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天堂

    李晶

    

    

    

    〔摘要〕一位八年级女生因母亲突然离世而陷入心理危机,咨询师运用“萨提亚模式”,采用沙盘疗法、“家庭雕塑”、家校联合等多种方式进行全方位辅导,帮助来访者及其家人重建家庭系统,最终转危为机。

    〔关键词〕危机干预;萨提亚模式;沙盘疗法;家庭雕塑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20-0041-04

    一、辅导缘起

    9月的夜晚暑意未退,我在灯下敲击着笔记本备课,时针朝着九点三刻答答迈进。忽然,手机震动起来——是领导来电。作为我市首批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他称得上是一位深谙心理之道的教育管理者。在这个点儿打来电话,应该是很重要的事吧,我接起电话。

    “你对陈彦(化名,以下简称‘彦)这个女生还有印象吗?”领导的声音听起来很低沉。

    “当然。”我回答,“我教过她两年,现在应该上八年级吧,怎么了?”

    “她家里出了事情,她妈妈前几天跳江自杀了。”

    “啊……”我吃了一惊。

    “我刚才在小区花坛边碰到她爸,一个人抽着闷烟,情绪非常低落。”领导顿了顿,“我把你的微信给他了,具体情况他会跟你说的。对陈彦这孩子,最近你多关注一下。”

    “好。”

    二、辅导过程

    (一)父亲求助诉衷肠,主任知情助合力

    我通过了陈彦爸爸的微信。或许是出于对领导的信任,或许是他内心真的淤积了太多的委屈和压抑,她爸爸一连发了好几段长长的文字过来。字里行间,我仿佛看到了身为职场高管却被抑郁症困扰的孩子母亲,一边痛苦地和病魔做斗争,一边掩饰着自己做出努力生活的样子;看到了这个表面生活小康、内在隐藏不安的家庭内幕;看到了在风雨中寻找妻子的心力交瘁的丈夫,以及写完遗书后从桥上纵身一跃的妻子……

    “从她妈妈出事到现在,家里乱成一锅粥,岳父岳母恨我没照看好他们的女儿,彦这孩子……至今没有掉过一滴泪,也不说话,看我的眼神冷冷的。这太不像她的性格了,我非常担心……”陈彦父亲的文字一行行跃入眼帘。

    “明天期中考试,在她们班我有一节管理课,我先暗中观察一下。”我回复说。

    第二天进班之前,我单独和彦的班主任夏老师沟通了一下。夏老师尚不知情,听闻后愕然;好在我校的绝大多数老师都经过省心理C证的培训,很快反应过来。我们简要商讨了保密状态下的支持策略,启动了校园危机干预的第一层级。随着上课音乐响起,我进到彦的班级,管理考前自习课。

    彦的座位靠着窗,从面部表情看不出什么异常,她翻阅着复习资料,仿佛和周围的同学一样,做着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脸上也读不出半分哀伤。然而这正是我最担心的,如果说人的情绪反应和发生的事情相匹配是正常的,那么在眼前这女孩若无其事的外表下,深藏着怎样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呢?

    (二)投石问路显端倪,“失落天堂”藏恨意

    一节课转瞬即逝,我获得的仅有信息是——这孩子不想让同学们知道家里发生的事。第二天午餐后,我远远看到彦和同学晓凌朝着倒餐盘的地方走过来,于是佯装不经意和她俩来了个“偶遇”,并邀请她们下午考完试来“心灵氧吧”玩。

    临近傍晚五点,晓凌果然带着彦来到了“心灵氧吧”。像以往那样,晓凌把书包往沙发一丢,直奔沙盘室。

    “你们每人一个沙盘,各摆各的,不讨论哦。”我叮嘱。

    “好啊!”晓凌欢快地回答,彦依旧默默点了点头。有好友的陪伴,彦在咨询室里也投入地摆起了沙盘。

    不知不觉过去了二十分钟,两个女孩都完成了各自的摆盘。映入眼帘的,是两幅风格截然不同的作品,晓凌给自己的沙盘取名“向往的生活”,而彦勉强思忖了半天也想不出什么名字。不过,她的内心世界已经可以从她摆的沙盘略见一斑了。

    相比晓凌沙盘中的小桥流水、郁郁葱葱,彦的沙盘(图1)看上去很荒凉,尤其是上方左右两侧的十字架与骷髅,显得很刺目。“这个小一点的坟墓是妈妈,这个大的坟墓代表爸爸;这两个是黑白无常。”彦指着沙盘说,“这排剪刀、锯子把上面这块和我的世界割裂开来。”

