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会计专业教学诊改措施与问题研究

    杨继杰

    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与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相比,两者在培养目标和开设的课程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性。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实现更好地就业。因而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成为当下教学的重要任务,未来会计从业所掌握的基本知识、技能及个人素养等都属于教学内容。对此,要求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教学除了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外,还注重学生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在系统性理论知识上,还融入岗位技能的实践性。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应用,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养越来越低,不仅增加了专业教学的难度,而且教学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不利于会计人才培养。

    一、新形势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教育观念注重理论,轻视实践

    通常情况下,会计专业的教师依旧认为会计专业的难度系数比较高,教学方式还应该按照以前理论式的教学方式,以自我为中心,根据教材的编写顺序为学生一点一点地进行讲解,讲解完后,学生再拿出练习册做题,而不是把所学的知识融入到未来的工作岗位进行实践。这样做会导致学生的专业素质以及职业技能得不到提高,陈旧的教学方式也使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

    (二)课程设置的不合理

    传统教材的特点主要是以理论框架为一条主线,对财务的相关知识进行讲授,从而构成一个系统的知识链,知识链的错综复杂,使学生很难理解。虽然,目前很多教材已经实现将会计课程项目化,但也仅仅停留于表面形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过程并没有太大变化,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不到有效教学的目标。大多数的高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仍然以学科的方式教学,按照传统划分为基础教学、专业教学、实践教学、以此进行课程的安排,不能体现出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性和专业性,使学生很容易感到乏味,体会不到专业的重要性,很快对其失去兴趣。

    (三)师资队伍建设缺乏

    第一,高职院校的教育方式是重视专业技能的教育,文化课程的重视度远远低于专业课程,从事文化课教学的教师竞争压力比较小,因此,他们的教学研究水平相對比较低;第二,通常情况下,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的教师要求是“双师型”。但是专业教师都是刚毕业后就来到学校进行教学,社会实践能力匮乏,他们拥有的仅仅是教师资格证和会计职业资格证,所以并不具备“双师型”教师的资格。综合来看,师资队伍存在的上述问题,会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四)会计考核方式较为单一

    会计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社会用人单位选择毕业生时,不仅要求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可以胜任复杂的会计工作。传统以卷面考核和评定学生能力的方式较为片面,并不能通过单一的书面成绩反映和说明学生真实的职业能力,尤其是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协调处理能力。在会计专业教学中,有些学生虽然理论知识成绩优秀,但是在基本实践操作、人际交流沟通上不足,他们的会计专业能力亟待培养和提升。对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积极改革考核方式,加强学生在实践中的运用,引导学生重视实践学习,培养职业能力。

    (五)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校外实训基地受到限制

    近年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虽然全面贯彻国家教育相关理念,通过与社会企业合作创设校外实训基地来培养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因为会计专业要求高保密,企业往往因为商业利益,在校企合作的实践活动中限制或者不让学生进行手动操作,学生只能通过观察学习,没有真正进入实践操作阶段,不能借助企业相关业务信息锻炼和提高自身的会计专业能力。此外,高职教育理念、教学手段和方法相对落后,教学实训中没有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二、针对高职会计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一)整改教材,重建专业教学课程体系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基础较差,对于专业课程体系中一些难度较大、现实业务中出现很少的内容可以适当删除,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重新整合专业教学内容。同时还可以增加一些对该专业职业能力有影响的课程或内容,比如最新的财会法规、财务案例分析、哲学、就业指导等。财会法规可以以讲座的形式开展,让学生了解会计领域的最新规定,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观念,形成基本的职业素养;通过讲解企业真实的财务案例,让学生了解学习本专业的重要性,培养学习目标;通过对哲学的学习,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职业分析与判断能力,把专业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对本专业学习及工作的兴趣;就业指导应该包括求职、应聘、面试及实际工作等环节需要注意的事项及技巧,把他们培养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职业人士,在学校就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过渡。

