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在湖北省的适应性研究

    刘洋++郭安国++熊军波++危浩++郑岑++田宏

    

    

    摘要:为评价湖北地区种植紫花苜蓿品种的适应性和生产性能,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筛选4个秋眠级在5~8之间的紫花苜蓿品种,在湖北西北丘陵及鄂北岗地开展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品种在试验区均能完成生育期,秋眠级在6以上的紫花苜蓿品种表现较好, WL525干草产量最高,667m2达1 620 kg。育肥试验表明,紫花苜蓿在肉牛养殖中可以代替一部分精料,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并且比当地栽培粮食作物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紫花苜蓿;适应性;研究;湖北

    中图分类号:S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73X(2015)11-0005-02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是苜蓿属内栽培最广泛、经济价值最高的优良牧草,被誉为“牧草之王”。紫花苜蓿喜温暖半干燥气候,适宜生长在pH 6.7~7.5的土壤环境中,世界温带地区广泛栽培,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区。

    地处北亚热带的湖北亦引种过紫花苜蓿,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武汉、钟祥开展过引种栽培试验,筛选出适应性强的品种如猎人河、美国大叶[1]。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国外相继培育出一批秋眠级较高的适应我国长江流域的新品种,例如WL系列。蔡化等[2]在武汉丘陵黄土地区,对从国外引进的21份紫花苜蓿品种进行种植试验,以产量比较为主,初步筛选出表现相对较好的丰宝、巨人801s、盛世等3个品种。张鹤山等[3]对19个紫花苜蓿品种发芽期的耐热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皇后2000属强耐热品种;萨兰多、爱菲尼特+Z、牧歌702、WL442、丰宝、三得利、改革者、盛世、ST04081耐热性较强;维克多、射手、名流、WL414、KF04082、Rampage、游客、赛特等品种中等耐热;威拉耐热性较弱。高菲[4]基于秋眠性的中国紫花苜蓿气候适应区区划研究认为,秋眠等级为9的苜蓿品种种植适宜区为河南、湖北、陕西以及四川部分地区。

    在国家确定“北生态,南畜牧”发展战略后,湖北先后引进伊利、现代、蒙牛等奶牛企业。奶牛业的蓬勃发展,需要紫花苜蓿等优质牧草。2013年,湖北省相继开展冬闲田种草养畜、紫花苜蓿种植竞争性专项,迫切需要确定适宜的紫花苜蓿品种,通过本省大面积种植,减少进口与降低陈本。本试验通过在鄂西北不同地区开展紫花苜蓿不同品种的适应性试验,旨在为紫花苜蓿在湖北地区的栽培提供技术支撑,为牛羊养殖企业提供优质饲草来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布局

    试验分别在鄂西北秦巴山区、鄂北岗地、江汉平原地区选取2~3个参试点,一共7家企业。各点土壤情况见表1。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处鄂西北丘陵山区,具有温暖多雨、光热充足、夏季长、霜期短等特征。年平均气温为15~17 ℃。最热的7~8月,平均气温27 ℃,绝对最高气温38 ℃;最冷为1月(个别年份为2月),平均气温0 ℃,绝对最低气温为-4 ℃。

    1.3 试验材料

    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筛选出了4个比较适合该地区栽培的中高秋眠级品种,见表2。

    1.4 试验设计

    小区采取随机设计,4次重复,小区面积300 m2,开沟条播,播种深度2~3 cm,行距30 cm。播种前平整土地,施有机肥,播种后定期浇水施肥。播种时间为2013年9月25日。

    1.5 测定内容

    物候期:在整个生育期内连续记录各品种生长状况,记录各生长期,每3 d观测一次。

    越夏(冬)率:每小区选取长1 m的株行,在夏季(或冬季)前计数成活株数,在夏季(或冬季)过后测定成活株数,计算越夏(冬)率。

    茎叶比测定:在每次初花期刈割后取0.5 kg样品,分开茎、叶,测鲜、干质量,确定茎叶比。

    株高:在花期用直尺测量植株从地面至植株顶部的长度。

    产草量:在现蕾期至初花期进行测定,在每小区选择生长均匀的地段设置样方,面积15 m2;刈割后测定鲜草产量,每茬取鲜草1 kg样品风干或于65 ℃烘箱中烘干后称量干草量,计算干草产量。

    育肥试验:8~9月,在宜城市国庆农牧公司开展为期2个月紫花苜蓿饲喂试验。选择育肥肉牛20头,分2组,每组各10头。一组为对照组,不喂紫花苜蓿,喂精料(含玉米60%、豆粕、菜子饼各20%)2 kg;另一组为试验组,饲喂紫花苜蓿,苜蓿饲喂量为日粮的20%,不喂精料。试验前测肉牛体重,试验期结束后再测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适应性分析

    所有苜蓿品种均能完成生育期,播种后大约1个月后出苗,当年可生长3~5叶,翌年3月份开始快速生长,4月份进入盛花期,6月份种子成熟。从各品种来看,期各生育期差异不大,但地区间略有差异,处于丘陵平原地区的仙桃、京山地区紫花苜蓿生育期稍早于郧阳、丹江口等地区。

    试验证明,紫花苜蓿在湖北西北地区种植效果非常好,能够越夏,越冬率100%,是适合在湖北省种植的。在6个试验监测点,4个品种的紫花苜蓿都顺利度过了夏天(6~8月)和冬天(12月至次年2月),品种间越夏率、越冬率变化幅度都在90%~95%,表现出对当地气候环境相对较好的适应能力。

    2.2 茎叶比测定

    茎叶比是反映牧草品质和适口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叶量越多其品质越好。试验结果表明,供试4个品种的茎叶比在1.1~1.5之间,最大的是三得利,WL525次之。说明三得利和WL525具有较高的叶量收获能力和较高的推广价值,同时说明这两个品种具有较好的品质。

    2.3 产量情况

    4个苜蓿品种鲜、干草产量排序为WL525>WL343>三得利>维多利亚,最高的是WL525,鲜、干草产量分别为4 320、1 620 kg/667 m2;最低的是维多利亚,鲜、干草产量分别为3 492、1 277 kg/667 m2;WL343鲜、干草产量分别为4 040、1 521 kg/667 m2;三得利鲜、干草产量分别为4 023、1 511 kg/667 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