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幕知“音”:史诗电影《钢琴家》的音乐审美之旅
吴媛媛
音乐与电影是时空艺术的体现,是时空艺术的主载体。音乐具有描绘情景、营造气氛、刻画人物心理、深化主题等核心特点;而电影是将音乐、画面、语言相互配合,听觉、视觉、情感高度统一,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氛围,刻画了人物的心理变化,渲染了戏剧冲突和矛盾;总之,音乐为电影的叙事功能添加了更为生动的元素,使电影《钢琴师》更加耐人回味。
电影《钢琴家》是由波兰著名的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根据钢琴家什皮尔曼撰写的小说改编而成,影片以主人什皮尔曼的个人经历为主,讲述二战期间波兰犹太人遭受德国纳粹侵略迫害而内心不屈抗争的历史故事。作为一部史诗般的电影,故事情节勾起了人们对那段战争岁月的回忆和控诉,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思想价值。影片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的战绩,除了影片的宏大史诗背景、跌宕起伏的情节之外,可以说电影中的音乐是这部电影取得成功的关键。影片内容描绘一位天才的波兰犹太钢琴家什皮尔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特殊的经历,主人公因为受到纳粹德国的迫害四处避难、躲藏。幸运的是他用音乐打动并征服了一名德国军官,挽救了自己的性命。最终在德国军官的保护下坚持到波兰民族解放,迎来了自由,为世人带来美妙的音乐。音乐与故事情节完美切合,使得影片更为生动感人。肖邦的音乐是这部影片的主导,音乐里蕴含着他对命运的挑战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之所以选用肖邦的钢琴音乐也是颇有深意的,一方面是对波兰民族精神的充分展现,同时也体现出他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民族尊严的维护。同时这也正是导演借用肖邦音乐描绘早年自身经历某种缩影的手段,因而电影在情感细节刻画方面做得极为到位,远远超出了纯粹战争史诗影片的意义。
一、音乐在电影《钢琴家》中的美学价值
这部影片的主题是战争与音乐。而音乐通常在人们眼中是美好的象征,是带给人们美好的享受;而战争则像瘟疫一样,带给人们无穷的恐慌和绝望。该影片用波兰作曲家肖邦的钢琴作品把战争与音乐巧妙而和谐地融合在一起,震撼了人们的心灵。这些抒情、忧郁的旋律让观众想起肖邦的人生经历。肖邦早年在波兰沦陷后,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孤獨和亡国之痛,丧失尊严流浪街头。电影主人公经历与肖邦的人生经历极其相似,促使影片情节内容显得更为真实生动。灵动的手指如精灵般在黑白相间的琴键上自由跳动,神奇而美妙的音乐缓缓流出,净化心灵。钢琴师则优雅地沉浸于钢琴的艺术之中,这一切多美好,在突然的爆炸声中终止了,拉开了残酷战争的序幕。
(一)《升C小调夜曲》
《升C小调夜曲》是肖邦小夜曲中经典之作。夜曲以平和、寂静、清欢的曲调使得音乐具有深邃的艺术表达力,旋律细腻蕴含着真挚的情感,同时也奠定了电影的情感基调。影片是描绘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华沙社会场景,一开始就将观众带入了肖邦的音乐世界。当肖邦《升C小调夜曲》作为背景音乐响起时,画面切换到钢琴家什皮尔曼正在一间普通的电台录音室演奏这首曲目,正当他全身心地投入于演奏中,突然传来一阵巨响震动了整个建筑,他并未因此而慌乱仍然坚持演奏,但最终因录音室被炸毁,他不得不停止演奏,由此拉开了他逃亡的序幕。
