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艺术硕士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丁慧
[摘?要]
2013年湖北省文化厅、教育厅为湖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等16所高校和科研机构授牌,设立首批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2015年湖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开始招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017年湖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设立非遗展厅,陈列较有代表性的一些湖北传统非遗艺术品。在近5年的时间里,湖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不仅在艺硕人才培养方案中对非遗文化课程有所开设,而且在艺术实践中也关注到地方非遗自觉传承意识的养成。这促使导师的科教研成果,从过去单一的技术型或理论型提升为跨学科的综合文化研究,也促进了艺硕研究生的专业发展向应用型艺术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积极探索。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硕士;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08-0044-03
艺术硕士是一种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教育方式,国外比较普遍,国内历经15年的尝试,现已覆盖了8个艺术领域的实践专业,音乐位列其首。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音乐文化事业呈现出多元化的人才需求[1]。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专业能力、艺术素养的应用型音乐艺硕高层次人才,更加受到高端音乐艺术人才市场的认可。
有些地区的非遗文化特色深厚,为了体现“活化传承”服务地方文化建设,部分高校尝试在专业学位培养中,增加“非遗传承项目”的学历教育。实际上,能够提升为高层次人才培養的非遗项目是极其有限的,绝大部分的非遗文化依然需要社会的广泛关注[2]。高校非遗类课程的设置,可以有效拓展地方非遗文化的认知度。尤其是在具有研究生培养资格的高校,专业硕士相对于学术硕士而言,更注重实践教学环节,适时、适当、适量地开设地方非遗文化课程,还可以从表象普及的认识,上升到技术与理论相结合的跨学科深层研究。
一、湖北省音乐类非遗发展现状
在非遗文化中,音乐艺术品种繁多,且是较鲜活的一类。湖北省的非遗资源普查显示,现存77729项,涉及17个门类,其中传统音乐类有11555项,传统舞蹈类1726项。从2007年到2020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先后审核、批准、公布了6批次的省级非遗名录及扩展名录,国务院批准、文化部审核确定了4批次的国家级非遗名录及扩展名录,情况如下:
在上述表格中,省级非遗名录6个批次计353项,传统音乐共178项(民间音乐59项、民间舞蹈38项、传统戏剧43项、曲艺38项),占获批项目总数50.42%,比例约有一半以上。国家级非遗名录4个批次计4517项,传统音乐共1363项(民间音乐401项、民间舞蹈324项、传统戏剧445项、曲艺193项),占获批项目总数30.17%,比例约有1/3。其中,湖北省国家级传统音乐类共73项,占国家级传统音乐总类5.36%,比例约有1/20。
在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建设的湖北非遗官网上,数字展厅里的传统音乐类陈列仅5项、传统舞蹈陈列类仅7项、传统戏剧类陈列仅7项、曲艺类陈列仅8项,如下表:
目前,在该网展厅列出的传统音乐艺术非遗项目共30项,与湖北省传统音乐艺术类非遗计178项相比,仅占16.85%,与湖北省国家级传统音乐艺术类非遗计73项相比,仅占41.1%。在湖北省和国家级非遗官网上展列的传统音乐类项目信息也较有限,主要是简单的文字介绍、1张图片、几个申报关键词,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扶持政策,项目申报成功后的继续保护与发展情况就未能及时公布与更新。部分受关注的传统音乐项目,通过不同的传媒载体呈现在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网络等平台,延展了传承人项目,甚至建立数字化博物馆,但还有更多的项目缺乏基本的社会关注,以及较深入、系统、全面的文化研究与产业凝炼。
二、湖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艺术硕士人才培养
湖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从2012年开始招收课程与教学论(音乐)和音乐美学硕士研究生,2015年开始招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自2013年学院挂牌省级非遗研究中心以来,从本科到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相继开设了音乐类非遗的选修课与必修课。从本科阶段学科专业课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鄂东南传统音乐文化》《音乐人类学概论》《音乐类非遗奏唱》《地方戏》为学科知识理论的核心课程,到研究生阶段的专业选修课《鄂东南非遗戏曲与曲艺》《鄂东南音乐活动个案分析》的实践教学环节,地方音乐类非遗文化的自觉保护与传承意识逐渐植入学生的专业视野与学术思维。
除了日常教学,学院在定期的实习、实训、实践中,也不断渗透地方非遗文化的感知与体验。从2010年开始,学院以国家级非遗项目阳新采茶戏为重心之一,开展了长达近10年之久的师生采风调研,与国家级表演艺术家柯春莲(著名花旦)、程国华(著名编剧)、白瑛(著名女小生,曾任阳新采茶戏剧团团长,现任阳新采茶戏实验剧团团长)、费丽君(现任阳新采茶戏剧团团长)等多次深入学习与交流。通过详细的实地调研、系统的材料分析、反复的探索讨论,学院师生在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科教研申报中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并集结发表和出版。在艺硕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阶段,导师也结合每位学生的专业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分析,在阳新茶戏的大众文化审美、唱白的修辞学方面展开研究,使研究生在专业上拓展了学术维度,丰富了创新内涵,不局限于艺硕的特质,努力培养复合型的应用人才——舞台之上有精湛技艺,舞台之下有理论深度,台上台下有创新意识。
