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说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冯福太
语文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与人之间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其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和古人智慧,古诗文作为语文素材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对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悠久历史文化内涵具有促进作用。本文就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展开分析,主要以《出师表》为教学案例,分析古诗文教学中如何传承和发扬悠久的传统文化。
一、加强诵读指导
古诗文主要包含古代诗歌和散文,里面蕴含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学习古诗文能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传统的初中古诗文教学质量之所以不高,一部分原因是教师对诵读重要性的忽视,使得学生语感不强且基础文化知识掌握不扎实。为此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诵读指导,诵读是积累和传承传统文化最基础的条件。比如,在讲解《出师表》时,为了让学生能够领悟“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的含意,就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下面的批注不断诵读,直到诵读到朗朗上口为止。进一步从中了解到先帝大业还未完成就去世了,如今地方战乱频繁且民不聊生,正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期,进而通过诵读有效培养学生古诗文语感,最重要的是能够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材料。
二、创设文化情境
古诗文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本身就比较抽象且复杂,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够帮助学生较好地消化和吸收,这就使得学生只能了解表面内容而无法深刻理解内涵,所以要想提升学生传统文化底蕴,初中教师应当打破传统单一授课方式,为学生创设有效的传统文化教学情境,以此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一旦成功将其注意力吸引就能促使他们自觉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和接受古诗文内涵。比如,在为学生讲解《出师表》中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一章节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辅助教学,通过播放与之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融入教学情境中,了解此章节主要讲述了作者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抒发了效忠刘备父子的坚定心志,进而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又能够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古诗文的内在含意。
三、加强趣味訓练
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要想实现高效教学的目的,教师还应加强课堂学习内容的趣味性训练,因为训练是帮助学生学会古诗文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关键,通过丰富多彩的训练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使他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奥妙之处。例如,在讲解《出师表》时,教师可以针对班级个别学生存在理解偏差问题,对其采取有针对性的趣味训练,引导他们通过不断的书写课文中的某一段落,加深对《出师表》的记忆和理解程度,最重要的是能够促使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更好地领悟古诗文中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深挖教材内涵
古诗文教材之所以能够成为教育学生的素材,里面势必蕴含着丰富且深厚的传统文化意蕴,这些都是教学中十分宝贵的教育资源,所以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应深挖教材内涵,将流淌在字里行间的历史文化精神融入教学中,同时结合实际教材内容深化知识点,进一步帮助学生从教材中收获更多的语文知识。例如,在讲解《出师表》时,首先要让学生初步掌握创作的背景,在充分了解时代背景的基础之上学生就能够更好地进行古诗文学习,了解诸葛亮当时对先帝恳切忠贞的感情,同时也能够较好地掌握文章前半部分所阐明的局势动荡,后半部分则是作者回顾自己的一生经历,进而通过深挖教材内涵让学生掌握诸葛亮当时“北定中原”的决心,最终实现传承传统文化的目标。
五、加强文化实践
常言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实践,特别是在进行语文古诗文讲解的过程中,教师更应当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的实践指导,将中国文化与实际学习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成为传统文化知识的发现者和学习者,而不是被动的沦为知识的接收者,这样才能将传统文化长久地传承下去。比如,在讲解初中古诗文《出师表》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布置难易适中的课堂作业,要求他们查阅资料,搜集与《出师表》相关的人物信息,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来理解本文含意,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从中学习到优秀的传统文化,体会那种坚韧不拔和懂得知恩图报的心志,如此一来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底蕴。最重要的是可以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光大,以及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栋梁之才。
综上所述,传统语文古诗文教学方式不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一定程度上会阻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所以在初中教育阶段教师应变化教学手段,加强对学生古诗文诵读的指导,创设有效的传统文化教学情境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还应加强趣味训练和深挖教材文化内涵,最重要的是需要加强传统文化实践教育,这是作为一名优秀教育者应当具备的素质,进而将文化精髓有针层次、有深度地渗入到教学中,最终实现弘扬传统文化精髓的目的。
[作者通联:甘肃天水市武山县沿安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