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华北理工大学文化建设研究
王哓阳 邓茜月 聂怀勇
摘要: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曹妃甸的区域文化特色,依托曹妃甸区的功能和战略定位,探索搬迁后的华北理工大学在延续原有的历史底蕴和学科特色基础上,构建区域特色大学文化的有效途径,创建出具有曹妃甸特色的华北理工大学文化。
关键词:大学文化;区域特色文化;华北理工大学
美国教育家泊尔凯和史密斯曾说过:“一个办得成功的学校应以它的文化而著称”。大学不仅承担着培养人才的责任,更肩负着传播先进思想、先进文化,推动社会进步的使命。大学文化的建构和传播不仅应该纵向汲取大学自身的历史和文化特质,更应该吸收大学所处区域的优秀文化成果,才能促进大学文化的长远与个性化发展,提升大学的软实力。本文以河北省曹妃甸区的华北理工大学为研究对象,探讨基于区域特色文化的大学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1.华北理工大学所处区域的文化资源
华北理工大学,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前身是河北联合大学,由原河北理工大学和华北煤炭医学院组建而成。2016年华北理工大学又迎来了一次重要的历史机遇——由唐山市区迁址到曹妃甸,学校以整体搬迁为契机,在整合校区和优化整合学科群的基础上,力图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打造国内知名大学。学校在自身受益的同时,与曹妃甸发展产生共振,起到辐射周边区域、带动区域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华北理工大学迁至的曹妃甸区是2012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南部沿海,地处渤海湾中心地带,下辖四大功能板块:工业区板块,主要是港口和临港产业集聚区;南堡开发区板块,这里主要是海洋化工产业,有完整的盐化工产业链;唐山湾生态城,这是唐山“双核城市”中的重要一核,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产城融合的新城区;垦区板块,这里主要是农垦体制下的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曹妃甸区域文化呈多样化发展态势,既包括具备深厚文化底蕴、历史悠久的妈祖文化、曹妃文化、农垦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又有伴随着曹妃甸经济社会发展而形成的湿地文化、港口文化等现代文化资源。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学校大学文化建设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2.华北理工大学所处区域的文化特色
2.1地域特色鲜明
根据《滦南县志(1979-2005)》记载:曹妃甸“为古滦河三角洲湖区,系滦河经由老溯何中、下游河道在这里人海,而形成的巨大三角洲。滦河东移后,这里在海水经久冲刷作用下,三角洲渐渐脱离河口和陆地而形成海岛,甸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2公里。”…以滦河人海口和沿海潮间带为依托形成了村镇,这些村镇依靠海洋资源和湿地资源以捕鱼和农耕作为谋生手段,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和积淀,由此而派生出农耕文化和海洋文化等丰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資源。
2005年2月18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首钢搬迁唐山,并明确提出“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结合首钢搬迁和唐山地区钢铁工业调整,在曹妃甸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联合企业”的目标。伴随着曹妃甸工业区的开发和发展,组织实施“依港促工、重化立城、港城互动”战略,大力构筑现代港口物流、钢铁、石化和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逐步建立了以精品钢材、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现代物流四大产业为主导,电力、海水淡化、建材、环保等关联产业循环配套,信息、金融、商贸、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循环经济型产业体系。循环经济成为了曹妃甸发展的特色,也是曹妃甸工业文化品牌的一大亮点。
2.2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滦南文物古迹寻踪》一书记载‘曹妃甸南缘水深七、八丈,波涛万顷,航道通畅,直通黄海而无阻。历代海运,南粮北调,出东海,经黄海,入渤海,进京畿之舟船,必经此地。”运粮的水道为漕,漕运古已有之,可上溯到秦汉。元代建都北京,运河淤塞,漕粮以海运为主,曹妃甸正是漕运的必经之路。同时曹妃甸又是陆地联运的集散之地,同时也是九河下稍、关里关外的东西走廊。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曹妃甸从明清开始便有移民迁入,现代伴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及大批工业、化工项目落户曹妃甸、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华北理工大学、北京景山学校等中、高等院校迁入曹妃甸,使得大量移民迁入曹妃甸,曹妃甸的文化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充实,文化的开放性、兼容性之大不言而喻。
2.3文化的传承性与创新性
创新是文化发展和繁荣的动力,只有不断突破传统不断开拓进取,才能创造出独具魅力的新文化。曹妃甸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创新。曹妃甸在历史长河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创造出了众多体现时代特色、独树一帜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成果,如古代的曹妃文化、妈祖文化、渔盐文化,近代的红色文化、农垦文化,现代的工业文化、港口文化等。曹妃甸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紧跟时代的步伐,紧扣时代的主题,并具有鲜明的地域印记,生生不息,传承提升,成为世代坚守的高地和精神哨所。
3.华北理工大学构建区域特色大学文化的路径
