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党校图书馆服务与管理创新探究
叶敏玲
[摘 要]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党校图书馆服务与管理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这种机遇和挑战不仅表现在技术进步上,也体现在对服务管理模式创新上。文章结合基层党校图书馆实际,分析党校图书馆服务方面的困境和管理上面临的问题,探讨了“互联网+”时代党校图书馆服务与管理创新的思路。
[关键词] 互联网+ 党校图书馆 服务与管理 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志码:A
伴随信息化和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网上阅读已经成为人们的重要学习和娱乐方式,这对党校图书馆服务与管理工作提出新了要求。从一些地市党校实际来看,对图书馆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投入虽然没减少,有些为了实现达标要求还有所增加;但客观来看,党校图书馆服务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在信息化和“互联网+”时代,党校图书馆传统的服务与管理方式面临很多挑战,必须创新思路,顺应时势,以网络平台为依托,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优势,提升党校图书馆服务与管理水平。
一、党校图书馆服务面临的困境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互联网+”和大数据背景下,基于手机移动互联网和电子书刊的应用普及,“掌上读书”、网上读书已经成为人们新的主要阅读形式,对于年轻人而言更是成为一种新时尚。随着信息传播方式和人们阅读习惯的深刻改变,党校图书馆服务呈现出十分尴尬的局面,也面临着一些困境,直接而突出地表现为两大方面。一是读者的到馆率逐年降低。从东莞市委党校图书馆情况看,2019年平均每天接待读者的数量比5年前的2014年下降了44%。二是图书馆的借阅率也在大幅下降。东莞市委党校图书馆2019年每天图书借阅量只相当于2014年的59%。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由于图书采购相关制度不够健全,一些党校图书馆里的馆藏图书和书刊资料适用性不强或过于陈旧,缺乏读者需要的内容,有些读者走进图书馆找不到相应的图书资料,到馆了也会空手而返。其二也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随着信息化发展与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掌上阅读、网上阅读呈现出广阔性、便捷性、省时性等显著优势,读者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自己需要的资料和信息,尤其互联大数据文献信息具有的前瞻性、实时性及某种程度的娱乐性,更是传统图书馆馆藏资料难以比拟的。另外,一些专业性机构、智库等有针对性地为一些专业领域人士提供信息资料服务,这些服务虽然有些是有偿性的,但相对而言价格不高,有些甚至是免费的。如“中国知网”所提供的资料,实际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读者对传统文献检索的困难,大大地提高了研究效率,很多读者和研究者从事一般性研究已不用依赖传统图书馆的服务。其三,图书馆工作人员服务理念与管理方式滞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的吸引力,如有的图书馆工作方式停留在简单的“借书、收书”模式,因读者数量减少,服务呈现出某种程度的惰性,让读者难以感受到服务温度[1]。
二、党校图书馆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党校图书馆服务面临的困境与图书馆自身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直接相关。具体而言,目前基层党校图书馆建设与管理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办馆理念滞后
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从一些党校实际情况看,图书馆建设与管理理念没能跟上时代步伐已成为发展的重要桎梏。一是依旧遵循着传统的“重藏轻用”思想,有的在建设发展指标上片面追求藏书的数量,忽视了质量的管理和读者需求。二是缺乏发展的危机感和创新意识,维持着单一的储存、借阅功能模式,只是被动地等读者上门,缺乏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培养用户阅读习惯、营造轻松阅读氛围的有效措施,造成读者流失。三是缺乏与现代数据技术的融合,在书刊的采编、上架和借阅管理上依然是传统的手工操作,影响了党校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馆藏缺乏特色
