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发展研究

    夏侠

    

    关键词:中华学术外译 翻译质量 传播效果

    为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促进我国优秀学术成果走出去、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办公室(下简称国家社科基金办,现称国家社科基金工作办)自2009年开始策划并调研外译项目,后于2010年设立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下简称外译项目)。[1]外译项目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类别之一,主要资助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优秀成果以外文形式在国外权威出版机构出版,增进国外对当代中国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推动中外学术交流,提高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截至2020年底,共有1027项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涉及英文、法文等数十个语种,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发行,成为向海外译介中国学术成果的重要平台和渠道。

    一、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运行的三个阶段

    在项目推行的10年间,国家社科基金工作办对项目申报和评审机制进行了两次大的调整,相应地,可将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运行划分为三个阶段。在项目执行方——中方出版社、作(译)者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与磨合过程中,针对项目的评审和管理办法不断改进、逐渐完善,立项数量不断增加,语种及海外合作出版机构范围也逐步扩大。

    (一)第一阶段(2010-2014年)

    在这一阶段,项目主要由中方出版社全权负责,由其组织翻译并联系海外出版机构最后在海外出版。这种管理办法的优势在于能够集中精力在短时间内完成外文专著的出版,如由高等教育出版社负责出版的“中国前沿”系列等。之后,虽然采用选题申报评选的办法,但还是集中在国内几家学术出版机构且选题由国内出版社推荐,海外合作出版机构也由其确定;项目立项后,由国内出版社负责组织翻译(由译者/作者主持项目约占15%—30%,参考中华学术外译项目2010—2014年立项名单),存在选题内容单一、语种单一、海外合作方单一、译者参与度有限等问题。作为国家级科研项目,无法吸引更多学者/译者参与其中。

    (二)第二阶段(2015-2018年)

    学术走出去,作品的学术价值、国外出版机构的影响力、译者语言功力三者缺一不可。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规划办从三个方面对项目进行调整,一是选题广泛征集、严格评审;二是对海外合作出版机构严格筛选;三是严把翻译质量关,启动联合申报机制。

    经过相关专家评审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批,形成国家社科基金外译项目推荐选题目录和国外出版机构指导性目录。改革后,海外出版机构覆盖16个国家、涵盖11个语种,既有西方知名的综合性出版机构,如约翰·威利出版公司、兰登书屋、泰勒·弗朗西斯集团等;也有高校和科研机构所属的学术性、专业性强的出版社,它们虽然规模小,但学术性强、知名度高,如莫斯科国立大学出版社、黎巴嫩科学出版社、古巴社会科学出版社、墨西哥学院出版社等。在对国外出版机构的筛选上,指导性目录既重视出版机构的综合实力也兼顾了学术影响力,符合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国际影响力的定位。

    本阶段外译项目申报机制充分考虑译者科研考核的需求,增加出版社与作(译)者联合申报,共同主持项目。译者负责书稿翻译工作,出版社负责与国外出版社协调出版、推广等事宜,各司其职。为保证出版质量,国家社科基金规划办要求在外方出版图书之前,提交外文书稿供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审核,合格后方可出版。

    此次外译项目评审机制改革大大调动了作(译)者的积极性,从机制上解决了外译项目“译什么、谁来译、谁出版、谁推广”等问题。

    (三)第三阶段(2019年起)

    2019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第二次启动改革。主要在资助语种、申报主体、项目主持人申请资格等方面做出调整(见表1)。

    在申报要求中,明确了项目申请人要建立“中外编、译、学协同合作”课题组,课题组须至少配备一名外方合作译者/审校人员、一名项目涉及学科的中外专家学者。合作译者/审校人员一般以外文版所在语种为官方语言的国家的优秀母语专业人员为主,參与课题组的人数不限。外译的文本内容经过修改后翻译,译者团队将学者的核心观点译介出去。外方审稿专家润色修改,能有效提高外文版著作的可读性,提升目标语国家读者的接受度。

    二、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存在的问题

    从长远来看,这样的改革有利于中国学术在海外的出版和传播,有利于提高中国学术在国际上的关注度。但是从目前的评审和管理机制看,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项目执行谁来主导有待商榷

    由译者来主导项目,对外出版完全以科研项目的形式来运作则违背了图书出版、版权贸易这一商业行为的运行规律。如在项目申请阶段,多数译者不了解著作权归属,认为获得作者口头/笔头允诺即可。当多位译者向作者承诺承担外文版翻译工作,有些作者会草率授权或重复授权。而出版界的行业规范一般是作者在图书出版时就将该书的著作权及外文版权授予出版社。对于版权归属的不了解就会导致无序竞争,出现一本专著有多个译者申报,甚至随便与国内非原著的出版社联合申报等情况。译者的随意性,特别是在与海外出版机构沟通时,承诺对方高额补贴,扰乱了正常的版权贸易市场,在开展正常业务谈判时外方出版机构会提出收取高额出版费。

