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教程》第二册教材文化点分析
梁凯碧
内容摘要:本文使用调查分析的方法,考察《汉语教程》第二册(上、下)综合教材在课文文化知识选取、文化对比问题。结果发现:1.本教材重视介绍中国日常生活与习俗、中国概况。2.本教材多使用中国独有词语,较少出现外国文化词,着重介绍中国。3.本教材主要传达中国文化和知识,较少呈现文化差异、文化冲突等内容。综合来看,本教材着重日常生活和交际方面,实用性强,但不同文化类词群的多样性和跨文化交际视角方面的知识有待加强。
关键词:《汉语教程》 文化点 教材分析
目前国内外教材出版百花盛放,有关于对外汉语教材研究也多不胜数,教材内容、编排、呈现方式、编写理念、对比分析等各种研究比比皆是,然而对于文化大纲一项研究难以确立,众说纷纭。“结构-功能-文化”的对外汉语教学原则从八十年代开始至今,对文化大纲一项的概念依然难以定义,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周小兵(2019)在文中總結趙金銘(1998)內容:汉外汉语教材文化取向一要考虑学习者的接受程度、二要介绍中国文化和学习者母语国文化、三要考虑各民族文化差异和宗教信仰,四要树立当今国人形象。语言文化的教学是对一种民族语言所承载和蕴含的独有文化知识传授给学习者,尽管二语学习是一种交际应用为主的学习,但同时也有着教育培养和发展的能力,其影响力不可忽视。
一.教材简介
本文选择杨寄洲主编的《汉语教程》,是目前较为热门的对外汉语教材之一,共三册分上下六册,对象是零起点的汉语初学者。本文选择《汉语教程》第二册上和下共20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两篇课文,极少有一篇、有的三篇的情况,课文内容主要是叙述性短文和对话文体。
二.教材课文化点及介绍
本文选择以《国际汉语教材文化点分类框架(研究版)》为研究参考,本框架分成五类话题:A.中国国情;B.成就文化;C..日常生活和习俗;D.交际活动;E.思想观念,每大类下又分有细项,共分四层。本框架是参考众多汉语教材的文化知识统计得出五大项,因此本框架具有可操作性和严谨的科学性。
根据参考此框架对《汉语教程》文化点作出编排分析及文化点分布统计,尝试分析本教材的文化点类型存在的问题,教材的文化点编排是否适宜,以及是否存在不合理现象等,希望能够通过对教材细微分析能对教材编写提供参考。
三.教材文化点数量统计及类型分布
3.1.文化点数量
一篇课文中主要的文化点是以课文主要围绕的主题思想来判定,而文化点数量则以课文中出现的词汇来判定,例如某课文中提到了京剧和相声,则是属于成就文化中的艺术项目。
《汉语教程》第二册(上)一共十个单元,每个单元平均有两篇课文,有一个单元三篇课文,教材主要是以对话体课文形式展现。从上图所示,教材第二册(上)第五课文化点占的最多,而五类项目中占最多数的是中国国情以及日常生活和习俗。
《汉语教程》第二册(下)也同样有十个单元,一个单元平均两篇课文,以对话题形式出现。从上图可见,日常生活和习俗是五个类别中占最多,有23个;而第二课、第四课和第七课占最多文化点,有6个。
教材上册主要是中国国情,日常生活和习俗两方面围绕,教材一共有上中下三冊,第二册正处于学习者在完成初级汉语之后,再进一步了解中国的阶段,在中国国情、成就文化及日常生活和习俗方面表现平均,在学完上册后能够对中国产生基本概况。
而教材下册开始则明显侧重在日常生活和习俗这一项,而且数量显著增加。中国文化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与日常息息相关,要融入中国社会必需习惯中国的生活习惯,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在五项分类中的日常生活和习俗首当其冲第一位。
3.2.文化点类型
从表3上下两册的文化点综合来看,上册数量比下册多12个,而从五个类别中来看,日常生活和习俗明显比其他四类多。在上图中可见教材上下两册中思想观念文化数量为0,表示课文中并无提及此方面,思想观念是通过学习者在学习汉语过程中所面临与母语国家所不同的观念带来,教材虽然对日常生活所表现的不同而在课文中体现出来,但精神文化却不曾提及,可见教材对于精神文化、思想观念不受重视。
