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课堂在SPOC教学中的辅助应用与效果分析
施苑英 郭娟 吉利萍
摘 要:文章针对SPOC教学模式在线上线下衔接、课堂互动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将雨课堂引入《通信原理》SPOC课程中,探索并实践雨课堂与现有教学方式相结合的途径,利用Excel软件对课程期末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运用雨课堂教学的实验组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证实雨课堂对提升SPOC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雨课堂;SPOC教学;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
中图分类号:G434 ? ? ? ? 文献标志码:B ? ? ? ? ?文章编号:1673-8454(2019)20-0067-03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加速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中国大学MOOC(慕课)、学堂在线、优课在线、超星慕课等在线课程平台的创建[1],为国内高校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和开展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技术保障[2],MOOC、SPOC在高等教育领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一、SPOC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为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校自2016年开始,在部分重点专业开展了SPOC试点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并逐步向全校各专业推广。
SPOC课程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线上教学依托中国大学MOOC(慕课)、超星慕课等平台,为学生构建了在线的富媒体学习环境,通过微视频、教学PPT、随堂测验、单元测验和作业、在线讨论等环节,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在线下课堂中,教师以学生的预习效果为依据,侧重课程重点难点知识的讲解,并穿插小组讨论、学习汇报等教学形式,加强课堂的交流互动。SPOC课程以其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获得了多数学生的认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也得以提升。
然而,笔者在《通信原理》课程的SPOC教学实践中,发现该模式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影响了教学的整体效果。
1.线上线下难以有效衔接
在SPOC教学中,在线平台提供的学习统计数据以及学生在讨论区发表的问题反馈,是教师了解预习情况并动态调整随后课堂教学方案的重要依据。但是,在线学习的自由性,导致“刷课”、抄袭答案、不按时完成预习任务等问题存在,因此统计数据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而且,在线讨论区的参与度很低,学生即使遇到疑难问题,也不愿意发帖进行交流反馈,致使一些共性问题不能被教师及时发现并通过课堂教学加以解决。此外,部分在线平台未提供学生数据的整合分析功能,教师难以对学生的预习效果做出整体性评价。
2.课堂参与度有待提高
在线下课堂中,虽然大多数学生对新的教学形式表现出一定的兴趣,但是出于个性、心理、习惯等方面的原因[3],主动参与课堂发言、讨论的人数仍然偏少,有时甚至会出现冷场的现象。《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班通常由2-3个行政班构成,规模较大,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很难实现学生的全员参与。
3.学习过程数据不完整
SPOC教学过程由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三个阶段构成。教师只有全面掌握各阶段的学习行为数据,才能对每位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特点作出准确客观的评价,进而实施个性化教学和辅导。
在线平台为教师提供了完整的在线学习记录,包括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相关数据,如观看视频数量和时长、单元测验和单元作业成绩、在线讨论活跃度等等。而课堂学习环节缺乏有效的数据采集工具,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只能由教师凭借教学经验,通过细致观察、频繁提问、练习测验等方式加以了解,导致评估结果往往不够精准、带有较强的主观性,这一问题在大班教学中尤为突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将雨课堂教学工具引入《通信原理》課程中,利用雨课堂提供的课堂习题应答、“不懂”反馈、“弹幕式”讨论、答题数据分析等功能[4],实现智能、高效的教学交互与反馈。
二、雨课堂在《通信原理》SPOC课程中的辅助应用
雨课堂是由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共同研发的一款智慧教学工具,它通过电脑桌面和智能手机实现师生之间的在线互联,为师生提供基于PPT和微信的课堂互动操作。在《通信原理》SPOC课程中,雨课堂作为辅助教学工具,主要用于线下课堂的交流互动。具体应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如图1所示。
1.课前
阶段1:教师在课前5分钟开启雨课堂授课功能,学生通过扫码签到进入课堂学习。开始授课的5-10分钟内,教师通过雨课堂将预习测试题推送至学生手机端,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预习测试题是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线上预习的情况,提前准备好并添加到PPT课件中的。每道题作答结束后,雨课堂会实时显示统计数据(如图2),教师根据答题情况评估学生对相应知识点的实际掌握水平,继而确定授课的重点和方式。对于绝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的教学内容,将简单进行归纳及拓展;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理解偏差的知识点,将着重分析讲解;对于存在较大分歧的问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课堂辩论。