    虽然看过的学生摆沙盘也不下百个,但这样令人毛骨悚然的还是不多,尤其是把尚在人世的父亲摆成了一座坟墓。不过,沙盘的下方却是一家三口围坐在一张圆桌边的场景,相比之下溫馨多了。

    “这是我曾经期待的……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过生日。”彦的眼神有点黯然,“我家原本像天堂一样……现在,变成地狱了……所以我在桌上洒满了沙子……这个沙盘就叫‘失落的天堂吧。”

    晓凌有事先回家了。待她走后,我请彦坐下,搭着她的肩轻轻说了句:“老师知道你这段时间经历了些什么。”

    她的背微微一颤,继而双手握拳,眼睛直视着前方,从牙缝里挤出三个字:“我恨他!!!”

    “爸爸吗?”

    “对!外婆说,是他害死了我妈!!”彦的目光里透出以往不曾流露的愤恨,“我要让他付出代价!”

    “哦?你打算怎么做呢?”我问。

    “我爸说过我是他的希望,这次,我要让他尝尝绝望的滋味!”彦没有正面回答。听闻此言,我深感必须尽快推进对彦的危机干预辅导,不然下一刻会发生什么,真不敢想象。

    (三)启动萨提亚模式,运用“家庭雕塑”

    当晚,我通过微信从陈彦父亲那里得知,她妈妈出事后,外公外婆无比悲痛,把彦带去和他们一起生活,不允许女婿和外孙女见面。而他们对女婿的猜测和敌意,也在共同生活的这段时间里强烈地传递给了彦,所以当彦在校门口见到父亲时,冷冷地掉头就走,这也就不难理解了。

    另一方面,班主任夏老师以彦期中考试成绩大幅退步、上课走神为缘由,联系上了她的外婆,从而进一步了解了她家里发生的剧变以及两位老人的想法。他们固执地认为之所以女儿自杀,女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般来说,当家里直系亲人离世时,身边的重要亲属会成为孩子的支持者、陪伴者和安慰者。可眼下彦身边的重要他人——爸爸、外公外婆,变成了对立者。这场源于家庭的心理危机,到如今该如何快速有效地化解呢?

    我边回忆着以往处理丧亲个案的经验,边浏览着书橱里一排排的心理书籍,其中一本厚厚的《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映入眼帘,仿佛在向我招手。忽然,脑海里灵光一现:危机干预的方案,有了!

    作为美国家庭心理治疗的代表人物,维琴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是我一直以来十分推崇的心理治疗师。融合了人本主义和积极心理学的她,秉持人性本善的信念,相信个体具有潜能和正向的力量。“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应对才是问题。”萨提亚模式就是从个人、家庭系统着手,通过运用独具特色的冰山、应对姿态、家庭重塑等技术,全面处理个人的心理问题,提高个体的自我价值感和责任感,改善人际沟通,从而创造更良好的关系。

    想到前不久我在浙江大学参加心理培训时观摩过的“家庭雕塑”操作过程,我决定用这种方法来解开彦的心结。“家庭雕塑”是萨提亚模式常用的一种重要的家庭治疗技术,类似于雕塑艺术,即利用空间、姿态、距离和造型等非言语方式,生动形象地重现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作为一种表达性技术,它最早是运用物体来替代人的。基于现实状况,彦的外公外婆和父亲不可能来学校参与心理辅导,我决定继续借用沙盘来实施“家庭雕塑”技术。

    当彦第二次如约来到“心灵氧吧”,我请她在沙盘上摆出当下在她身边围绕的人,距离远近、面对的方向,以及可能在说什么、有怎样的神情和身体姿势。

    过了十几分钟,作为“雕塑家”的彦就摆好了作品,见图2。

    “中间这个小女孩是你,对吗?”我问。

    “嗯。”彦说,“坐在我旁边的是外婆,站着的是外公,他应该是扶着她的,不过我找不到那个姿势的人偶。半截墙后面是我爸爸,短头发的是夏老师,长头发的是李老师您,梳辫子的是我的好朋友晓凌……这是……我妈妈。”彦指着一把空椅子,声音有点哽咽。

