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视域下危机事件的媒体应对策略研究

    关键词 全媒体 公共危机 危机传播 应对策略

    作者简介:郑倩倩,宁德市蕉城广播电视台。

    中图分类号:D922.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4.181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且稳定的舆论环境,尤面对突如其来的公共危机,良好的舆论氛围能够帮助化解危机。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正在进入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渠道日益多元化,大众媒体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肩负的责任越来越大,[1]其第一任务就是做好党和人民的“传声筒”,做到为党正言、为民发声,就是要有针对性、及时地传播公布政府相关部门的权威信息,向公众传播事实的真相。充分发挥大众媒体保障社会安定团结、维护和谐发展社会的稳压器、安全阀的作用。为此,一方面在危机事件的应对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快速及时高效地传播正确的事实信息,满足人民大众对于相关事实的知情权;另一方面,将社会大众的真实心声及时传达给政府相关部门,扮演好信息传播者的角色,发挥其承上启下的信息枢纽功能。相关部门只有认清问题,及时做好信息通报,方能化解公共危机,维护社会安定。一、全媒体时代媒体媒介的特征分析

    全媒体时代人人都可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当前媒体媒介越来越丰富,其既包括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也包括了网络、移动端等新兴媒体。全媒体时代的媒体传播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主要有:

    一是传播及时快捷。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越来越便捷,新闻媒体往往能够借助相关平台,对相关事件的发展进展进行现场同步直播。相关部门在处置相关危机方面,已经没有了时间差,必须在信息透明的前提下合理处理危机,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共危机处理的难度。

    二是形式多样同步互动。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渠道越来越多样,包括报纸、广播、电视、微博、微信、直播平台等,同时媒体与受众之间能够实现不同程度上的信息互动。显而易见,事件发生现场人人都可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这些传播渠道为媒体传播信息提供越来越多的途径和手段。

    三是信息表达生动碎片。全媒体时代,媒体在事件表达上涵盖了视觉、听觉、触觉等,能够从多方面刺激受众的感官,媒体能够通过各种角度对事件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报道,一定程度上更能打动受众对象,但也存在媒体对事件报道的片面化、碎片化的问题,[2]影响事态发展。简而言之,全媒体时代媒体呈现出诸多新特点,必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公共危机事件的传播。二、危机事件中媒体传播存在的问题

    (一)危机传播中媒体存在信息滞后虚假

    为了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在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置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往往采取“内紧外松”的应对策略,甚至存在隐瞒事情真相的情况。由于受到“泛政治化”思维以及相对保守媒介制度的禁锢和影响,不少媒体错误地认为“灾难新闻”就是“负面新闻”,因此面对所谓的“灾难信息”,不少媒体选择观望甚至直接保持沉默,有甚者把“反面文章正面做”,硬把本是一出“悲剧”演化成一曲“颂歌”,使之给人们的警示作用丧失殆尽!与此同时,媒体在报道灾难新闻的死伤人数、受灾程度失实,必然影响救灾减灾,甚至会引发民众心理恐慌,引起国际社会的质疑。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是媒体人,公共危机事发现场,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新闻媒体一旦虚假播报、播报滞后,必将引发更多、更大的公共危机事件,影响社会和谐。

    (二)危机传播中媒体存在信息导向失衡

    人们对于危机的恐惧,往往因为危机本身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一定程度上源自于信息不对称。在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导向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危机处置的结果。当前媒体对危机传播过程中的信息导向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衡问题,影响了公众对公共危机事件的正确认知,不同程度上影响到社会安定和稳定。众所周知,媒体积极作为,能够在很大程度化解不明事件引发的恐慌。面对公共危机事件,一些媒体选择“报喜不报忧”的报道态度,其主观目的在于尽量降低灾难引发的社会压力与负面影响,因此常常粗略地处理危机的信息传播,其结果不仅没能降低负面影响,反而增加了公众的恐慌心理,影响了社会的安定与稳定。

    (三)危机事件中媒体前后传播策略差异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化解危機的最好方式就是防患于未然,要在危机发生之前做好防范工作。其中,媒体对危机相关信息传播具有预警功能,公共媒体通过对可能发生危机的苗头性的信息进行必要的宣传,增强公众的危机意识,并为相关部门发现危机、做好研判提供必要的信息依据。显然,有利于相关职能部门尽早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即将发生的危机,从而将危机化解在萌芽状态,减少危机的社会危害。然而现实中往往存在媒体对于解决危机的作用被弱化的现象,例如危机事件中媒体未能在危机前后及时发声,引导信息的健康传播,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显然更谈不上发挥媒体的预警作用。如何保持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前后媒体在传播策略的一贯性,关系到危机事件的处置结果。当前,仍然存在媒体对危机事件的信息报道预案不多、危机前后的媒体报道差异化不大、应对比较仓促等状况,客观反映了危机事件发生前后媒体应对策略不足的问题。三、危机事件中媒体传播的策略建议