3.1在大学文化建设中融入区域文化
大学文化根植于区域文化的土壤中,深受浓郁区域文化氛围的影响。因而在进行华北理工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时,汲取曹妃甸区域文化的文化特质,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创新大学文化,可以提升大学文化的内涵和活力。
(一)在精神文化建设中传承曹妃甸文化
大学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大学的办学理念、价值取向等方面。华北理工大学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895年创办的天津北洋西学学堂矿务学门,历经百年的发展,华北理工大学与其所在区域——我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唐山的发展联系紧密,在继承“感恩、博爱、开放、超越”的唐山精神基础上,以搬迁曹妃甸为契机,深入研究曹妃甸区域的传承、开放、包容的文化特色,挖掘其文化精髓,不断为“明德博学,勤奋求实”的大学文化精神注入新的内涵。学校应加强师生对曹妃甸区域文化的了解,通过组织开展文化座谈会、文化大讨论调查活动、各种社会实践,定期举办各种有关曹妃甸区域文化的活动,让师生逐步了解曹妃甸区域文化,认同曹妃甸区域文化,在完善办学理念和校训校风时融人曹妃甸开放包容、紧扣时代步伐、不断开拓创新的文化精神,从而树立特色鲜明的精神文化形象,使精神文化的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二)在物质文化建设中体现曹妃甸文化
文化的表现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物质文化是构建精神文化的前提和条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物质基础首先是一个完备教育过程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重要手段。”他认为,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应该做到墙壁也能说话。学校在已经建成的曹妃甸新校区的基础上,应该主动塑造具有曹妃甸鲜明特色的物质文化,可以在校园布局、楼宇命名、环境设计中融入曹妃甸区域文化元素,让学生不断的受区域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一是不断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绿化美化工作,恰当增添具有曹妃甸特色的装饰性墙壁、雕塑、亭子等建筑,依托地理优势修建校内湿地,为师生营造具有曹妃甸文化特色的氛围,既体现曹妃甸生态城的‘绿色化”和“生态化”,又增强了曹妃甸文化的感染力,使得校园文化自然而然的与地区区域文化相融合。二是在教室墙壁、校园展板悬挂或张贴曹妃甸历史文化名人或名言警句,或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如被誉为“冀东三枝花”的评剧、皮影、乐亭大鼓。
3.2在教学科研中体现曹妃甸区域文化
目前,大學文化和区域文化整体还处于无意识阶段,师生是区域文化和大学文化的主要参与者、传播者和建设者,但是许多师生都抱以不了解、不关注、没兴趣的态度,使得区域文化难以融入高校文化中。
(一)建立地域文化学术团队
区域特色文化能否融入大学文化的建设中,离不开相关科学研究的推动。学校可以组建地域文化研究的学术团队或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如曹妃甸文化研究所,进一步加强相关研究。依托学术研究机构,以课题的形式对区域文化展开调研,使科研体现区域文化特色。只有深入了解区域经济文化发展需求,与周围区域环境特色相结合,对口进行项目研究,才能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提升服务区域文化发展的能力,同时为大学文化建设注入新鲜的血液,营造浓厚的区域文化氛围。同时以学术团队或科研机构为中心,吸纳学生参与到区域文化与大学文化的融合互动中来,不仅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能够使之将所学的课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使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既有利于大学文化建设,也有利于高校优秀人才的培养,实现传播文化与培养人才的共赢。
(二)构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课程方式
在理论教学方面,可以通过开设曹妃甸区域文化相关的面向全校理、工、医、经、管、文、法、艺各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程,以“浸入式”的形式传播区域文化,并以适当的形式与大学文化进行融合与提升。充分结合唐山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的优势,将唐山工业文化引入教材;在实践教学方面,可以定期开展相关活动,比如组织关于曹妃甸区域文化的相关竞赛,引起学生关注并激励学生了解曹妃甸区域文化;合理利用区域文化遗产资源,带领学生参观旧工业基地和文化遗址,并借此讨论、研究区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同时可以开发新的学习平台,借助网络课程、微信公众号,拓宽学习渠道。不断激发学生对区域文化的兴趣,产生对区域文化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总之,将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创新授课方式,有利于将区域文化进一步融入大学文化的建设中。
3.3在社会服务中对接曹妃甸区域文化
大学应当利用好自身科研优势、创新文化,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区域文化提供智力支持与保障。一是高校加强与地区政府、企业在文化人才培养、文化发展等方面的合作机制。学校应主动与曹妃甸政府及企业建立联系,了解政府和企业在人才、科研等方面的实际需求,通过多种模式为区域文化建设不断输入人才资源,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
二是充分发挥地方综合性大学的优势,通过学校平台,承办各种大型文化交流活动,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如发挥服务社会的职能,开展继续教育、远程教育,举办各种文化讲座,开放部分图书室,提升区域市民素质。发挥高等人才的优势,为区域的文化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