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钧与古钧瓷、广钧的组成配方对比研究

    吴琳++吴隽++张茂林++吴军民++李其江++熊露

    

    

    摘 要:本研究以宜兴清代仿钧(宜钧)样品、宋元钧瓷(古钧瓷)样品以及广州清代仿钧(广钧)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DXRF)分析了它们的胎釉元素组成,并探讨了它们胎釉配方的特点。分析表明:宜钧、古钧瓷和广钧釉中的助熔剂有所差异;它们呈色元素皆为Fe和Cu;ZnO的加入是促使宜钧和广钧产生类似于古钧瓷的乳光效果的原因之一;三个窑口的胎体成份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关键词:宜钧;钧瓷;广钧;配方;对比;研究

    1 引言

    钧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它有别于以往的青白瓷的单调色彩,利用铁、铜呈色的特点,烧出蓝中带红、紫斑或纯天青、纯月白等多种釉色的窑变釉,具有乳浊而不透明的效果。乳光和窑变构成了钧瓷独特艺术美的外观特征。正是由于钧瓷这种特点,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许多仿钧瓷的窑址,并形成了庞大的钧瓷体系。其中,包括宜兴的宜钧,广东的广钧等,它们发展到具有本窑特色的产品,而且有别于原本宋钧的风格[1]。尽管宜钧、广钧和古钧瓷在本质上不同,宜钧、广钧属于陶器,钧瓷为瓷器,宜钧、广钧与古钧瓷的烧成气氛也不一样,但是他们的釉面却都有着类似于钧瓷的蓝色乳光。因此,本文主要对比分析宜钧与古钧瓷、广钧的成份,并探究宜钧与古钧瓷、广钧之间在成份上的相似性和差异度以及他们的成份对其釉面呈色的影响。

    2 实验内容

    选取清代宜钧样品6个,宋元古钧瓷样品3个,清代广钧样品2个。因存世的广钧样品较少,本研究缺少样品,故其数据均取自杨兆禧的《广钧釉的组成与呈色研究》[2]一文中。表1为样品的外貌特征。

    实验采用EDAX公司生产的Eagle III型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能谱仪对所有宜钧、古钧瓷样品进行化学组成分析,限于篇幅,本文仅列出各样品的胎釉组成的均值和标准差,数据见表2和表3。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1 釉组成配方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古钧瓷釉Al2O3、SiO2含量高,宜钧釉和广钧釉中Al2O3、SiO2含量相对偏低。此外,宜钧釉中MgO、CaO、ZnO含量相对较高,而P2O5含量很低;古钧瓷釉中K2O、P2O5含量相对较高,CaO含量较低、ZnO含量很低;广钧釉中CaO含量相比宜钧低一些,但也到达了13%左右,ZnO含量相对较高。在呈色剂方面,宜钧、古钧瓷、广钧样品釉中都含有一定量的Fe2O3、CuO。

    为了直观显示三个地区釉组成的差异,利用SPSS软件做三个地区样品釉各主次量元素含量箱式图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古钧瓷样品釉层的Al2O3和SiO2含量要远高于宜钧和广钧样品,而宜钧和广钧样品的釉层中SiO2含量相近,Al2O3含量则是宜钧样品相对较高。更高的SiO2含量能为釉层带来更高的熔融温度和黏度,同时也会提升釉层的机械强度。更高的Al2O3含量也能改善釉层的性能,同时也会使釉层的熔融温度升高。较高的Al2O3和SiO2使得古钧瓷釉面较之宜钧和广钧样品更光润,这个结果也很好的说明了古钧瓷烧成温度高于宜钧和广钧的原因。

    K2O、CaO是瓷釉助熔剂的主要成份,通过图1可以发现,宜钧样品釉层中CaO的含量相对最高,而K2O含量最低。古钧瓷釉中CaO含量相对最低,而K2O明显较高,均值达到了4.35%,广钧釉中CaO含量稍高于钧瓷釉相应含量,K2O含量则差别不大。宜钧釉中CaO含量很高,能促使熔体具有不混溶性质,使得宜钧分相效果更佳。造成宜钧釉中CaO含量过高的原因是:宜钧早期的原料中经常会加入“窑汗”(指窑在长期烧瓷过程中,燃烧室内壁的砖与来自松柴和胎釉中的挥发物石灰发生高温化学反应冷却生成一层透明玻璃状熔体),然而,随着资源的短缺,窑汗资源有限,为此陶工们加入草木灰等原料代替窑汗。广钧釉中CaO含量较高也与制釉原料有关,从石湾地区制陶史看,釉中常常加入植物灰(稻草灰、桑枝灰等)作熔剂性原料,以制成CaO含量高的钙釉。

    为了进一步探讨宜钧、古钧瓷、广钧釉的差异性,继续做其釉的助熔剂含量的箱式图,如图2所示。

    通过图2可以看出,钧瓷釉中的熔剂RxOy 的总含量最低,平均值为 12.73%,宜钧釉和广钧釉中熔剂RxOy 总量相对较高,平均值分别为 22.27%和 19.49%,助熔剂能够降低物质的熔化温度。古钧瓷釉中的助熔剂是三个地区当中最低的,正好验证古钧瓷釉的成熟温度在三个窑口中相对也是最高的。更值得注意的是,宜钧和古钧瓷胎中含有的PbO很少,甚至几乎不含有,而广钧釉中达到了12%以上,可见是特意引入的,而PbO是最强的助熔剂,过多的含铅量能降低烧成温度。因此,广钧釉属于低温铅釉。

