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直播评论融媒体流程再造
赵九骁
【摘要】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按照“全媒体融合、平台化生产”的操作理念,对广播直播评论节目《央广新闻第一评论》进行融媒体流程再造,13天生产出100多篇音视频产品——《央广两会快评》。作品在传统广播频率与新媒体平台同步分发、共享播出,构建“广播+新媒体”的新闻产品矩阵,既代表了主流价值观,又符合市场新需求,在两会舆论场传递了有时效、有深度、更有品质的央广独家观点。本文解析广播评论融媒体流程再造的构建、实施和运作,从采集分发、议题设置、品质监控各方面,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探索建设新型广播,提供最新鲜的实践案例。
【关键词】广播直播评论 融媒体流程再造 新型广播产品
【中图分类号】 G222 【文献标识码】A
广播直播评论节目,是2010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在新闻改革中,率先探索并推出的评论样态。在中国之声白天6个半小时(注:分为9点至12点,13点至16点30分两个时段)播出的《央广新闻》,是以半小时来切分“新闻轮盘”报道单元的,并按照新闻五要素划分为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人物、第一真相、第一评论五个子栏目。其中的《第一评论》着眼于新闻5W中的“为什么”,在上午6档下午7档,分别由一位中央电台观察员或特约观察员坐镇直播间,对“新闻轮盘”中刚刚报道的新闻事件,进行快速、及时的点评解析。这种直播状态下的解读评论,引领央媒评论的风气之先,此后为全国广播电视媒体效仿,成为新时期广播评论的一种常态化呈现方式。
在全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将进入更加积极主动的实践实战阶段。融合转型,打造新型广播,需要对广播直播评论在内的既有资源要素进行重新组合、科学配置,再造后形成新的流程,只有这样才能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提升传播新形态下的媒体生产力。
基于此,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央电台两会评论组对中国之声《央广新闻第一评论》进行实验性改造,搭建“评论小厨房”生产平台,探索融媒体流程再造,遴选部分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和专业嘉宾,快速点评和解析全国两会期间的政经民生热点,生产全媒体新型广播产品——《央广两会快评》。
从3月3日到3月15日的13天时间里,“评论小厨房”平台共制作音视频评论产品《央广两会快评》100多篇,其中音频97篇、视频9篇,实现了“一次采集、五端齐发”,一方面供给中国之声、经济之声、中国交通广播等广播频率使用;另一方面在“央广新闻”手机客户端、央广网网络门户端、“中国广播”网络音频端和微博微信社交媒体端实现资源共享同步分发,并推送主要商业门户网站和客户端转载转发。
全媒体新型广播产品《央广两会快评》的作者,既有姚景源、张燕生等知名经济学家及多位金融、法律界专家学者,也有中国之声多年打造的观察员。他们的评论及时跟进和匹配全国两会的重大会议和新闻发布会的进程,围绕政治、经济、民生和社交媒体上的热议话题发言立论,如:《多用市场化手段,盯住“落后产能”发真功》《去产能需啃硬骨头,农业供给侧改革要发力》《宏观经济指标、货币政策导向,助力人民币汇率稳定》《专家解读民法总则,法治文明进程体现国家软实力》《延迟退休,不宜实施“激进版本”》《教育评价机制不变,中小学补课的焦虑难治》等,点评专业权威、观点主题鲜明,被各门户网站和客户端大量转载,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平台上引发强烈反响。
据央广网后台监测数据,《央广两会快评》页面浏览量100万人次,平均每个产品点击量过万,其中單篇最高页面浏览量24万9千人次;中国之声新浪官方微博选用10篇产品,总阅读量就达到303.8万人次,平均单篇30万人次。这些作品既代表主流价值观,又符合市场新需求,在两会舆论场善于发声、巧于发声,传递了有时效、有深度、有品质的央广独家观点。
选择广播直播评论进行融媒体流程再造的试验是基于几方面考虑:
第一,融媒体流程再造是新型广播“从听众到用户、从内容到产品”的需求侧倒逼供给侧改革
信息技术迅速更新迭代,把不少听众变成了拿着手机的用户。仅以移动媒体端的腾讯为例,2016年微信公众平台的日均浏览量已达30亿人次。当移动应用、社交媒体、自媒体成为主要信息入口后,传统媒体必须夺回舆论入口的主导权,否则其内容生产、传播链条和传播价值只会被动萎缩。
要在新媒体上赢得用户,必须符合市场的新需求。《央广两会快评》不能再是一条条传统的录音稿件,更应是一个个全媒体新型广播产品。既然内容变成产品,其生产流程、生产方式、供应模式都必须同步更新、层层更迭,这样才能实现新型广播的供给侧改革。
第二,新型广播必须拥有全媒体内容生产和供应平台,以支撑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应用和实践
