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盘突出症针刀治疗护理体会
马芳
【摘要】目的 探析腰间盘突出症应用针刀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我科室从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患者中,抽选出68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采取针刺治疗患者为对照组(34例),采取针刀治疗患者为观察组(34例)。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VAS疼痛评分(8.7±3.1)分、JOA评分为(8.2±1.5)分,无异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治疗,VAS疼痛评分(11.9±2.2)分、JOA评分为(11.9±2.2)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经治疗,患者优13例、良10例、中6例、差5例,优良率为29(85.3%),低于观察组优15例、良12例、中5例、差2例,优良率为3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针刀治疗护理,临床治疗护理效果较为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腰间盘突出症;针刺;针刀;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5..02
腰间盘突出症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骨科疾病,是以腰部酸痛、脊神经压迫、下肢麻木、下肢疼痛等为临床表现的,发病人群主要为青壮年[1]。腰间盘突出症主要在患者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在外力作用下,易出现放射性疼痛及腰腿疼痛等症状。目前,临床治疗腰间盘突出症主要采取手术与药物治疗,但受术后并发症等因素影响,难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为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本文选取我院收治68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针刀治疗护理,现汇报研究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室从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患者中,抽选出68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采取针刺治疗患者为对照组(34例),采取针刀治疗患者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n=34):男18例,女16例,年龄22~46岁,平均(37.8±3.6)岁,病程5 d~0.5年,平均(3.3±1.4)个月;观察组(n=34):男17例,女16例,年龄20~47岁,平均(38.6±2.3)岁,病程3 d~7个月,平均(3.6±1.5)个月。通过分析患者病程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实验均已征得院方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们均认知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自愿参与本次实验。
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与针刀治疗标准;排除标准:患有语言沟通障碍及难以接受针刀治疗患者。
1.2 方法
1.2.1 针刺治疗方法
行针刺治疗患者,取对照组患者侧卧或俯卧位,使用0.3 mm×40 mm的一次性针灸针对患者环跳穴、大肠俞、关元俞及腰俞等主穴进行针刺,同时使用0.3 mm×75 mm的一次性针灸针对患者飞扬、阳陵泉、殷门及承付等配穴进行针刺,3次/周,疗程30 d。
1.2.2 针刀治疗方法
取观察组患者俯卧位,视患者临床症状对患者大肠俞、腰臀部阿穴、环跳穴及夹脊穴进行麻醉,在患者脊柱中间平行位置进行垂直进针,待针进入具体手术部位后,行松懈、剥离,1次/周,疗程30 d。
1.2.3 护理措施
(1)术前稳定患者心理情绪,做好术前准备工作: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受病程长、病情反复等因素影响,易出现焦急、厌烦等情绪。为避免这些情绪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将针刀治疗方法、流程、原理及配合事项讲解给患者,在增加交流基础上,既增强患者康复信心,又提升临床配合程度。术前安排患者做好血常规、心电图等术前常规检查;对患者皮肤进行有效清洁,并进行备皮,对患者术野皮肤进行有效观察,查看是否存在破损、红肿及感染情况;为防止患者术后发生便秘与尿潴留情况,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床上大小便训练。
(2)针刀术中护理措施:按患者手术部位,指导患者舒适摆放体位,协助医师对患者手术部位进行定点与消毒,根据手术进展,传递手术器械。为分散患者注意力,术中与患者增加交流。术中密切关注患者体征,当发生心悸、头晕等反应时,应暂停手术,进行吸氧、平卧等对症干预,待症状有所缓解后,方可继续手术。
(3)针刀术后护理措施:
①增加疾病知识普及:
将腰间盘突出症相关知识介绍给患者,术后为患者制定详细的康复训练计划,注意指导患者保持正确体位与姿势,减少寒冷、潮湿刺激,适当增强体育锻炼,遵医嘱配合相关药物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②伤口护理:
术后对患者穿刺部位,用2%的碘伏棉签进行压迫性止血,随后对患者伤口使用创可贴或无菌纱布覆盖。
1.3 指标观察
使用日本骨科学会建议的下腰痛评分标准JOA评分法对患者进行评估;使用视觉VAS疼痛评分,评估疼痛情况。按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将疗效分为优、良、中及差四个等级,优是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超75%;良是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在50~74%;中是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在25~49%;差是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低于24%,計算临床优良率。
1.4 统计学方法
患者疗效数据由SPSS 20.0软件统计,采用百分比(n,%)与均值(x±s)等资料表示优良率与病程等指标,行卡方与t检验,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2.1 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VAS疼痛评分与JOA评分
观察组治疗前,VAS疼痛评分(8.7±3.1)分、JOA评分为(8.2±1.5)分,无异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治疗,VAS疼痛评分(11.9±2.2)分、JOA评分为(11.9±2.2)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评估患者组间治疗优良率
对照组经治疗,患者优13例、良10例、中6例、差5例,优良率为29(85.3%),低于观察组优15例、良12例、中5例、差2例,优良率为3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临床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常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种,药物治疗作为一种保守治疗,难以达到有效诊治效果;手术治疗因易引发术后并发症,术后如未给予有效的干预手段,则难以达到良好的疗效。针刀属于一种介于手术与非手术之间的治疗手段,主要以切开式手术与针刺方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治疗,由于其操作简单,不受外界条件影响,对患者来说,不仅创口小,损伤小,治疗后也无需缝合,从一定程度上看,缓解了患者的痛苦。
针刀作为一种闭合性微创手术疗法,是中西医结合的典范,其应用于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操作简单、术中痛苦少、见效快等优势,由于费用较少,减轻了患者家庭的经济压力。针刀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是通过剥离、切开、松懈及刮除病变组织,实现临床治疗目的的。
针刀应用于本文34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配合术前、中及后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护理效果。观察组治疗前,VAS疼痛评分(8.7±3.1)分、JOA评分为(8.2±1.5)分,无异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治疗,VAS疼痛评分(11.9±2.2)分、JOA评分为(11.9±2.2)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经治疗,优良率为29(85.3%),低于观察组3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针刀治疗护理,临床治疗护理效果较为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志云.小针刀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6):82+98.
[2] 刘 鹏.针刀配合核心肌力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D].成都体育学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