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性议论文教学路径分析
刘勇 黄明丽
诗意与理性,是语文教学的双翼。当下语文课堂的弊端,一是重视文采、激情有余;二是疏于理據、理性不足。如何既丰富感性又深刻理性?这需要在语文教学中强化逻辑思维的培养。逻辑思维是思维的基本方式,只有充分有效地运用逻辑法则,才能使语文教学摆脱华美的肤浅而变成朴素的深刻,并产生伟大的艺术力量。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选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议论性文章”单元,这里的议论性文章“包括一般意义上的议论文,还包括说理散文,以及阐述看法、观点的书信、演讲词等各种类型的文章;而这类文章共同的特点是有观点,讲道理。”我们发现,《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就不属于“一般意义上的议论文”,它是一篇非典型的议论文。
在编排上,本单元前两篇是教读课文,后两篇是自读课文。第一篇教读课文《敬业与乐业》是比较典型的议论性文章,说他典型,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标题就是论题,并且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找到中心论点;二是总分总的结构清晰,即按照提出论点、分点论述和文末总结的思路展开论证;三是材料充分、形式丰富,古往今来,事实道理,皆成论据;四是语言平实,材料真实,情感真挚,理至易明。《敬业与乐业》标题就是论题,其观点就是“‘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该观点言简意赅:“敬业乐业”,态度鲜明,“不二法门”,立场坚定。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为了证明中心论点,还有三个分论点:要有业、要敬业、要乐业,它们从不同角度或不同方面,有层次、讲逻辑地支撑中心论点。
第二篇教读课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就不那么典型了,之前的人教版教材将其编入以“战争”为主题的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境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体验和评价”,课后设置的两道习题分别指向品读书信的语言和用书信的形式与作者对话。在教学中,大都将它视为散文作品的书信来处理,“本文大量使用情感性词语,运用想象、反讽等多种抒情方法,因此确立学习抒情方法的教学目标,这也是单元教学规划的需要”,强化了其中“想象的奇特”和“反讽的有力”的抒情特点,而忽略了它的议论和说理的特点。细读本文,事出有因:本文情感强烈,汪洋恣肆,可视作散文;观点鲜明,论证有力,亦可视为议论文。
非典型性议论文,往往不能用“中心论点”这个词来简单概括作者的观点,否则会将文章的丰厚性和个性抹杀。你看,《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这篇文章仅仅是为了证明一个中心论点吗?“赞美圆明园”和“讽刺侵略者”这两个板块,难道是文章的两个“分论点”吗?这里除了有议论的方式,更多地运用了文学的方式,如铺陈、想象、描写、反语、对比等表达作者的观点。如此分析,你才能看到作者所具备的浪漫气质和人文情怀,才能感受将理性与感性融为一体的文风。材料呢?也不单单是“论据”,这些丰富、多样、个性的材料和文学气质,承载着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
一、对材料进行分析
分析,在议论性文体教学中即通过区分和澄清文本的各种组成部分来理解作者的某种观念。典型性议论文的教学策略可以概括为“三要素教学法”,即围绕三要素开展教学:明确论点、分析论据、厘清论证,学生写作议论文时,一般也采用这样的范式“把握核心论点、精选科学论据、组织逻辑论证”。但孙绍振认为“把‘三要素当成立论的金科玉律,其最大的危害就是让学生失去独立思考能力,没有自己的思想”,由于其历史渊源和现实普适性,要在基本尊重的基础上进行调适,教材指出学习本单元需要“把握作者的观点,区分观点与材料,理清论证思路,学习论证的方法。”要不拘泥于“三要素论”,学会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方面对材料进行剖析,“重点不在观点的准确性、深刻性和普遍性,而在于论据是否具有目的性、针对性与指向性。”基于此,非典型性议论文的教学策略可以概括为“材料分析教学法”,即通过分析丰富多彩的材料来论说相对概括的观点,整理和归纳这些材料便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片断一:
师: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请看(屏显):
1.为何雨果不开篇就直陈观点呢?(庄晨煜、苏佳浩等)
2.为何要用这么多的篇幅来描绘圆明园?(姜霁豪、杜诗懿等)
3.为何反复提到巴特农神庙?(王成熙、周思含、郭美琪等)
师:哪位同学来帮助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一个一个地说。
生:我说第三个问题,我觉得反复写巴特农神庙,是要和圆明园对比。
师:对比?
