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陶艺的审美追求与发展趋势
金群波++郭伟
摘 要:现代陶艺是基于掌握陶瓷烧制技术并结合现代审美规则进行创作的艺术形式,现代陶艺的基本内涵至少包括“现代”、“陶”、“艺”这三个方面。一是现代史从时间维度上表明其与传统存在区别;二是陶在陶瓷烧制方面有着基本的技术要求;三是艺兼有学问、审美、视野、情怀等方面要素。现代陶艺体现了对于材料和工艺方式的掌握能力,对于自身精神追求。现代陶艺在其存在方式和特性方面,在于现代陶艺仍然是一种艺术形式,与之相伴相生的是艺术最惯常具有的审美效果。本文通过深入认识现代陶艺的基本内涵,进而探究现代陶艺的审美追求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现代陶艺;审美;发展;内涵
1 前言
对现代陶艺的认识,往往会从形式上去认知、了解,或从经验主义出发去简单地认为现代陶艺就是艺术性地“玩泥巴”。当然,从现代语境分析,这也是最为恰当地阐释,因为现代语言环境中“玩”是具有深厚内涵的一词,从通俗的“玩乐”到高雅的“品玩”,都把人们的心态、情操、境界蕴藏其中。作为概念定义,很多学者对现代陶艺有着不同的理解。
2 现代陶艺的基本内涵
一般而言,现代陶艺是指陶艺家运用现代审美规则及现代陶瓷装饰技法进行陶瓷艺术创作的行为。现代陶艺家并不完全强调手工技艺,而是借助复合材料和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创作。在工艺方面,打破传习的制作程序,重新设计组合。
李茂宗先生也曾谈到现代陶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初,对于现代陶艺概念的理解分为四个阶段:1960-1965年间认为现代陶艺是传统陶艺的造型加以个人主观的色彩;1965-1972年间认为现代陶艺是在瓶罐以手拉坯陶器成型功能上努力寻求新境,在彩釉的色感与质感有某种程度的创新,在传统与现代的边缘游离;1973-1979年间,陶艺不再是陶器观念更替为之一新,形随意破,意随形立,从视觉的形象走向心意的形象;1980年之后陶土与瓷土并用立形及塑,既有雕塑的形体语言与多度空间,又随心所欲随手塑造,对生命与人生,自然与艺术更深的触及与触发,作品已完全不为形所限。彩釉随情泼洒、流动与凝集,在意识与无意识之间,得以自然混合一种艺术作品。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著名教授金宝升先生在其论著《学习传统陶瓷艺术·发扬陶瓷艺术传统》当对‘传统陶艺有过深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现代陶艺概括了七要义:部分陶艺家,企图摆脱传习羁绊,在现代艺术流派的理论基础上,创作了大量新作品,称为‘现代陶艺。
在区分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两者概念差异时,不能简单地把前卫派陶艺称之为现代陶艺,而将民艺派、技艺派笼统地称之为‘传统陶艺。就“陶艺”字面意义而言,无非是陶瓷艺术的简称。至今在西方各国,仍使用"陶瓷制作"和"陶瓷设计"两个概念。前者指手工制作,后者指产品设计。杨永善先生也认为"现代陶艺则是以审美功能为主,是为了给人们欣赏和美化环境所创造的,同时也有一部分是具有实用价值的。现代陶艺已经成为造型艺术中的一个新的门类。现代陶艺独具艺术品格,有着鲜明的个性,独特而又多样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现代陶艺是从传统陶瓷的理念和技艺中脱颖而出的,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广泛地从不同的方位寻求新的表现形式。现代陶艺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具有极其丰富的艺术形式和独特的造型语言,在创造者的智慧支配之下,土石在火焰中进行着变幻和肯定,凝聚成具有艺术生命力的作品。这种区别于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现代陶艺,有着其它造型艺术所不可比拟的表现力和感人的艺术魅力。
3 现代陶艺的审美追求
笔墨当随时代,现代陶艺亦然。现代陶艺相对于传统陶艺而言,从时代特征上更多地"取材于"现代,着眼于现代环境进行的陶瓷艺术创作,自然形成了现代陶艺的审美追求。
朱乐耕在《中国陶艺的现代思维》中谈到:“现代陶艺流派众多,但可分为两大主流:即前卫派陶艺与民艺,这两个派别的作者们都认为现代陶艺应是单纯的、朴素的。因此,他们对传统陶艺中因袭陈旧的作风都进行了一致性的、猛烈的批判,但他们的发展方向和追求的目标却是完全不一样的,甚至是相反的。”白明对现代陶艺定义性的描述是:“所谓现代陶艺是艺术家借助陶瓷材料,或以陶瓷材料为主要创作媒体,远离传统实用性质的观照,表现现代人的理想、个性、情感、心理、意识和审美价值的作品形式。这种审美价值重视挖掘的主要不是客观世界,而是现代社会中人的内心世界。重视新的表现方法和新的表现形式,将暗示、隐喻、象征、联想、意象等手法视觉化,表现人的意识的流动和对这个世界和社会的多种认知。”
