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组织推动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调研

    张宏忠

    摘要:基层组织建设对推动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既是巩固基层政权、实现强村富民的需要,又是保证村级组织运行的需要。吉林市初步形成了依托龙头企业生产配套型、依托专业合作组织生产合作型、依托城市化进程办经营性企业型、依托资源开发利用型、依托集体资产经营租赁型、依托党员创业带富发展型等六种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基层组织;村级集体经济

    中图分类号:D26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01-0021-02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就是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如何推动新型村级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发展,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战略项目,既是政治任务,又是经济工程,它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稳定和农民的致富。

    一、基层组织建设对推动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实现强村富民的需要

    经济基础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凡是党的政策落实得好、农民增收快、社会和谐稳定、党组织威信高的村,都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好的村。根据初步统计,吉林市的1 387个村中,有565个村还没有集体经济收入,不容乐观。一方面村级公共事业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需要大量的物资和资金。另一方面从目前市、县财政实力看,还没有能力完全依靠财政投入来解决这些问题,靠帮扶部门扶持也不是长久之计,这就需要通过发展新型村级集体经济,来弥补公共财政的不足。

    (二)保证村级组织运行的需要

    近年来,省市不断加大财政对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的投入。村均运转经费已提到目前的6万元以上,但仍有许多“村部”开展日常工作和活动常常捉襟见肘。从调研看,目前村级组织维持正常运转经费一般应在10万元左右。如果都由财政负担,每年需增加几千万元,是难以持续的。保证村级组织日常工作的正常、高效、科学运行,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引导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增强“造血”功能,提高村级组织的自我发展能力。

    二、初步形成发展新型村级集体经济的六种模式

    (一)依托龙头企业生产配套型模式

    农户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农业投资和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力量,但其投资规模有限、积累速度较慢,而农业龙头企业具有推动规模化生产、打造农业产业链、完善市场流通机制等功能,对推进农业产业化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磐石市松山镇爱耕村是革命老区。由于地处偏僻山区,自然条件差,交通闭塞,发展滞后。在多方联系协商下,在乡村党组织的努力下,以肉鸽孵化养殖为主业的天爱鸽业落户爱耕村,总投资2 070万元。为了依托这个龙头企业,实现富民强村的目的,村党支部抓住天爱鸽业扩建的这一有利契机,与企业充分协商,以村集体机动地7公顷折价30万元入股天爱鸽业。还按照“村企联建”模式建立了合作社,目前已有80余户农户成为社员。企业负责统一引进种鸽、提供饲养技术,与养殖户签订销售合同,统一收购并对外销售,饲养户只需按照要求进行养殖就能取得相当可观的收入,实现了村集体、饲养户和企业的共赢。

    (二)依托专业合作组织生产合作型模式

    新型农业合作组织可以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科学性,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扭转以往的粗放经营模式,增强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提高农业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有效的提升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吉林经开区,充分利用“公司+合作社”的模式,助推农业产业化的创新实践。目前这个区的6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共链接着7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些合作社涉及种植、养殖等领域,入社人数1 000多人,社员年人均收入超万元,比非社员人均收入多2 500元。目前,这个区正着手进行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以更好地推进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

    (三)依托城市化进程办经营性企业型模式

    当前,城镇化建设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城镇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土地规模化,土地规模化的下一步是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种植、机械化生产,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从土地里解放出来的农民转身成了产业工人,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创业。

    吉林市昌邑区2011年就绘制了打造“三区两带”、实现“五业并举”的发展蓝图。其中重点规划了以孤店子镇为核心,示范带动周边乡镇,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区;以桦皮厂镇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打造长吉北线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带。

    目前孤店子镇大荒地村600公顷的耕地,全部实现了订单种植、机械化生产、产业化发展。示范区绿色有机特色农产品生产、生态观光农业、养殖业已经形成特色产业。大荒地有机米已形成品牌,产品遍布全国31个大中城市,龙头企业+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吉林地区形成典型示范,现代农业在省内也处在领先水平。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农业发展实现了工业化;通过土地流转促进了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和严格生产管理使农产品品质实现有机化;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促进绿色及有机稻米综合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使产业结构实现了生态化;以神农庄园为核心,深度开发的地热温泉旅游、生态农业旅游形成了特色旅游休闲化。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参加农业生产、再就业及集体经济获得稳定的分红使农民收入模式构成多元化。现在,全村95%的劳动力在东福米业公司、神农庄园公司、种植公司等村内企业就业,特色城镇化模式活力迸发。