生:通过对比,突出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崇高地位。
师:是把它们进行对比吗?可以再思考思考。
生:我觉得应当是类比吧。巴特农神庙是欧洲艺术的“奇迹”,而圆明园是东方艺术的“奇迹”,这里的理想和幻想应当不是对比,它们都是“奇迹”。
师:我喜欢这样的思考和辨论,它们的价值在于让我们阅读文本时更加理性,在面对文字时更加敬畏,在得出结论时更加慎重。还有没有补充?
生:应该是类比,后面雨果还把圆明园同埃及金字塔、罗马斗兽场、巴黎圣母院相提并论,而这些都是世界文明的奇迹,都是当今世界的文化瑰宝,这样的类比,可以让各国人民了解圆明园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
师:补充是有力的。类比是将一类事物的某些相同方面进行比较,可以形成推理、进行论证;而对比是比较的双方能够形成鲜明的对照,达到强调和衬托的效果。你们思考,文中还提到伏尔泰,伏尔泰与圆明园有什么相同点?
生(小声):没有相同点。一个是人,一个是建筑。
生:老师,我觉得有相同点,他们都很有名。
众生笑。
师:他说错了吗?他们的确都很有名。伏尔泰可以说是法兰西的思想之王,用他来说圆明园,又有什么表达效果?
生:是要突出圆明园的知名度,凸显圆明园在世界文明中的杰出地位。
师:同学们,刚才的这个分析的过程,在逻辑上就叫归纳,就是从若干个别事例出发进行概括。无论是巴特农神庙,还是埃及金字塔、罗马斗兽场、巴黎圣母院……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人类文明的胜迹,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都是不容被侵犯的世界文化。好,大家再说说其它两个问题,看它们可否整合理解?
生:可以。“為何雨果不开篇就直陈观点呢?”那作者在干嘛呢?就是在“用这么多的篇幅来描绘圆明园”。
师:言简意赅,一语中的。抓住问题之间的联系与逻辑性,这也是思考的要领。其实,解决了第二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为何要用这么多的篇幅来描绘圆明园?我们还是要回到文本中,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也是唯一有效的办法。用那么多的篇幅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圆明园?
生:一个工程浩大的圆明园。
生:一个金碧辉煌,气势恢弘的圆明园。
生:一个亭台轩榭,婀娜多姿的圆明园。
生:一个明珠碧玉,精镂细刻的圆明园。
……
师:请同学们再读标题。(生齐读标题)
师:这封回信,有针对的具体事件,还有写信的对象。我再来考考大家的预习情况,雨果先生为何要给巴特勒上尉写信?
生:是巴特勒上尉让雨果回信的,因为文中第一段就说道“先生,您征求我对远征中国的意见”。
师:既然如此,巴特勒期待着一封怎样的回信?好的阅读,要学会从标题入手,并迅速从文中筛选关键信息。请用一个词形容。
生:赞誉。
师:巴特勒想得到“赞誉”,理由何在?
生默读课文。
生:请大家看到第一自然段,“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还有,他认为“对中国的远征,是由法国和英国共同分享的光荣”。
生:请大家看到第六自然,“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巴特勒认为他们是文明人,所以想获得赞誉。
师:注意关键词,巴特勒认为远征中国是“体面的”“出色的”,是一种“光荣”,因为欧洲人是“文明人”。既然他已经有观点和意见了,他为何还要征求雨果的意见?
生:他想利用大文豪的身份为自己脸上贴金,想获得雨果的认同和赞美。
师:“脸上贴金”,如果换一个词,就是“粉饰太平”。同学们,我们特别要注意这个事件的时代背景。这是巴特勒一个人的想法,还是众多英法联军甚至是英法国民的想法?
生:这应当是英法联军甚至是大多数英法国民的想法。
师: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从文中寻找线索,从历史中寻找证据。那作为法国人的雨果,他的观点又会是什么呢?
