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基层治理研究文献分析

    罗晶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治理”一词的出现吸引了大批学者的目光,基层治理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而在基层治理的研究中关于城市基层治理较少,学界对城市发展的关注还比较少,因此,本文的关注点就是对我国城市基层治理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找到能够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切入点。

    关键词:基层治理;城市基层治理;文献综述;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08-0059-02

    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的推进,城市基层治理如何发展成为了学界大力关注的问题。尽管学界对于治理的研究已经开展了十多年,但是截至目前为止我国学界对于城市基层治理研究本身并没有进行较为专业的分析统计。本文通过对中国知网收录的文献进行篇名为“城市基层治理”进行检索,以此26篇文献为参考对象,对我国城市基层治理的相关研究做初步的总结分析。

    一、我国城市基层治理文献研究的整体分析

    城市基层治理是我国基层治理研究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基层治理研究文献的整理中我们能够了解到,城市基层治理的文献研究仅占基层治理研究成果的20%。[1](P.188-192)城市社区基层治理问题的相关研究没有受到理论界的更多关注,处于研究明显不足的状态,因此城市基层治理可以作为论文的大方向,找到适合的切入点进行深入研究。

    以我国城市基层治理的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可以将我国城市的基层治理相关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启蒙阶段。2007年和2008年,每年研究文献数量仅有1篇,我国城市基层治理的研究处于一个启蒙阶段,学术成果的数量特别少。如2007年仅有敬乂嘉和刘春荣发表在复旦学报的《居委会直选与城市基层治理——对2006年上海市居委会直接选举的分析》一文;2008年也仅有齐卫平和陈鹏所发表的《协商民主:城市基层治理的有效模式——基于上海H社区的个案分析》一文。这两年的研究是对城市基层治理的启蒙研究,通过列举分析我们了解到这两年的研究多集中于上海市的地区实证研究的分析基础之上所形成的学术成果。理论研究多来源于实践分析,这两年的实践分析研究成果对后来的理论研究有奠基性作用。

    第二,理论初期探索阶段。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坚定不移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目标,开始大力发展城乡一体化。这一时期自2009年开始到2012年为止,促使学界关注基层治理问题,尤其关注的是城乡统筹方面,学术成果在这一个阶段保持着每年3篇左右。在这一阶段研究多集中于个案分析,总结了实践经验,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困境及对策。在这一阶段更是首次将社会资本理论用于城市基层治理分析。

    第三,发展阶段。在2013年开始,学术界对于城市基层治理的研究就开始进入到了发展阶段。在2013年一年发表学术成果7篇,并且研究成果由个案的经验总结开始向系统的理论研究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对于城市基层治理的研究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对于城市基层治理尚未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分析。因此,在我国城市基层治理研究的道路上还需要有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二、我国城市基层治理文献研究的具体分析

    (一)案例分析为主的研究文献分析

    在“城市基层治理”的全部26篇研究文献中,关于案例分析的共有9篇,占全部研究成果的35%。其中以上海和北京社区为研究对象的成果较多,可以发现我们对于城市基层治理研究多集中于较为发达的城市,尤其是政策执行力较强的地区。对于国外的案例分析仅有袁方成发表于2012年的《从政府主导到社会主导:城市基层治理单元的再造——以新加坡社区发展为参照》一文,也是对我国未来城市基层治理发展启示的较早的一篇文献了。

    从这类研究文献的研究方法上看,目前学界对于城市基层治理的文献研究多采用的是案例分析法,以个别社区为案例进行理论上的建设与探究。这样做的弊端是将我国城市基层治理的主体认识不清,以对社区为主体的研究较多,不利于对我国城市基层治理主体进行全面的分析,这样的写作视角是狭窄的,理论扩展是不全面的。

    (二)困境及对策分析为主的研究文献分析

    在相关的全部26篇研究文献中,关于困境及对策分析为主的学术成果共有8篇,占全部研究文献的30%。总结来说,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我国城市基层治理的研究困境多集中于这几方面:第一,城市居民生活和工作范围不统一,导致城市基层社会管理出现了碎片化现象,加大了基层治理的难度。第二,街道办事处经常出现管理缺位的现象,人民要求其管理的事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的机构却没有实权,导致基层管理的缺位现象存在。第三,普遍的基层社会自治组织发展困难,群众参与积极性较弱。第四,基层治理规范不完善,城市基层治理的法制基础较为薄弱。

