。”荣誉,对一支军队、一名军人的意义,要多大有多大。军队中有一种看不见的魂,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一种深沉的荣誉感,军人为了荣誉,不惜死;丧失荣誉,勿宁死。
詩人在《国殇》中用诗歌的语言赋予了出征的将士以荣誉,颂扬他们军容威武,军纪严明;意志坚定,视死如归;忠贞爱国,英灵不灭。可以这样说,在那个时代,这些军人就是楚国最可爱的人。“它既是一首悲壮慷慨的烈士祭歌,又是一曲浩气贯虹的英雄赞歌。其中,也寄寓着屈原崇高、伟大而深挚的爱国主义精神。”②
参考文献
①陆鸣.楚辞《国殇》赏析[J].孙子研究,2015,(7):120-121.
②李金坤、李莹.悲壮撼地,浩气贯虹——《国殇》爱国主义精神审美,古典文学知识[J].2009,(3):24-30.
(作者单位:安徽省池州市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