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二胡曲《葡萄熟了》的演奏风格
冯文元
【摘 要】新疆音乐风格的二胡作品越来越受到听众的关心和喜爱,其曲调清爽动听、风格浓郁独特、节奏热烈欢快、情绪饱满激越,为二胡音乐的发展增添了一股新鲜的力量。本文从乐曲结构、演奏分析两方面来分析《葡萄熟了》的演奏风格,从而使演奏者更好地理解这首二胡作品。
【关键词】二胡;葡萄熟了;演奏;风格
中图分类号:J632.21 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7-0039-01
一、乐曲结构简析
《葡萄熟了》是一首具有新疆维吾尔族音乐特色的复三部曲式的乐曲。乐曲的结构清晰,但各个结构的内部比较笼统。乐曲采用了2/4、4/4拍子,以2/4拍子为主。速度进行为快板—慢板—快板,乐曲情绪的高潮在再现部的快板。乐曲最后结束在同主音小调的a上。乐曲旋律优美、动听。
引子部分是由钢琴和竹笛交替演奏的,以自由散板的形式表现出新疆辽美壮阔的风景,并加以切分音的节奏来表现维吾尔族人民在收获季节庆祝的场面,为二胡的出现增添了喜悦的氛围。
乐曲的第一部分是单三部曲式,节奏欢快、旋律动听,2/4 拍,A调。开头采用弱起的节奏方式,巧妙结合二胡的演奏技巧,以强弱对比的手法来表现维吾尔族人民载歌载舞的欢庆丰收的热烈场面。升4和降7的使用,以及滑音和切分节奏的运用,突出了新疆音乐元素风格。中间部分的节奏变化明显,富有歌唱性,旋律优美动听。结尾部分的节奏与开头的节奏相类似,同样是十六分音符和切分的节奏。
乐曲的第二部分由A调转为G调,2/4 拍。开头是由五小节的伴奏作为过渡,音乐抒情舒缓,与乐曲第一部分对比明显,旋律中增二度音程的使用,使乐曲愈加具备新疆音乐的色彩。中间部分和结尾运用了十连音进行连接,从而将乐曲的情感推向高潮,乐曲的速度也由之前的中速向稍快发展,乐曲的情绪也由之前的抒情舒缓向热情洋溢方向发展,音乐形象的刻画也愈加细化。
乐曲的第三部分是并列单三部曲式,又再次从G调转回A调,2/4 拍。开头颤音的连续使用使乐曲的情绪高涨。中间的拨弦是乐曲的神来之笔,以拨弦和拉弦共同演奏的手法来表现跳舞的热烈场面,以二胡的拨弦来模拟新疆特色乐器冬不拉。降7的出现,使欢快的节奏与小三度音程的结合,乐曲的情绪更加热情洋溢。结尾又回到了与第一部分结尾类似的节奏、音型上,首尾呼应的手法,使得乐曲更加完整。
尾声由A调转为C调。短促、热烈的四十六音型展现的十二个小节,把乐曲推向了高潮,以拨拉同奏的手法结束了热烈奔放、心潮澎湃的乐曲。
二、樂曲演奏分析
(一)音准的处理
《葡萄熟了》是一首典型的维吾尔族音乐风格的二胡作品,因此在演奏这首作品时,要注意对于音准的处理,特别是对于升4和降7这两个变化音的处理。乐曲紧密与舒展的旋律相结合,换把较为频繁,要注意换把前后的乐曲的音准。乐曲的快板集中在乐曲第三部分的结尾和乐曲的尾声上,这两个部分都是快板的连续进行,特别是乐曲的尾声部分,呈现了高把位转调的十六分音符的连续进行,因此要特别注意对于音准的处理。注意左右手的配合,注意指腹按弦的力度,按弦要有弹性。
(二)节奏与节拍
乐曲以四拍子为主,对于维吾尔族“重音落在最后一个音节”的语言规律的运用,为乐曲增加了不规则的律动感。而这种不规则的律动感,通过弱起和带空拍的附点切分节奏音符来表现。演奏者要注意表现弱起和带空拍的附点切分节奏音符,强调表现最后一个音节的重音,调节弓子位置。乐曲中模仿冬不拉节奏的拨弦,最重要的是拨弦时对于节奏重音的把握,特别是乐曲不规则的律动感。拨弦的重音要落在节拍的最后一个音节上,控制拨弦节奏的空隙,注意拨弦力度。
(三)装饰音
在《葡萄熟了》这首乐曲中,装饰音多是以滑音的形式出现。滑音的运用,为乐曲增添了优美生动、朦胧的美感,装饰了乐曲的色彩,使得乐曲更加具有少数民族风情,增强了乐曲维吾尔族音乐的风格。而乐曲滑音的倾向,与维吾尔族的语言音调倾向相一致。因此,在演奏滑音时,要迅速,分清楚是上滑音还是下滑音。同时,也要注意滑音的音准,分清楚是半音还是全音。
三、结语
对新疆维吾尔族音乐风格曲目《葡萄熟了》的研究是为让演奏者更全面理解乐曲,了解作者创作的用意和背景,使演奏者全面感受新疆维吾尔族民俗风情,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诠释乐曲。
参考文献:
[1]冯光钰.《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第一卷[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7, 365.
[2]牛汝极.地名与新疆多民族风俗[J].语言与翻译,1994(3).
[3]秋江.谈二胡曲葡萄熟了的艺术处理[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1(4).
[4]张延.二胡音乐作品的新疆风格特征探析[J].天津音乐学院,2013.
[5]葛少华.维吾尔音乐风格之二胡演奏手法微探[J].乐器,1994(3).
[6]李艳林,杨奕.周维二胡音乐创作探究—以《葡萄熟了》《印巴随想曲为例》[J].艺术教育,2010(10).
[7]宋国生.二胡演奏艺术[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