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的探索

    张丹丹

    【摘要】? ?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课、必修课,不仅向学生讲述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还传授实践操作技能,本文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着手,探讨基于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社会责任感、职业素养。提出课程融合思政元素、教学实践策略的教学改革方法探索。

    【关键字】? ? 信息技术? ? 高职? ? 计算机基础课程

    引言:

    信息技术(又名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院校所有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课程内容主要涉及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7操作系统、Word 2010文字处理软件、Excel 2010电子表格处理软件、PowerPoint 2010演示文稿软件和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应用的知识技能。这些知识技能,是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职教育是进行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的教育,更要抓好思想政治教育,更要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

    1.1学生计算机水平差异大

    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生源多数来自农村籍或中职学校,中职阶段是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计算机水平较好,能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查询和熟练操作常用的办公室软件,并且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但非专业并且是农村籍学生对计算机了解甚少,有些学生基本的开、关机和打字都不会,甚至没有接触过电脑,面对这些学生在传授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润物无声地融入思政教育,这对授课教师是不小的挑战。

    1.2教学内容单一

    许多高职院校所选用的教材,是以计算机基础知识、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和相应的等级考试试题为主要内容实施教学,在课堂上缺乏将计算机知识传授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尤其在信息时代,大数据环境下,如何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的价值观,如何帮助学生利用好网络环境拓宽自己认识社会的视野,做一名合格守法的“网民”,涉及较少。

    1.3课时安排逐步减少

    以酒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信息技术课程(原名计算机基础、信息处理)设置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总课时64,每周4课时, 16周次完成教学计划,但是受到新生军训时间(2周)、国庆节长假等多方面影响,多数学期授课计划很难按原计划完成,于是采用删减教学内容、压缩学生实践时间等办法,保证该课程教学结束时间与全校时间同步。但该课程的考试是统一安排学生报考全国计算机一级等级考试或全国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NIT)的成绩为主的,用以证代考的方式检验学习效果。今年为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学校将此课程由原来的64课时,逐步减少到52课时。在64课时数制定教学计划时,计算机基础知识领域的课时安排就略显紧张,通过对学情分析,多数学生动手能力较弱,不得不将大量的课时都安排为学生的实践操作,对计算机的发展史、网络技术应用、信息安全常识等理论内容的讲授,只能是蜻蜓点水或完全不涉及。现将课时数直接调整为54课时,面对庞大的信息技术内容体系,课时显得严重不足。

    1.4教师队伍薄弱

    目前该课程教师队伍表现出专业技术强,思政能力弱的现象。授课教师专业知识扎实过硬,但没有与思政教育充分结合,只是注重培养学生如何应用计算机高效率地进行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不注重思想教育的引领,以及信息素养的养成。较多的关注点在学生如何在等级考试中考取合格分数上,并没有在专业知识点上找到思政教育与课程教学的融合之处。

    二、信息技术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意义

    互联网技术已经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消极影响也在逐渐体现。微博、微信、抖音、快手、西瓜视频等APP已经是大学生的生活必用小程序,他们虽然对计算机操作能力弱,但是手机操控能力却异常高。在人生阶段第一次远离父母的管束、脱离升学考试的压力后,精神、行为之自由属于空前放纵,人手一机,玩手游、刷视频、拍抖音、追星、追剧成为他们日常生活很重要的内容。虽然大学生已经成年,但大都没有社会经验。意识和观念上的发展处于形成的关键期,加之他们处在接受新鲜事物快的年龄段,但又不具备很好的辨别能力,所以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传播的影响。

    比如:网络游戏成瘾荒废学业、身心受损;在上网的过程中,被动浏览网络上色情、虚假、血腥暴力等不良信息,危害身心健康;网络上使用低俗、辱骂性语言对他人进行谩骂、挑衅、人身攻击等行为,编造、散播谣言等;网络贷款、网络诈骗大学生的案件频繁发生。[1]

    在高校大学生学习全学程中,所有专业必修的信息素养类的课程只此一门,无论是班主任、辅导员召开的主题班会,还是学院开设的安全教育类讲座,虽然内容有涉及网络安全教育,但专业度不高、內容宽泛度不够,影响时间短暂,学生受教程度有限。