    此外,宜钧釉中P2O5的含量很少,但ZnO的含量则相对比较高(见图1),钧瓷釉中P2O5的含量较高,在1%左右,但几乎没有ZnO的存在。而广钧釉中两种元素皆有一定含量,P2O5的含量甚至比钧瓷还高。众说周知,钧瓷达到分相的其中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一定量的乳浊剂。宜钧中P2O5的含量是相对很低的,但是ZnO的加入弥补了P2O5的缺失,促进了宜钧分相[4]。广钧不但含有较高的P2O5,还含有一定量的ZnO,足量的乳浊剂也为广钧产生分相提供了条件。根据相关文献记载,石湾窑烧造仿钧瓷时间要晚于宜钧的烧造时间,可以推测石湾窑在仿烧钧瓷时可能是结合了河南钧瓷和宜钧两地的特色。

    3.2 胎体组成配方分析

    表3中的数据结果显示,古钧瓷瓷胎Al2O3含量高而SiO2含量较低,具有典型北方瓷器“高铝低硅”的特征,而宜钧和广钧胎体属陶器,其中广钧陶胎SiO2含量在72.9%左右,属于高硅质坯料。此外,宜钧胎体K2O、Na2O含量相对较高,而CaO含量较低;古钧瓷胎中CaO、MgO含量相对较高;广钧胎体除了TiO2含量相对较高外,其余含量都相对较低,CaO含量甚至低至0.14%。从上述观察可知,三个地方的胎的原料差异还是比较大的。

    为了直观显示三个地区胎组成配方的区别,利用SPSS软件做不同地区样品胎各主次量元素含量箱式图,如图3所示。

    由图3可以看出,宜钧、古钧瓷和广钧胎中CaO、MgO组成波动范围基本一致,古钧瓷胎体中CaO、MgO含量相对最高,广钧胎体中则相对最低。CaO、MgO属于碱土金属氧化物,引入一定量的碱土金属氧化物相对能够提高瓷的热稳定性和力学强度。在一般情况下,不是特别引入的,古钧瓷的胎体属于瓷质,一定量的碱土金属氧化物的加入能够提高其胎体的性能,宜钧、广钧都是采用本地陶泥作原料,胎体都属于陶质,而且广钧胎体中CaO、MgO含量明显也低于宜钧胎体中相应含量。相比较而言,广钧胎体的性能较差于宜钧。

    通过上述我们还可以看出,古钧瓷胎中Fe2O3相对最高,均值达到了2.5%,宜钧和广钧胎中的Fe2O3含量均值则分别为1.5%和2%。从外观上可知,钧瓷的胎多为深灰色。根据考古资料表明,钧瓷所用原料都为就地取材,其胎的含铁量,比宋代其他名瓷高,目的是为了使胎釉对比强烈,使器物富有立体感,给人以饱满,丰盈的视觉效果,形成了钧瓷特有的风格[5]。宜钧胎中Fe2O3含量是最低的,因为对于宜钧的样品,从胎体外观及成份来看可以分成两类,一类Fe2O3含量较高,属紫砂,胎体颜色较深,呈褐色;第二类Fe2O3含量较低,属白泥,胎体呈灰白色;这一类的胎体颜色并不如钧瓷颜色深沉,但其蓝色釉面色调仍然很饱满,可能与其釉中的呈色元素起了一定的作用。广钧胎中Fe2O3含量较低,TiO2含量明显偏高,主要是因为广钧也是采用本地或邻县陶泥作胎。相关资料显示,广钧陶器器物充分利用了本地优质的陶土原料,陶泥质地优良,烧成的陶器坚实耐用,美观大方[6]。

    4 结论

    (1) 从釉的元素组成看,宜钧、古钧瓷和广钧有一定的差别,古钧瓷釉中的助熔剂的总含量最低,因而烧成温度高,而宜钧、广钧的烧成温度低;三者助熔剂的种类也有所差异,古钧瓷以K2O和CaO为主,宜钧以CaO为主,而广钧釉的助熔剂有CaO和PbO;三者呈色元素皆为Fe和Cu;宜钧和广钧釉中都还含有一定量的ZnO,利于釉的分相。

    (2) 从胎的元素组成上看,三个窑口的胎体成份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古钧瓷基本符合我国北方胎料的高铝低硅的特点,广钧和宜钧均属陶器,广钧胎体属于高硅质坯料。总体来说,古钧瓷的胎体最致密、稳定。

    (3) 结合胎、釉化学组成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知:1)古钧瓷中助熔剂含量过低是导致其烧成温度高于宜钧和广钧的主要原因;2)ZnO的特意加入是促使宜钧和广钧产生类似于古钧瓷的乳光效果的原因之一;3) 古代制瓷原料受地域、资源等限制,主要是就地取材,致使三地胎化学组成与胎体性能有一定程度的区别。

    参考文献

    [1] 李家治. 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13):417.

    [2] 杨兆禧,秦武军,杨兆雄. 广钧釉的组成与呈色研究[J]. 华南理

    工大学学报,1996,3:24.

    [3] 李家驹. 陶瓷工艺学[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6):

    166-167.

    [4] 吴隽,吴琳,张茂林.宜兴仿钧陶胎釉组成配方特征研究 [J]. 中

    国陶瓷,2012(8):73-74.

    [5] 王世兴.钧瓷科学美[J]. 陶瓷研究,2004,2:32-35.

    [6] 郑宁.广钧与宜均[M]. 黑龙江: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13,1: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