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的声音大戏:新中国广播剧风雨历程

    周微

    

    

    

    广播剧,过去又称“播音剧”“播音话剧”,是通过广播来传播声音的戏剧。它以音塑形,激发听众的想象力,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故又被称为“用耳朵听的戏”和“看不见的戏”。我国最早的广播剧是1933年上海电台播出的《恐怖的回忆》,仅比世界上第一部广播剧《危险》(又译《煤矿之中》,1924年英国广播公司编创)晚不到10年。新中国成立后,广播剧在我国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表现样式,受到大众的喜爱。

    自1950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创的《一万块夹板》算起,新中国的广播剧发展至今已近70载。回顾这段历史,广播剧前进道路与广播媒介发展一脉相承,历经风雨变化、跌宕起伏,主要经历了三个前后相继又各具特色的阶段:广播剧独立发展的时期(1950~1978年),广播剧多题材、多风格、多机遇的黄金年代(1979~2000年),“互联网+广播剧”的新时代(2000年以后)。

    一、独立之路——广播剧的发展时代(1950?1978年)

    此时电视机尚未在我国普及,广播仍是空中璀璨之星。早期广播剧主要采用的是直播形式,即播音室演播与听众收听同步进行,演播人员大多为舞台剧或话剧演员,题材也多是由小说、舞台剧等改编而成。因此,业界与学界将此时的广播剧视为“一种特殊的戏剧”。②1950年2月7日,由蜡片录制的报道性广播剧《一万块夹板》(为纪念“二七”铁路工人大罢工而创作,由陈开编剧、胡旭导演)播出,该剧成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第一个新中国广播剧。

    1952年,我国引进磁带录音技术,通过编、导、演、录、剪,实现了各种声音素材的自由组合,这一具有开创性的录音制作新方式,为广播剧独立于舞台剧、成为一门特定的艺术样式提供了技术支撑。

    从直播走向录播,是广播剧史上极其重要的转折。不仅声音质量有了巨大的飞跃,更重要的是摆脱了舞台剧的时空限制。前期录音、后期合成与“蒙太奇”剪辑,打破了戏剧传统结构模式。我国著名戏剧家曹禺先生曾说:“广播剧的生命,在于它的独特的个性。广播剧的艺术家们给听众留下了广阔的天地,使听众参与了创作。”③从此,广播剧成为一门独特剧种的专有名词,统一了之前“播音剧”“播音戏剧”等含混不清的称谓。

    这一时期的作品风格继承了革命特色,以展现英雄人物和时代风貌为主,代表作有《红岩》(我国第一部广播连续剧)、《故乡》《两幅油画》《红色的轨道》等。尤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的《两幅油画》颇受关注,该剧改编自美国短篇小说《两幅画》,编导徐荻洲大胆地用人物独白代替传统解说,凸显了剧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内心情感。④这是广播剧摆脱舞台剧的重要体现,广播剧创作者进一步意识到了声音艺术的独特表现力,扩展了广播剧的表现形式。

    广播剧的独立性还体现在创作团队的组织化、专业化以及广播剧理论研究不断进步上。1954年,中央广播剧团成立,一批具有开拓精神的广播剧创作者逐渐成长起来。随着广播剧影响力的逐步扩大,一批具有指导价值的理论文章也相继刊发。1954年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成立,该校编辑出版的有关广播业务的杂志共发表了十多篇关于广播剧研究的文章,成为这一时期广播剧理论研究的阵地。

    但同时也应看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广播剧体裁仍是以小说、报告文学、电影文学或话剧为主,原创生产力不足。

    二、多题材、多风格、多机遇——广播剧的黄金时代(1979?2000年)

    改革开放后,广播剧迎來了黄金发展时期。1979年底,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代表大会喊出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广播行业积极响应。1980年,第一次全国广播剧交流会在四川成都召开,并成立“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该研究会成为全国范围内广播剧研究交流的专业平台,众多大型学术会议相继举办,全国性的广播剧评奖活动有规律地展开。

    思想解放和政策鼓励推动了节目创新创优,广播剧大量涌现,1981年全国生产广播剧370部,次年达600多部。⑤这些节目在播出方式、呈现形式、体裁主题等方面均有较大突破。1980年5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辟固定时段的广播剧节目——《广播剧院》,每周播出5次,每次90分钟,⑥广播剧播出逐步规范化。同年12月,广东人民广播电台一马当先,成为改革开放后国内第一家拥有完整的现代化录音、制作和发射设备的调频立体声电台,并制作播出了中国第一部立体声广播剧《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随后,全国各地电台相继更新设备,录制了《红楼梦》《陈妙常》等一系列高质量的立体声广播剧,使广播剧以优质的声音艺术再次吸引了人们的兴趣。同时,广播剧题材从革命主题拓展至社会改革的方方面面,以展现社会百态和塑造人物形象为主。大型连续广播剧、广播短剧、音乐广播剧、戏曲广播剧、方言广播剧等纷纷亮相。这些剧本既有改编自古典文学小说、戏剧的,又有剧作家为广播剧量身打造的原创剧本,形成了改编与原创“双轮并驱”的创作模式。代表作有《普通人》《二泉映月》《南宫玲霞》《减去十岁》等。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录播现场

