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探析
摘 要:语文学科“立人”的作用是很强的,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活动,同时也与传统民族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传统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经历了上千年的积淀,有着博大精深的内容。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感情和意识,是中华民族不同历史时期时代精神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因此,新时期教育工作者必须把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当做自己责无旁贷的责任。小学阶段是人生的奠基时期,可以对一个人的一生起到至关紧要的影响,文章在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进行概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
一、 引言
传统文化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大量的文学经典、民间艺术蕴含其中,值得在小学教学中充分地加以利用,在小学阶段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能让小学生在感受、品鉴和体验我国优秀文化中精华,有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品德,并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人生的奠基时期,学习学习传统文化给他们带来了最有价值的内容。同时,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一个人一生教育的起点。良好的小学教育对小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目前教育信息化的阶段,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已经得到了有关各方的高度重视。而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利用传统文化教学,对小学生可以在文化方面起到启蒙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而且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可以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二、 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概述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
所谓中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融合成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特质和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思想历史上文化价值、观念形态综合,是指中国地域内的祖先创造的、世代传承的、民族特色鲜明的、内容博大精深的文化。它是中华文明的精华,以儒家文化为根源外,牵涉到了我国地域内所有的文化形态,其中内容丰富多彩,很多可以在小学教育中加以利用。
(二)教育资源的内涵
从广义方面来说,教育资源指的是一切对教育对象发展起到支持作用的物质与精神的综合。文章认为,教育资源是可以对学习起到支持作用的一切资源,包括教学材料与外部环境。具体来看,精英文化在小学生教育中的作用远远比不上传统文化,其在小学生教育中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但是,到底价值体现在哪个方面,不同的讨论者得到的结论也各不相同,目前还没有达成共识。如果小学生课程出现了传统文化方面的缺失,这对小学生精神面貌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如果传统文化不考虑小学生的发展,精神的力量就不能被小学生所感知。但无论是持什么观点的人,都在现实中受到了传统文化浸染,這是确定无疑的,从而必然会对小学生产生“个人——家庭——民族”层层传导式影响。
(三)传统文化对小学生教育的作用
目前,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很多小学的教学已经包含了诗词歌赋、文明礼仪、道德修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我们在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进行挖掘和利用的过程中,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手段,以公共服务体系作保障,采用各种传播方式,采用共建共享模式,提供大量的、优秀的、高质量的传统文化资源,建立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信息库,进而满足小学生教育传统文化教学的需求,能使各个地区的学校都可以从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中汲取丰厚的营养,保证教师、家长和学生都能够从中受益,这对于消除地区差别,保证传统文化教育的均衡发展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因为小学生教育的特殊性较强,因此教学过程中的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地位和价值都是至关紧要的,小学生13岁以前是大脑发育最快的阶段,在这一时期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让小学生时期的孩子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促进小学生智力发展,把小学生美好的人格建立起来,对小学生进一步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其作用和意义是不可估量的。
三、 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应用建议
(一)深度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教材的艺术性是比较突出的,职业也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无穷魅力,其人文性和情感性等特色也可以被充分的体现出来,传统文化就是其重要的内容之一。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把教材中的蕴含的传统文化充分地挖掘出来,有效展现传统文化的特色,有意识要求小学生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拓展小学生的思想文化视野,并培养出他们优秀的道德品质。例如,在《草原》一课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使用多媒体展示草原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对草原景观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教学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提问:“是否见过草原?见到的草原什么样子的?”并且,师生之间可以进行很好的沟通,首先对草原的具体形象和内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小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对草原民俗和文化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且,教师可借助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草原引申形象加强对小学生的教育,如“天苍苍,野茫茫,风出草低见牛羊”是草原的外部形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草原的气节和品格。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小学生就可以受到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与自己的思想品德密切结合起来,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把传统文化教育与阅读教学有机的融合,并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和感悟的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对文学的神奇和生命的美好进行体验,进而把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提升上去。教师应当尊重学生阅读积极性,只要是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都应鼓励学生积极阅读。例如在《望洞庭》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把洞庭湖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观图片和视频展示给学生。学生被这些魅力无穷的景观所吸引,教师可以不失时机的告知学生:“这就是洞庭湖的景象!”之后,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那么,《望洞庭》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同学们可不可以充满感情的朗读这篇课文呢?”通过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能够对课文内容加强理解和记忆,从而热爱上祖国的大好河山。由此可见,通过阅读教学形式,对于加强小学生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可以起到至关紧要的作用。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出传统文化氛围
学习氛围可以对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产生重要影响。虽然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多有渗透,但渗透的深层往往较深,单依赖传统课文讲解的方式,传统文化的魅力很难被他们感受到。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建立传统文化氛围,激发小学生探究传统文化的求知欲,使小学生身处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中,进而对传统文化的精髓加深理解。首先,教师要把传统文化底蕴提升上去,这样才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具体可以把传统文化知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借助各种手段加以宣传,在班级内营造出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把良好的学习氛围营造出来。例如在《传统节日》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在课堂上把课文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讲解给学生,并鼓励学生课后对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行为搜集起来,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的习俗,并通过文字和绘画展示出来,学生之间还可以互相交流学习,且能给学生带来体验传统文化优势的成就感。
(四)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材中最能展示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古诗词语言优美,格律严整,且意境深远,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传统文化艺术感染力极强,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意识,陶冶他们的情操。但古诗词语言高度凝练,小学生理解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图片、文字多种形式展开教学活动,使得古诗词知识高度形象化,便于小学生理解和接受。例如在《牧童》这一古诗的学习中,由于当今时代的生活方式与诗中的时代有着较大的差异,小学生很难理解和想象诗中描述的牧童生活,教师为了更好的把诗词中的意境展现出来,可以借助图片、文字、音频引导学生观察牧童的生活。还可选取符合诗词意境动画让学生欣赏,并同步讲解给学生,加深学生体验古诗词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同时,教师不妨就教学内容形向中国传统乐器竹笛加以延伸,增加学生对民族传统乐器的了解,让他们对民族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又如在《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把黄鹤楼历史渊源讲解给学生,再辅助以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体验古诗词中蕴含的意境,并理解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感情。教师可在教学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在向其他诗词延伸,使学生意识到友情的珍贵。
四、 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小学语文学科的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切入点是很多的,我们要以弘扬民族精神为宗旨,充分利用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展开教学活动,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传递给孩子们,进而把我国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让小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健康的成长。并从诸多方面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运用体制机制进行完善,把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和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把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亚燕.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策略[J].考试周刊,2020(4):50-51.
[2]张玲.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學中渗透传统文化[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7,596(14):99-100.
[3]陆光艳.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教育(文摘版),2017:325.
[4]王庆凤,房苏杭.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学策略分析[J].陕西教育:教学,2017(11):36.
[5]张房玉.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J].课外语文,2016(11):135.
[6]朱迎弟.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语文课内外,2019(33):292.
作者简介:
蓝挺松,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朝阳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