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融合模式探析

    

    湖南省桃源县以适度规模经营为切入点,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支撑,以枫树乡、陬市镇等6个乡镇为主战场,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湖南省桃源县以适度规模经营为切入点,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支撑,以枫树乡、陬市镇等6个乡镇为主战场,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工作,打造了三种融合模式,取得了较好成效。预计2016年,全县项目区农民比非项目区农民人均多增收380元,累计为农民增加收益3000多万元。

    以家庭农场为主导的融合模式

    该模式是指依托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开发当地优势资源,逐步由农业生产向农产品加工、营销以及乡村旅游等方面拓展,最终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种模式发挥了家庭农场利益高度同质性的优势,既延伸了产业链条,又开发了农业的多功能,让产业的增值收益完全留在了农村、留给了农民。

    试点中,该县重点支持家庭农场在搞好水稻种植、开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上,自购加工设备,开展委托加工,全面转化自产的粮食产品,打造自己的农产品品牌。同时,带领“小农户”联结“大市场”,指导家庭农场开展农市对接、农超对接、农企对接,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目前,全县350家家庭农场实现产值2.1亿元,其中非农业产值达0.8亿元,其中有28家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实现了产品初加工和地产地销,62家家庭农场通过电商平台实现销售额1200余万元。爱来家庭农场牵头组织十多家家庭农场组成联盟,培育稻米信誉品牌,开设品牌专卖店,在常德市中高端大米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的融合模式

    该模式是指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组织载体,将产业链条逐步由生产环节向加工、流通、服务、旅游等环节延伸,建立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产业综合体。通过专业合作社这个载体,农民由只賣农产品转化到还卖工业品,卖物流、销售,卖风景、体验,卖绿色、健康,实现了产业链条的延伸和产品的增值,并通过合理的分配机制分享到增值收益。

    在生产性服务业方面,该县扶持了2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良种良技、统防统治、联种联收、测土配方施肥等产中社会化服务,以及仓储物流、产品加工、市场销售等产后社会化服务,全县从事社会化服务的专业人员达到1260人。食分健堂水稻合作社购置10台大型烘干设备、日加工大米150吨的成套设备,新增2.5万吨仓储能力,并在常德市区开设品牌专卖店,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在乡村旅游方面,支持合作社发展休闲观光、农事体验、农家餐饮等业态,开辟乡村旅游线路3条,新建休闲景点17个,实现了农业生产与休闲观光、乡村旅游深层次的融合。国钦粮棉专业合作社在枫林花海景区种植100亩紫色观赏稻,实现景中有景、多元创收;丰华水稻种植合作社建成集餐饮、垂钓、采摘、捕捉、烧烤、健身于一体的私家定制厨房,年营业额可突破800万元。

    以龙头企业为引领的融合模式

    该模式是指依托农产品加工或流通龙头企业,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条,覆盖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全过程,并与专业合作社和农民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最终形成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态势。其本质是通过龙头企业向农业导入工业、服务业的先进理念和生产要素,并与农村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结合,实现对农业的引领和农民的带动。

    试点以来,该县已有9家龙头企业以订单生产、股份合作等形式,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建立了富硒水稻、茶叶、柑橘、油茶等特色农产品基地;12家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农资供应、物流仓储、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将产业链覆盖到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带动全县6万余农户参与到一二三产业融合分工体系。兴隆米业公司与10家合作社共同建立1.6万亩富硒水稻基地,新建了5000平方米的高标准粮仓、6000平方米的农产品销售中心和农资配送中心,2016年公司产值预计突破1.5亿元,较上年增长近30%。泰源农资有限公司将哈哈农庄引入桃源,以移动客户端为切入点,线上线下同步推进,服务覆盖农资产品、日常用品、农村家电、代购代缴等领域,2016年营业额可突破2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