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试听手段与诗歌审美教学

    肖圣松

    陶渊明曾说过:“时代是继续不断前进的,我们必须参加在现代生活里面,与时俱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否则,再过几年,又要成为时代的落伍者。因此,我们必须拿着现代文明的钥匙,才能继续不断地去开发现代文明的宝库,保证川流不息的现代化。”科技正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特别是多媒体走进课堂,正以其巨大的、无以伦比的震撼,掀起一场教学的革命。语文课堂教学,也应积极拥抱这一洪流。

    大凡古今中外文学作品,都离不开以情感人,教材中文质兼美的文本,都是作者对生活的真实记录、生动描写、深切感悟或独特的评判。诗情画意的散文、情景交融的诗歌、引人入胜的小说,字里行间无不汩汩流淌着作者情感的清泉。诗歌尤其是这样。诗歌较之其他文学作品,更体现了感情的高度浓缩。我们在诗歌教学时,必须从文字入手,去领悟和体验其情感。在这个审美教学中,大多靠文字的朗读切入,如果辅之以精当、悦情的现代视听手段,必将更迅捷、 更有力地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审美效用。

    怎样利用视听形象进行诗歌的审美教学呢?我的主要做法是:

    一、利用视听形象导入。导入或为了解题的需要,或为了营造相关氛围,或用以范读正音正字,或让学生先有整体审美感受。此环节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使学生入其境,得其情。如教学《敕勒歌》前,我找来一幅阴山脚下大草原的摄影图片,在电子黑板上映出。蓝蓝的天空白云朵朵,辽阔的草原一望无际,绿草铺向天边,有成群的牛羊或远或近点缀其间。学生一看到这幅画面,顿觉眼前一亮,有身临其境之感。在这幅画面前,我用舒缓明亮的语调朗诵起《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学生聆听老师的导读,看到草原的壮丽景象,由视听两个角度开始进入审美状态。

    二、利用视听形象想象。老师鼓励大家调动以往的审美经验,去想像诗歌里描绘的草原的景象。大家脑海里马上有了阴山、草原、蒙古包、牛羊等等具体切实的审美意象。阴山有不同季节的雄姿:白雪消融的、碧绿苍翠的、秋色斑斓的、白雪皑皑的。草原也有晨昏昼夜的变幻:晨曦微露的、艳阳高照的、晚霞满天的、星光灿烂的。更为豪壮的是牧民们将四围的天宇比作一顶巨大的蒙古包,表现了敕勒人与天地亲和的赤子之心和豪放的浪漫情怀。此时,大屏幕上精美的画面,让学生想象的神思有了立足点,审美的情趣获得充分的满足。

    三、利用视听形象共鸣。在这番感受体验和思索中,诗歌所表现的特征特性和思想感情,引起了审美主体的相似感受,产生极其强烈的深刻的美感。有时甚至是心潮起伏的,极富震撼力的。这时,音乐声起,《牧歌》那悠扬辽远的旋律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审美意境,我们像敕勒人一样感受到天苍苍,野茫茫,感受到心胸的明澈如洗,仿佛草原带着野花幽香的风已扑面而来,草浪翻滚,那些低头吃草的牛羊便此起彼伏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由衷地体验到了草原苍茫雄浑的自然美,敕勒人坦荡豪迈的性格美。

    四、利用视听形象创造。仿佛有什么在撞击着你的心弦,心弦渴望作金石之响。仿佛有什么在撞击着你的心田,心田渴望流淌淙淙春水。此刻,适时号召学生提起笔,把嘹亮的激情流注笔端。学生们将所想像所体验的一切写作出来,就是审美再创造。这时,《牧歌》的旋律再起,让同学们在音乐声中,勾画他们心中的敕勒川、大阴山。有个学生不仅写出了敕勒川的景物美,还写出了草原牧民的活动美,她写到:“牧羊姑娘挥舞长鞭,悠闲地放牧着她心爱的牛羊,清风送来她清脆的歌声,那就是这首《敕勒歌》。”

    在运用现代视听手段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要感情饱满。诗歌本是诗人感情的高度凝聚和即兴迸发。诗人常常是情不能自已,我们读诗,是诗人感情的再燃烧。跟学生讲解之时,老师有没有激情是很关键的。如果我们感情冷漠,表情平淡,用語枯燥,气氛滞涩,势必不能进入审美状态。

    2.要讲究创意。我在讲《古代诗歌五首》时,欣逢2017朱日和军演,我以军演的雄壮豪迈,和平的难能可贵,保卫家国的铁血丹心,激起学生爱我大美河山,卫我美丽家园的爱国之志。我选了两首诗:一首是《敕勒歌》,一首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意在通过两首诗的对比,来领略我们祖国南北风光的不同情致,达到一次礼赞祖国的审美共振。《敕勒歌》选用了上文提到的视频资料,《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选用了一幅嫣红的荷花上朝露欲滴的特写照片,还有刘炽创作的《荷花舞》乐曲。

    3.要精心设计。现在不少诗歌已有了配套的教学PPT,我们不能例行公事,千篇一律。而是要有选择的,恰到好处地去利用,要有自己精心的设计。尤其是不能完全依赖PPT,必要的板书,适时的激趣,绝不能少。

    4.要自然衔接。诗歌的美应是整体流动的美,最忌割裂字句,零敲碎打。要透过字句去把握意象、捕捉意境。在流转的通体的审美中,我们如徜徉错落有致的画廊,如泛舟胜景迭出的江湖。由视听形象引起的感官愉悦,进入到心灵契合的精神愉悦,这是前后回应渐入佳境的审美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