    (二)更新教育理念,明确教育教学目标

    为全面落实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高职院校应及时更新职业教育理念,明确教学培养目标,并基于目标开展实际教学工作,培养极具扎实理论知识又拥有熟练操作技能的会计人才,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分析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对此,学校应摒弃传统陈旧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灌输式的被动教学,应根据社会市场需求明确未来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和教育重点,课堂中引导学生互动,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在学习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此外,借助社会企业会计专业人员丰富的经验,由他们为学生讲解当前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并结合学校自身情况确立教学目标。

    (三)构建实训教学基地,加强对学生的实训教学

    首先,高职院校利用教师资源,在校内构建会计服务机构,面向社会外界承揽业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直接从事相关实践操作工作,感受真实的企业环境,不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其次,加强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应与企业充分交流,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并认识到企业发展的需求;企业也要意识到学校培养人才的关键性,在学生实习时既要符合企业发展真正需求,又能够遵循高校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并结合最新教材内容,促使实训教学更加高效。此外,我国相关政府应大力倡导和支持校企合作,根据企业规模性质制定相应的实习合作制度,学校还应积极调整实训基地,加强实践教学,促进校企合作实现稳定发展。

    (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全球化发展日新月异,会计作为一项企业经济管理活动,也不停地在发展变化,会计领域的国际化趋同发展,对企业会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职院校教师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方面,都要对自己有严格要求,不仅要参加会计方面的资格及职称考试,还要真正地了解企业所需人才的要求,先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然后再根据市场环境变动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会计人才。

    (五)改革考核方法,突出专业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以社会企业实际需求为标准,构建立体科学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并完善教育体系。首先,升级传统单一的考试方式,推行复合考试方式,除了期末的成绩外,还要提高平时成绩的所占比重,除了理论知识考核外,还要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会计职业道德、专业判断分析能力;其次,充分结合静态考试与动态考试方法,将学生平常的表现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提高学生日常课堂的参与感,进而提高学生的会计专业综合能力。

    (六)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强化开展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以学生未来就业和社会企业实际需求为根据,及时调整和更新教材,全面優化课程设置,确保课程知识体系与时代和社会发展同步。例如,删除专业课程体系中一些难度大、在实际业务很少应用的内容。同时,高职院校还应基于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岗位能力,重新整合专业教学内容,增加一些对提高学生专业职业能力有帮助的课程内容,例如新财会法规、财务案例分析及就业指导等,在课程体系设置规划上重视实践教学。此外,教师在教学上应结合学生的条件,确定专业知识的培养方向,除了基础岗位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实习能及会计综合业务能力,只有将专业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实现从学生到社会人的完美过渡。

    (七)加强校企合作,了解市场需求

    校企合作是一个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永恒话题,也是一个难以完美解决的社会难题,尽管有很多的客观原因存在,但学校还是可以设法克服各种困难,尽力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真正合作,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专业人才。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难点在于双方的需要问题,企业是讲求效益的单位,而学生不能给企业带来期望的效益就不会受到企业的欢迎;对于公办高职院校来说,实习是学生学习的一个环节,是一个“任务”,希望企业能帮忙完成这个任务,但并没有力求完成深层次的培养目标,因此有时只是流于形式,就算是顶岗实习也没有得到校方充分的重视,只讲过程,不讲效果。还有一些订单培养等合作模式,由于学校和企业没有充分交流,学校只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安排教学,却不一定符合企业的真正需求,加上相关部门的支持力度不够,校企合作很难长久。

    总之,高职院校要培养出可以适应社会的高质量人才,必需加强对会计教学的改革。教学有一定的灵活性 , 只有选用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 才能达到好的效果。所以,高职院校会计教师应该加强对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认识 ,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 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养成积极动脑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自主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也应该加强学习和自我更新,努力提高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贡献自已的力量。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作为培养会计技术人员的重要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应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反思,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强化会计专业实践教学。

    (作者单位:黑龙江职业学院)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名称:中职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实践研究。课题编码:ZZB1317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