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补位”分层“补习”

     裴伟琴

    电影简介

    《银河补习班》

    该片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讲述了一对父子跨越漫长时光收获爱与成长的亲情故事。父亲马皓文因一次意外事故而入狱.他遗憾地错过了儿子马飞七年的成长时光。马飞面临学业问题.尽管在学校看来儿子没有可塑之处.但出狱后马皓文从未放弃.鼓励孩子找到心中的梦想并为之努力。

    最近,我和爱人一起观看了电影《银河补习班》。电影中马皓文能够抓住教育契机,给予孩子帮助和支持,鼓励孩子学会思考,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一名教育者,我很欣赏马皓文的做法,非常智慧,也具有实践意义。如果家园双方形成教育合力,关注、解读和回应孩子,施予正确的引导,将热爱变成学习的动力,那么每个“问题”孩子都可以变成剧中的马飞。

    一、教师和家长结成同盟,相互“补位”

    家长是孩子的第—位启蒙教师,孩子的生活习惯、学习品质和意志影响力等方面深受其影响。不同家庭的孩子在诸多方面有不同的表现。面对家长和孩子,教师要努力和家长在教育方面达成—致。当大家的教育理念相同或相似时,就会在孩子的教育上形成合力,步调一致,从而营造出更有利于幼儿健康发展的成长环境。

    例如,教师常会请孩子从家里带一些废旧材料。如果家长和老师达成共识,他们就会和孩子一起收集废旧纸盒、纸筒、瓶子等,并让孩子带到幼儿园。这有利于教师在园内创设有效的教育环境,为幼儿操作、创想和发展提供物质支持。教师也應该想方设法努力支持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当孩子不能按时起床影响上幼儿园时,教师应该积极了解情况,积极做好家庭教育的“助攻球员”。

    教师和家长努力达成教育共识,相互“补位”,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二、家长和教师角色融合,分层“补习”

    要想走进孩子,不仅要了解他们,还要有“等待”和“顺应”。如果教师能有效融合家长身份和教师身份,顺应孩子,那么就能够增加教师权威,让孩子更加喜欢和崇拜教师。在孩子的习惯养成方面,我们应因人而异,耐心等待……努力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由于个人成长经验阳发展水平不同,孩子在学习方面表现出干差万别,我会顺应他们的这些特点,积极关注还未掌握的孩子,在延伸活动、区域活动或者游戏活动中有针对性地“补足”或给予帮助。

    三、激发兴趣,让热爱成为学习的动力

    我积极走进孩子的生活,发现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和话题,和他们一起深入活动。在中班科学区域活动中,我们讨论并探究:汽车轮子为什么是圆的?换成其他形状可以吗?汽车在哪里跑得快?……喜欢此类探究;舌动的孩子乐此不疲,在动手操作、亲身体验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在活动中,孩子们感受到了内心的满足、心情的愉悦。他们更愿意与同伴交往,更主动与同伴交流,注意力更加集中。找到孩子们的兴趣点、保护孩子的活动热情、满足不同需求至关重要,对引发深层次的参与和探究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通过教师与家长的相互“补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激发孩子的浓厚兴趣,支持孩子深度学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补足”,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够像《银河补习班》中最后的马飞一样,开启精彩、美好、灿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