生:纵观全文,雨果先生是要说明圆明园是奇迹,这个奇迹却被一把火烧毁了;然后再议论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表现,批评他们才是真正的强盗,这是非人道主义的行为。
师:提取了关键词“奇迹”与“强盗”,还概括出“非人道主义”,有逻辑,思路清晰。
如何区分观点与材料?如何运用材料来证明观点?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议论“不是为了证明观点而寻找材料,而是基于对材料的具体分析,运用逻辑思维阐发观点并加以论证”的道理,以培养学生的思考水平和逻辑能力。
这里的材料有别于一般写作中的素材,它是用于证明观点的内容,主要包括事实与道理(事理)两大类,“可以用历史事件、生活事件、统计数据等做事实论据,用名言警句、民间谚语、精辟的理论等做道理论据”,还可以综合运用,它能极大地提高文章议论和说理的力量。一般情况下,文章的材料越丰富,则论据越充分,通过归纳证明的观点就会越让人信服。
在获取观点的时候,要注意区分论题与论点。论题大致等同于我们讨论的话题,在议论性文章中指作者要言论的问题。在很多时候,标题与论题大致重合,如本单元中的《敬业与乐业》《论教养》《精神的三间小屋》,这些标题就是论题,这三篇文章的论点分别是“‘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真正的教养是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我要为我的精神修建盛放爱恨、事业和自我的三间小屋”,纵览论点与论题,你会发现,论点就是作者对论题的判断、立场和态度。《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的论点与论题要稍微复杂一点,从标题可以看出针对的事件是“英法联军远征中国”,写信的对象是“巴特勒上尉”,那这封信要展开的论题究竟是什么呢?结合第一自然段可以看出,其论题是对这次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看法和意见,因为“你征求我对远征中国的意见”,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次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既然如此,那顺理成章地应当是“赞誉”这次远征,但作者的观点真的如此吗?当然,雨果绝非如此。
二、对论证进行梳理
论证是用以支持某种观点或思想的一系列断言或陈述,其基础是逻辑思维。而“逻辑的核心问题是对论证进行分类”,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认为“任何判断必须有(充足)理由”,这就是逻辑学中的“充足理由律”。在议论性文章中,观点是高度提炼的立场和态度,它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普遍性,而材料具有单一性和孤立性,所以,单一的材料不能证明普遍的观点。简言之,文章的材料越丰富,论据越充分,通过归纳证明的观点就会越让人信服,本单元四篇文章,概无例外。
教学片断二:
师:告诉大家一个真相:雨果从来没有到过圆明园。(生惊讶)请大家思考,诗人在展开想象时,用的是第几人称?
生:“请你……请你……请你……”,这里的句子,诗人用第二人称,很亲切,像是讲故事一样,让我们更身临其境,仿佛就真的来到了圆明园。
师:你抓住了人称的妙处,还可以思考:第二人称内涵的丰富性。
生:这里的你,不仅包括巴特勒,还有和他一起的英法远征军。
生:应当还有我们读者,包括过去的读者,今天的读者,未来的读者。
师生掌声。
师:圆明园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们只能想象!想象的诗意美,想象的层次美,想象的人称美,皆在这篇文章里最美好地呈现出来。但是,圆明园不是靠想象和幻想建造出来的,雨果做这样的描绘有依据吗?(屏显)
圆明园的设计思路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模仿中国南方迷人的自然风景;其二,再现中国诗歌、绘画与神话中的意境。
金铁木《圆明园--一个帝国的背影》
师:请看,这是圆明园四时景图(屏显图片,学生表情惊艳),当时乾隆命宫廷画师,按四时景图逐一打造圆明园,可以说圆明园几乎是四时景图的翻版。大家知道四时景图现在哪里吗?(生摇头)在法国国家图书馆。(生惊讶)
师:这是其中一副,它的建造灵感来源于一首诗歌——
生(齐):牧童遥指杏花村。
师:我们之间有默契,大家有一定的审美功底。(众生乐)
师:有一处景,它的建造灵感来源于一篇文章,是想象中的美好生活愿景——
生(齐):《桃花源记》。
师:还有一幅景,它来源于中国的一个优美传说——传说蓬莱有三座仙山。同学们,英国随军牧师麦吉在日记中曾如此記载:
这是《一千零一夜》中的场景,是一种幻境,就是狂想也想象不出我们眼前确实存在的现实。我认为,法国所有的皇家城堡和宫殿加起来也抵不上一个圆明园……
生有感情地齐读,少数同学忍不住啧啧赞叹。
师:除了用想象和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之外,文章也非常讲究逻辑。我们来梳理一下第三自然段的层次。
生:先说圆明园是世界奇迹,接着描绘圆明园的美丽,最后评价圆明园。
生:中间还把圆明园与其他的建筑进行类比,来突出圆明园的地位;另外,还引了伏尔泰的话来评价圆明园。
师:总评其地位,想象以还原,补充其耗资,类比以议论,总述其成就,这就是第三段的论证思路,层次十分清晰。其中,表面看是想象的、浪漫的;而内在的却充满理性、合乎逻辑,让想象之花开放在理性的沃土(板书)。
生(愤怒):老师,我知道了,先写圆明园,是让读者明白如此美好的圆明园却被一把火给烧毁了!太痛心了!而他们还想得到赞美,太可恶了!