现代陶艺在观念与审美认知上与传统陶艺有着相当大的差异,现代陶艺家作为个体陶艺家的独立创造,不仅在外观上改变了陶艺的审美形态,还在功能上改变了传统陶艺的实用目的,是一种纯粹的艺术创造,成为创作主体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实现个体精神价值的媒介。与传统陶艺不同,现代陶艺只是以陶泥作为它的物质载体,而借以体现的却是一种现代的艺术精神。它主张自由创造、个性发挥,即使有些作品仍然保留着容器的形态,但已不再是以实用为目的,并且突破了原有的技术规范,扬弃了传统古典审美趣味的发展。现代陶艺创造的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化的现代陶艺是现代艺术家、工艺师借助了陶瓷这种材质,用泥性所特有的语言来表达现代社会中人与他人、人与本能、人与自然、人与理想的新兴关系,它是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和行为方式。它与传统的陶艺有着血缘关系,但并没有传承上的顺序,因为现代陶艺是以反叛传统为其起点的。
4 现代陶艺的发展趋势
结合西方国家陶艺发展的历程和以上中国陶艺家们对现代陶艺的阐述,我们可以得出现代陶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现代陶艺涵盖生活陶艺和纯艺术陶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陶艺。而狭义上的现代陶艺则是指有现代艺术形式,又具有中国陶艺传统特点的陶艺。现代陶艺家身处现代陶艺潮流的最前沿,接受着西方及国内当代现代陶艺思潮之影响,甚至这些陶艺家市场经济与艺术创作之间已经深谙形式法则的创造性。
4.1 现代陶艺的艺术语言日趋丰富
就陶艺创作实践而言,珍视并充分发掘和利用陶艺语言在现代陶艺表现方面的优势,便成了陶艺现代语言之类追求的具体内容。这一类型陶艺家们作品试图用泥土的韧性、釉料的流动、窑火的张力来达到亲近自然、展现回归生命的理念。甚至将做陶、生活混而为一的,以直接和原初的方式来体验生命,以期达到情感的真挚感。从传统的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转化为以天合天的道法精神,这种静默、体悟、醇化来加强对陶艺的修为,使得这种自然回归与喧嚣的现代陶艺形式浪潮形成鲜明对比,从而获得更深刻的东方意趣和民族内在的意(下转第53页)象体验,来保持陶艺创作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和心灵感知的完整性。
4.2 现代陶艺日趋成为精神符号
陶艺的象征意味陶艺作品一方面是陶艺家精神活动的产物,有着强烈的个体意识和独立的精神面貌;另一方面又是生命活动的符号形式,具有象征性和寓意性,在观者欣赏的同时引起情感的共鸣和独特的精神体验。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创作的基础是实证主义,是与唯物论相联系的自然主义。到了现代陶艺冲击后,年轻的陶艺家们开始对这种实证主义和自然主义表示厌烦,认为它们单调乏味,脱离现实的鲜活性,并且没有神秘感。于是在许多作品中出现了许多非理性的和神秘感的表现。所谓的象征,是创作者用过去经验过的事物来比喻或暗示目前的所见、所闻、所感的事物。这两种事物在新旧交替的思维转化中,会产生新的思想感情。
4.3 现代陶艺更加注重视觉震撼
现代陶艺表现手法中有一种常用的手法就是外形和内容的结合,通过洞悉外形与内容之间有某种内在联系的象征,即外形有着刺激性和吸引力,内容比较深刻,暗示着一般社会性的问题或精神方面的基础,从而在现代陶艺创作中形成作品强大的视觉震撼力。如孟福伟陶艺《生死时速》亦有这种表征,该作品突破传统陶艺的形式技法,采用写实手法塑造人物,还原5o12汶川地震千钧一发的现场感,人与物组合的整体面貌给人以山的凝重感、建筑的永恒意味,"生命的崇高与敬畏感"油然而生,"人间大爱与众志成城"呼之欲出,作品具有强大的视觉震撼力。作为现代陶艺的表达的情绪性和象征感,也是依靠媒介将那种细致、复杂的一刹那感觉,来探测心灵深处最隐蔽的内容。艺术家将这种最敏锐、最具有刺激力的感觉有机地“植入”到现代陶艺作品中,形成强大的视觉震撼力。
5 结语
陶艺的创作有时是一种抽象,通过在自然面前深思,然后取得它,但是要忘掉它的效果,我们只是带着不完美的想象在心灵之船上航行。无限的时间和空间是更加可以捉摸的。另外,现代陶艺象征意味的追逐中,不能忽视它原始性的诉求。这就是陶艺的原始性、本能的、暗示的现代陶艺本质。它的创作过程是一种精神脱胎而至,所含有质朴、天真的本性和相应的神秘感。
参考文献
[1] 秦锡麟,张婧婧.现代陶艺的世界性、民族性、地域性及个性[J].
陶瓷学报,2005(01).
[2] 金银珍,金在龙.现代陶艺的艺术语言[M]. 学林出版社, 2005.
[3] 白磊,白明.中国今日陶艺[M].江西美术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