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合
李雅梅
【摘 ?要】
在新课改的推进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初中学习的需要了,教师需要在现有的教学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微课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教学模式。通过对现代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开展更具有针对性、灵活性的教学,本文就简要的分析了微课在初中语文的教学应用。
【关键词】
微课 ?初中 ?语文 ?有效融合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逐渐发展和应用,很多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来,微课就属于其中的一种,这种教学能够有效的推进传统教学的教学模式改革。当然,开展微课教学,对于教师整合信息的能力、教学的技巧方面也存在着较高要求,才能够实现有效融合。
1.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传统的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都是以课时为单位进行的资源开发和利用,这种教学不论是在资源的开发还是教学形式的创新、进行师生的交流等环节,都存在一定的条件限制。从结果和教学的过程来看,这种教学都没有做到非常有效的师生交互,因为学生的积极性并不高,而所有的成功的教学活动,都必须要建立在学生有足够学习兴趣和热情的基础上。要想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教师首先,就需要先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情感需求和学新能力,营造带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的教学情境,这也是丰富学生学习体验的最关键的一个要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谓。微课教学是对多媒体技术在声、光等方面的综合应用,可以同时呈现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帮助学生快速的融入到教师设计好的教学情境中来。因此,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确保在微课课堂上,将教师教学的趣味性和知识点结合在一起,借助网络营造一个更富有趣味、更富有生机的课堂,从而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来。例如,在学习初一年级,朱自清的散文《春》时,教师就可以先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有关春天的音乐,例如《春日圆舞曲》作为课堂教学的背景音乐,作为微课视频的教学背景。然后,再播放一些有关春天万物复苏的优美图片,配以朗诵的音频或是春天的诗文等制作成一个短小的视频,作为课堂的导入环节。让学生在学习之前,就完全沉浸于这一课堂主题中来,感受到勃勃的春日生机,从而了解本篇文章的情感基调和主题,尽快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2.紧密串联的知识要点
微课课堂是以视频为最基本的载体,让学生在先学习,围绕某一个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微课视频具有短小精悍、主题突出的特点,能够仅仅结合语文学科的教学知识点、课堂的重点环节和难点环节,这也是微课视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向。教师需要利用微课解析本节课的教学知识点,并且将所有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从而实现课堂内部的衔接和外部的拓展延伸,从而进一步的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框架。由此可见,在制作微课视频之前,教师必须要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等进行梳理和分类,然后以某一个知识点的主题作为切入点,将相关的知识都安排到微课视频中来,将教学的重点难点注意突破。例如,在学习初二年级的《阿长与》这一篇文章的时候,教学的重点就在于让学生意识到阿长这一角色在性格上的缺失,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在阅读中很快的意识到她善良、仁爱的美好品质,但是她在封建迷信这一方面的认知却没有细致的思考。因此,教师就可以分析鲁迅笔下写过的普通民众作为一个微课主题,分析学生都曾经学习过的闰土、孔乙己,以及本篇文章的阿长,并且为学生普及相关的时代背景知识,对他们的性格特点进行近一步的对比和分析,了解在旧社会、沉重的封建压迫下,底层群众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从而让学生更加了解鲁迅先生笔下刻画的人物形象,形成深刻的了解。
3.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多媒体的教学背景下,初中階段的语文资源非常丰富,因此教师可以整合这些资源,开展更具有针对性、强调新的课堂。除此之外,还可以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和整理,可以与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进行有机的结合,在作用上有所重叠。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用微课视频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可行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的分析教学内容、研究教材,将课堂的内容、课外的阅读内容以及其他的素材与微课视频结合在一起,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完《藤野先生》这一篇文章之后,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视频为学生展示下一篇文章《我的母亲》的教学计划,并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预习工作。首先,要通过互联网搜集自己喜欢的有关母亲的诗歌或是散文,在下一节课的上课之前,朗读自己选择的素材;其次,要搜集关于作者胡适的相关资料,让学生更加了解作者对于母亲的独特情感;第三,要做到熟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对母亲的形象进行概括。这样一来,学生就在不断的思考,充分利用微课视频,搭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微课视频开展教学,依托多媒体技术,开发教学资源,利用微课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自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