故事的原型是犹太钢琴家付腊迪斯拉夫·什皮尔曼。他原本是波兰国家电视台的一名钢琴家,因崇高的音乐修养而备受大家的尊重。然而当二战的战火燃烧到波兰的时候,钢琴家的命运改变了。他离开电台,开始了长达三年的流浪生活。这三年里他饱受了心灵和身体的创伤,东躲西藏,即使被纳粹德国迫害,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但在最艰难的时候仍然不忘弹琴,是音乐给他注入了力量,让他有顽强的意志和命运抗争[1]。最后,在一个破旧的阁楼里,他为了打开一瓶罐头充饥,不幸被德国军官发现了。当他被问到是从事什么工作的时候,他有尊严地回答“钢琴家”,德国军官半信半疑地把他带到钢琴面前让他弹奏一曲。德国军官流露出钦佩的眼光,他用音乐神圣的力量使得这个犯下许多罪孽的德国军官的人性逐渐复苏,果断做出了帮助什皮尔曼的决定。什皮尔曼也成为华沙解放后的犹太幸存者,可是当他绞尽脑汁地想救出那位对他施以援手的德国军官时才知道他已经死在了集中营里。导演根据历史实情和小说情节深层次地剖析了那个特殊时期人们的心理特点,极为客观理性地再现了整个历史场景。这部电影中引用了肖邦的三首作品,分别是《升C小调夜曲》《g小调叙事曲》和《大波罗乃兹舞曲》,《升C小调夜曲》是肖邦最为出色的一部作品,曲调平静而深情,华美而细腻,一方面仿佛在倾诉自己百般波折的生命历程,伤感而忧郁,另一方面又具有浓郁的激情。影片中主题曲在首尾各出现一次,电影与音乐情感保持一致,人们迎来了战争后的解放,钢琴家恢复了自己渴望已久的自由,再一次奏响了这首被战火打断的曲目。
(二)《降E大调辉煌圆舞曲》
《降E大调辉煌圆舞曲》是肖邦1831年在维也纳创作的献给他的学生罗拉·霍斯福多小姐的一首圆舞曲。影片中德军大肆残害犹太人,主人公靠在餐馆中弹钢琴来维持生计,虽然在一名波兰伪警察的帮助下暂时安全,但很快被迫成为德军的苦力。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朋友的帮助下得以逃脱,从此开始了东躲西藏的日子。他在一所躲避的房屋中看到了一架钢琴,顿时眼前一亮。但为了避免钢琴声音引起德军的警惕,这位可怜的钢琴家只能手悬在钢琴上,凭借想象弹奏这首《降E大调辉煌的大波兰舞曲》。在这非常时期,他为了能够活下去,只能压抑内心对钢琴弹奏的渴望。
《降E大调辉煌的大波兰舞曲》在影片的结尾中也出现了。在辉煌的音乐演奏厅中,钢琴家再一次弹起了这首梦寐以求的旋律。在经历了痛苦的磨炼和死亡的阴影后,他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演奏机会,他用华丽的演奏技巧诠释充满希望的音乐,赞美着美好的事物,从此开始了更加灿烂美好的艺术生涯。人们可以看出导演在结尾处使用这首曲目的原因,苦难、战争已经远去,经过战争洗礼后的人们迎来了平静安宁的生活,这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生活,他们赞美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也是电影蕴涵的真谛。
(三)《g小调叙事曲》
g小调叙事曲奏响在电影的高潮部分,是斯尔曼和德国军官相遇的时候出现的。一天晚上,斯尔曼经过了一天的流浪,突然发现了一盒被扔掉的罐头。当他正要捡起来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位德国军官。当德国军官得知斯尔曼的身份时,便将他带到了一个钢琴房。这时的斯尔曼蓬头垢面,当他看到钢琴时表现出难以克制的激动,犹豫片刻后立刻开始了弹奏。指尖流畅着美妙动人的旋律,仿佛波兰人民对侵略者的控诉。德国军官仿佛被人们的呐喊声所打动。旋律音域宽广、声音沉重,为电影染上了悲壮的色彩,钢琴家和德国军官进行谈话时,那忧伤的语调仿佛在质问:“除了灾难,战争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人们可以感受到他的内心正在忍受着痛苦的煎熬,可以感受到他内心的紧张与不安及对未来生活的疑惑[2]。音乐旋律中运用了叹息疑问的音调,成为整首音乐的感情基调。在接下来的连接部中,短促音调展现不同的音乐形象,气氛变得骤然紧张,甚至倾听到了钢琴家内心的忧虑和不安。这是钢琴家内心激动的哭泣,同时也是对德国纳粹的控诉,在这悲愤的旋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波兰人民绝不屈服以及与敌人抗争到底的决心和取得胜利的信心。在旋律的结尾部分,情绪逐渐得到平息。导演用叙事曲独有的戏剧性,使观众倾听了钢琴家的心境,音乐使电影的情感基调饱含悲剧性。在这一场景里,可以感受到导演安排这首叙事曲的深刻用意以及这首音乐为电影带来的震撼性效果。通过对肖邦钢琴作品的完美展现,体现电影和音乐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升华了影片的主题和感情基调,将电影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塑造得更加深刻。