    对因职称评审需要申报外译项目的译者,虽是整个项目的统筹方,但因其同时在高校/科研机构承担教学和科研工作,很难将全部精力集中在外译项目上。他们在协调作者改稿、海外推广等方面受资源和业务局限,很难开展。项目时间跨度约3年,作为项目主持人,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缺乏监管,特别是当其因对翻译项目的难度缺乏预判时,项目的周期可能被无限延长乃至无法完成,此外,译者也很难对外方的出版行为进行约束、对后期的图书海外宣传没有话语权。如出版最终无法完成,产生的负面效果还将影响到国内出版机构的海外信誉等。

    (二)项目涉及选题内容不均衡

    从选题内容看,立项选题学科分布不均衡,截至2017年立项数据显示,立项共涵盖22个学科,其中经济类(16%)、历史类(17%)选题获得立项的较多,[2]且专著主要集中在学术名家、大家的作品,中青年学者的研究成果较少,不利于海外学者全面了解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的整体情况。

    针对图书内容内宣与外宣的区别,如原著不经由作者修改而直译,特别是30万—50万字的原著全文翻译,篇幅宏大,也将大大降低海外读者对译著的接受度。

    (三)翻译质量缺乏保障

    从翻译质量保障看,对于没有自己擅长学科领域的译者,专业知识的欠缺会影响到翻译质量。组建翻译团队的项目主持人,既可能潜心培养团队,也可能将翻译工作分解给自己的学生,忽视质量把控。而外译项目将没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优秀译者拒之门外,也会错失优秀译者。

    对于涉及敏感问题的图书,如涉及宗教、民族问题等,翻译表达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对外传播效果。而译者作为项目主持人,缺乏翻译过程中客观的质量监管。

    (四)海外出版后传播效果跟踪难以量化

    《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鉴定结项办法》规定,成果结项后,项目负责人或负责单位应连续3年以电子邮件形式向国家社科基金工作办报送成果出版后的社会反响。图书海外销售的数据,译者很难获得;而中方出版机构因与外方有业务往来,按照行业惯例,外方会定期向中方提交销售报告。中外双方出版机构也会不定期组织图书的海外发布等系列宣传活动,双方的市场部(营销中心)会及时掌握宣传反馈,这些都是译者难以做到的。让译者作为项目主持人完成此项任务是个挑战。

    三、对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优化执行的对策

    (一)发挥中方出版机构在项目执行中的主导作用

    由中方出版社主导整个外译项目,作为管理方,协调各方工作以期提高项目执行的效率和质量。在多方合作时,尽早签订《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分工合同》,明确各方职责,以确保项目执行过程中大家在各自熟悉的领域尽责。

    外译项目不同于其他社科基金项目,其最终的研究成果是出版和传播。只有由出版机构来联系各方,才能遵循图书出版发行的市场规律,使出版机构、科研人员(译者/作者)与外方出版机构等通力合作,共同创造项目有序发展的生态环境。

    (二)科学规划外译选题,促进外译项目全面持续发展

    对翻译的内容,即“译什么”要有规划和分类。目前申报说明里已经区分重点类和一般类,最直接的区别在于资助标准。笔者建议要对重点类选题,在书稿内容、海外出版机构、译者团队等多方面严格把关筛选,使更多内容经典、翻译过关的学术作品在海外传播。

    重点类和一般类选题的分类在区分走出去学术层次方面是有益尝试。此外,笔者建议可以适当增加经济类、历史类之外的学科立项数量,从更多学科推介中国学术;还可增设青年类外译项目,或者在一般类选题中鼓励支持更多中青年学者的原创成果外译,培养并形成海外学术传播的学者梯队。

    (三)培育译者人才队伍,建立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译者库

    对翻译团队的组建,即“谁来译”要有准入标准。通过外译项目,促进翻译人才、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应借助平台、软件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促进项目的优化执行。要完善外译项目专家库,加强项目中期的审稿机制,在程序上将翻译质量、学术质量以及政治质量的把关前置。

    (四)建立健全海外传播绩效考核制度,动态跟踪海外传播效果

    做好中国学术海外传播,既要重视数量,也要重视质量和效果。要建立健全海外传播绩效考核制度,构建包括传播数量、质量、效果等核心指標的中国学术海外传播评估指标体系。由中方出版机构牵头,联络中国文化走出去效果评估中心,[3]每年对外译项目的海外传播效果进行动态跟踪,除海外销售数据外,还可对海外馆藏、图书的引用率、下载量等综合数据进行收集。建立学术图书走出去监测数据库,适时进行效果评估。要发挥考评结果的导向功能和推动功能,将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结果作为外译项目评审的重要依据,进一步规范和引导外译项目的执行和管理。

    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为中国学术成果对外推广搭建了保障平台,起到了引领、指导和助力作用。经过10年的积累,中国学术著作在海外出版取得了一定成效,推出了一批优秀的现当代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使一批国际化学者脱颖而出,并在国际学术界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在不断调整和完善中推动一批学术精品力作在国际学术舞台上代表中国学术向世界发声,对展示“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庆存.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起步与探索——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浅谈[J].中国文化翻译与传播论坛,2014(4).

    [2]张艳,何丽云.中国学术著作外译与传播能力提升策略——以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为例[J].科技与出版,2018(7).

    [3]毛莉.摸索中国文化世界影响力评估标准[EB/OL].(2014-01-20).http://www.cssn.cn/sjxz/zxdt/zxzx/201401/t20140120_948239.shtml.

    (作者单位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