    (一)把好社情民意,找准自身定位

    媒体是政府与社会公众沟通交流的重要途径和渠道。危机事件中媒体的信息传播既能让政府的声音发得出去,又能让社会公众了解事情的真相,显然,媒体是应对现代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重要介质。相关职能部门构建危机应对机制必须充分考虑媒体的应急反应联动机制。在危机事件中媒体所处的信息管理系统也逐步从“台后”走到了“幕前”,不再单纯是对危机过后情况的总结补充,而是对危机实时的信息传播控制。[3]

    众所周知,媒体具有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一方面,媒体能够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免受强权侵犯,另一方面,媒体能够对公共权力进行监督,一定程度上遏制权力寻租,产生权力腐败。因此,面对突发事件引发的公共危机,媒体记者必须坚守职业道德,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发挥舆论正向监督作用,为政府制定正确的决策提供舆论支持,为化解危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有效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提供监督保证。显然,应对突发事件,化解公共危机,媒体应该重视如下几个方面:高度重视和维护民众的知情权,及时告知和准确报道事件相关信息;扮演好政府的喉舌的角色,及时准确传达政府的危机处理对策;坚持实事求是,准确把握社会舆论导向。

    (二)促进媒体融合,进行传播照应

    当前,媒体的媒介形式越来越多样,信息传播途径越来越丰富,不同媒体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舆论发展的方向。尤其是全媒体背景下,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鉴于全媒体具有不确定性、不可控性的特点,忽略媒体融合,容易导致危机产生与激化。当前不同媒体媒介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往往存在双向、多向及交叉的状态,在这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可能引发新闻公共危机。当然我们强调可能引发新的新闻公共危机并不是说不同媒体之间必然存在对抗,相反通过必要的引导,不同媒体能够实现相互融合。为此,我们需要审时度势,一方面发挥好传统媒体的积极作用,同时应该有效创新媒体交融的新方式,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信息共享,实现线上线下的交融互通,共同为维护社会稳定服务[4],如探索共建合作网站、扩大其权威有效性。另一方面也要对新媒体加强舆论引导,使之在发挥多渠道、广链接、互动快等自身特色的同时,尽量加强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沟通互动,为更好地化解危机事件服务。

    (三)提升传播水平,改善传播质量

    当前媒体信息传播应该对准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5]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需要。一方面媒体做好危机信息发布。特别是危机爆发时,社会民众对危机事件了解不够全面,甚至存在错误的理解和认识,媒体有必要改进传播速度,提高传播水平,及时破解“泛政治化”束缚,做好危机警示宣传,增强社会民众的危机意识,凝聚力量,有效应对危机。事实上,化解危机的重要方式就是通过信息公开透明,减轻社会民众的恐慌心理,为政府、社会与民众共同应对危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媒体不要刻意回避危机的严重性和处理危机遇到的困难,而应该更加主动、详实报道危机事件的原委,引导民众对危机事件形成理性认识。另一方面,要强化传播正向引導。在处理危机过程中,信息传播沟通处理得当,媒体能够为组织所用,有效的信息传播不仅能降低危机的负面影响,还能一定程度上提升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6]媒体能够影响受众的认知和思维,相关部门要通过媒体向利益受损方等利益相关者宣示自己的危机管理措施,表达自己负责任的态度,利用媒体塑造良好形象,以期减少媒体带来的负面效应,从而转危为安、化危为机。

    全媒体时代 ,媒体必须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找准媒体定位,加快促进不同媒体间的融合,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尤其要依托线上媒体与线下媒体的有效结合,不同媒体要有效整合,清晰再现公共危机事件的原委,服务于化解社会公共危机,推动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楚新.粉丝经济:新媒体环境下新的经济增长活力[N].中国青年报,2019-08-19(2).

    [2]丁小芳.全媒体时代舆论场的结构演化及其引导[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118-125.

    [3]任贤良.领导干部如何面对新兴媒体[J].红旗文稿,2012(9):4-9+1.

    [4]张璐妮,唐守廉,程玉红,翟瑞瑞.融媒体环境下公共危机事件治理策略网络传播效果比较研究[J].情报科学,2019(9):139-144.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 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6]刘人境,孙滨,刘德海.网络群体事件政府治理的演化博弈分析[J].管理学报,2015(6):91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