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观、跃
王瑜
新课标将语文课程内容分为18个任务群,在教学中采用“活动”策略 ,打破了课堂内外的界限。从书本向人回归,由知识向能力回归,由考向学回归的任务群“回归”理念也使教师从“教”的活动转向促成“学”的活动。
但是在现实课堂中,教师为了避免课堂“旁枝逸出”往往将任务活动预设限制得“淋漓尽致”,让学生进入老师描绘的蓝图中。殊不知,学生也有丰富的思维。一旦学生不按套路走,而老师又置若罔闻,不及时引导,就错失了一个学习时机。“课堂是残缺的艺术”,因此就更需教师捕捉学习时机,让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让学生收获完整的素养。
笔者认为在任务群活动下,教师通过发布任务、引导任务、调整任务、评价任务策略支撑推动内生动力,让学生能够拾级而上提升素养。具体研究流程如下:
一、预设目标 发布任务——营造和谐氛围 预备求学
教学目标是贯穿教学——学习——评估全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凡事预则立”,因此,在教学目标指导下,教师应挖掘课本生成资源,以任务活动串联起有效课堂,营造师生共行的学习氛围,共生课堂成果。
1.高瞻远瞩,目标引领
任务群活动并非只是设计几个学生一同“活动”的任务即可。语文学习任务群是将语文的知识、技能的学习融入类似真实生活的语文任务之中,让学生能够发展、创新。而教师要制定出适合的任务群活动就必须对文本、学生、课堂进行深入研究。明确社会需要什么、学生需要学会什么,继而确定学习目标,明确中心任务与分任务。
《鸿门宴》位于必修三“寻觅文眼津梁——仔细理会”专题。记载了项羽和刘邦为争夺胜利果实开展的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课文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有着很高艺术成就。因此本课中心任务:通过文本细读分析项羽与刘邦的人物形象。
2.沂水春风,和谐氛围
孔子曰:“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任何学习都离不开兴趣的驱动。课堂伊始,学生面对新文本难免有畏难情绪,此时如果教师能够利用活动活跃气氛,缓解学生压力,激发学习兴趣,做到“寓教于乐”,必定能事半功倍。因此以生为本的平等课堂、富有挑战的任务活动就是关键。
任务活动一:分角色朗读鸿门宴“宴会前”部分,初感人物形象。
学生先自读,品情感;再展示,融感情;后说明,深剖析。通过个体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赋予朗读中节奏、强度、音量不同的情感处理,继而以朗读传神,让整体感受到人物形象的魅力。成功的朗读让无声的“鸿门宴”顿时有了剑拔弩张的紧张感,更为人物形象分析铺垫情感,渲染氛围。
3.含英咀华,挖掘生成
“留白”是一种中国绘画艺术,意在激发人的思考。文学中的“文本空白”是指课文中某些作者有意不写,或者写得简略的内容。“空白”有些缺大段描写,有些少字词甚至标点,都为学生提供了生成开放的想象、思考的空间。因此当课文篇目较长时,通篇感知则费时长,面面俱到便显笼统,就可选择精读文本,寻找空白,挖掘生成,激发创造。
任务活动二:细读文本,请为人物补充情态形容词,揣摩人物形象。
预设:
任务活动三:结合你的经历体验,评价两位人物。
二、观察课堂 引导启发——及时获取任务 觀文回应
教师在课堂任务开展后并非大“功”告成,而是大“工”开始。因为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积极的师生、生生互动,会在共同思考中产生超出教师预设的新问题、新情况,即表现在言语、行为、情绪表达中的“节外生枝”。但是,它并非是“恶果”,因其具有动态性特点,所以准确、及时地捕捉到这些生成性资源并对其加以合理利用,将使课堂不断描绘精彩、鲜活的画卷。
1.引导“不和谐”的声音,入乎其内
由于各自的生活体验、知识储备、性格品质不同,人们对于本文的直觉感受也存在差异。教师的解读也只是一家之言,因此当出现不统一的观点时,教师不应生硬拉拽,而应让其用文本内容来佐证观点,以达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自省解决的效果。因此当学生对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有人认为“默然”是刘邦低落放弃,有人认为是理性自省。笔者让学生深入文本寻找其他依据,最终由“各异”到“统一”,刘邦此处是心有大志、审时度势的理智。
2.纾解“不敢说”的心理,攻入其心
人类行为学家约翰·杜威认为:“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希望被赞美。”这样积极的内驱力会让学生致力于表现最佳一面,但是也存在弊端,当学生认为自己的思考与普遍认知不一致时,就选择回避与沉默。例如《鸿门宴》中学生评价刘备与项羽时,受到“仁义信”传统观念影响,赞项羽为真君子。但是对刘邦机敏善任、善谋人事的品格却因思想负担而不敢言。笔者立即纾解“不敢说”的心理,“我们只是欣赏人物,并非让你成为人物。”一句话就让学生放下心中戒备,畅所欲言,刘备为人处世的智慧也得到了赞扬。
3.追问“不正确”的回答,出乎其外
当然,开放的评价氛围也会引来“不正确”的声音。对此,教师不能放任 “自由”,否则会引起教学目标偏离。“我非常赞成刘邦的做法,现在毕竟是人情社会,圆滑处世是必不可少的。成功学告诉我们要学会耍心机才能‘上位。”笔者认为该同学的回答有失偏颇。而此时最恰当的就是通过追问,引发学生对成功观的讨论。
新课程标准下课堂追问不仅有助于调节进程、理解内容,更能启迪思维,塑造人性。笔者追问“就刘邦与项羽,你觉得他们各自的成功在于哪里?结合现今社会能给与你怎样的启示?”并补充“乌江自刎”“司马迁评项羽”。
学生的回答是惊喜的,从刘邦的成功在于终成霸业,项羽的成功在于名留千史。继而引发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贪官污吏钱权双收,中饱私囊,不惜动秦岭的生态环境;边陲人民抗沙治荒,自掏腰包,几代的贫困换来一方绿洲。娱乐明星枉顾法律,布人情网,竟名利双收;科技英雄日夜兼程,鲜为人知,创中国奇迹。得出总结:成功的光芒不一定来自手中的金银,还可以是不可触及的星辰。
