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共产主义思想探究

    林琳

    摘要:本文以马克思早期的三本著作作为线索,试图分析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把握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产生的逻辑起点、展开的理论及实践前提,并重现青年马克思视野中的共产主义图景。

    关键词:共产主义;异化劳动;自由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D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11-0033-02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早在《德法年鉴》时期就已初见端倪,如果按照写作线索对其共产主义思想进行分析,那么《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基本构成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三个阶段。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初步形成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首次公开阐述了对于共产主义的理解,在《手稿》中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及工人生存进行了批判性的考察,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劳动和生存状况处于非人的异化状态,进而指出异化的四重规定性:

    首先,劳动者与其劳动产品的异化。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所生产的劳动产品并不属于工人自身,而是归属于生产资料的所有者资本家,资本家再通过交换的形式,把工人的劳动成果转而卖给工人,这就使工人愈加努力生产更多的产品,愈加使其劳动价值产生贬值,并导致生活的窘迫,处于非人化的生存状态中。事实上,在物的表象的掩盖下,工人与其劳动产品进一步分离,并不断丧失着自己的劳动对象。

    其次,劳动者与劳动的异化。在劳动者与劳动产品异化的前提下,劳动作为主体的本质与其剥离,劳动产品的异化必然推导出生产过程即劳动本身的异化。劳动作为人之为主体的本质特征,体现为目的与手段的结合,然而在与工人异化的过程中,劳动沦为一种商品成为工人占有的唯一资本,可以出卖的唯一商品。劳动作为一种活资本被迫卷入资本运行的过程中,让工人的主体性丧失殆尽。

    再次,劳动者与其类本质的异化。在马克思看来,人的类本质是指自由自觉的活动,即人的活动过程由主体自由自觉的展现,主体在其中实现其创造性和自由性。然而,在第二重规定性中,不难发现,工人将本应自由自觉的劳动特质异化为一种可以出卖的资本,并通过其获取廉价的工资以维持最低的需要,甚至可以说工人本身已然异化为一种资本,因此,主体的类本质与主体渐行渐远。

    最后,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因为劳动成果、劳动本身及类本质与主体的不断剥离直至对立,主体间的关系必然陷入异化之中。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必然对立,雇佣关系导致工人处于被资本家剥削的状态下,也使得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关系异化。而在资本家和工人各自的阵营内部情况已然如此,为攫取更大的利润空间,资本家之间本质上属于竞争状态,中小资本家不断被大资本兼并而成为无产阶级,工人之间则需要激烈竞争才能获得资本家提供的有限工作机会,这两大阵营中主体之间的异化状态并无二致,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呈现出异化的状态。

    通过四重异化规定性的分析,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必然结果,只有异化劳动被消灭,工人才能在劳动过程中实现价值,消灭私有制。而这样的解放则需要从工人解放人手,当然工人解放中必然具有人类的普遍解放这一维度。而对于资本主义不合理性的扬弃将会使人类通向更高级别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手稿》中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其共产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 共产主义社会是私有制的积极扬弃。可以说,马克思对于共产主义社会将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展望,始于对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批判,因此,共产主义的应有之义必然有着对于异化劳动的积极扬弃。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必然结果,而共产主义社会的天然使命一定是消解异化劳动,对私有制进行扬弃,并进而实现人类的解放。《手稿》中共产主义社会对于私有制的批判是在承认其历史合法性的前提下而进行的,是肯定私有制在人类历史中的积极作用的,对于私有制所产生的积极成果共产主义并不否认,也绝不破坏。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定然建立在以往人类历史发展的全部成果之上的。

    共产主义社会是消除异化后人本质的真正复归。异化劳动的主导下,工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生存状态背离了主体的特质,因此,共产主义社会一定是在消除异化后对于人类本质占有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要实现的是工人对于劳动的天然渴望,是对于自由自觉状态的再次回归。工人不再被迫将自己的劳动作为商品而出卖,却只能交换得到维持基本生存的工资而已。未来,工人会重拾对于劳动的自觉和劳动的自由化,主体在其中必然充满幸福感。