听课师生掌声。
师:是的,圆明园啊,美的让人心醉!毁的让人心碎!(学生表情庄重)这就是我们梳理论证时得出的结论,这个结论是所有其他陈述所支持的断言。
……
在梳理论证时,要搞清楚材料与观点的关系。首先,材料应当是准确的,就是言之有据,经得起推敲和考验,符合“真相”才能证明观点。在本文的教学中,由于作者未到过圆明园,教者必须提供相应的支持“真相”的证据。何谓“真相”?它有两种基本形态,“一为本体真相,一为逻辑真相。其中,本体真相更为基础。所谓本体真相,指的是关乎存在的真相。……逻辑真相,如你猜测的那样,是逻辑学家直接关注的真相形式,逻辑真相仅仅是关乎命题的真理性。更宽泛地说,它是在我们的思维和语言中自动呈现出来的真相。”材料与观点应当是一致的,否则会导致论证过程“文不对题”或“南辕北辙”,这样的材料不能用以证明观点。
其次,要搞清楚用材料来论证观点的思路。选用恰当的论据准确地阐发材料与观点间的逻辑关联,这就是论证。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的回答往往简单粗暴、套路明显,如“这里使用了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等)的方法,具体有力(生动形象等)地论证了……的中心论点”,具体如何论证的,则语焉不详。所以,具体到位地分析材料如何证明观点的过程,才是议论性文章学习的“干货”。文中论述“圆明园的美”,首先总说圆明园是“奇迹”,再通过引入“巴特农神庙”的材料来类比圆明园,阐发了圆明园比巴特农神庙“规模巨大”,是“典范”;然后,作者通过“请你想象……,请你用……,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请你假设……”的结构,并运用了诸如“大理石、玉石、青铜”等大量的中国特色的材料,引领读者在脑海中从建筑材料、建筑装饰、建筑规模等方面建造了一个理想中的美轮美奂的圆明园。为何如此建造?一是因为作者没有到过圆明园,二是作者认为圆明园是幻想的典范,三是现在圆明园已经被毁灭了,只能想象了。接下来,提供各种历史“真相”和事实“真相”,再通过类比等,最后才得出这是“杰作”、是“剪影”。如此,通过层层分析达到结论,这才是议论文学习的核心。
三、对构思进行推敲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应当用可操作的具体方法,让更多的学生利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获得学科关键能力。学习推理是语文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议论性文体的教学尤其如是。本文如此写作有何妙处?值得细细思量。阅读教学,应当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获得结论。
屏显:
《雨果文集》的翻译者程增厚先生多次前往法国考察,发现并无巴特勒上尉其人。世界著名文学大师雨果却给巴特勒上尉回信。怪哉?
学生大为惊讶。
师:我们刚才有理有据地分析,情感充沛地朗读,“‘想象之花开在理性的沃土”“‘反语之剑刺向狂徒的良知 ”。却没有巴特勒这个人,怎么回事?
生:我想雨果先生是要表达他对这些人的愤怒和谴责,他实在看不下去这些罪恶行径,所以他主动写信,虚构了巴特勒这样一个人,来表达他的愤怒。
师:为了让自己的愤怒之火更有喷涌而出的途径,这就是作家构思的艺术。
生:我觉得巴特勒上尉代表的就是这些有强盗行为的人,这些人是真实存在的,他们抢劫了圆明园,还想要获得赞誉。
生:我觉得写这封信还有一个原因,请大家看到第8自然段,那就是对全法国人提出一个呼吁,就是要制裁这些强盗的行为,这就是雨果的伟大。
师生掌声。
师:有这样的发现,你的思维走向了深入。谁来总结一下?
