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河北段)民间艺术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0-427

    大运河(河北段)民间艺术文化概述

    大运河包括途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的京杭大运河,途经河南、安徽两省的隋唐大运河,以及浙江省内的浙东运河,全长约3200公里,将中国纵向各省串联起来,同时也是当今南水北调的重要干线。“大运河曾经是沟通我国北方政治中心与南方经济中心的通道,是连接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的纽带,是当代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切入点。尽管今天其交通地位有所下降,但是沿线长期积累的文化资源具有巨大的现代传承、串联、开发、发展意义。”因此大运河文化囊括了中国古代至现代的文化、经济、政治的发展史,其文化地位及其重要。

    大运河民间文化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大运河自开挖至今已然成为了中华文脉,积淀了丰厚的文化资源。大运河纵贯南北,分布着京津、燕赵、中原、齐鲁、淮扬、吴越等六种不同地域文化形态。大运河京津冀地区包括北运河、南运河、卫运河、卫河及永济渠遗址,流经北京、天津、廊坊、沧州、衡水、邢台、邯郸7市。大运河河北段民间艺术文化丰富多样、独具特色。沿线17个县(市、区)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项、省级90多项。各类民间社火、传统技艺、传统戏剧、武术、杂技等民间艺术,承载了大运河浓厚的文化气氛。

    随着岁月的流逝,遗存在民间的各类文化遗产生存状态各不相同,有的脉脉相传,有的只部分遗存,而有的民间艺术仅仅留下来一个显示其曾经存在过得名字。这些民间文化遗产代表着大运河流域文化的价值观,每一项民间艺术它的表达方式、艺术元素都反映了其传承发展过程中社会对其的影响,也彰显着社会的进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人民生活节奏加快,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极大需求的特定环境下,利用数字化手段对大运河河北段的民间文化进行数字化保护研究,对大运河河北流域的民间艺术进行全面、系统的数字记录和保护研究,为大运河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是在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对大运河文化发展创新的拓宽性建设。

    1.国内外文化艺术数字化建设现状分析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数字时代”也随之到来,全球掀起数字化浪潮,影响着包括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在内的众多领域,文化数字化应运而生。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成长水平已经成为评价一个国家文明程度、信息技术的主要标志之一,加强对民间文化艺术的数字化保护至关重要。世界發达国家都以国家政策为主导、利用专项资金扶持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

    在研究成果方面,浙江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就敦煌艺术的数字化保护,北京故宫数字博物馆数字故宫建设,南京大学三峡文化遗产数字化展览工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数字图像试验室承担的无形遗产朱仙镇木版年画数字化项目、浙江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民间表演艺术的数字化抢救保护与开发的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云南斑铜的工艺品数字化辅助设计系统”等项目,为我国通过信息技术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再创造提供了有益的方法与经验。目前,大运河河北流域在沧州博物馆设有《大运河北——河北大运河文化展》常设展。沧州博物馆目前也对河北大运河进行了数字化处理,通过沧州博物馆官方网站进行展出。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举措越来越多,政府、民间团体、研究机构共同参与实践,利用文字、网络、影视、广播等多元媒介建构数字化体系,形成多方位、立体性的传统民间民俗文化艺术遗产保护空间。

    2.大运河(河北段)文化遗产数据库及数字化博物馆构建

    利用移动手机终端和互联网技术加强对河北大运河文化遗产数字化的保护传承。通过河北大运河数字博物馆APP的构建,形成河北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为了更好地展开数据信息化整理,构建大数据库,了解和掌握大运河流域内民间文化和非遗的种类、数量、分布、生存环境、文化特色、保护现状、传承情况及存在问题,通过互联网数据的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科学的数据分类与系统研究。

    第一步,走访收集大运河河北流域民间文化艺术数据、资料,研究数字化背景下现代文化传播工具对民间文化艺术的影响,以及现代文化传播工具对民间文化习惯和审美意识改变所起的作用。第二步,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的最新技术,全面信息数字化,利用摄影、摄像、录音、三维动画等数字媒体手段,再现大运河京津冀地区民间文化艺术生态变化过程,构建互联网数字信息库,形成数据信息保护机制。第三步,通过数据库和数字博物馆的建立,从多角度对大运河河北流域民间文化艺术价值观念、表达方式、造物观念、艺术元素与特定环境的关系、民族信仰观念、技术因素、地域环境、民族群体结构形式等文化艺术生态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利用数字手段对大运河京津冀地区民间文化艺术现象展开系统、整体的研究,通过互联网开展文化传承和创新应用实践。

    结论

    本课题综合分析了数字化背景下大运河河北段民间文化艺术生态变化,结合当今数字化艺术的最新处理技术,探寻大运河河北段民间文化艺术保护传承的具体解决方案,形成系统的民族民间艺术保护传承实践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理论。本课题的研究为地方政府制定民族文化发展策略提供理论指导。大运河文化带具有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本文以大运河河北段民间文化艺术为研究个案,希望能为其他地区的民族民间艺术保护传承研究提供参考。在数字化、全球化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关注民族民间艺术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环境,关注他们的传承发展。

    作者简介:陈志永 男 (1971—),籍贯:河北承德 民族:满 毕业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历:硕士研究生,在职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职称: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绘画创作研究、数字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

    基金项目:级别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名称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和旅游研究项目 编号HB18-YB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