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读史兴趣 收获一路花香
陈小燕
[摘 要]小学阶段读《史记》,不仅要重视知识的获得,更要重视对知识探究过程的体验。教师可以采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在有情有趣的氛围中激发学生阅读《史记》的主动性,感受名著的魅力,受到文化的熏陶,从而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认同感。
[关键词]创设形式;激发兴趣;阅读《史记》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7-0076-02
《史记》具有非常重要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大文豪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小学生进入高年级之后,可以根据自身需求与兴趣,选择《史记》来阅读。笔者所在的家乡位于楚霸王项羽的故乡——宿迁,毗邻汉高祖刘邦的出生地——徐州沛县。于是笔者曾带领学生阅读《史记》中《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张良传》《郦食其传》《淮阴侯列传》《留侯世家》的相关章节,希望了解楚汉时期项羽、刘邦、张良、韩信等帝候将相的传奇历史。
可是,众所周知,原版《史记》是文言文,对于十二岁的孩子来说晦涩难懂。而青少版虽然浅显很多,但是由于其描述年代久远、人物众多、事件繁杂,孩子们通常会看得一头雾水,无法激起长久深入阅读的兴趣。于是,笔者大动脑筋,从创设活动着手,虽费了不少周折,却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成功激起了学生阅读《史记》的浓厚兴趣。
一、游项王故里,产生移情体验
笔者学校往南一公里处便是4A级国家旅游景点——项王故里。为了成功完成这次游学,我提前规划,想到了几个好点子,深受学生欢迎:
1.资料提前查,胸有成竹。笔者提前两周布置学生阅读《史记》,了解与项羽有关的背景资料、历史故事,从而对项羽生平有个大概了解。于是,在正式游学之前,有一学生便已兴冲冲地拿着《史记·项羽本纪》指给我看:“项籍者,下项人也,字羽。”其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2.导游轮着当,信心满满。游学前一周,我选出四名学生作为本次游学的班级导游,分别介绍项府、项苑、将署、项王故居。整个活动中,四名小导游完全不怯场,他们自信沉着,语言或通俗简洁,或活泼幽默,或充满文化气息,将每个景点的特征介绍得清晰而生动。
3.玩室内投壶,兴致勃勃。投壶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是秦汉以后在士大夫中盛行不衰的一种宴饮娱乐。项王故里恰好有一个室内投壶场所,学生们欣喜万分,他们手执一羽箭,寻找角度,瞄准投射。可以说,参与者屏息凝神、全神贯注,围观者加油助威、评头论足。离开场地时,个个都是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
4.下中国象棋,跃跃欲试。公元前203年,刘邦出兵攻打楚国,项羽粮缺兵乏,被迫提出了“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的要求,从此就有了楚河汉界的说法。下中国象棋,便是再现中国历史上的“楚汉战争”。这次游学,好多学生过了把“棋瘾”,有的与同学对决、跃马扬鞭,有的向老师挑战、极为谨慎,有的与电脑厮杀、毫无惧色,棋盘上演绎着激烈的“楚汉争霸”。
二、运用现代媒体,三维呈现历史
《史记》文字固然优美,但学生限于年龄与阅历,难以想象与理解,而播放优秀的影视作品则是拓宽学生思维广度与深度的有效手段。
1.看影视作品,了解历史。我利用阅读课的时间相继播放了《西楚霸王》《鸿门宴》等经典影片,学生们真切感受到两千多年前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感受到汉军势如破竹、胜利在望,而项羽英雄末路,兵败已成定势。这为他们重新走进文字深入品读人物性格奠定了基础。
2.听百家讲坛,学习做人。王立群老师在《百家讲坛》说《史记》一直备受观众喜欢,我也选取了一些片段与学生一起观看,并让学生发表各自见解。学生在经历了听、说、议、思等过程,逐渐懂得了要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学习历史不是单纯记忆事件,而是从中吸取教训,学会正确地为人处世。
三、讲成语故事,再现楚汉风云
《史记》中關于楚汉风云的成语不胜其多,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我在班中举行了一次以“楚汉之争”为主题的讲故事比赛。我们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自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历时五年,分为“鸿门宴”“还定三秦”“彭城之战”“成皋之战”“垓下之战”五个板块。学生将这五个板块中的成语提炼出来,加以分类。
由于精心准备,参赛选手声情并茂地讲述着,有的讴歌伟大的军事天才项羽,有的赞美刘邦的任人唯贤,有的描述杀机四起的鸿门宴,有的讲述一代霸王项羽的穷途末路……讲者用情,听者用心,这次故事比赛可谓十分成功,很多学生还能在事后再翻《史记》,品味其中的精彩细节。
四、编演课本剧,展英雄豪情
在举行过讲故事比赛后,我趁热打铁,让学生以《史记》为蓝本进行课本剧创作,他们动手动脑,通力合作:擅长写作的,编写剧本,制定方案;擅长美术的,布置场地,准备道具,租借服装……总之,各扬其长,相互配合,把课本上的文言文搬上了舞台,成功完成了课本剧《鸿门宴》《乌江自刎》的表演。课本剧编排和表演的过程,进一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文本内容,充分感悟人物性格品质。
五、办精彩辩论,评帝王将相
辩论,是通过观点交锋展现思维和口才、学识与阅历的最佳平台。我们班也围绕“楚汉风云”举行了一系列辩论赛:《如何评价韩信的胯下之辱》《项羽刘邦,谁更接近你心目中的英雄》《项羽渡过乌江,能东山再起吗》。
虽然学生年龄小,辩论的过程不如成年人来得精彩,但是辩手们也基本能做到围绕观点、搜集论据、展开论述,语言虽不犀利,却很质朴。最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自主地分析与思考问题,懂得了如何用辩证的方法评判人与事,做到了在疑问中了解人物,在思辨中解读历史。
六、展绘画才能,制精美书签
为了让学生读“史”的兴趣更为浓厚,我还别出心裁地举行了一次书签制作活动,书签的设计内容不限,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发挥。
圆形、菱形、心形、扇形……单张、双张、成套……有的是人物肖像,有的是成语警句,有的学生甚至绘制了成套作品——“项羽、刘邦、张良、韩信”的Q版卡通书签,人物特征明显,造型十分可爱。
一方孔眼,一条细彩带,一段风云历史,一个叱咤英雄。嗅着幽香,细细摩挲,这些书签凝聚着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艺术鉴赏力,已成为一件件极具欣赏价值的艺术品。相信,它们必将引领着孩子们继续深入阅读《史记》,从中汲取丰富的精神养料。
兴趣是人的基本需要,是人的内在动力。在小学高年级阅读《史记》原本是桩苦差事,可是通过创设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却有效激发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他们会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一切的发生似乎是那么的水到渠成:深奥费解的文字读懂了,千头万绪的事件理清了,错综复杂的人物认识了……兴趣,难道不是引领孩子们阅读《史记》最好的老师吗?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