生:雨果有这样的写作情境,可以让“愤怒之火”喷涌而出;他的写作艺术在于妙用反语来达成强烈的讽刺效果,让英法联军丑态毕露,罪恶弥彰。
师生掌声。
师:雨果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个人道主义作家和民主战士。我总结第三句话送给大家:让“愤怒之火”巧借回信调和(板书)。
生:老师,我还发现,这里的虚构是作者写作的需要。没有“巴特勒上尉”这个人,但是有很多像巴特勒上尉一样的人,同样值得批判;作者假托巴特勒上尉其人而回信,就有了写作目的和阅读对象,让文章更加真实可信。
师生掌声。
师:是啊,如此虚构还可以艺术地将“愤怒之火”巧借回信得以调和,如在信件的开头是较为舒缓的陈述和非常浪漫的想象,在反语之后又是辩证的评价(“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和真诚的期待(“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这样,愤怒之火不是简单、粗暴地喷出,而是得到理性的調和,达到了“艺术的真”(板书)的境界。屏显:
感性与理性的冲撞与调和
观点鲜明,情感强烈
类比说理,想象生动
比喻有味,反语有力
哲理深邃,耐人寻味
……
师:圆明园之殇,全是英法联军一手造成的吗?(生疑惑)1793年,英国大使马噶尔尼来到中国,他后来说过一句话:
大清帝国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在过去150年中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它的体积和外表,但是,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挥,那就不再会有纪律和安全了。
——1793,英国大使:马噶尔尼
师:这需要我们下来查找相关资料,回到那个年代,重温历史。之后,再重读课文,体会雨果情感的奔腾与语言的魅力,你也许又会有新的发现。就此,你还可以形成一篇专题小论文。屏显: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鲁迅
这里所提供的思考困境,其实是在打破学生的已有认知结构,让他们在一种矛盾中进行头脑风暴,从而重新建构自己的认知体系,获得新的感悟和成长。在教学中,引领学生明白“一则好的论证完全能够以一种冷静、平和的方式表达出来。的确,最好的论证总是由一种被我们称为逻辑的缜密思维过程来规定的,我们通常把逻辑定义为‘进行正当推理的科学(和过程)”。
培养逻辑思维,是优化语文教学的好方法,也是促进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核心要义。强调理性分析和逻辑论证,在议论性文体的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既要让学生秉承“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思想,又要让他们养成“好好地阐述道理,耐心地分析论证”的习惯。不轻言否定、不粗暴批判、不简单盲从,成为一个理性而深刻的学习者。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板书设计
圆明园被掠夺焚毁之际,却是巴特勒上尉索要赞歌之时,一个诗人、作家和民主战士,他该如何面对?这种场合,有人不敢乱说,也不愿多说,更无法巧说。此文虽是议论性文章,但语言诗化、充满激情,这也是雨果作品一贯的风格,“他如何才得以使自我的倾述、主观的抒发,甚至忘乎所以的议论,叫人乐于倾听、易于认同以致被吸引受感染?他靠的是巨大的思想热情与真挚的感情力量,他这种最自然不过的能力,胜过了任何方法技巧,带来了强烈的感染力与雄辩的说服力。”梳理思路和语言,我们发现,作者有三次“冒险”:一是没有正面回复巴特勒上尉,二是通过想象来描绘圆明园,三是用反语来表明自己的态度。正是这些“冒险”,才让情感跌宕起伏,让观点摇曳有致。“情感和理性是对立的,有不同的规律。抒情可以片面、绝对化,理性却要全面,防止片面”。假如不通过想象来描写圆明园的美,后面的谴责就没有依凭,文章缺少了张驰,反语会有些生硬,批判就没有了力量。我们发现,全文是感性与理性的不断碰撞与调和,圆明园的想象是天马行空与事实依据相结合,反语的表述是犀利嘲讽与理性观照相结合。
作为非典型性议论文的教学样本,如果教学时脱离了感性与理性的碰撞与调和这一核心特质,仅从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去分析,那么一定会索然寡味。从阅读文本到教学设计,再到教学实施,有几个基本点需要抓住:准确把握文本特点并判断其教学价值,根据学情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和拟定适宜的教学目标,设计能促进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案,在教学实施中能抓住契机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
学习知识最大的意义是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培养思维能力。逻辑思维就是有逻辑地思考,非典型性议论文为逻辑思维活动创造了具体而生动的思维空间,学生在本文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形成富有张力的思维。议论文性文章的教学,就担负着培养学生议论和说理的作用,现实看来,这方面的思维培养尤为迫切。
[本文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专项课题“初中语文本真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Z282015013)和成都市科研课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生成策略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4GY39号)的结题成果]
[作者通联:刘 勇,四川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黄明丽,四川双流棠湖中学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