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古代汉语课程资料库探索

    陈阵 程碧英

    内容摘要:在新的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改革面临新的挑战。本文以四川文理学院中文类核心课程古代汉语的教学改革为例,从古代汉语资料库建设的基本原则、内容设计及后续保障三个层面入手,力求为古代汉语的教学改革提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 古代汉语 课程资料库 探索

    2015年10月23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出台了《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必须主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主动融入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1]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四川文理学院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改革,成为了“四川省高校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单位”,制定了2016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了一科多考,公共课上机考试等政策,积极筹建四川文理学院广安大学科技园,四川文理学院成都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和基地。

    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在加速为地方输送优秀语言文字工作者的趋势下,秉承学校优良传统的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也必须正视专业建设过程中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的不足,明确服务地方的意识,充分利用网络时代的资源整合优势,积极开辟第二课堂,落实监管环节,提高教学质量,优化人才培养方式。其中,古代汉语作为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必修课程中学生普遍犯难的课程,更应该积极求变,以今利古,古今交融,在构建专业试题库的同时,还应有效构建起符合专业实际的课堂资料库,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古书、习写古文、品味古文的能力,为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古代汉语资料库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资料库建设要符合学校定位和专业特色

    四川文理学院是一所“立足川东、服务四川、面向全国”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创造条件开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加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积极为地方输送急需人才。中国语言文学类包括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也包括相对新兴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过往的岁月中,学校为川东及其他地区输送了不少优秀人才,其中以谭力、田雁宁为代表的巴山作家群,以季水河为代表的教师群体更是名声远扬。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的古代汉语,被不少内业学者认为“是中文系所有课程的基础”,[2]在课程资料库的建构过程中,不宜机械模仿研究性大学的做法,更应该契合学校定位,强化师范生的古文阅读和教学能力,凸显专业特色。

    (二)资料库建设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良性教学平台的搭建,离不开教师和学生智慧的头脑,精诚的协作。古代汉语由于年代久远,且理论性强,在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中,属于学生较为犯难的科目,更需要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在资料库的构建过程中,定期举行研讨会,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激发他们学习古代汉语的斗志。

    (三)资料库建设需要及时维护和更新

    试题库的运行与管理因按考试性质分别由教务处和课程归属学院专人负责。试题库一经审定, 就是学校一项入库的教学资料, 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权威性。跟教学大纲、教案等教学材料类似,资料库的建设也不会是一劳永逸的,它也需要及时调整,补充新鲜的血液。首先,古代汉语的资料库需要根据课程教学和考试的推进,优化原有的资料,及时增加新的资料;其次,定期开展师生专题教研活动,学习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集思广益,建设好古代汉语资料库;第三,资料库的建设和维护可以同网络管理中心或是智能制造学院进行对接,在保障资料库运行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师生的计算机技能。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古代汉语资料库的内容设计

    (一)课程大纲及教案

    按照古代汉语学习和研究的不同层次,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大学本科“古代汉语”和“文学经典导读”,拓展课程主要包括汉语断代史,汉语史专题,汉语学术史及研究方法论的课程。四川文理学院属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地方中小学从事教学工作。相对于研究型大学而言,学生的古代汉语基础比较薄弱,加上中学古代汉语知识体系同大学的衔接存在问题,因此在资料库的建设过程中,师生之间一定要互相沟通,并且有必要将中学阶段的古代汉语部分进行简要回顾,并提供重点篇目的教学大纲及教案,供学生参考。同时,兼顾各大网络平台大学古代汉语基础课程(主要是必修课古代汉语和古代经典作品选读)的精品大纲和教案,把课程大纲和教案版块落到实处。

    (二)相关课程的教学视频

    这一版块,重点应该放在中学文言文的优秀教学视频同大学古代汉语的精品课程结合起来:中学教学部分的视频除了在网上搜集优质示范课,还可以同从事语文教学法研究的老师合作,同与学校建立实习关系的中小学合作,丰富中小学文言教学的优质课视频库;大学部分的精品课视频,特别是古代汉语的基础课程,网络课程资源较多,质量参差不齐,需要教研室老师的分工筛选,找出合适学生课余学习的教学视频,并及时上传到资料库中。

