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体育耐久跑教学的有效策略
牟曲
摘要:耐久跑是小学田径教材中的一项比较重要而又难上的内容,对发展小学生的心肺功能、耐力素质及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等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新课标下小学体育耐久跑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体育;耐久跑教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1-
引言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对于小学生包括“力量”“速度”“协调”“灵敏”“柔韧”“耐力”等六项身体基本素质的要求,其中耐力是评判体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学生进行其他体育运动的基础,也是教师要求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提升学生体质健康的前提,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参与耐久跑训练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教材分析要挖掘最佳契合点
每个体育教材都有其独特性与教育性,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健身育人价值,充分认识它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发展,并根据教材特点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同时理清这个教材与学生发展的最佳契合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有教有育”,充分发挥教材培育学生的价值。例如本课例耐久跑教材,不仅具有锻炼学生心肺功能的健身价值,而且还有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耐挫力等方面的育人价值。再从学生发展来看,儿童少年的心肺功能处于增长阶段,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增,同时学生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持性也逐渐发展起来,通过锻炼培养意志品质和耐挫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基于此,通过设计耐久跑单元第1课时教学内容为《趣味跑》,通过在教学中融入游戏、音乐、合作等,丰富内容趣味性,同时给予有效的学法指导和教育渗透,以达到健身育人的目的。
二、情境设置:大雁飞行
为了省力,大雁在飞行时保持严格、整齐的队形——“一”字形或“人”字形。光靠一只大雁的力量是不够的,带队的大雁体能消耗得很厉害,因而它常与别的大雁交换位置,它们之间必须互相帮助(这是一种群体的表现),这样才能够飞得更远。在耐久跑练习过程中模仿大雁飞行队伍,并让学生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我们把学生按照体能状况分成4—6个小分队。一般每队由体能较好的3名学生做队长,一名做“头雁”在最前面领队,一名跟在第二位,还有一名在队伍的最后。“头雁”边跑边“1,2,1”喊口令,本组所有队员按照一路纵队步伐一致,跟着节奏一起向前跑进。每200米左右第二名学生主动跑到第一位置,做“头雁”,这样两人轮换带队向前跑进。第三名队长负责监督本组队员跑步节奏是否一致,是否有学生掉队。如有学生慢下脚步,可以在其掉至队尾时适当用一手推其腰部,或者拉着他的手,帮助其跟上队伍。同时让“头雁”适当放慢节奏,保证本组学生一起完成任务。
三、结合多种训练方式以变换耐久跑教学手段
我尝试从以下练习法中抽选几种做法相结合来开展耐久跑教学。常见的耐久跑教学方法有:走跑交替练习、匀速慢跑、轮流领先跑、结队跑、三人(多人)伴同跑、图形(字母)跑、往返跑、定时跑、变速跑、重复跑、改变环境跑、让距跑、音乐伴奏跑、变换跑、鱼贯练习、障碍跑、对抗练习、游戏练习、接力跑、竞赛练习、搬运练习、组合练习、跳绳、分段练习、间歇跑、报时跑、全程跑、自然地形跑等。如在行进的路线上,设计学生熟悉的字母图形,按图形进行跑和走的练习。“字母闯关”练习方法如下:在教学中,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八个队,采用沿着8个不同图形循环跑练习,完成一个图形练习后,各小组间轮换,如:分别进行“V”形跑、“S”(蛇形)形跑、“O”形跑、“M”形跑、“U”形跑练习等,再由“V”→“S”→“O”→“M”→“U”→“V”依次循环练习,完成全部字母图形跑即闯关成功。
四、运用积极心理培育健康心理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体育课堂中,教师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对学生实施“教”的同时,需要密切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如焦虑、嫉妒、狭隘、不合群、情绪失控等行为,应进行及时、有效的“育”。每个人都有被人认可和欣赏的心理需求,运用积极心理培育学生的健康心理,需要教师以积极性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积极潜能,以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行为动机。如本课多人合作跑游戏环节,面对个别学生的消极行为,并没有给予正面批评,而是采用集体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如何在规则下去赢,同时如何有尊严并且体面地去输。从积极的心理品质层面,教师既要肯定学生积极的一面,又要提出希望,让学生在相互倾听与交流中真切感受到教师对他的认可与关爱。同时教师有温度的帮助,促使学生用标准衡量自身行為,并正视不足进行自我教育。
五、关注学生差异,彰显显性评价
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存在个体差异。在教学时,通过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采用异质分组,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相互激励的方式,鼓励学生全程参与。同时,允许学生体力不支的情况下选择休息一组。评价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利用明信片对学生的耐久跑进行显性评价,一方面查验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另一方面让学生对自己有更清晰的认知,做到有教、有学、有评。
结束语
在训练耐久跑的过程中,我们只有不断设置新的情境,让学生每一次运动都有新奇感,才能调动学生耐久跑的积极性。通过多次运动的积累,学生体能提高了,自然会主动参加耐久跑的训练。
参考文献
[1]何启荣.小学体育教学中耐久跑训练有效性策略探讨[J].华夏教师,2020(09):33-34.
[2]韩尚丞.小学体育耐久跑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7):67.
[3]朱良宇.简析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如何开展耐久跑教学[J].科普童话,2019(34):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