    在这部分内容分类的研究中城市基层治理的困境大部分归纳为以上四方面,所提出的政策也是针对这四个方面,因为其思路相似,所以在城市基层治理研究中缺乏一定的创新性

    (三)以城市基层治理模式探讨为主的研究文献分析

    对于未来城市基层治理模式的探讨的相关文献占总文献比例为20%。但是对未来发展模型具有创新的文献出自于石发勇的《“准公民社区”:中国城市基层治理的一个替代模型》一文。在文献中作者认为我国基层政治发展有两个方向:其一是将社区作为国家自上而下构建的基层治理单位,是为了对城市社会进行有效的整合和控制的手段,是国家加强权利渗透的形式;其二是突出我国城市社会中由市民自发组织的集体行动团体的作用,能够看出我国城市居民为了争取权利和发展自主权的社会变革做出了一定的努力。该文献主张进行相关的理论转变,从全能政府范式到市民社会范式。[2](P.59-70)这样的理论转变就从根本上打破了国家——社会二元结构分化的局面,为构建新的理论模型奠定了基础。

    (四)以结构变迁为主的研究文献分析

    对于近60年来我国城市基层治理的机构与变迁进行了系统阐述的学者是陈辉。他于2009年开始发表与城市基层治理相关的论文,并于2010年发表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城市基层治理的结构与变迁》一文成为了我国城市基层治理结构梳理的标杆。他所发表关于结构变迁的论文是目前对这一部分内容研究的全部内容,占城市基层治理研究文献的8%。

    在陈辉的论文中着重强调了街居制的发展历程,从街居制代替保甲制度的产生,到街居制的取缔恢复,街居制的曲折发展成为了他分析我国城市基层治理结构变迁的主要构成内容。在论文的论述中能够分析出基层群众的民主参与度与社会基层治理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城市基层治理一直在群众与政府的利益博弈间曲折发展的。

    (五)以社会资本与其关系为主的研究文献分析

    2009年以陈捷和卢春龙所写的《共同性社会资本与特定性社会资本——社会资本与中国的城市基层治理》一文,使我们开始注意到社会资本与中国城市基层治理的关系。随后,在2012年由赵欣发表的《认知性社会资本、结构性社会资本构建与城市基层治理》更是将社会资本与城市基层治理之间内在联系凸现出来。

    在这两个论文中都是以罗伯特·帕特南的社会资本理论为研究基础的。在帕特南的书中,强调的就是社会资本与公民参与之间的关系,当社会资本逐渐流失的后果就是公民参与的衰落,这就必然导致社会基层治理走向下坡路。我国公民的参与度与城市基层建设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当公民参与度较高的时候,我国城市基层治理程度就越发达,反之,当公民参与度进入低迷时期的时候,我国城市基层治理程度就越低,政府管理强度就越高,进而不利于社会基层的发展。

    三、我国城市基层治理的路径分析

    城市基层治理的重中之重是努力构建能动型政府。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上我们总是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政府的最优模型。社会契约者认为国家的公共权力是由每一个公民让渡出自己一部分的权力所组成的能够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集体。无论是公共权力的产生还是个人权利的汇聚都反映出一个事实,那就是人民要有表达自己意志的权力,并且希望自己的表达能够获得一定程度的回应。从过去的实践中我们能够看到政府是反应性政府,当社会上的问题或者公众的利益迫切需要表达的时候才会对政府产生刺激效果,那么受到刺激的政府就会做出相应的反映政策,是一个相对被动的政府类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政府类型需要转变,要建立一个能动性的政府。这就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机制,让公民有反映自己需要表达自己利益的通道,建立起与政府互动互信的沟通渠道,帮助政府进行类型转变,使政府在做出决策之前能够更好的考虑到人民的需要,拥有预判能力的政府就是我们所要构建的新型能动型政府。

    对于我国城市基层治理建设就是逐步形成“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相结合”的多元主体基本格局。在文献分析整理的过程中,“德治”与“法治”的关系也是被学者们用来分析我国城市基层治理的一个重要议题。现今我们赋予“德治”与“法治”的含义与以前是大不相同的。首先,“德治”是要从道德方面进行约束,那么在基层治理中应该被用在公民为主体视角看,公民需要用自身的道德来约束自身的行为,辅助基层治理;其次,“法治”是指要依法治理,在基层治理中应该被用在政府为主体的视角看,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公共资源进行配置来发展我国城市基层治理。我国城市基层治理是一个涉及到公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也是我国进行职能转变的一个重要议题,因此,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和更多的理论分析来解读。

    参考文献:

    [1]董娟.基层治理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J].学术综述与 动态,2014,(3).

    [2]石发勇.“准公民社区”:中国城市基层治理的一个 替代模型[J].社会科学,2013,(4).

    [责任编辑:胡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