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基层党建的思考
张贇
摘要:高校是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加强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对于我党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教育实际以及人才的成长规律等,把握新时代党员的具体要求,始终坚持以政治标准为核心,要时刻突出政治的先进性。本文主要分析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基层党建的思考。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措施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07-0060-02
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是新时代对于高校提出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召开前明确地提出,高校要肩负起学习和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高等学校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水平的体现,因此要想办出一个令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就必须要强化党对高校思想工作的领导,加强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建设,发挥党在高校基层组织中的领导作用,实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1 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
1.1新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
加强高校的基层党组建设是当前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党正面临着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四大考验分别是执政考验、市场经济考验、改革开放考验以及外部环境考验,这四大考验是及其复杂和严峻的,并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这里所说的四大危险分别指的是我党的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以及消极腐败,这些问题组合在一起,是对我党的极大挑战。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提升党的执政效率。
1.2有利于夯实党的执政能力
我们处于党建工作的重要时期,要想夯实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要重视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高等学校在国家的发展中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高校是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加强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对于我党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我们必须要提倡高校重视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切实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而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1.3有利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党建工作的重点,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贯彻我党教育方针的必然需求,我们必须要重视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宣传和政治保障作用,只有通过高校基础党组织成员的努力和奋斗,才能够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真正价值,可以有效落实我党有关高等教育制定的路线和方针,提升我党的执政能力。
1.4有利于确保高等教育的有效性
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综合实力的强弱,我们民族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人才的驱动,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是提升我国竞争力的关键。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建立在有效的高等教育这一基础之上,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密切关注的问题。近些年来,高等教育的规模呈现出了一种扩大化的趋势,高等教育的质量也引发了党和政府的关注,要想有效推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就必须建立在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础上,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用党员教师高效优质的育人方式推动高校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用学生党员的优秀成绩推动高校学生团队的建设,用机关党员较高的服务质量确保高等教育的有序开展[1]。
2 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分析
2.1高校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党建意识缺乏
近年来,我国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高校党员的数量和质量相较于以往有所提升,党的高等教育方针也得到了一定的落实,但是当前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一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对于党建工作的认识不够充分,他们的党建工作意识十分淡薄,很多人只是空喊口号,在事务过多的时候,会将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放在一旁,对此毫不重视。高校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党建思路不够清晰,他们只是局限在用会议来落实党建工作的精神,用讲话来贯彻党建工作的问题,这使得党建工作流于形式,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负责人习惯于做表面工作,他们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将形式工作做得十分到位,这样的工作难以经受时间的考验和具体的实践检测。
2.2高校基层党组织设置方法陈旧
很多高校的基层党组织设置的方法更新不及时,长期处于传统的设置模式之中,他们习惯了按照专业或者是班级进行基层党组织的设置。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党建工作的进一步发展,高校完全可以逃脱出传统的设置模式,可以尝试在教研室、科研团队或者是学生社团、学生公寓等设置基层党组织。这样的形式能够突破传统基层党组织设置的限制,促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发展。
2.3高校缺乏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经费保障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必须要建立在一定的经费基础上,离开了经费的支持,基层党建工作的有序开展就无法得到保障。很多高校还未建立基层党组织活动的经费保障机制,一些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在提出关于党建工作建设的想法时,没有经费的支撑就难以有效地开展,这就使得想法无法付诸实践。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之中,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就只能局限在传统的模式之中,无法得到相应的创新,很难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2.4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活质量低下
当前我国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活仅仅局限在发展新的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以及贯彻上级党委下发的文件、应对上级党委的常规检查这些方面,高校基层组织的生活质量普遍较为低下,这使得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成员难以发挥自己的价值,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质量无法得到提升。
2.5高校基層党组织凝聚力不足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路不明确,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十分欠缺,再加上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措施得不到落实、工作的效果不够显著,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开展。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凝聚力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我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对于高校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提升是极其不利的。
2.6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滞后
大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较为滞后,缺乏科学的制度引导,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开展得不到保障。首先,高校基层党组织设计规划缺乏合理性,很多环节和领域上制度的缺乏以及部分制度的交叉重复,严重影响着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序开展;其次,一些制度在原本的安排和设计中存在着很多的漏洞,实体性规定很多,程序性的规定较少,很多好的实体制度缺少了程序性制度的支撑无法有效地贯彻落实;最后,制度的督查和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很多时候对于制度规定没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缺少了责任纠察机制,制度和规定的执行效果普遍不够理想。
3 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目标体系
3.1落实校长负责制,发挥党委的领导作用
高校党委在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以及稳定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要坚持党委的核心领导,以此来实现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性。高校领导必须要发挥自己的领导作用,保证高校能够朝着正确的政治方向所发展,在此同时还需要保证党的重要方针、政策以及路线在高校中能够得到及时的贯彻落实,促进高校的改革和创新,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高校需要建立健全相關的议事制度,制定本校相关会议的规则,还需要加强制度之间的衔接和联系,在此过程中需要明确议事的主体,制定规范化的议事过程,明确需要讨论的问题,对于议题的讨论过程和表决方式等都需要进行明文规定,确保分工的科学合理以及责任划分的清晰明确[2]。还需要坚持民族集中制度,不断完善领导班子的决策机制,确保他们能够进行科学民主的决策,这样才能够推动机制内部的进一步发展,落实机制体制的改革,促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
3.2加强学生队伍建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需要严控人口关,提升新党员的质量,在此过程中需要注重大学生党员素质的提升,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教育实际以及人才的成长规律等,把握新时代党员的具体要求,始终坚持以政治标准为核心,要时刻突出政治的先进性。高校在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还需要把控好过程关,必须要提升党员的荣誉感、主体感以及归属感,组织学生党员担任一些班级的助理,在一些党员表彰大会上让学生党员进行发言,展现优秀党员的风采,还可以进行党员先进事迹的宣传,增强大学生党员的自豪感,提升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此过程中需要加强党内的关怀力度,可以下拨一部分的经费给基层党组织的普通党员送去温暖,增强他们的归属感。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需要增强大学生党员队伍的活力,在此时需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党员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开展民主评议活动,在评议中注重党员党性的分析以及他们日常行为的变化,必须要督促大学生党员,时刻保持党性的纯洁,这样才能够让大学生党员在为师生服务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
3.3打造学习型、研究型基层党组织
高校基层党组织要结合工作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实际,健全相关的学习制度,不断扩充学生的学习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在现阶段不仅要让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们还需要让学生学习好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这样才能够成为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和高新技术的发明者,能够将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一个学习型的党组织。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把握好高校的党建工作以及教学规律、学生的发展规律等,致力于将高校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一个研究型的党组织,使得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开展各项工作的时候,能够体现时代性和创造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做好高校的基层党建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高等教育对于国家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高校党建工作必须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管理好大局,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
参考文献
[1]高晶.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及对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2,8(4):179-181.
[2]杨晓慧.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论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6(1):8-10.
(责编:陈静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