目前,由中央电台打造的“中国广播云采编”系统经过试用改造、磨合升级,从选题、发稿,到审稿、编排,新闻采编流程的各个环节已比较顺畅并在中央电台全面推广使用。“中国广播云采编”系统实现了新闻的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平台发送,文字、音响、图片和视频都可以集成呈现。这个技术平台,为推进媒体融合,生产《央广两会快评》这种全媒体广播产品,提供了技术保障和支撑。
第三,提升广播评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符合碎片化时代受众对优质信息回归的诉求
新兴媒体传播的海量和互联网的大众麦克风效应降低了公众表达的门槛,却让虚假夸张的信息、喧哗浮躁的观点有了泛滥的机会。受众从起初的新鲜追捧到慢慢厌烦厌弃。受众迫切希望从传统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上获得客观理性、有深度有品质的信息。
新兴媒体提供的内容产品已出现流动性过剩,传统媒体如果能提供市场亟需的评论性产品,及时补上“思想与观点”这一短板,不仅能为网络信息去伪存真,也能使广播新闻传播增加厚度和重量,更用优质内容确立融媒体时代的竞争优势。
这是一个发力点,也是未来的发展空间所在。
下面来解析《央广两会快评》的融媒体流程再造的创新点。
一、融技术:精确供应全媒体,采集分发平台化
13天的全国两会报道期间,《央广两会快评》全程使用“中国广播云采编平台”,以融媒体技术,实现评论产品的采集、制作、分发和输出。
首先两会评论组为特约观察员开通“中国广播云采编平台”的专用账号,编写了步骤清晰的《央广两会快评》音视频评论采集说明手册,指导他们通过电脑端和手机来下载客户端,掌握上传文字和音视频的技术。
第二,评论嘉宾提前一天预报题,审稿人初审、拟定、预发次日的评论主题目录,通过“中国广播云采编平台”交由值班总监审定后,评论嘉宾就可以在相对宽松的时间和地点,使用手机进行录音,并立刻上传到平台待审。
第三,《央广两会快评》编辑在平台同步下载录音,交由速记员整理好文字;再经审稿人审听录音、审定文字后进行剪辑修改。
第四,采集完成、文字审核校对完毕,发往广播云平台,同时附有评论稿的文字、嘉宾图片、评论音响和视频,集成呈现。
从报题、传稿、审稿到分发,《央广两会快评》实现了“一次采集、五端齐发、五端共用共享”。对于广播频率端,中央电台各频率,各部门可以随时择优、共享使用,从文字到音响,均经过审核和审听,确保内容安全和播出安全;对于中央电台新媒体矩阵中的四端——“央广新闻”手机端、“央广网”网络端、“中国广播”音频端和微博微信社交媒体端,这是一份内容成形、要素齐备的专业级“半成品”。新媒体编辑可以调用“广播云采编平台”,轻松选择、改造和包装《央广两会快评》的文字、音视频内容,加工成符合自身传播规律的产品。然后,再经由央广新媒体分发给百度、腾讯、新浪、今日头条等商业媒体,占领新媒体舆论场的制高点。
值得一提的是,“评论小厨房”生产的产品坚持新媒体前置。只要经由平台分发呈现,所有的《央广两会快评》稿件,不必等到传统广播频率播出,新媒体就可先行先用。3月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式,李克强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评论组预先采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稿件发送到“广播云采编平台”上,没有按部就班等到下午14点的中国之声评论时段播出,而是在大会直播结束后,11点04分就在央广网“央广新闻”客户端,推出《央广两会快评》——《姚景源:遏止下行趋势、物价,就业平稳,中国经济成就来之不易》。
二、融理念:精细设置议题,抢得传播先机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传播理念都在聚焦并争夺“时效”和“有效”上,都力图抢第一时间、第一落点。
但一个“快”字,不同表述。新兴媒体为何能在事件刚刚发生,就能即时长篇推送,做出快速反应,并迅速送达用户?并非传统媒体的审稿流程延宕时间,而是缺少新闻的预知判断,设置议题也不够主动精细。
《央广两会快评》在选题设计和议题设置上,更多借鉴了新媒体理念。
1.三种选题来源,主动出击不等不靠
(1)议题主动设置:匹配全会议进程和中央电台两会报道每日重点解读的主题,进行深度点评;
(2)热点快速发声:提前预判重大会议和新闻发布会热点,做好会后的及时快评;
(3)用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社交媒体热门话题做好引导解读。
2.两类生产方式,有张有弛反应及时
(1)确定重点议题后,遴选专业点评嘉宾,通过“广播云采编平台”,提前录制3~4分钟的音频;
(2)热点议题出现后,最快时间约请嘉宾直播连线点评,或录音、录像剪辑后播出。
这是3月10日21点,由审稿人编发的次日(11日)《央广两会快评》预发目录,足以观察一个全媒体评论产品的编辑理念。
