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母亲》中杰西的“男性气质”与自我探寻

    内容摘要:《晚安母亲》从始至终只有杰西和母亲两位女性在场,可关于父亲的一切都与杰西的自杀息息相关,这也是为什么杰西的成长带有更有更多的“男性气质”而非“女性气质”。现实生活中不和谐的母女关系和生活的无意义让杰西陷入生存的困境,认为“自杀”是实现自我的人生选择,这其实也是她走向父亲的一种方式,是作者对女性寻找自我的拷问。

    关键词:《晚安母亲》 男性气质 自我探寻 女性气质

    《晚安母亲》是玛莎·诺曼的重要代表作,其中杰西的自杀一直是学界广为争议的话题。诺曼在该剧中运用大量的对话,将目光聚焦于母女的内心世界,透过女儿主动告诉母亲自己将要自杀这一行动,进入人物本身来探讨生命和存在的意义。结合美国80年代社会价值观崩溃的大背景,加之诺曼自身的成长经历,《晚安母亲》是对普遍美国家庭关系的一种写照,她想要通过这部剧唤起人们对个体自主权利和内心世界的关注,并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女性主义作品。

    一.玛莎·诺曼的成长折射

    玛莎·诺曼的成长经历与她的思想和性格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童年时期母亲对玛莎管教十分严厉。玛莎在小时候不被母亲允许与别的孩子一起玩,因为母亲认为别人家的小孩子缺乏教养,可能会对玛莎喊声不好的影响,但在如此高压的成长环境里,童年时期的玛莎也找到了自己的一个解压方式,她有大部分时间可以用来读书和弹钢琴。因此,对于玛莎来说,尽管童年时期度过了一段孤独的时光,可正是因为如此,她才得以阅读大量的书籍来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生活和心灵,相比母亲严格的管教,广泛的阅读对她的创作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甚至在成年后诺曼也对童年的这段阅读时光十分感激。诺曼在1987年7月9日的访谈中,她也说道自己非常幸运,家庭成长环境不允许自己看电视电影,这才使得她能够得以阅读大量书籍,并得以接触到戏剧。另外,童年时期对戏剧的接触也为她后来的创作埋下了种子,加上天性敏感且对生活有着极强的感受力,这都造就了诺曼成年后的戏剧创作。诺曼在采访中也谈道自己对于戏剧的看法,她认为尽可能早地接触戏剧对剧作家至关重要。诺曼也认为剧场剧场不仅仅只是一个外在的场所,更是审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情感的地方。她的孤独是天生的,这也是她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坚守的。因此,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玛莎·诺曼在大学选择了哲学专业以及她的戏剧作品都富有哲理,玛莎·诺曼与其他同时代剧作家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她时刻思考人生的哲学。”[1]95她的剧作中也充满了对现代人的内心的孤独的关注,她深刻地理解现代人类的生存困境,并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反抗的人物角色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同时诺曼将剧作的重点放在塑造女性人物身上,她细腻地刻画琐碎的家庭生活中,注意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晚安母亲》一剧真实反映了西方社会里由于家庭解体、夫妇离异造成的恶果。