不仅是地方非遗文化,对于其他颇具特色的音乐类非遗项目,学院也给予了密切的关注,在2018年和2020年的暑期分别奔赴兰州和云南两地,进行了由不同专业骨干教师代表组成的调研组开展实地考察,取得了良好的人文关怀与一定的学术探索。返校后,专业教师在学术研究与成果产出,以及指导专硕研究生进行音乐创作、表演、科研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音乐类非遗文化的重视,这是除博物馆、数字化、口述史、文献等不同保存与保护的方式外,较能体现非遗文化特质“活化传承”的有效模式之一。
三、音乐文化遗产创新体验在艺硕实践教学中的改革思路
湖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将非遗文化与艺硕实习、实训、实践相结合,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体验式非遗文化教学体系。以地方音乐非遗项目的专题研讨为课程设置,通过沉浸式实践教学,进一步加深艺硕研究生对地方音乐非遗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度的专业体验与广度的文化创新。
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一方净土,在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发展方面体现出产学研的合力优势,促使专业科研团队与平台建设更“接地气”,提升非遗项目文化价值的学术影响及其创意产业研发[3]。其一,是先进的教学理念。作为华中地区音乐院校仅次于武汉音乐学院和华中师范大学的湖北师范大学,从本科生、研究生的人才培养,到专任教师、导师的科教研成果,从科研团队、教学团队、科研平台、教学平台的建设,到政策扶持、专项资金的支持,对音乐非遗的导向研究越来越关注。尤其是在艺硕的培养阶段,实践教学与研究生科研立项、音乐创作与舞台表演、学术研讨与论文撰写,逐渐凝聚地方音乐文化特色。使艺硕人才的培养,不单单停留在专业技术与理论的表层,更加深入到实践性专业知识、跨学科项目研究、创新性表演创作的音乐领域深层。其二,是音乐非遗文化课程的设置与调整。增加研究生的艺术实践环节,重视校内、校外导师与学生的教学互动,以实践为主,兼顾专业理论及艺术素质的培养,实践体验与文化导产协同发展。以音乐非遗项目、传承人、传习基地的校外调研与学习、整理、分析、研讨的校内授课相结合为主,在台前幕后技术、技巧、技能的实际观摩中,掌握表演和创作的无缝衔接,在课堂的集中讲授时,了解地方音乐非遗文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对策,酝酿教学成果的产出。同时,调整专业课与实践课的比例,重视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专业实践、与学位论文相融合的方式,在研究生熟练掌握基础理论、实践技能、艺术素养的前提下,校内外导师加强其发现、分析、解决专业能力的养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实用性、创新型的音乐专业复合人才。其三,音乐非遗课程教学的实践措施与方法。在湖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艺术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非遗专题研讨课程,将文化创新体验纳入实践教学,围绕地方音乐特色的凝练,养成非遗文化的自觉意识,加强文化自信,推动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更广泛地传承音乐非遗,尤其是博物馆、群艺馆、文化馆、民间班社,剧团等机构的音乐文化创意研究。将专题研讨课程安排在艺术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方案里,归属学位课程,课时和学分可动态分配。在非遗相关研讨中,以研究生对音乐文化团体的体验、观摩为重心,进行系统化教学,开展文化研究与创意实践[4]。
课内,导师和非遗课程主讲教师从比较国内与地方的传统音乐非遗现状、分析地方音乐非遗项目学术价值、解读典型教学案例,结合实地调研展开专题研究。针对地方传统音乐文化的历史发展、时代变迁,探寻非遗项目的生存机制,梳理传承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历史文化传统之间的关联,为艺硕非遗课程提供丰富、有效的理论与实践参照。
课外,探寻传统音乐文化非遗与现代音乐专业表演与创作艺术的契合点,为师生活化传承提供可靠的现实依据,使研究生在校内外导师的引导下全程参与实地调研[5]。以实践为导线,在音乐非遗课堂外的教学延展中,从微观到宏观,再从宏观到微观,聚焦传统音乐文化遗产的本体研究,从声乐、器乐、舞蹈、表演、创作、文艺评论等方面,深入解析传统音乐非遗的文化属性和艺术价值。
导师与研究生共同参与实地调研,亲身的体验、观摩、感受,对音乐非遗项目现状的深入了解,以及邀请传承人进行访谈式的文化内涵交流,在声乐、器乐、舞蹈、创作、表演等方面,获得更直观、更有效的专业人员指导,把热衷非遗文化宣传的公益企业、坚持非遗文化传承的保护单位、秉承家传师传的非遗文化传承人联动起来,传播音乐非遗的文化基因[6]。
2004年,自称昆曲义工的白先勇先生,倾注全部心血,集合两岸三地优秀艺术精英,重新编排昆曲名剧《牡丹亭》,在高校公益演出时,他可曾想到:正是这样的一个热爱昆曲艺术的美好愿望,他倾尽所有,通过复排一出剧目,从而复活了一个剧种。校园公演,场场爆满。巡回讲演,座无虚席。从此,昆曲艺术的种子就深深扎在了校园的一方净土,学术研究、媒体宣传、社会关注接踵而来。终有一日,走出国门,享誉世界。
时至今日,包括昆曲在内的其他非遗文化艺术在高校人才培养与学术创新土壤的滋养下,逐渐受到不同专业领域的积极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到: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艺术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的改革中,通过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文化认同、数字保护和专业创新,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解读艺术遗产的流传演变。同时,也为研究生提供了丰富的传统艺术研究案例,提升艺术硕士实践(包括实习与实训)教学效果,体现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在当下高层次艺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教育意义和独特创新价值。
(责任编辑:韩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