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目标演变研究
毛颖萍
[摘要]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目标发生了巨大变化,即从“双基”目标到“三维”目标,再到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文章简要概括了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目标演变的三个阶段,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样例来探究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目标的转变对当前课程改革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目标;双基;三维;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07-0040-02
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目标演变历程进行探究,有助于广大教师更好地认識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成败得失与经验教训,从而对未来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方向更加明确。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目标演变的三个阶段
在几十年来的基础教育改革历程中,为了适应新要求和新形势,我国的教学大纲或各学科课程标准都会进行适当的调整,而我国的教育总目标也随之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并投射到各学科的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中。下面,笔者简单概括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目标演变的三个阶段及其标志。
1.思想政治“双基”目标阶段:以教师为主体,重视学生知识习得
1978年后,中小学各学科都陆续将“双基”教学应用于课堂中。2000年颁布的教学大纲更明确指出应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学习内容。这一阶段的高中思想政治课以经济、政治常识与哲学基本观点为基本内容,重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教师讲授,强调让学生通过大量练习来获取知识。总体来说,此阶段的教学与教学目标的确立都以教师为主体。
2.思想政治“三维”目标阶段: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发展
在“双基”目标阶段,我国的基础教育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双基”目标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因此,“三维”目标作为“双基”目标的继承和发展应运而生。此阶段的教学目标是在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了基本品格目标,具体到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则主要着眼于学生成长的需要与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相结合。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理念并没有落实到位。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压力和传统的“分数至上”观念的影响,许多思想政治教师习惯将习得具体知识、形成学科知识体系视为重中之重,从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方法的掌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3.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目标阶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重视提高学生素养
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提出之后,专家学者针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可谓如火如荼,并凝练出了各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目标是对于“三维”目标的一种继承与深化,不可孤立地将二者区分开来。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每个要素都涉及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核心素养回答的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故而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教学与课改的新目标。2019年8月14日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整体规划思政课课程目标……在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引导学生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务必全面贯彻中央有关意见,为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而不懈努力。
二、高中思想政治各阶段教学目标对比分析
研究教学目标的转变,是为了更好地确定教学目标,更好地让课程目标落地。笔者将从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中选取一框内容,依据不同阶段的课程理念设计出相应的教学目标样例,并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探寻教学目标两次演变所蕴含的育人价值。
1.教学行为主体的对比
通过表1中的教学目标样例,我们可知在“双基”目标阶段,教学目标中“让”和“使”等动词的使用十分频繁,体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这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而“三维”目标阶段和核心素养目标阶段的教学目标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从表述的主体来看,没有出现“双基”阶段中“让”“使”等字眼,这说明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教师也不再占主体地位,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辅助者。
2.教学行为动词的对比
分析目标样例可以发现,在“双基”目标阶段和“三维”目标阶段,教学目标表述中多次使用“识记”“理解”“掌握”等行为动词,很难检测学生在学习后达到的水平,也无法科学评价教学效果。学生不能清晰地知道自己学到何种程度才是“掌握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是会解释还是会背诵?是能证明还是会论述?而在核心素养目标阶段使用“讨论得出”“认同”“分享”等明确、可操作的行为动词,给了学生清楚的努力方向,教师也能更客观、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3.教学行为条件的对比
教学目标一定要对行为条件进行界定,即在目标表述中说明影响学习效果的特定范围。在“双基”目标阶段,目标样例表述中几乎没有行为条件的限制,只在能力目标方面使用了“通过教学……”这种含糊不清的条件限制,这样无法对教学活动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三维”目标阶段中教学目标的表述比“双基”目标阶段中的更加合理,例如,目标样例中的“通过学习……确立……”,这对行为条件给出了进一步的界定和详细说明,整体教学目标的表述更加详尽,对教学效果的预判更加清晰明了,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指导更加有效。在核心素养阶段,对行为条件的界定更加具体详细了,在目标样例中给出了提示信息与材料、完成行为的前提和明确可用的学习方法。如此,学生就不用再当无头苍蝇,也不用一味地接受知识,而是能主动地去探索发现知识并提升素养。
4.教学行为表现水平的对比
分析目标样例可知,核心素养目标阶段的教学目标,不再像“双基”和“三维”目标阶段的教学目标那样有着清晰的维度,每个教学目标与四个核心素养要素并非一一对应。教师可以将四个核心素养杂糅在一起,整体设计教学目标,而不是对四个核心素养要素生搬硬套。新课标中增添了学业质量标准,这样教学目标中要增加对学业质量水平层次的具体要求,才能较科学客观地评价学习效果。而行为表现水平在“双基”和“三维”目标阶段中都没有出现,这也是核心素养目标阶段的一大改进。样例中关于各目标的水平层次要求是不一样的,每个教学目标应结合各自所涉及的学科核心素养要素来确定水平层次,并根据实际学情进行调整变化。这给学生画了一个清晰可及的终点,也为教学评价提供了新的标准。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以客观的态度评价“双基”目标,其本质与“三维”目标存在不同,但并非相互排斥,而应该相互接纳、相互促进。“三维”目标的提出,对于“双基”目标来说意味着继承与超越。核心素养目标的提出并不是全盘否定“三维”目标,相反,它恰恰是对“三维”目标的凝练与整合。核心素养目标是对“三维”目标的传承与创新。从“双基”目标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目标,其变革是对时代要求与现实要求的适应,这种转变要求教育工作者重新审视与调整实际教学的内容、方法与评价方案,这必将对未来思想政治课程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责任编辑 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