    (四)依托资源开发利用型模式

    资源开发是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充分挖掘资源潜能、有效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重点产业基地、壮大产业龙头、形成区域特色、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措施。依托所在地域特色资源的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磐石市松山镇爱耕村,四面环山,发展林下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林业部门的支持下,爱耕村取得了辖区内290公顷国有林地林下经济的经营权。爱耕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中药材合作社发展中药材,将林地发包给社员,由合作社统一管理。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是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的“宝地”。爱耕村协调相关部门争取专项资金,发展蔬菜温室大棚15栋,以每栋1万元的价格发包给农户,村集体年可增收15万元。此外,爱耕村党支部还充分利用该镇引进的爱耕村天爱肉鸽合作社扩大养殖规模的契机,为合作社注入资金,建设了两栋鸽舍对外发包。同时,合作社还积极帮扶、带动村民通过养殖肉鸽致富。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同时,爱耕村还积极帮扶、引导党员群众发展黑木耳、生猪、绿色稻米等产业。目前,爱耕村已实现家家都有致富产业,户户均有增收项目。

    (五)依托集体资产经营租赁型模式

    农村集体资产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农村集体资产的承包、租赁、出让管理也逐步成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重点、难点和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当前,需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提高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水平,构建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和运行机制,激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盘活集体资源资产,把资产经营起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通过创新集体资产经营模式,实现资产增效、农民增收。

    磐石市福的安街道福安村近年来利用近郊优势走出了一条致富路。首先,他们统一思想,凝聚发展集体经济共识。福安村地处市区,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他们充分利用这些基础和优势,走出了“借城发展”的新路子。一是建宅生财。依托磐石市城区向北扩建的契机,自筹2 000多万元,建成3栋农民新村住宅楼,预留了部分门市作为集体资产,通过租赁方式增加集体收入,2011年门市房出租收入达到12万元;二是租闲生财。将村内的闲置土地进行了铺垫平整,将其出租给煤商和废品收购企业,2011年靠场地出租增加集体收入1.2万元;三是借地生财。耕地减少后,为了让蔬菜种植业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与相邻的磨盘山村达成了土地转让协议。2010年,从磨盘山村转让耕地6.5公顷,建成了25栋日光温室,以出租的方式提供给村民发展蔬菜产业,每年可增加集体收入8.2万元。四是依城生财。利用区位优势,计划采取村集体、村民共同参股合作的方式,建设北部新城配套综合市场。项目建成后,一层的摊位将按成本价格和村民参股情况分配给农户。剩余摊位村集体留存,用于对外出租。截至目前,全村集体积累达到1 260多万元,其中固定资产460万元。201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1.4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万余元。

    (六)依托党员创业带富发展型模式

    近年来的发展实践证明,凡是富裕村都有一个好支书和一套好的村班子,一个村的发展关键看村支书和村班子的带头作用。通过,选任创业致富能人担任村支书,引导党员创办致富项目,争做创业领路人、致富带头人,在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农民致富上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永吉县西阳镇马鞍山村就是这样一个典型。这个村的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曲文福本人就是葡萄和香瓜种植能手。在他的带领下,马鞍山村先后成立了葡萄、有机瓜果等4个专业合作社,并分别建立了4个支部,扶持41名党员发展致富项目,带动180个农户发展致富。马鞍山村先后被评为吉林市“党员带头创富活动先进村党组织”、“吉林市先进基层党组织”。2010年该村被列为吉林地区“千村示范、万村提升”样板村。目前,永吉县正加快推进新一轮“三项工程”步伐,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党员干部素质、带动群众创业致富工作引向深入。

    总之,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加快振兴,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主题,以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为主线,以农民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突出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才能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执政的组织基础、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顺利实现吉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