    “他们可能在说什么呢?”我继续推进问题。

    “外公扶着外婆,他们哭得很伤心,一边骂爸爸……爸爸在看着我,他想走近一点,希望我和他一起住,还想跟我说很多话……李老师和夏老师也在看着我,很关心我……晓凌不知道我最近在想什么,但还是会在需要的时候陪伴我。妈妈,妈妈在另一个世界看着我,她说她会永远陪着我,希望我过得好。”彦的眼眶渐渐湿润了。

    (四)那一刻,我看见了自己的心

    “嗯,你分析得很好。再觉察一下自己的内心,处在中间的你是什么感受?这样的状态让你舒服吗?”我问。

    彦注视着沙盘,缓缓地摇了摇头。

    “妈妈无法再回到你的身边,但未来的日子还要继续。其实,你有能力选择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未来,也有能力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影响身边的人,从而让他们过得比现在更好。”我顿了顿,“如果没有外公外婆的影响,你希望接下来的生活是怎样的呢?周围的人处在什么位置?他们又在做什么?你是导演,可以通过调整沙盘里的人物来演绎。”我鼓励道。

    彦思忖了一下,把代表父亲的人偶放到了自己身边,又把代表好友的人偶调整得近了一点,见图3。“妈妈走了,外公外婆年纪也大了,他们就我妈一个女儿。我希望将来我们能住在一起,彼此有个照应……以前我一直和爸妈一起生活,往后,也希望每天爸爸下班能看到我……”彦突然泪如泉涌,“他其实对我妈也挺好的,自己穿的都是很普通的衣服,给我妈买了好多名牌的包包,还给她换了辆新车。”

    我拍拍她的肩,打开手机里陈彦父亲不久前发过来的一个文档:“这是妈妈生前在单位电脑写给你爸的,前阵子电脑被公安机关查验,所以没第一时间看到。你是个聪明又懂事的孩子,不管有没有这封信,爸爸对妈妈怎么样,你心里明镜似的,对吧?外公外婆平时和你们不住在一起,对抑郁症及其成因也并不了解,老年丧女的心情可以理解,可能会因为悲伤而走向极端,但是,你有能力影响和改变他们,让他们慢慢走出阴霾。”

    “老师。”彦抬起含泪的眼睛,“我一直认为,如果忤逆外公外婆的意思,会让他们更加伤心,所以我选择了站在他们这边,把爸爸推了出去……就在刚才,我看见了自己的心,当我把‘爸爸拉回来的时候,我的心又活了。”说着说着,她泣不成声,“我已经失去妈妈了,不能再没有爸爸了!呜呜——”

    与此同时,手机微信收到了夏老师发来的一段文字——“外婆工作做通,同意让彦回自己家住了。”我知道,在这短短一句话背后,夏老师这些日子以来付出了大量精力去沟通和开解。这个家庭少了一位重要成员,这是个无法挽回的深深遗憾,但家庭里的每一个人,心里都还有爱,尤其都无私地爱着彦,希望她未来过得幸福。而彦也爱着她的父亲,爱着外公外婆。因为这份爱的联接,残缺的家庭构建起新的秩序,这一场危机,终于转“危”为“机”。而彦也实现了人生道路上的蜕变与成长,迎接属于自己的新征程。

    三、輔导总结与反思

    在这例家校联合辅导过程中,我通过多种渠道认真研习了“萨提亚模式”,努力领会其精髓——将重点放在每个人健康、积极正向的部分,而非病态、负面的部分;帮助来访者看到改变的力量,并且学会接纳、欣赏、关爱自己。通过调动家庭力量和内部资源,彦成长和发展为更具责任感的人,使自己变得更积极、更健康。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也确实感受到,沙盘游戏、“家庭雕塑”等生动的具象化干预技术很适合青少年群体,而把“充分调动资源”“整合并取”的理念运用于危机事件的家校联合干预,也是卓有成效的。

    一年后,夏老师和我收到了彦从澳洲某高中寄来的信件,其中还有一张照片——晴空万里,一头长发的她坐在绿色的草坪上,嘴角上扬,绽放出一个美丽的弧度。

    参考文献

    [1]郭新美.初中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三位一体”机制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30):58-60.

    [2]甘秀英,聂衍刚,罗蕴琪. 中学生心理危机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J]. 心理与行为研究,2009,7(2):114-120.

    [3]徐震虹.以萨提亚模式促进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家校合作[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8(2):82-85.

    [4]维吉利亚·萨提亚.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6.

    [5]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编.浙江省中小学校园心理危机干预指导手册[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惠贞书院,宁波,315016)

    编辑/卫 虹 终校/张国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