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中古典诗词的学习方法探析

    车艳妮

    摘 要: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饱含着深厚博大的人文精神。在大学语文的讲授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博闻强识,反复吟诵,让学生学会运用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品读诗词,深刻体味古典诗词的精髓。同时鼓励学生多参与有关诗词鉴赏的网络通识课程的學习,提高自身的阅读与鉴赏能力,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爱国精神,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大学语文; 古典诗词; 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H193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5-168-002

    古典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精华,自《诗经》开端,其后千年间古典诗词一脉相承,唐诗宋词元曲相继繁盛,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承载了华夏儿女的情感,展现了深厚博大的人文精神,如崇高而热烈的爱国精神,奋发昂扬的进取精神,坚持不懈的追求精神,旷达的人生情怀,对大好河山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等等。这些人文精神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奋发自强,应该为当代大学生所继承并发扬光大。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良好的国学功底。然而,当今时代发展迅速,包括古诗词在内的诸多优秀传统文化,其存在空间正被日渐挤压。为此,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更应重视古典诗词的阅读与欣赏,让同学们重新认识古典诗词的美好,深刻体味古典诗词的精髓,传承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这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如何更好地学习古典诗词,这是我们一直在探求的问题,在大学语文课堂上,我们要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利用丰富的实践活动如经典诵读和诗词大会等,使大学生感受、理解、热爱古典诗词。聘请专家作报告,也会让学生受益匪浅。鼓励学生多参与有关诗词鉴赏的网络通识课程的学习,提高自身的阅读与鉴赏能力。

    一、博闻强识,反复吟诵

    大量诵读、反复吟咏是培养语感、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更应博闻强识,反复吟诵,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老师首先应给学生提供诵读的篇目,如讲《诗经》时,让学生熟读国风160篇,体会《诗经》朴素自然的语言和真挚淳朴的情感。讲屈原的《涉江》时,诵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橘颂》《怀沙》《国殇》等,深切体会屈原崇高的爱国之情。经常诵读《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更好地体味唐诗宋词的美。作为课堂上重点讲解的苏轼、辛弃疾等,平时要多多诵读他们的作品,如《苏轼词集》《辛弃疾词集》等,学习他们豪放旷达的精神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诗歌是作者情感体验的集中体现,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没有一种心灵的火焰,没有一种疯狂式的灵感,就不能成为大诗人。”所有诗歌都是用来传达诗人内心深处的强烈情感的,古人说的“诗言志”“诗缘情”“不平则鸣”等都包含了此意。诗歌之所以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其核心就在它所包含的真挚感情。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的韵味、意境和情感才能被逐渐地品味出[1]。如《诗经·王风·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这是反映东周社会现象的重要诗篇之一,全诗三章,每章十句。三章间结构相同,取同一物象不同时间的表现形式,即从“稷苗”到“稷穗”,再到“稷实”,完成时间流逝,与此相随的是诗人从“中心摇摇”到“如醉”“如噎”的深化,而每章后半部分的感叹和呼号虽然在形式上完全一样,但在一次次反复中加深了沉郁之气,在迂回往复之间表现出主人公不胜忧郁之状,“三章只换六字,而一往情深,低回无限。”(方玉润《诗经原始》)。在吟诵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其音韵的选择也极为巧妙,能清晰地感受到诗人越来越沉重的心情。每一章的前四句一律用低沉或不响亮的音韵,如第一章的“苗”“摇”(阳平声),第二章的“穗”“醉”(去声),第三章的“实”“噎”(入声),这是作者有意安排低音调为前奏曲,正如大海将波,先有一段平静海面,第五句的“忧”是高昂的阴平声,紧接着是阳平声“求”接韵缓和了音调,结尾处又用了阴平声的“哉”字,使沉痛之情更为强烈[2]。

    二、知人论世,鉴赏品味

    知人论世最初是由孟子提出来的,《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3]”孟子认为,要正确理解诗和书的思想内容,就应当要了解写诗著书的人,而要了解写诗著书的人,又离不开研究他们所处的社会时代。由此可见,诗书内容与作家的生平经历、思想以及作品的创作背景等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只有知其人论其世才能够客观、准确地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这应该成为我们鉴赏诗歌的主要方法。

    例如读辛弃疾的《西江月·遣兴》: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从表面上看,这首小词正如题目所示,是一时遣兴之作,尤其是下片的醉态描绘得活灵活现,但如果我们了解了辛弃疾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就会发现词人是用诙谐之笔发泄内心的愤懑,词人因力主抗金而不为南宋统治者所用,忧心如焚,一肚子不合时宜,不便明言而又不吐不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这两句是醉话,是词人的愤激之言,正话反说,曲笔达意,慨叹世道日非。在当时的现实生活里,醉昏了头的不是词人,而是南宋小朝廷中那些纸醉金迷的昏君佞臣。哪怕词人真醉倒了,也仍然挣扎着自己站起来,相形之下,小朝廷的那些软骨头是多么可卑[4]。