2.课中
阶段2: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灵活运用雨课堂提供的各种工具,有效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
(1)授课过程中,教师将PPT课件通过雨课堂同步发送至学生手机端。如果学生对某页幻灯片的内容存在疑惑,可以点击幻灯片下方的“不懂”按钮,进行反馈。对于“不懂”人数较多的内容,教师将在课堂上进一步讲解说明。
(2)课堂讨论时,教师首先打开雨课堂的“弹幕”功能,要求全班学生发表见解。然后,从中选取出新颖独到或者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
(3)小组合作学习时,每个小组的代表汇报完毕后,其他各组将通过雨课堂的“投票”功能,对其表现进行評分。由于评分过程是匿名进行,学生给出的分数会更加公平、客观。
(4)根据《通信原理》课程的特点,教师将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分解成2-3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结束后,教师通过雨课堂推送3-4道测验题到学生手机端,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快速了解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这种阶段性的互动,还有助于防止学生因长时间听课而出现疲倦、走神的现象。
3.课后
阶段3:课后,教师分析雨课堂统计的学习数据,对本节课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回顾和反思,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总结。教师还会把雨课堂分析出的优秀学生名单(如图3)发送到班级微信群,作为对优秀学生的一种鼓励和鞭策,同时也是对其他学生的激励和督促。
对于进入“预警”行列的学生,教师在后续课程中将给予特别关注,必要时会单独进行沟通和辅导。每位学生根据雨课堂提供的个人学习分析报告,再对照优秀学生的课堂表现,寻找差距查漏补缺。
三、雨课堂应用效果分析
为了客观地评价雨课堂对《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笔者选取我校2016级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两个教学班,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有65名学生,63人参加期末考试;对照组有103名学生,102人参加期末考试。两个教学班的入学成绩相近,授课教师与考试内容相同,而且均采用SPOC教学模式,差异仅在于实验组在教学中引入了雨课堂。
分析数据来源于《通信原理》课程的期末卷面成绩。首先比较两个组的平均成绩:实验组60.84分,对照组51.65分,实验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然后检验平均成绩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为此,本文利用Excel提供的数据分析工具[5],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绩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到的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是利用Excel的“F-检验 双样本方差”分析工具得出的方差齐次性检验结果。从中可以看出,检验统计量(F值)的观测值为1.40999,在显著性水平α取0.05时,得到的F单尾临界值为1.47347。显然,F值<F临界值,因此两组数据的方差无显著性差异,满足F检验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前提要求。
表2是利用Excel的“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工具得出的检验结果。从中可以看出,全部观测数据的总变差为53775.9,由随机抽样误差引起的变差为50483.7,由雨课堂这一因素引起的变差为3292.2,计算出F统计量的观测值为10.6297,对应的P值为0.001355,远小于显著性水平0.05。由此证明,雨课堂的使用对学生期末成绩的平均值产生了显著性影响,有效地提升了课程的教学效果与质量。
四、结束语
信息时代,各种先进的辅助教学工具为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提升课堂教学体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本文将雨课堂教学工具运用于《通信原理》SPOC课程中,通过雨课堂的教学互动、实时反馈、数据分析等功能,激发起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教师更加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实现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参考依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期末测试成绩,证明雨课堂对提升SPOC教学的整体效果具有促进作用。
然而雨课堂的引入,也给课堂教学带来一些新问题。例如,学生在课堂上频繁使用手机,会导致注意力分散。此外,学生有时会发送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弹幕消息,或者随意点击“不懂”按钮,对教师授课造成干扰。这些问题的解决,既依赖于软件功能的升级与完善,更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掌控能力,合理把握使用雨课堂的方式、节奏和频度,使之更好地融入到SPOC教学过程中,并充分发挥对提升教学质量的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赵磊,吴卓平,朱泓,等.中国慕课项目实践现状探析——基于12家中文慕课平台的比较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9):41-48.
[2]蒋平.我国高校在线课程不同发展阶段的技术性特征分析[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3):93-99.
[3]叶诗杰.大学生课堂沉默实证研究——以南京大学为例[D].南京:南京大学,2018.
[4]王帅国.雨课堂: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教学工具[J].现代教育技术,2017,27(5):26-32.
[5]池洁如,赵慧卿,沈红丽.EXCEL统计基础分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5.
(编辑:李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