二、肖邦钢琴音乐在电影音乐中的应用与体现
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作品主要以钢琴曲为主,被称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肖邦的创作源泉大部分来自于波兰本民族身后强大的文化底蕴以及他对于民族的深厚感情。虽然这位“钢琴诗人”创作的音乐旋律没有直接采用到波兰当地的民间音乐,但他的每一首旋律的音调、节奏和调性等因素背后,依旧处处透露出波兰民族音乐独有的特征。
肖邦的音乐在电影创作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可以说音乐在电影情节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二者自然巧妙地相结合,使得电影情节更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和震撼力。电影《钢琴家》在纳粹血腥杀戮的历史大背景下,多次在电影中演绎肖邦钢琴曲。在剧情中音乐的出现仿佛是为了塑造剧中情节,渲染某种气氛而量身定做,可以确切地说,音乐在影片中起到了深化情节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效果。《g小调叙事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全曲为奏鸣曲结构,包括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和尾声五个部分。开头的引子部分只有两句,但却遥相呼应,引人入胜,而随后的呈示部分又分为了三个主题:主部主题紧随引子部分,不仅带观众继续深思,还包括对英雄的深沉多思性格的细节描写部分;副部的旋律则从容平静了许多,与主部遥相辉映,描述了英雄从容冷静的一面;而主部和副部之间的连接部运用了大量下行的旋律和切分音式的延长音,带有一丝的焦虑不安。三个部分结合到一起很好地描绘出了一个英雄的形象。展开部通过对不稳定音的加强以及饱满的和声,带给人们胜利的喜悦,再现部使整个音乐变得充满活力并振奋人心,音乐是对英雄最大的肯定和歌颂。最后的结尾部分是全曲的画龙点睛之处,音乐热情似火,悲愤交集,体现出了波兰民族不屈服的反抗精神,给这首富有民族气质的英雄颂歌谱下一个铿锵有力的结尾,而影片采用这首曲子,也是向观众表达出了渴望和平、反對战争以及主人公高涨的爱国热情[3]。在电影的关键部分选用这首叙事曲,结合了故事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表达出了电影的主题。在电影的结尾处,导演精心选择了《波罗乃兹舞曲》,运用这样一首带有鲜明的波兰民族音乐特征的乐曲,强烈的舞蹈节奏感,欢快热烈的音乐节奏,充分地表达了人们那永不磨灭、无法镇压的强烈的战斗意志。
结语
这部电影叙述了战争的残酷的和战争年代人性的伟大。从音乐的角度看,音乐的穿插起着画龙点睛、至关重要的作用。之所以可以切合得这么到位,很大程度上都是基于电影想要表达的主题和肖邦音乐特征的相同点。钢琴的音色时而清亮,时而低沉,时而柔美,既可以烘托背景气氛,又巧妙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使得它在提升影片艺术品位上有着积极的作用。“乐器之王”用它独到的魅力超越了种族、宗教和国界,给所有的观众呈上了一场振奋人心的作品。
参考文献:
[1]曾贞.电影《钢琴家》中肖邦钢琴曲的艺术分析[J].戏剧之家,2017(08):98.
[2]张智华.战时心灵的演奏——评析《钢琴师》[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03): 96-99.
[3]周雪.《钢琴家》中肖邦钢琴作品对电影艺术作用解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4):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