    通过对以上现象进行分析,将思想政治教育引入信息技术课程就显得尤为必要。信息技术课程是大学一年级学生第一学期开设的课程,在此时间点开设这门课程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用正确的价值观念看待网络信息,还能用学生喜欢并容易接受的形式,结合实际案例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价值观的形成。这种结合专业技能知识强化学生思政教育的过程,相较于传统的思政课程更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其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积极有力地影响。

    三、课程思政融入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办法

    3.1加强教师队伍课程思政能力的培养

    加强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培训,为他们提供思政教育的学习机会和交流平台。思政教育所涵盖学科和知识点比较广,每学期有计划地邀请课程思政的名师进行专业指导,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修养,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多关注国内外新闻,提炼思政教育的好故事。只有该课程专任教师队伍的思政能力提高了,课程思政教育才能真正地融入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工作中。[2]

    3.2优化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和授课计划

    3.2.1线上资源补充理论学习内容

    选用线上优质资源平台的信息素养类课程,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史为主要内容,在新生军训期间安排学生学习,一方面缓解信息技术课程中理论知识课时紧张而压缩讲述内容的现状,另一方面在没有其他课业任务的时间段充实学习生活,受到学生的关注程度较高。此学习成绩可作为新生入学教育成绩的一部分。

    3.2.2深挖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

    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中,结合课程内容及特点来进行思政元素的挖掘、整合。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知识点,深入研究,挖掘不同的思政案例。

    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它在各行各业发挥的作用,对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作出的贡献,深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激发学生科技兴国的热情。

    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让学生理解事物的两面性,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学习空间,但因缺乏制度和道德约束,网络也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以及行为模式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网络失范的行为频频发生。带领学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空间安全法》,让学生增强法律意识,正确使用网络,提高网络的安全意识,做一个遵纪守法的网络公民。引导学生认识网络的“虚拟”实质,防止个人信息泄露,防止网络诈骗,保护个人隐私安全。

    计算机病毒传播与预防:了解病毒的起因和后果,不能因任何理由编写、传播病毒,不能给他人和社会带来损失,预防病毒培养安全意识,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和友善教育,公共道德教育。

    多媒体技术发展与应用:通过PPT、视频和音频来展示中国飞速发展取得的重大成果,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新媒体传播科学信息,疫情发展与防控、英雄人物事迹的报道,发挥的舆论引导力,增强了民众的科学素养,提升了社会道德水平,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民族自豪感。

    四、实践作業的思政探索

    课后作业的设计,基于所学习的知识点,融入思政内容,在练好技能的同时,使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职业素养得到提升。

    Excel 2010的图表作业:根据我国在近3年不同学科领域的科研成果数量,创建制作相应的图表,对学生进行爱国精神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习积极性,树立坚定信念。

    PowerPoint 2010演示文稿的制作作业:为中国社会发展取得的成果创建演示文稿,为各行各业的优秀代表、民族英雄、道德模范,制作先进事迹汇报文稿。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发挥积极的榜样引领作用,增强现实感、体现真实性,真真切切地告诉同学们向榜样模范学什么、怎么学,提升育人效果。

    Word 2010 文字处理作业:要求学生为所属专业、行业领域内的企业、领导者、领军人物,制作宣传图文,使用图文混排方式,展示其最想进行宣传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培养职业道德、职业意识。

    每个章节学习结束后安排实践作业总结课。课上,完成的作业由学生演示、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再次将知识点进行回顾总结。此过程,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以及具有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工匠精神、专业精神。课后,小组成员可按整改建议修改作业,将课堂内容延伸,实践精益求精。

    五、结束语

    高校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传统技能传授为主的教学的革新,对于学生正确树立三观有着载体性质的作用,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用恰当的载体,把恰当的内容融入到课程思政改革中去,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精神,爱国主义情怀、社会责任感等。

    参? 考? 文? 献

    [1]崔天明.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研究.[J].数码世界.2020,11:214-215.

    [2] 刘金花,何慧.课程思政融入“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研究.[J].南方农机,2021,52(01):160-162.

    [3]唐丽玲,“课程思政”融入《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1-01

    [4]李红娇, 张凯,彭源 ,思政教育融入信息安全概论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20-01-10

    [5]李梁,探索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高度融合模式.上海教育[J].2017-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