    在改革开放背景下,广播剧开始跨出国门,走向国际舞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创的《李自成闯石门寨》作为文化交流节目在德国电台播放,成为首个在国外电台播出的中国广播剧。1987年,王芝芙编导的原创立体声广播剧《减去十岁》以荒诞的超现实主义风格成为新式广播剧的代表,并荣获第十届“西柏林未来节奖”广播剧大奖,成为我国首个荣获世界级最高奖项的广播剧。同时,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古典历史为蓝本,制作出《王昭君》《明姑娘》《火焰山》等多个语言的广播剧,受到国外听众朋友的喜爱。

    广播剧理论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深入到听众心理、艺术构成、美学特征等多方面,建立了一套广播剧艺术理论体系。1980年,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系开始试讲广播剧课程,1988年又开设了广播剧编导课程,这是广播剧在教育领域的新起点,也是广播剧日趋成熟的标志。⑦

    上世纪90年代,受到影视剧市场大发展的冲击,广播剧逐渐式微,常态节目中仅有个别节目还在坚持日播,制作数量严重下滑。直到1996年广播剧被列入中宣部“五个一工程”⑧评选后,广播剧才再度受到重视。

    这一时期广播剧的最大特点是诗化、散文化和心理描述化,通过情感串联故事走向,以此刻画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以情叙事、以情动人。⑨如《孔繁森》《地质师》《等待》等制作精良的获奖作品。同时,广播剧也顺应时代潮流迈向市场化之路。1990年,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大型系列广播剧《刑警803》,不仅实现了广告创收,还开发出连环画、电视剧等衍生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品牌效应。但辉煌难继,少数优良剧作并未能挽回广播剧生产颓势。

    三、涅槃重生——“互联网+广播剧”的新时代(2000年以后)

    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广播剧仍在寻找出路,突破瓶颈。2004年,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广播以10万元奖励征集优秀广播剧剧本,将广播剧交易带入媒介市场,形成了广播剧提供者、中介、购买者三位一体的市场循环模式。⑩随着市场化的深入与互联网的发展,除传统广播电台持续输出精品广播剧外,传媒公司、社会网络团队、个人音频爱好者也都加入到广播剧制作者行列,商业类、娱乐性的广播剧以其大众化、通俗化特点吸引了受众。如2004年中文时代(北京)文化有限公司录制的30集广播剧《最后的童话》在全国多家电台播出,当时的知名主持人李湘等艺人的加盟让该剧备受关注,“明星效应”增加了广播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此后,广播剧创作者进一步意识到,在市场竞争中唯有“找到广播剧与市场的切合点”才能生存下去。于是,传统电台从过去“无偿交换”“政策扶持”转向“制播分离”“产业化经营”。同时,网络广播剧开始借助互联网发力,逐渐占据广播剧市场一席之地。

    真正的突破出现在Web2.0时代。早在1996年,我国第一个数字音频广播先导网就在广东开通,拉开了广播系统的又一次技术革命大幕。经过多年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传输技术日臻完善,广播朝着数字化、市场化、网络化、多元化方向前进,广播剧也抓住机遇进行全面改革创新。

    首先,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和“喜马拉雅FM”“蜻蜓FM”等网络音频客户端共同搭建了音频传播的新媒体渠道,互联网孵化出具有网络文化特征的新型网络艺术产品——微广播剧(以下简称微剧)。微剧满足了网络时代碎片化收听、互动化参与和快节奏传播的要求,迅速成为“微艺术”一员。2012年,由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浙江广播电视集团联合主办的“宁波鄞州杯”首届中国广播剧微剧大赛为微剧发展开启了新的大门。2015年,中国广播影视大奖正式设立“微广播剧奖”,香港中文大学与黑龙江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的《打酱油》成为首部获此殊荣的微剧。

    其次,传统广播电台采取“两边抓”原则,既充分利用专业化团队、高精尖设备守住原有阵地,又积极开拓互联网领域,从早期被动“推入”转为主动“进取”,开设网站;入驻微博、微信、音频客户端,利用互联网思维创作新作。2015年,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交通之声制作的百集微剧《最美浙江人》不仅在多平台上线,还被汇编成书,内容包括剧本、漫画和音频二维码,成为国内首部百集规模的系列微剧。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更是大胆创新,探索出“微广播剧+微电影”模式,率先尝试了广播剧IP影视化创作,将2016年海峡两岸微广播剧大赛金奖作品《捋直舌头说话》改编为微电影《根儿》,并邀请著名演员吕中担任主演。

