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创新发展策略

    闫晓磊

    摘 要:伴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旅游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基于此,在众多政策优势背景下,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创新发展融合在一起,一方面能够带动农村当地的经济收入,提高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效率;另一方面可以为整个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化发展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从而推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本文主要研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创新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引言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乡村产业可持续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横跨一二三产业全过程,包括生产、生活、生态以及城乡的发展。尤其是在近年来,二者的有效融合不仅提高了农村优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还给农村各地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依托特色资源优势,旅游行业和相关服务行业迎来了春天。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概述

    从定义的角度出发,休闲农业是指依托各农村地区的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生成一类集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在有针对性地开发各地区农业资源的基础上,要求调动当地农户的积极性。在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的同时,也为增加当地农户的收入提供了新的途径。尤其是在休闲农业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游客不仅可以了解当地农民的生活、享受乡土风情,还可以体验农作,并得到观光和度假的休闲体验。概括来讲,休闲农业就是利用农村当地的空间和设备、农业经营活动、自然生态环境、农业产品以及各类农村人文资源等,在经过合理的设计规划的基础上,发挥农村与农业休闲旅游的功能,在增进游客对农村与农业体验的同时,强化旅游品质,以便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以此衍生成为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态势。

    而乡村旅游则是指游客在乡村及乡村附近学习、逗留以及体验生活的一种模式。现如今已经生成利用乡村资源和农业资源开发得到的一种集体验、度假、观光和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产品。乡村旅游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新亮点,激发了当地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将可利用的资源推广并宣传成为旅游产业的附属增长点,一方面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及现代旅游行业的进步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观念;另一方面也为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促进农村可持续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创新发展的意义

    (一)乡村得到重视和开发,基础设施得以改善

    近年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创新、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不少地方党委、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将二者的有效融合当作一项公益性和公共性事业,通过出台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在引导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当地基础设施的完善提供了政策性保障。例如,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农村的通讯、水电和道路等基础设施获得了显著升级,尤其是在发展现代农业及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农村的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已经得到了根本性改善。这一方面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全面的宣传渠道,另一方面也使得农村当地的基础设施及各类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为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提供了保障。

    (二)农村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带动区域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逐渐深入发展,为建设现代化农业,各地区纷纷建设了一批观光农业展示园、科技示范园以及城郊农业园区等,虽然为改良当地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这些园区和示范点没有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自然和人文资源,调整农业属性,带动区域进步。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使这类园区的附属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开发和升级。在园区建设的基础上,通过科学规划,各地区纷纷成立相应的农业观光园及采摘基地等,不仅吸引了大批城市游客,而且使得当地的一些特色资源被大众关注,甚至可以吸引外来资金,带动区域发展。

    (三)就业机会增多,吸引了高素质人才

    想要依托农村当地的优质和附属资源建设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创新发展于一体的观光休闲基地,就需要大量的人才储备。基于此,会有大批当地的劳动力涌入相关园区或基地的建设中,甚至一些新兴的产业及高水平的岗位还可能会吸纳一些外来的优质人才。这不仅增加了就业机会,还能提升当地的受教育程度,刺激乡村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秩序的发展,从而使乡村振兴也能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化统一。

    (四)創造多样化条件,促进乡村振兴和发展

    农村地区促进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的创新发展,除了上文提到的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带动乡村经济建设,还能够为缩小城乡差距、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创造多样化条件。这样一来,其不仅为改善“三农”问题提供了更为坚实且科学的保障,而且依托乡村内外的各类优质资源,如社会经济资源及农村当地的自然资源等,能够开发更为多样化的乡村旅游附属产业,吸引更多的外来消费者甚至是跨国企业,这对促进乡村的振兴及城市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价值。三、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首先,存在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落后的情况。虽然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导下,全国各地区的农村在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受各地区资源及经济基础等各类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南北乡村之间经济结构的差异相对较大,农村的经济条件大多不够良好。乡村无论是医疗基础设施、交通设施还是各类生产生活服务水平都要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个别餐饮行业和休闲服务行业在农村投资建设的频率也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乡村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化发展。

    其次,存在观念落后和服务意识欠缺的问题。大多数村民都没有接受过较高的文化教育,受教育程度有限。再加上地理位置、基础设施等条件的限制,他们接受的信息也比较落后,对一些新兴的观念尤其是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发展没有形成正确且稳定的认知。具体表现为一些农民更乐于从事简单的劳作,而不愿意拿出自己的积蓄来建设乡村旅游产业。另外,其在服务水平和素质方面也存在整体偏低的趋势,即使建成一些文化产业园,也无法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尤其是村民长期生活在相对闭塞的环境中,所经历的各种各样的生产活动已经难以融入新兴观念,与游客之间的文化差异越来越大,制约着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融合进步。

    再次,二者融合开发缺乏创意,商业化气息较为严重。当前,乡村旅游行业及休闲农业的融合发展趋势主要还是以娱乐、休闲和餐饮为主。产品结构大多单一传统,而且缺乏创意和创新性,不仅没有从根本上深入挖掘农村当地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而且各个园区或基地的建设也没有与农村当地的文化内涵、民俗习惯结合在一起,缺乏亮点的同时难以吸引游客多次前往和关注。甚至还有一些乡村在建设旅游基地时,城市化现象较为严重,本土意识欠缺,特色不足,宣传范围有限[2]。