由表3可知,课文主要围绕日常生活的话题来进行学习,因此日常生活和习俗占数量最多;其次是成就文化,这个表示了《汉语教程》相对重视中国的成就辉煌,但数量依然不比前者,两者相差几乎一半;再者是中国国情,再到第四是交际活动,交际活动是对于日常问候、见面送礼等各种交际形式的学习,表现出人和人之间的密切关联。除中国国情在上册比下册数量多之外,教材下册在各项文化类型中都出现数量增加现象,这表示了教材下册对学习者的能力要求有所提升。
《汉语教程》第二册上下两册的文化点中,日常生活和习俗方面遥遥领先,在此类中有关于日常生活的细项分类,下图是两册书对日常生活和习惯分类的展示。
从上图可见,日常生活与习俗共有14个细项,分别是服饰及习俗概况、饮食及习俗、居住、学习与工作、家庭生活、交通、通讯、度量衡、购物消费、休闲娱乐与健康、节日节气、人生庆典、禁忌迷信与象征、安全。其中提及最多的是节日节气和交通这两项,而从上册提到8个日常生活与习俗,在下册增加到21个,数量增加超过一半。
3.3.小结
《汉语教程》第二册上下教材中选词偏向于积极向上,更推崇中国文化、介绍中国成就特色,较少选择与中西方产生冲突的话题,并且极少出现文化差异的内容。例如课文中提到中西方节日:圣诞节和新年,课文中把两个节日放在一起,并同一个融合的态度来展现,以两个节日来临之际举办联欢会,在联欢会中提到中国的相声和京剧表演,这种更多的是在两人的对话体中感受中国文化,以一个话题带出另一个话题。
其次,教材中出现的主题内容主要围绕中国,相对重视本土文化的学习,并无太多提及起西方欧美文化,也无提及到人物对中西文化之间的态度,对于国别文化的呈现方式体现在对话上,以对话方式灌输知识。其中提及的例如有中国美食、堵车等交通问题、还有京剧和书画等艺术知识,对中国文化知识面虽广却浅。李泉(2011)提到文化点的选择和呈现有以下几个原则:即多角度、有限定、中外对比、古今联系、不贬不炫。从本文可以看到此教材的多角度多方面叙述中国,基本概括中国日常生活、国情、旅游等,但对于中外对比在本教材中却是寂寂无闻。
第三,对于本教材中文化内容呈现心态可见,编者对中国基本情况描写客观真实,编者的编写态度不过度赞美中国文化或贬抑外来文化,也可能由于第二册课文极少外来文化的针对性学习原因,可知编写态度认真有责任感,尽可能客观自然地展现中国文化。然而教材没有更多提及到中国的社会问题方面,学习者完成本教材第二册的学习,对于中国真实社会仍然有着很大距离,只能对中国产生表面印象,笔者认为可能顾及到学习者学习时长和刚刚接触中国的原因,并未对内容过多深入。
第四,在过去综合课教材以典型和著名的文学作品来进行语言教学,以让学习者从中获得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价值观念和日常生活习惯等知识。《汉语教程》教材则使用通俗和易读的文章或对话体形式,表现出有针对性、相对全面实用的教学内容,内容以叙述和解释相结合的呈现方式,趣味性大,减少枯燥,也能用来练习口语对话。
四.结语
在课文文化点上,本教材第二册重视对日常生活、中国国情、成就文化方面,让学习者能够了解中国概况,文化点数量从少到多,尤其是日常生活方面的增加明显,而中国国情减少内容。
在课文文化点词汇上,本教材第二册更多选取中国独有的文化词语,较少出现外国文化词。
在文化对比方面,上下两册教材皆以呈现中国普遍文化为主,没有对中国各地区文化特色和中外文化和态度对比。
整体上来看,本教材重视日常生活和交际,数量多、普遍性大,有助于学习者学习和了解中国,因此实用性强,但由于较少对文化衡突和比较方面,跨文化交际方面稍弱,教材可以关注跨文化交际方面,在学习中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泉.文化内容呈现方式与呈现心态[J].世界汉语教学,2011,25(03):388-399.
2.赵叶心.对外汉语文化课教材的文化点教学设置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7
3.周小兵,罗晓亚.《新实用汉语课本》与《通向中国》》文化点和相关词汇考察[J].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2019,4(01):76-85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