三、跃出桎梏 调整任务——积极开展任务 跃动创新
在“观”的阶段,学生不够主动,回答模棱两可。尽管在笔者的开解引导下,学生完成了任务,但是学生核心素养获得不够全面有效。学生只是沉浸在“一”篇文本,而无法反“三”。笔者也反思在“预”的阶段所设置的任务是否合理有效,于是进行任务调整以适应学生思维发展,调整后重新回到“预设目标 发布任务”阶段。
1.围绕学习兴趣点,释放形体
任务活动一:选拔8位同学表演课本剧《鸿门宴》。
课前准备:班级进行《鸿门宴》选角,通过同学们自主报名并填写报名表,教师面试,选拔优秀学生参演。
活动具有吸引力,全班一半以上学生报名;活动有难度性,经典对白译注让学生自行解决;活动有挑战力,角色揣摩、语言表达;活动有影响力,此次活动后,学生也不再甘做“观众”,而渴望走到台前“表演”,辩论赛、诗歌会等活动开始浸润课堂。
2.抓住问题质疑点,跃动思维
教师如果不将问题具化,任务也就得不到精准解决,例如很多老师会让学生从文本的字词句分析形象,学生往往胡子眉毛一把抓。其实,教师不应把“苹果”放太高、太多,要利用设置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能够瞄准目标,跳跃挑战,获得满足。因此,群文阅读教学既是对阅读教学内容的突破,也是对学生思维跃动的创新。
任务活动二:班固《汉书·高帝纪》中关于鸿门宴部分是对《史记·项羽本纪》进行删改的基础上写成的,试找出不同,说说《史记》这样细致的叙述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分析:
群文阅读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师生共同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这恰好满足沟通已知和未知、构建与丰富知识网络结构的新知学习过程。群文阅读要满足视角多元性、任务讨论性、活动参与性、成果达成性的特点就能够创生新思维。
3.利用课内生长点,跳出课堂
语文教学也是一种信息性教学,这种教学要求开拓获得信息的渠道,引导学生在信息资源中自由翱翔。除了课文的既定资源外,教师还要寻找课文隐含资源,补充课文延伸资源,利用课堂即时资源,开发课外生成资源,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效。利用学生课堂中对项羽性格的多义解读,利用课堂即时资源,生成课外衍生资源。
任务活动三:结合《史记》其他篇目探究“悲情英雄”的魅力
结合《史记》传记中的篇目进一步学习。《项羽本纪》《屈原贾生列传》《刺客列传》《李将军列传》《淮阴侯列传》等文章,了解《史记》中记载的项羽、屈原、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李广等人的事迹,说说“()是我心目中的悲情英雄”。
个人完成两位人物后,小组再讨论推荐两位人物,撰写事迹与推荐理由。最终形成《史记》中的“悲情英雄”宣传海报,利用公众平台,比如“美篇”等记录与宣传。
四、得法策略 评价任务——顺利完成任务 得要素養
对任务完成效度的评价,关键在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获得,即学生通过任务活动,实现对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创造、文化发展素养的获得,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本节课始终围绕这样的中心目标:
1.语言层面:读写建构,评析运用
在口头语言组织与表达,书面语言整合与呈现的过程中,学生将语言建构落到实处。任务驱动下,学生主动建构文字,通过生活经验,模拟语言情境,自觉实践运用的方式表演《鸿门宴》。群文阅读中,通过分析挖掘语言异同,理解文言实词与虚词,积累的语言材料,揣摩学习策略,获得对人物形象理解、分析与评价能力,并能够重新建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2.思维层面:质疑思辨,迁移提升
通过《鸿门宴》人物分析,学生能够辩证地评价人物,不断质疑与解惑、建构与解构,从而深刻思考人物多元性格。加强课内依托与课外衔接,不断发散新知与旧知,史实与时事,增强思维的迁移性、灵活性、批判性,感28对当今社会的重要意义。在不断自觉分析和反思中,创造新的认知,碰擦出新的火花。
3.审美层面:形象鉴赏,情意创生
从群文分析中,学生感受《史记》不同于其他史书,《史记》善于借用语言展现人物鲜明特点,具有“情”“意”“真”的审美体验。学生从读到演的活动,在加深了语言文字美的同时,也结合自身的感悟创造心中的人物形象,既创造美也增加了阅读快感。
4.文化层面:一脉相称,借古为今
在任务活动开展下,学生能在文化继承的基础上用现代观念挖掘文言文本的现代意义。学生能够感知刘邦善谋人事的处世下有中华传统讲求情感维系的心理底色与感性思维,项羽“妇人之仁”的行事下有“仁义信”的传统精神内涵。并体会世事哪能一概以成败论英雄的人生观,结合当今热点时事分析真正的成功学不仅有名利的获得,更是理想的崇高。从千年前的文本中读出当代映射,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
任务是学习的起点,通过目标、活动等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任务也是教学的终点,通过过程、评价检验学生核心素养达成情况。任务贯穿整个课堂,教师作为课堂支撑推动者,捕“得”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时机,设置并调整任务,架构知识“台阶”。作为任务群课堂的主体,学生利用学习时机认真总结经验,积极开展实践与创新,在“预”“观”“跃”策略下,让思维与情感跳跃,拾级而上获“得”素养。
[作者通联:浙江海宁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