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师幼互动专注幼儿发展
朱玉红
摘 要:在深入学习《指南》精神,探索幼教改革,推进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幼儿为本的观念,尊重幼儿的生活与发展规律,全面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通过创设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时时把握教育契机,发现具有教育价值的点点滴滴,让活动从“封闭式”到“开放式”。使其在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中全面发展。
关键词:师幼互动; 幼儿为本
师幼互动是指发生在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各种形式、性质和程度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它体现了教育的随机性,反映了教师的教育机智,也做到了真正为了幼儿的发展,以幼儿为本。意大利教育家瑞吉欧在《儿童的百种语言》一书中谈到教师角色时,曾运用了一句形象的比喻——“接过孩子抛来的球”,这句话表达了师幼互动的深刻含义。他指出了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交往就像抛球、接球一样,一方把球抛出去,另一方把球接住,然后把球抛给对方或他人。这种不断抛球接球的过程,十分恰当地反映了教师与幼儿之间积极互动的过程,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以幼儿发展为本,注重倾听顺应需求
教师要倾听幼儿心声,及时捕捉教育的契机。注意倾听孩子们说什么、耐心观察孩子们做什么、适时询问孩子们想什么,及时观察他们的兴趣和需要。
正值菊香蟹肥的季节,一个幼儿带来的螃蟹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大闸蟹来啦!”孩子们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注意力全被这几个外来客牢牢抓住了。有的用手碰一碰,有的干脆用工具把螃蟹捉起来……孩子们高度的兴奋也将带来高度的好奇与关注,看着这“乱轰轰”的场面,教师以支持、欣赏的态度鼓励他们与螃蟹“亲密接触”。
孩子们凭自己的直接感官发现着螃蟹的秘密:“我发现螃蟹的脚上有毛”除了脚上有毛,哪儿还有毛?”“大钳子上有很多毛”“我知道,毛多的是雄的,少的是雌的”“雌雄螃蟹除了大钳子不同,还有什么不同?”“我发现它们的肚子也不同。”在与螃蟹的直接接触中,孩子们产生了许多问题:“老师,螃蟹的嘴巴在哪里呀?”“它怎么是横着爬的?”“你看,它的眼睛会一伸一缩的”……孩子们就这样自发生成了探究螃蟹的愿望,教师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及时上网查资料、找图片,为他们提供丰富的资料及活动所需的材料,发展孩子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能力。
教师只有敏锐地察觉幼儿的需求和兴趣,顺应幼儿的需要,才能激发幼儿主动探究的欲望;使幼儿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去发现、猜测、争执,进行思维的碰撞,发现新的有意义的探究价值点。
二、巧妙引导深入探究,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
孩子们常常会受到无意注意和表象性思维的左右,对事物的探索往往也缺乏深度。因此,在孩子们寻求问题的答案时,教师用实验的方法巧妙引导幼儿研究问题,共同探讨、商量出实验所需要的工具及材料。这样做并不是要求他们有很详细的研究方案,有高层次的研究成果,而是使幼儿明确,科学实验并非玩耍,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一段时间后,幼儿的发现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我们发现螃蟹的膝盖不像我们人的膝盖是向前的,而是往左右两边的,所以它走路的时候是横着的”“我们发现小螃蟹的钳子很厉害,我们用一根小棒来逗它,小棒只要一碰到它的身体,它就张开钳子夹住不放”“可能是它的武器,用来保护自己的”“我们发现小螃蟹的眼睛碰到东西就会缩进去,如果不碰它了,等一会儿就又伸出来。它一伸一缩可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眼睛,就好像我们人的眼睛碰到东西就闭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幼儿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由于能力有限,对事物无法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这就需要教师助他们一臂之力,在适当的时机巧妙引导,借助当时的情景、材料,直接地提出问题,把幼儿的学习兴趣推向最高点。其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了满足,并能感到自己是个研究者、发明者,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三、适时点拨有效提问,让幼儿深入探究
在探究性活动中,由于幼儿缺乏知识经验,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借助特定的情景、材料,给孩子尽可能地创造空间、借助开放式的问题,支持和引导幼儿发现新问题,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的活动向纵深发展。
在第二次的探究中,教师直接用问题将探究向纵深推进:“你们看得都很仔细,有的小朋友还发现了螃蟹的眼睛,那么它的眼睛能动吗?有什么用?它的嘴巴又藏在哪里?”孩子们有的说:“我发现它还吐泡泡呢?一个一个圆圆的。”有的又问:“螃蟹为什么要吐泡泡?”“因为它要喝水”“不对不对,因为它掉到水里了,它在呼吸”……
经过细致的观察后,孩子们已悄无声息地一步步地由对螃蟹的外形特征的关注转移到对它生活习性的大胆推测中。“那螃蟹的肚子里面会是什么样的呢?”孩子们睁大眼睛好奇地望着我:“老师,这只螃蟹死了,我们可以用它来解剖吗?”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讨论着:“螃蟹的身体里会不会流血啊?”“螃蟹的肚子里会不会有螃蟹宝宝啊?”……孩子们早已迫不及待了,教师找来工具和孩子们一起将它进行解剖。蟹壳打开了, 孩子们兴奋地议论开了:“哇,螃蟹居然不流血啊。”“那些一条条白色的应该是螃蟹的鳃吧。”“对呀,鱼也是有鳃的。”幼儿新的问题层出不穷,活动在热烈的气氛中还在继续……
教师在生活中充分关注孩子们的需求,为孩子创设自由、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尽情地去观察与交流,进行着人与蟹、人与人的互动。并适时介入、有效點拨,把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推向最高点。反之,假如当初教师没有抓住这一“火花”,那么孩子们对螃蟹的观察只会停留在表面,孩子们的观察与探索的兴趣不能得以深入。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处处是教育之地,时时是教育之时,人人是教育之人。”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处处蕴含着教育契机,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生活中的每一个教育契机,注重孩子主动参与探索的过程,及时观察幼儿的反应和各种表现,顺应孩子的兴趣与发展,努力创设能激励幼儿主动投入、积极学习的教育环境,使幼儿在与生活的融合中,构建师幼互动的和谐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