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传染性肝病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分析
朱恩飞
【摘要】目的 研究慢性傳染性肝病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120例肝病患者统一实施慢性传染性肝病,统计对比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效果。结果 实施管理后患者的疾病知识认知率与治疗依从率明显得到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慢性传染性肝病管理模式所取得的临床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认知程度。
【关键词】慢性传染性肝病;管理模式;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1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4..01
慢性传染性肝病大多都是因为受到HCV与HBV等感染而引发的肝炎或者肝硬化等慢性疾病,属于临床中十分常见的疾病,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每年因该病而死亡的患者人数高达100万人,而肝硬化与肝癌是导致患者死亡两个主要原因。由于传染性肝病作为慢性疾病的一种,所以治疗往往需要较长的一个周期,再加上疾病自身传染性影响,所以会给患者心理与生理上造成很大程度影响,因此如何科学开展疾病管理是当前临床中较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基于此,本文选取我院患者实施慢性传染性肝病管理模式的效果展开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2月我院医护人员开展为期1年研究,将这段时间内就诊共120例慢性传染性肝病患者当作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不存在严重精神疾病与认知障碍,且自愿签署此次研究同意书;当中男72例,女48例;年龄22~68岁,平均(51.26±1.28)岁。
1.2 方法
慢性传染性肝病管理具体方法:①开展疾病知识干预,医院可以通过讲座或者是面对面的方式进行疾病健康教育,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疾病引发原因、传播方式以及预防方法等,并且还要给予患者相应药物指导,同时掌握患者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治疗方案。②给予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医护人员需要准确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及时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同时将相关有效治疗案例告诉患者,以提高患者信心,增加依从性。③给予生活干预,对于患者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以及预后并发症必须要采取适当干预,给患者讲解预后预防的重要性,病指导患者一些防止疾病复发与不适症状处理的正确方法,从而确保患者能够掌握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1.3 观察指标
统计实施管理前后患者对疾病知识认知率,疾病知识主要包括传播途径、预防以及治疗等相关知识;同时对患者依从性进行评判,若是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开展,且自觉做好个人预防,则可以评判为完全依从;若是患者基本上能够配合工作开展,则可以评判为一般依从;若是患者不配合相关工作进行,则可以评判为不依从。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计算数据,行x2检验,以(n,%)表示,若P<0.05,则代表数据有差异。
2 结 果
经统计后,实施管理前患者疾病知识认知率为80.83(97/120),实施管理后认知率提高到92.50%(111/120),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x2=7.0673,P=0.0078);同时对依从性进行统计评判后,实施管理前患者完全依从41例,一般依从42例,不依从37例,总依从率为69.16%,实施管理后完全依从患者有49例,一般依从54例,不依从17例,总依从率89.16%,显然实施管理后患者依从性取得明显提高,差异显著(x2=14.5516,P=0.0001)。
3 讨 论
慢性传染病管理通常指的是开展慢性传染性即病房与风险检查、监测与评估并采取相关干预的一个过程,属于当前临床健康管理医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主要为了实现最小限度投入来取得最大效益的效果。在开展相关管理过程中,给予患者心理开展针对性心理疏导,正确指导患者一些日常生活正确习惯与行为,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干预,以确保患者能够稳定控制自身病情症状,并且正确认识疾病相关内容,掌握疾病预防控制技能,从而有效防止疾病复发与控制并发症发生。从结果可见,与实施管理前进行对比,实施管理后患者疾病知识认知程度与依从率取得显著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显著差异。这也表示经过慢性传染疾病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疾病认知程度,促使患者可以积极配合治疗预防工作,从而改善自身病情症状,减少疾病复发。
综上,慢性传染性肝病管理模式应用在临床中所取得的效果较为显著,可以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疾病知识与相关技能,改善预后效果,可以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开洪.慢性传染性肝病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9,016(022):123-124.
[2] 宋 薇.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慢性肾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健康周刊,2018,000(007):244-245.
[3] 李东宇,陈莞婧,刘玉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健康管理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9,13(1):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