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问题

    孙巍

    【摘要】班级管理是对于学生的管理模式,把学生分为班级分开管理能让管理效果有了很大的提升,在管理的过程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促进学生差异化的发展,让高校的学生在自身发展时,能够得到学校和教师的及时帮助,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班级管理;以人为本;高校教育;学生发展

    在高等教育中,班级的作用被比较大的弱化,在高校的教育中一般采用大课堂的教学模式,2到3个班一起上课,所以班级的作用显得不是那么重要。所以经常造成一个班级中可能会出现互相叫不上名字的现象。对于高校的班级管理就是要改善这种学生和辅导员的陌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陌生,让学生融入在班级这个大家庭中。

    一、高校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学生的生活中目标不仅仅为是为了学习,还有人际交往、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能力需要锻炼,大学是多数人步入社会得最后一步,也是学生时代到社会工作者的过渡时期,所以在这时候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是最好的时期,而班级就是学生锻炼社会能力最便捷的地点。高等教育的班级就像一个微观的社会,学生之间综合素质的差距就会在这里有着明确的差距,学生之间会出现明显的分层或者形成小团队,所以能够处理好学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在高校的班级管理中,已经会牵扯到利益的问题,我国每年为高校学生提供数目高昂的助学金和奖学金。因为金额较大,所以班级内部拉关系,抢票的人不在少数,为了实现班级管理的公正化,让班级得整体风气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势,保障国家的助学政策落实在确实需要学生的身上,所以就要做公平问题上想办法,维护班级秩序。

    二、班级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一)充分的信任和期许。高等教育的学生年龄都在18岁以上,在我国法律上属于完全责任人,需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担当,已经是独立的个体。其能力也是值得肯定的,所以在班级管理上应该又对学生充分的信任,这批学生已经不是懵懂无知和任性的孩童了,而是有自己的思想和想法。在出现行为与班级管理相悖的时候,学生一定是由自己的一些想法,需要及时的与辅导员、教师或者院系领导交流,很多时候就会发现学生的做法往往都是存在一定道理的,只要不违背法律和道德要求,完全可以信任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处理事件。同时在班级管理人员上可以对学生有一种期待,年轻人的想法总是能够灵活多变,有些时候他们往往能找到更好的处理问题的方法。所以对于班级中不同的思想和想法是需要鼓励和支持的。通过班级内的互相交流实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优秀的管理制度。对不同的想法鼓励和支持并不是放纵,而是对个人能力的信任和期许。但是凡事做事都有一个原则,利用一个科学得管理制度来制定出一个学生做事的原则,这就是对学生管理最大的作用。就好像一个鱼缸,表面上看鱼缸是禁锢住了鱼的自由,另一方面,鱼缸的也是鱼提供了必要的生存环境。科学的管理制度也是一样,班级管理表面上的确制约了一些人的行为,但是另一方面优秀的管理制度让保证了学生的行为不越雷池一步。为学生的行为奠定了一个规范,这份规范在未来步入社会的时候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让学生产生自律思想,控制自己的行为不会触动到法律和道德的底线。

    (三)用人格魅力凝聚人心。一个班级团不团结其实主要看两个人有没有人格的魅力,第一是班级辅导员,另一人是班级的班长,让高校的学生团结起来,就要看这二人得组织能力的强弱。大学生不是小孩,原来那一套教师的威慑对于大学生几乎没用,能够很好的凝聚人心的主要是依靠人格魅力。自古以来优秀的管理者都有出色的人格魅力,人格的魅力不仅展现在一言一行,也展现在内在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身先士卒上。

    三、用“情”“法”相结合来塑造学生的品质

    情感教育是学生接受教育和管理的基础,是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步骤。班主任要时常怀着真诚的感情,“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的进行换位思考,从情感上来接近学生,从思想上来塑造学生。俗话说,“亲其师,方可信其道”,只有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了爱与关心,在班级管理中才具有较强的感召力,才能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学生才能自觉愉快地接受管理、教诲。

    (一)情是温暖和激励学生的不断进步的“催化剂”。应时刻关心学生的点滴成长及进步,不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和文明习惯。在平时的教学和管理中,多用一些伟人、众所周知的成功人士的事迹,使学生懂得做高尚的人所必备的优良品质。同时,还应注意学生健康的心理的形成。要经常寻找时机,与学生交心谈心,从生活和学习上尽可多地关爱学生,想方设法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上遇到的种种困难,从而成为学生心目中心灵的驿站和心理可依托的可靠对象。另外,还应对其班级管理的工作无限热爱,在班级管理中认真负责,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用行动去影响学生。在平时的管理中这样,班主任的一句话、一个手势,甚至一个眼神都会在学生的心理上产生震荡,使他们充满自信。

    (二)“情”“法”统一能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没有了原则的爱是溺爱,而过分的严厉又缺乏情感的交融。如果只有制度,只能规范学生的行为,就无法走进学生的心灵,也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因此,情是制度的灵魂,制度是情的保障,只有制度才能使情得以实现,才能使情贯穿于整个工作当中。因此,情与制度的统一与交融,才能规范学生的言行,感化学生的心灵,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这样,既发展了自己,也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奋发进取的精神。

    四、总结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以人为本”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高,它需要的是大批具有自主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主体人,创新的人才需要创新的教育、创新的管理来培养。而“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人的主体作用的价值,注重人个性发展,重视人创新素养和创新意识培养,这正是符合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

    参考文献

    [1]郭石宝.简论班主任管理艺术[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4(01).

    [2]赵燕俐.班主任管理工作新思路[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