    (三)参考资料区

    参考资料区可以提供拓展阅读书目和相关期刊的链接,这里面的书目需要包括教材类,原典类,专题类和教学类四大类别:原典类可以推荐十三经的经典版本,专题类可以提供语音、汉字、词汇和语法专题的通论书目,这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至关重要,教学类不妨推荐中小学语文教学书目(包含古汉教学内容),把本体知识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也能更好地体现本专业的特色;这一版块的期刊可以包括本体类,教学类两类,比如古汉语研究,汉语学习,语言教学与研究,咬文嚼字,语文建设,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四)练习题库区

    结合应用型院校的特點,教研室可以搜集各种古代汉语教材的练习题,中高考试题,大学成人自考习题,各高校的考研习题以及各地教师面试环节的考题,按照章节进行分类,并结合专业的实际情况,对部分习题进行审核和改编,提高试题和答案的效度、信度和区分度,供学生课余时间夯实古代汉语基础,提高文言文教案的拟写能力。

    (五)答疑解惑区

    针对有疑问的地方,学生可以这一版块集中留言,教研室定期组织老师进行解答,可弥补古代汉语课时的不足,避免了师生面谈、通话时或多或少的不自在,切实提高第二课堂的利用效率。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古代汉语资料库建设的后续保障

    (一)提供政策支持,着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2006年,国家教委委托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教研室进行的“高等学校中文专业汉语言文字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材改革”研究课题显示,“目前大学汉语教学与中学汉语教学有些脱节”、“缺乏联系”、“不衔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体系、体例与中学汉语教学有不相符之处”,尤其是语法体系, 脱节严重。二是“缺乏指导中学汉语教学的意识”。[3]时至今日,由于高校评价机制未能有效转变,上述问题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于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教学中。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四川文理学院,中文类专业向来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重要基地,不妨利用学校转型发展的良好机遇,教学科研岗的职称评定应从着重科研考核,向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考核并重转变,通过学生评教,同行评教,专家评教的方式,把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核落到实处。只有真正重视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的培养才能有更有效的主导力量,古代汉语资料库的建设才能有更好的质量和后续保障。

    (二)优化教学活动,着重提升学生的教学能力

    “人才培养既是大学的基本功能和根本任务,也是高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4]古代汉语教学过程中,除了严格要求学生,引导学生打好专业基础外,还需要结合专业特点,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古代汉语的教学能力。教师应该转变观念,不能把教学法的课程全盘抛给语文教学法的老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把自身对通论部分知识点,文选部分关键点的处理方法同学生分享,并利用期中和期末共2-3次课的时间,邀请中学优秀的一线教师,一起对学生进行古代汉语教学环节的现场考核(学生应提供教案和说课稿)和点评,真正把实践教学融入古代汉语的系列课程中,提升了学生把握教学活动的能力。只有真正优化了古代汉语的教学活动,更加注重教学能力的培养,在资料库的建设过程中,学生和老师才能更加默契,资料库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三)完善监管机制,全面落实第二课堂的事项

    第二课堂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也是对学生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检测方式。除了传统的国学知识竞赛,教学技能大赛,经典诗词吟诵比赛,学院还可以组织古文写作比赛,古代汉语教学论文比赛;任课教师可以利用古代汉语资料库,推荐网络优质课程、语料库,论文检索平台及相关论坛,如汉典网、国学大师、中国语言文字网等,选择其中的部分代表性篇目给学生,学生采用打卡学习的方式,阅读后完成相关作业后,由任课老师和小组长检查。当然,这些活动的推行还需要同学生的学分、奖助学金结合起来,需要以鼓励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这样既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也有助于提高古代汉语资料库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妥静.转型地方高师院校试题库建设的实践-以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建设为例[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9(03).

    [2]蒋绍愚.古代汉语系列课程建设的新开拓[J].中国大学教学,2006(10).

    [3]蒋冀骋,刘晓南.汉语言文字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教材改革研究的调查报告[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07).

    [4]张旸,于海燕.转型期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6(09).

    教改项目:2018年四川省2018-2020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转型高校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8-862)

    (作者介紹:陈阵,四川文理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程碧英,四川文理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汉语词汇与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