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芭蕾舞蹈的艺术审美表现力培养机制
李坦
【摘 要】芭蕾是一门高雅艺术,芭蕾舞也是西方最主要的古典舞种。在芭蕾舞蹈中,不断培养艺术审美表现力,需要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采用启发性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充分将多种启发性元素与芭蕾舞教学相结合,从而有效提升其艺术审美表现力。
【关键词】芭蕾舞蹈;艺术审美;表现力
中图分类号:J732? 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3-0148-01
芭蕾作为一门富有魅力的艺术,不断培养其艺术审美表现力是非常重要的。芭蕾舞的表现力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芭蕾舞的表现力
(一)芭蕾之“开”
芭蕾舞的表现力可以分为很多种,芭蕾舞的开放性,充分突出芭蕾舞的基本姿态和特征。芭蕾舞的学习,是一种从浅到深、从复杂到简单的过程,“开”是芭蕾舞的审美特征之一。演员在舞台的表演过程中,其开放性可以确保演员的身体保持平衡,用夸张和幅度大的动作,不断吸引观众,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表现力。对于芭蕾演员来说,芭蕾舞表演不仅可以使自己的身体看起来更加轻盈灵活,也可以给观众带来高雅的视觉享受。
(二)芭蕾之“绷”
在演绎芭蕾舞的过程中,芭蕾演员将脚踝与脚背绷紧成一条直线,这充分体现出芭蕾舞的表现力中的“绷”的特点。在芭蕾舞的表演过程中,对表演者“绷”的要求非常严格和苛刻,其主要目的是不断塑造表演者自身优美的线条。芭蕾舞的表演,是腿以及全身每块肌肉的参与过程,不仅可以充分突出芭蕾舞的独有魅力和审美表现力,也可以给观众带来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使观众对芭蕾舞产生一种延伸感,进一步促进芭蕾舞达到完美理想的境地。
(三)芭蕾之“直”
“直”是芭蕾舞表现力之一,在芭蕾舞表演的过程中,需要表演者腿部的线条达到“直”的状态。对于表演者背部和站姿的要求也很高,需要背部的垂直,以及站立过程中姿势的直立。在表演过程中,需要将芭蕾中的“直”充分与前两种基本形态相结合,促使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各个表现力之间相互配合和支撑。这种直,对于芭蕾舞表演者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在表演过程中对脊椎的垂直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在表演过程中可以对力度进行很好的掌握,有效控制脚尖和旋转等动作的表演。
二、芭蕾舞蹈的艺术审美表现力培养策略
(一)采用启发性教学方式
首先,可以在芭蕾舞蹈的原基础上进行革新和融入新的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基本功的鼓励和引导,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其次,教师可以采用“即兴舞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即兴表演和学习。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为单位,让学生之间拉开距离,自由地进行站立。随后,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音乐,充分发挥学生对芭蕾舞蹈即兴表演的想象能力,令學生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即兴发挥,让学生充分融入自身的情感和审美观念。最后,通过肢体将所想要表达的内容表达出来。这种与音乐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舞蹈想象力,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表现力,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芭蕾舞蹈当中的艺术和魅力。
(二)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教师应积极学生营造良好教学环境和氛围,可以根据不同的芭蕾舞表演内容,适当在舞蹈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观念的渗透,充分调动学生肢体的感知能力。不仅有利于巩固学生芭蕾舞基础,也能有效培养学生艺术审美的表现力。例如,教师在运用欢快和轻盈的音乐对学生进行芭蕾舞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利用跳脚、旋转和小腿踢等方便的动作,充分演绎和诠释音乐当中的欢快内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审美表现力。而在对学生进行哀伤音乐内容的训练时,教师可以换一种教学方法,比如让学生利用擦地、蜷腿侧跳或画圆圈等动作,不断对惆怅和哀伤的音乐氛围进行诠释。通过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芭蕾舞表演中的情感,也有利于促进学生艺术审美表现力的提升。
(三)深化芭蕾舞表现内容
在芭蕾舞的表演过程中,艺术审美表现力与舞蹈的感知力息息相关。培养艺术审美表现力,需要不断深化和丰富芭蕾舞的表现内容,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和提高学生对舞蹈的热爱。例如,教师可以将古典舞当中的相关内容充分与芭蕾舞教学相融合,并充分借鉴优秀的古典舞舞蹈动作,感受古典舞当中的美和相关情感。此外,在培养艺术审美表现力的过程中,可以针对不同舞蹈内容和情绪,将不同的面部表情融入舞蹈表演当中,从而为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表现力奠定良好基础。
三、结语
为进一步培养学生艺术审美的表现力,需要采用启发性教学方式,不断营造良好教学氛围以及对芭蕾舞表现内容进行创新,从而有效提升学生艺术表现能力和素质。
参考文献:
[1]张靖.试论芭蕾舞的艺术审美表现力[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4(02):125+123.
[2]仲玫.浅谈芭蕾舞教学中的基本功训练与艺术表现力的培养[J].音乐生活,2005(10):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