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评价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王志清
摘 要:科学教育学生学习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 的思想,注重以激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发挥评价的诊断、导向和发展功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科学教育; 评价; 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623.6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1-081-001
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我们每位科学教师都应树立全新的教学评价观念,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功能,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评价机制,以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目的。科学教育学生学习评价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的思想,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并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体现“以人为本”
科学学习评价必须做到主体多元、方式多样。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不仅有以教师为主体的测评,还要有学生的自我测评、相互测评, 以及家长对学生的测评。首先,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自我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能力。其次,学生对他人评价的过程也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最后,多主体评价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提供有关自己学习、发展状况的信息,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
二、评价内容全面化,体现“以人为本”
在新的科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培养目标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不仅包括科学知识,还包括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具有创新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对任何一个方面的忽视都可能造成学生发展的偏颇。因此,依据教育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评价方式多维性,体现“以人为本”
学习评价有多种不同的方式,就小学科学课而言,主要有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过程性评价指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的,与学生的学习交融在一起的,包括课前、课中、课后针对学生的学情及学习表现所进行的评价活动(终结性评价指的是在学习进行到一个阶段之后,针对学习的效果进行检查的评价活动。因此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评价方法,主要有测验、对话、提问和追问、观察(实验操作、小组讨论)、检查作业(实验报告、实验设计、实验记录)等。每一种评价都有优点和缺点,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或者创造新的方法从而进行更公正更客观的评价。诊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将有关信息反馈给学生,对学习进行必要的调节以达成学习的目标。
四、评价标准多样化,体现“以人为本”
科学教学目标的多样化要求评价标准多元化,以往的单一的评价标准令天赋不一、志趣各异的学生追求统一的学习行为和结果,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个性,不会创新,根本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这种选拔式的评价使大部分学生达不到这个统一标准而被淘汰了,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严重打擊,这对于他们将来的生活和国家的发展都是不利的,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个性、气质、学习基础、家庭环境,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境而异,做出针对性的、艺术性的评价,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在评价过程中,对原来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评分尺度要略松一些,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等级评分标准。在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中,不同程度的学生参与评价,对他们的要求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后进生参与评价,重点要让他看到自己闪光的一面,以此不断激励自己向前发展,优秀生参与评价除了让他在成功的基础上再接再厉之外,重点引导他们对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
五、评价活动全程化,体现“以人为本”
不仅要有终结性的测评,更需要有过程性的测评(不仅有量的测评,还要有质的测评(不仅有纸笔形式的测验,还要有以活动、实验、项目报告等多种方式进行的测评。各种形式的测评相互补充,才能较为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业水平。科学教育教学是鼓励学生自主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从中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逐步提高他们的科学态度、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而不是要强调学生科学探究的结果和水平,所以在科学课中过程性评价就显得更为重要。
科学学习评价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其存在的问题,鉴定学习的质量水平。评价的内容包括科学知识、科学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以及对科学和科学学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评价确保课程实施的质量,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施良方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