    再如李清照的词《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这首词是其晚年的作品,与前期清丽婉转的词风迥然不同,情调凄清哀婉,蕴含着无限的孤寂悲凉。南宋末年著名爱国词人刘辰翁《永遇乐》词序云:“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刘辰翁对李词中的身世之悲深有感会。在了解了李清照的生平经历之后再读该词,便更能深深地感受到词人内心的悲苦。历尽国破家倾、夫亡亲逝之痛,词人对外面的繁华提不起兴致,在深深的叹惋中,表现出不尽的感伤。“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悲凄如此,真可谓“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对往昔的追怀,对岁月流逝的慨叹,对老年凄苦心境的抒写令多少人潸然泪下[5]。

    由此可见,知人论世是最有效的诗歌赏析方法。学生掌握了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除此之外,鉴赏品味诗歌还应注重诗词中的意象,意象是浸染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是诗歌饱含作者感情的明证。把握意象中所蕴含的情感,是鉴赏诗歌的必要手段。众多的意象構成了诗歌的意境,通过对诗歌意境的领会,读者可以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和心灵的净化。

    三、参与活动,欣赏交流

    对古典诗词的学习,除了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之外,还应利用丰富的实践活动如经典诵读和诗词大会等,使大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感受、理解、热爱古典诗词,让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他们身上发扬光大。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化经典灿若星河,优秀的文化经典是是中华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的精髓。经典诵读是一项灵魂工程,诵读中国最优秀的文化经典活动是对大学生的一种熏陶与引导,在经典诵读中能充分汲取其精华,得到经典文化的浸润,从而丰富语言,增强语言感受力、领悟力和想象力。同时,吟诵作为汉语诗文的传统阅读方式,在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上有着重大作用。诗词的朗诵,既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古诗词深层次的韵味,更有利于古典文化、诗词的传承,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也达到愉悦身心、修为自身素质的目的。

    习近平主席在北师大考察时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任务。举办诗词大赛,就是为了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展现大学生的知识底蕴,提高他们学习古诗词的热情,营造书香校园的读书氛围,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与文化素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成收视热点,深得观众好评,其“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节目定位更是让观众连连感慨:“除了生活中的苟且,电视里也有诗和远方。”

    通过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关注经典、热爱经典、诵读经典、传承经典;通过活动,以赛促读,以读促学,以学促养;通过活动,拓展视野,启迪心智,陶冶品行,加强修养,展示广大学生健康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生命活力。

    四、聆听讲座,深入学习

    人文讲座是课程教学的有益补充和拓展,人文知识讲座要结合实际,有统一的组织和合理的安排,增强系统性和针对性。最好多请专家做相关的报告,让学生有机会聆听讲座,深入学习。

    专家有着深厚的文史素养,艺术感悟力很高,对某一领域研究得比较深入,他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在学术方面往往有着独到的见解,聘请专家作报告,会让学生受益匪浅。如青岛农业大学国学研究院曾聘请中国海洋大学刘怀荣教授作题为《唐诗艺术美的多重观照——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为例》的报告,报告分析了别情的发生、特点和历史传承,梳理了唐前别情文学,一览民族别情史的发展线索,从春秋到秦代的别情文学清晰地勾勒出民族情感的历史演进和定型轨迹。江淹的《别赋》既是别情文学的集大成者,也是民族情感的诗意呈现。报告指出,经过这么漫长的岁月,“生别离”之悲在当代仍能激发出诗人的创作激情,并在大众中得到广泛流行,说明这种情感体验在我们民族中仍有极强的生命力。报告认为,“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有别必怨,有怨必盈,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其实是对“悲莫悲兮生别离”的另一种表述,它不仅标志着中国别情文学抒情模式的定型,也是中国人别情史的写照。

    报告重点探究了《送元二使安西》的艺术突破,一是省略与对比高度融合,二是“道人所未道”,三是借春色赋别情,四是互文性。报告指出,王维的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同样吸收和转换了其他文本,需要通过音乐、诗歌等补充作者省略的内容,以此来体悟诗歌的深层境界。

    刘怀荣教授以盛唐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为例,将这首诗置于文学史发展的长河中,对唐诗的艺术美进行了多重审美观照,内涵丰富,涉及到文化史、情感史、文学史、诗乐关系史、传播史等,对深入学习研究中国诗歌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除邀请专家作报告外,还应鼓励学生多参与诗词鉴赏之类的网络通识课程的学习,毕竟大学语文的课时有限,而且只有一个学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提高阅读与欣赏古典诗词的能力,建议学生多参与学习《中华诗词之美》《古典诗词鉴赏》《诗词格律与欣赏》等网络通识课程。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激励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在大学语文的讲授过程中,通过品读文学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诗词,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本民族语言、文学、文化的兴趣和亲近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和阅读鉴赏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文化素质和人文精神,增强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爱国精神。除课堂上讲授外,还应配合教学积极开展经典诵读、诗词大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定期邀请专家作相关讲座,鼓励学生多参与有关诗词鉴赏的网络通识课程的学习,提高自身的阅读与鉴赏能力,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基金项目:青岛农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项目名称:《传统诗词文化在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过程中的作用研究,项目编号S1722

    参考文献:

    [1]王伟萍,韦燕宁.大学语文[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任自斌,和近健.诗经鉴赏辞典[M]南京:河海大学大学出版社,1989

    [4]唐圭璋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5]唐圭璋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