党校的图书馆不同于一般综合性图书馆,馆藏空间和藏书量有限,如果漫无边际地购书,馆藏难有特色,也就必然缺乏吸引力。党校图书馆应当突出“党味”,体现党性,适应教研人员和以党政干部为主体的学员学习需要。从目前实际看,一些基层党校图书馆馆藏中,“大路货式”书刊和冷门学科书籍数量过多,长期闲置占据空间,而有关党校主业主课的资料不够突出,不太适应党校学科建设要求;作为基层党校具有地域特点的参考文献也相对缺乏或不够系统;对时效性较强的书刊也未能及时更新换代[2]。
(三)馆舍建设陈旧
这是不少基层党校图书馆存在的共性问题。有些图书馆在筹建之初缺乏科学规划,有的图书馆布置分割了图书资源的整体性和实用性,造成馆藏分布零散的现象,压缩了书籍的储存空间;有的甚至把图书馆只是当作一个仓库,忽视了图书馆作为阅读空间其实更是一个重要的思想交流场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读者对阅读环境必然要有更高的要求。闲适优雅的阅读环境成为人们的重要关注点,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对吸引读者至关重要。在这方面,珠海、深圳等党校的改革取得了成效,形成了较好的经验。
(四)发展定位模糊
信息化、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对传统图书馆发展提出了许多新挑战,作为党校尤其是基层党校,如何适应形势,推进图书馆建设与管理创新,更好地服务于干部教育发展大局,这是各级党校面临的共同课题。目前,基层党校在图书馆建设与管理方面目标不甚明了,定位也不清晰,显得有些迷茫。包括图书馆在人员配备、服务标准、馆藏计划、馆舍规模、运作管理等方面缺乏执行标准,亟须上级有关部门加强指导,出台相关文件,对党校图书馆建设目标和管理方向做出指导和规范。
三、“互联网+”时代党校图书馆服务管理创新的思路
(一)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在互联网大数据全覆盖的背景下,各个领域都在受益于数据技术的应用,党校图书馆必须与时俱进,贯彻互联网管理思维与管理理念,加强办公自动化应用和信息化建設。一是要根据现有资源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现代图书管理计划方案,在引进管理软件的同时,进行软件配套,推进图书馆工作各环节科学化。二是要按照相关管理需求采集资料和关键信息,并严格规范操作程序,杜绝文件丢失和遗漏现象的发生,真正实现党校图书馆管理程序的网络化、自动化、规范化。三是要对馆存的图书资料进行定期的病毒检测工作,确保网络信息和资料安全[3]。
(二)构建多元化的网络平台
构建网络平台是党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大势所趋,必须通过推进网络平台的技术体系建设,提高图书服务与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在具体操作上,要探索通过手机软件、微信公众号等多元化的模式,适应和满足读者不断变化的新需求。要重视利用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的强大技术优势,努力实现图书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三)加强图书数据库引进工作
目前各类图书馆的文献资料包括数据资料与日俱增,种类也不断增多,数据式资料、电子文献等日益成为一些机构包括党校文献的储存方式。为适应形势变化,对这些文献资料收集、存储方式的改进和完善应当成为图书馆工作中的重点。其中很大一部分工作内容是作为查新工作站,对党校内部和校外提供科技前沿信息进行搜索、检定的工作。党校图书馆应针对相应的学科建设任务要求,安排相关的工作人员对学科进行对口服务,这将可成为党校图书馆数据库建设的一大亮点。
总之,目前党校图书馆的服务与管理模式已经显得滞后,难以适应读者的阅读需要,服务与管理理念亟待改革创新。在“互联网+”时代下, 以数据化技术为支撑,通过拓展信息化服务和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等手段,为广大教研人员和党员提供全新的借阅服务体验,是党校图书馆服务管理改革创新的要求与方向。
参考文献:
[1]方丝雨.“互联网+”环境下的党校图书馆服务转型初探[J].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16(02):4-6.
[2]毛丹.党校图书馆由“数据库”向“智慧库”转型建设研究 [J].图书馆研究,2016(02):9-14.
[3]鲍剑峰.“互联网+”思维下公共图书馆的创新路径[C].“决策论坛——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北京:科技与企业,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