    最后,存在盲目开发和重复建设的问题。乡村旅游近年来受到了政府及相关单位的鼎力支持,因此在政策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但由于缺乏统一的部署和规划,一些开发商和投资者为了实现短期的效益和眼前利益,重复建设或盲目开发乡村的一些资源。例如,农家乐产业红火之后,各地区纷纷效仿,也建设了各种各样的农家乐休闲旅游基地,不仅没有突出特色,而且市场之间的竞争也表现出恶化的趋势,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也对各地区农村生态环境产生了影响。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创新发展的策略

    (一)以农为本、科学规划

    想要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有机融合和创新发展,需要二者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建设相适应,并将休闲农业看作一个或多类型产业纳入新农村振兴和建设的整体规划中,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各类计划,以此来引导建设适合农村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特色乡村旅游园区,防止盲目且低水平地发展。例如,在农村当地可以鼓励利用垃圾场、荒滩、荒坡或荒山等来开发一些休闲农业园区和避暑地等,但在整个过程中要防止滥用耕地。

    此外,在以农为本的过程中,还需要坚持促进农民发展、振兴乡村建设的目标。休闲农业的建设不能脱离农业本身需要,应紧紧围绕着农民劳动生活、农业生产过程以及农村风情风貌来开发特色的休闲旅游产品,突出乡土气息。在实践中,一方面要完善休闲农业度假区内的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可以购置一些观光电瓶车或是各种特色的代步工具来吸引消费者,刺激消费。除此之外,依托农村自然环境,还可以建设海水浴场、海船码头、赛马场、书画院、良种繁育基地和生态观光林等,让游客可以在休闲娱乐的过程中亲自体验农村生活,如开展各种各样的垂钓和采摘活动,以此确保游客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二)生态优先、规范管理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不仅要发挥农业的基础经济功能,更重要的是应注重生态属性,为当地居民及游客提供更为优质的生活环境。例如,可以通过建设花园、修建草坪、规范林地、推广果园等形式创造绿色景观,使游客享受宁静清新的生活环境,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防止污染。在实际建设中,需要以生态优先为发展原则,充分利用乡村当地特色的植物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在此基础上研究建设各种各样的休闲娱乐园区,让游客在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同时,受到乡村特色文化的熏陶,返璞归真[3]。

    无论是果园的建设还是各种生态产业园区的筹建,都应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例如,休闲农业园区应注重服务标准、公共安全以及饮食卫生,定期主动查看食物的采购来源和供应链,并制定合理的规划,主动接受监督,建立当地特色的文化品牌和服务品牌,从而推动休闲农业可持续化发展。除此之外,乡村旅游还应拓展其他各类附属项目,为游客提供基本的餐饮住宿和休闲观光服务;同时还可以开发各种各样的拓展训练和娱乐健身项目,确保乡村资源和现代生活元素可以有机结合起来,以便为用户提供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休闲旅游服务。

    (三)突出文化、地域适宜

    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有机融合,在完善经济基础建设和生态文明发展的基础上,还需要突出各地区乡村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属性,考虑乡村的民俗文化、民族习惯和风土人情。无论是开发旅游观光项目,还是建设特色文化园区,都需要将这些文化内涵融入其中,让游客在休闲观光的同时还可以提升审美体验和增进文化档次,便于突出乡村艺术的文化气息和个性特征[4]。

    一些园区和特色项目的选址需要依照农村建设的背景和当地的景观模式,打造形式优美且内涵丰富的特色化乡村旅游景观,以便满足游客的需求,让他们在欣赏美景、旅游观光的同时,可以在心灵深处得到震撼、陶冶身心,从而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例如,山东曲阜的一些乡村就可以利用孔子儒学大家故乡的优势来充分拓展当地的儒学文化资源,为游客创设浓厚的儒家文化氛围,给他们换上春秋时期的服装,让他们体验孔子学生的日常生活。

    (四)主题鲜明、活动丰富

    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除了要吸引众多第一次前往的新游客,留住多次体验的老游客也至关重要。基于此,在休闲农业和鄉村旅游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应确保主题形式的新颖性和鲜明性,依托节日盛典或是重要的时令来创设多种多样的旅游活动,使游客能够多次前往。例如,一些地区每到秋收季节就可以创建“稻田里的音乐会”“稻田里的餐桌活动”让游客体验丰收的喜悦。又如,在重大的节日里,如泼水节、端午节等,可以将当地的民俗活动作为现成的资源,使游客能够深入体验多民族文化活动的乐趣,并开发更加具有创意和特色的美食盛宴活动,供游客品尝体验。一些休闲农业园区也可以效仿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民宿,为游客提供专属的伴手礼和纪念品,加深游客的印象,增进其审美和休闲体验[5]。五、结语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借助政策优势充分挖掘不同农村地区特色的自然资源和人文风光。一方面,要以农为本、科学规划,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基础上,规范各类休闲项目和旅游园区的管理;另一方面,应突出各地区文化属性,创设主题更加鲜明的旅游服务项目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各地区游客前往观光的同时,增进他们的情感体验,以此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文化建设以及生态文明进步。参考文献

    [1] 李静,刘兴叶.乡村振兴战略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120-123.

    [2] 杨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问题和对策[J].绿色科技,2020(24):35-36,41.

    [3] 刘兆祥.全域旅游背景下常州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20(12):2-3.

    [4] 李谦.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81.

    [5] 黄柳婷.休闲农业和特色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J].热带作物学报,2020(9):1977-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