3月11日的评论共设计8档 (注:因直播而减少),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对两会重大主题进行评论,包括个税改革、市场化去产能、“僵尸企业”债务处置等。第二类是热门话题的点评分析。《有了恒权的保护,才能保证恒产者的恒心》,点评的是正在审议的民法总则,其对“法人”的权力有了明确的界定和保障;第三类,提前预判11日央行发布会大概率出现的人民币汇率热点,会后由现场记者约请到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立刻电话采访,进行了专业解读。
只要议题设置积极主动,传统广播的时效性一样会赶超并引领新媒体。
3月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式的并机直播刚刚结束,两会评论组立刻邀请中国国际经济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燕生做客直播间,第一时间解读政府工作报告。近一小时的直播评论,审稿人一边听报告,一边遴选了若干报告中的热点。如中国经济的潜力和韧性以及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去产能有效处置“僵尸企业”;房地产市场分类调控,让房子回归住宅属性;怎样筑牢金融风险“防火墙”,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等。由于提前设置议题,问题直指热点,专家的解读权威生动,抢得最佳的传播时机。直播结束后,又迅速拆分主题,剪辑为多个《央广两会快评》产品,在广播频率、“央广新闻”央广网和“中国广播”等新媒体端继续进行二次传播分发呈现,提升了“央广观点”的传播时效和深度。
三、融审核:精心遴选嘉宾和打磨内容,严格规范专业权威
为确保两会期间的舆论导向,《央广两会快评》提高标准、做优做精、追求品质。
评论组对现有的特约观察员进行分类遴选,按研究领域和关注地域进行细分;要求他们不说外行话,不做万金油式点评,而是结合自身的专长,进行有針对性、有启发性的分析解读。
仅在财经类,就将观察员细分为宏观经济、产业观察、证券外汇等多类。既有对姚景源、张燕生等经济学家对宏观经济走向的观察,也有专业人士对产业投资、区域经济发展的关注,还有对证券投资市场的解读。
在地域区分上,评论组选择上海的资深媒体人骆新,开设了《海上新视线》专栏,就共享单车的成长烦恼、“鸡毛小店”与城市化进程的服务升级矛盾,强制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等热点,分享上海社会治理创新的经验。
对于民法总则草案审议、汇率市场变化等专业类话题,主动约请业内重磅嘉宾解读,彰显权威。
作为一个全媒体广播产品,《央广两会快评》并不因为融合新媒体,追求传播时效而降低审核;而以更严格规范的标准,坚守舆论导向,打磨评论内容。
《央广两会快评》对观察员的报题和成稿,都进行严格沟通和审核,不符合宣传要求的篇目和内容,坚决不出或删除。以确保评论产品真正代表国家电台的主流价值观。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广播评论的融媒体流程再造的全国两会初探,有收获的同时也发现了改进点。
1.打通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采编发环节
定为“评论小厨房”(评论组)的有7人,直接与中国之声两会报道负责人对接。同时,“一次采集、多端齐发”的技术平台也相对成熟。但受限于物理空间,在与多个新媒体端的编辑沟通时,只能借助于社交网站,不能面对面,因此有遗憾,跨部门协调仍待提升;同时,一些独家、有冲击力的评论产品,就算有了高标准的“半成品”,如何按照新媒体规律加工,变成更诱人的“精品菜”,需要更多有经验的新媒体采编人才进行操作。
2.应重视短视频产品的开发传播
两会节目组会从每日的点评话题中选择制作一至两条独家的“视频评论”,以《央广两会快评·看点》方式进行包裝,时长30~40秒,节选冲击力强的表述,再配合评论的文字和音频全版内容,在“央广新闻”手机客户端重点推介,但试验效果不甚理想。其原因一是观察员对视频录制不积极,观念待转变;二是视频后期制作复杂,批量生产不易。
不过,从新媒体平台上发出的9篇短视频评论看,一条标题为《延迟退休不宜实施“激进版本”》的评论,时长仅有35秒,但在央广网的播出点击量就近25万人次。通过完善技术投入,短视频类产品,应当会具有更大的传播竞争力。
3.技术支撑尚有提升空间
“中国广播云采编平台”同时作为发稿平台和节目输出平台,方便资源共享,但程序设置仍有待改善。比如:稿件素材与稿件成品上传到同一区域,标注区分不太清晰,可能造成错误使用。另外,“央广新闻”和“中国广播”两个手机客户端,目前还未开发对稿件点击量的数据追踪功能,这也是需及时补上的统计互动短板。
《央广两会快评》的融媒体流程再造,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的小试牛刀。媒体融合已到了向纵深推进的关键阶段,需要不断奉献优质的全媒体广播产品,创造新的生产能力、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这样互联网时代的广播,就会拥有可持续发展新活力。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中心)
(本文编辑: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