    由广播剧改编的微电影《根儿》剧照

    “2017亚广联奖”现场,《遇见海昏侯》主创柴婧、 ? ? ? 高岩、丁飞(从左至右)上台领奖

    多媒体时代,音视频间壁垒已然打破,IP开发与内容垂直深耕,广播剧这一传统听觉艺术将与影视视觉艺术联合创造出更多可能。此外, 2016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纪实广播剧《遇见海昏侯》实现了广播剧内容上的重大突破,它以“录音报道+历史广播剧”的形式为广播剧注入了新元素。颠覆性的创作不仅赢得听众叫好声,还捧回2017年第54届“亚洲—太平洋广播联盟大会”创新节目奖与第十二届“东方畅想”全球华语广播大赛金奖,无疑为广播剧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网络音频客户端的力量不可小觑。以“喜马拉雅FM”为例,该平台现有4.7亿用户、8000多位有声自媒体大咖和500万有声主播。与传统广播剧线性传播、被动收听、体制内集中打造不同,网络音频平台以低门槛、低成本、高参与度迅速成为声音爱好者的试水场,用户生产内容(UGC)、专业用户生产内容(PUGC)作品大量涌现,网络广播剧的题材、创作方式、呈现手法和美学特征更加多元化、娱乐化。目前,广播剧是“喜马拉雅FM”上节目分类中娱乐类的第一子选项,部分根据小说改编的平台自制网络广播剧受到年轻一代追捧,播放量高达上亿次,并通过评论、转发、二次创作实现多级传播。值得一提的是,与早期UGC模式下自娱自乐式网络广播剧相比,2015年,网络音频客户端开始重点打造PUGC内容生态,通过购买优质IP进行改编,邀请知名人士和专业主播录制,形成付费精品网络广播剧,实现盈利。以文学网站晋江文学城超级IP《魔道祖师》小说为例,同名网络广播剧在“猫耳FM”独播,第一季上线短短一个月,付费用户便超过53万,总计付费金额达1300万元。近两年,网络广播剧付费市场迎来发展红利期,各大网络音频平台纷纷抢占滩头,更多优质节目应运而生。

    广播剧多元化发展的同时,对其历史资料、相关人物和事件进行抢救性挖掘、整理与保护的工作也被提上议程。2017年,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与长春广播电视台成功拍摄《声·生不息——广播剧口述史》文献纪录片,同名书籍也正式出版发行,成为记录广播剧历史的珍贵史料。

    媒介变迁过程中,广播剧从无到有,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兴盛繁荣,在90年代末遇冷甚至一度险遭社会淘汰,移动互联网为广播剧插上了飞翔的翅膀。新时期,虽然广播剧发展之路仍非坦途,但风雨兼程、生生不息。未来,广播剧的伴随性优势在视觉压力巨大的电子时代会越发凸显,只要有受众需求,符合创作规律,顺应时代潮流,无论是广播剧还是广播,都将与祖国共同发展、砥砺前进,在“耳朵经济”市场中上演更多精彩大戏。

    《声·生不息——广播剧口述史》纪录片宣传照(左)与出版物(右)

    注释

    ① 早在20世纪40年代,学界就对广播剧有了初步研究,并从观念上提出“广播剧”与“舞台剧”的区别。但这一时期“播音剧”“广播剧”仍然处于混用状态。如1947年《广播周报》刊载张望文章《演播音剧并不比舞台剧容易》,详见王雪梅:《中国广播剧理论研究纵览》。

    ②彭放:《美感的耳朵对广播剧的形式规范——关于进一步提高广播剧艺术质量的思考》,《文艺评论》,1992年第3期。

    ③曹禺:《序言》,载于朱宝贺、宋家玲主编:《广播剧选》,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版。

    ④ 祖文忠:《上海广播剧史话》,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25页。

    ⑤ 王雪梅:《中国广播文艺广播剧研究》(下卷),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490页。

    ⑥ ⑦张凤铸:《中国广播剧发展史上的三个兴旺时期》,《现代传播》,1991年第2期。

    ⑧ “五个一工程”奖是中宣部组织的精神文明建设评选活动,1992年起每年舉行一次,其中包括戏剧、电视剧、电影、图书、理论文章。1995年起,将好歌与广播剧列入评选范围,“五个一工程”名称不变。2005年年初,“五个一工程”奖取消了广播剧评选,2007年又予以恢复。

    ⑨ 朱宝贺:《中国广播剧的美学品格》,《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2年第6期。

    ⑩ 董旸:《市场博弈与传媒变局形势下的广播剧之变》,《现代传播》,2006年第2期。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

    (本文编辑:宁黎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