    二.杰西的“男性气质”——追随父亲

    杰茜身上男性气质的形成与成长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那么在家庭中母亲、父亲以及自己的婚姻又是如何对她的成长和内心形成产生影响的呢?弗洛伊德(Freud)在《女性气质》一文中曾提到,女孩在幼年和童年时代在经历俄狄浦斯情结时,她的精神发展可能会出现三种发展轨迹,其中第三种可能才是正常的女性气质。[2]从《晚安母亲》来看,杰茜的成长未能逃脱这种发展轨迹,她还是无法建构自己的女性身份。首先,杰茜无法自己建构自己的女性身份,而身为女性的她很大程度上会选择第三种成长轨迹,也就是发展正常的女性气质:作为一名母亲,她受到父权社会下的女性气质的束缚和限制,她牺牲自我的外在欲望来满足孩子需求;除了母亲的身份,她还是一名妻子,在這个身份里,她也无法达到丈夫所要求她达到的好妻子的标准。他们的婚姻里并没有爱情的存在,丈夫的选择就是实行冷暴力不和她产生交流。所有的这些都让塞尔玛的生活变得空虚寂寞,所以在剧中可见她极其喜爱吃甜食,她需要用甜食来掩盖自己内心的空虚。剧中写到塞尔玛发现蛋糕上的椰果掉了,她很生气地说道,她最恨椰果了,并且跌跌不休的说为什么椰果掉了,将自己的所有情绪都发泄到食物上。此外,她不愿意和儿子多森一起住的原因也是因为食物。这些都表明她需要借助食物从食物中获得幸福和满足,而不是从人身上。除了食物的需要,塞尔玛还爱喋喋不休地说话。这使得塞尔玛逃避思考、逃避生活,远离真相,相信事情的真相就像她说的一样。而杰茜亲眼目睹了发生在母亲身上的一切,母亲困在被父权限制下的社会里,丧失了女性气质。此外,杰茜偏爱男性服装,这更是对她男性气质的一种有力彰显,说明她已经放弃了自己的女性身份。同时,对于丈夫离开自己的原因,杰茜也做了交代,她告诉母亲丈夫给了她两个选择,要么选择他,要么选择烟,正是因此,而杰茜选择了后者,因此丈夫义无反顾地离开了她。这两者本身就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一方面选择丈夫就是选择婚姻,婚姻就意味着要屈从于丈夫的男性权利,做一个具有标准女性气质的妻子;而反之,选择婚姻,则就是抛弃自己传统的的女性身份,像男性气质靠拢。而剧中最重要的便是围绕全剧的关于杰茜的自杀选择的部分,杰茜努力想找到父亲生前留下的那把枪,而且对她来说必须用父亲的枪来做出这一死亡选择,在向母亲说明自己的打算时,她表现出来无比冷静,像男性一样沉着,这都明显地表现出她想要从父亲身上找到力量,用男性气质来做选择。最重要的是, 对于一些细节的描绘以及杰西当晚所表现出来的前所未有的冷静、理性、有条不紊、直线思维及对语言的控制和运用都表明杰西正在努力进入父权的、语言的象征秩序。[3]182因此可以看出杰茜对父亲男性身份的认同,并努力去进入父亲所代表的男性世界。

    三.“自杀”选择与自我探寻

    杰茜的自杀选择归根结底是想要找到自我存在的意义。自在的存在是外部世界,是混沌的、虚无的、荒诞的,自在的世界是作为前者的阻力而存在的,但又是人无法逃避的。[4]我们只有通过自由选择才能实现人生自由,只有通过自由选择才能实现终极自由。杰茜之所以选择自杀的方式来宣告自我的独立和自主权利,这看似是收到身体病痛的折磨,再加上儿子的失败、丈夫的抛弃等等因素,家庭破裂给她带来了极大影响。但事实上,她的癫痫病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控制,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在向母亲宣布了自己的决定时,此刻她有着好的身体状态,情绪也没有过大的波动,一切从表面上看都属正常。她开始为妈妈准备日后所需并安排善后工作。在这里要提及的是,这个想法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所做的决定,它已经在杰茜脑中暗暗计划了十年了,剧本的最后故事到达高潮,两人的谈话也紧随着到了关键部分,杰茜也慢慢透露出告诉母亲自己想要自杀的原因:那就是当下的生活和生存的痛苦让她无法继续下去,一切都没有了意义。这是本剧的高潮部分,同时对于母女二人来说,这也是第一次两人有了如此坦诚的心与心的交流;这些话既是杰茜对其一生的总结,也反映了她存在的痛苦。在家庭破裂和离异的过程中,女性往往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受到巨大的精神压力,内心的空虚和痛苦早已超过了常人能够承受的程度。作者通过塞尔玛母女两个人物所反映的正是在“在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家里数不清的大街上许许多多普通家庭中存在的问题”而这也是诺曼的作品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她关注现代人内在的生存困境,生活的孤独和无意义,而不仅仅是局限于女性主义,通过杰茜的这一选择,诺曼想唤起对人内在世界的心灵和个体存在意义的关注。

    结语:《晚安母亲》中杰茜的生活悲剧是玛莎·诺曼对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书写,生活的多方面压力和生活的无意义让人们陷入了困境。因为家庭和自身多方面的原因,加上父亲潜在的对杰茜的影响让她身上的男性气质不断占据主导地位,这也对后来她的自杀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无意义的生活里,杰茜选择通过自杀来表明自己的自主权利,来追寻自己所认为的存在价值。通过《晚安母亲》玛莎·诺曼想要唤起现代人对个体内在心灵的关注以及对存在意义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朱姝.一曲安魂为重生——玛莎· 诺曼在《晚安,母亲》中的创作思想[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S2): 94-98.

    [2]黄姗姗.父亲的女儿?还是母亲的女儿?——玛莎·诺曼剧作《晚安,妈妈》女主人公的生存困境[J].咸宁学院学报,2012,32(06):95-96.

    [3]贺安芳.论《晚安母亲》中的自杀主题[J].学术交流,2009,8(08):181-1836

    [4]蔡晓燕.从杰茜的选择看存在的困境——解读玛莎·诺曼的《晚安,妈妈》[J].戏剧文学,2008 (6): 46-49.

    (作者介绍:薛巧萍,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