    虽然马克思在《手稿》中对于共产主义思想的阐发比较全面,但是仍然留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思想痕迹,缺少对现实历史发展过程的考证,也就无法找到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所在,停留在理想化的层面上,这些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方以解决。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确立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的问世标志着唯物史观的诞生、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形成,也促使马克思为共产主义思想找到了坚实的基础,使共产主义终于在此实现了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共产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唯物史观。在形态中,马克思与恩格斯为人类历史的活动和展开确定了前提,即现实的人,而所谓现实的人指的是在物质条件基础上进行对象化活动的主体,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本质实现自身的价值。基于此,马恩明确指出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前行。因此,人类历史的发展,社会形态的变化必然要基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以及生产关系与之的适应的过程,当较高级别的生产力形式出现,原有生产关系无法适应时,较高层次的生产关系方能出现,最终实现社会形态的变迁。

    世界历史想使共产主义思想的实践得以可能。马克思认为,人类历史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来分析:纵向历史指的是自人类产生以来的线性历史,与唯物史观的规律结合不难发现,资本主义社会的出现是源于封建社会生产关系无法容纳其生产力水平而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自身固有矛盾的加剧,资本主义也终将被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而横向历史也就是世界历史使共产主义的实践得以可能。随着生产力及普遍化交往的不断深化,民族、地区、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维度交互影响,人类历史在线性发展的基础上得以拓展。历史成为整体前行的有机体。落后民族、地区和国家因为世界历史的发展,可以不断学习先进的生产力,不断创造可以毁灭资本主义的力量,世界各地区间的共同发展也使得全人类解放成为一种可能。总之,马克思在《形态》中的历史观为共产主义的实践做好了铺垫。

    从人的自由自觉活动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手稿》中,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是消除异化、消灭私有制、对于人性的复归,即要实现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本质。而《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则进一步指出共产主义的目的和归宿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然而,人的潜能似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禁锢,人的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愈演愈烈。人的本质消解在物的表象下,人的价值追求被物和金钱量化,人的能力因为旧式社会分工而不断片面化。因此,共产主义的目的就是对现存一切的不合理进行革命,实现人自由全面的发展。

    三、《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系统阐发

    1847年底,马克思和恩格斯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为其制定了科学纲领——《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宣言》中马克思将已经成熟的共产主义思想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宣告世人。自此,共产主义思想开始走出书斋指导国际工人运动,并影响了人类社会历史进程近两个世纪。与前两本著作不同,《宣言》通篇贯穿的都是共产主义这一逻辑线索。除引言外宣言的四部分从不同维度阐发了马克思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

    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中积极的革命作用。在唯物史观的视角中,资产阶级的出现是必然性的体现,也经历了较长的发展过程,“是生产和交换多次变革的产物”。其所创造的生产力远大于以往所有社会形态创造的总和,事实上。这延续了《手稿》中马克思所认为的共产主义并非历史倒退的观点,共产主义的发展必然要建立在以往一切先进生产力所制造的物质财富基础上,资本主义在唯物史观的视野中,其出现是一种必然,也曾代表着最革命的力量。

    指出无产阶级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力量。如马克思所述,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斗争日趋简单化,仅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而无产阶级正是在资产阶级走向灭亡的掘墓人,从无产阶级产生之日就开始了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历史,随着无产阶级的不断壮大,资本主义自身矛盾的尖锐化,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灭亡。

    “两个必然”揭晓社会发展的未来走向。《宣言》中,马恩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都是历史的必然。从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并结合唯物史观这一历史规律的发现,不难看出,“两个必然”定会实现。人类历史在曲折中不断前行,即使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会出现阻隔和困难,但基于历史规律的科学判断最终会在历史中得以证明。

    从马克思早期的著作中可以看出,其共产主义思想的最终形成经历了不断批判、不断反思的过程,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因此,共产主义理想并非空想,它是建立在历史规律基础之上,目标与过程的统一。从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共产主义社会条件下,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在其中可以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作为一种理想,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中最为伟大和崇高的,也是我们在实现过程中的精神引领。现阶段,我们必须要牢牢树立起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无比信任,对于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不移,这将是中国走向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