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足功课、协作创新,让两会报道出新出彩

    刘柏煊

    2018年,我第一次参加全国两会报道。采访是从“堵委员”开始的,在北京会议中心的政协委员住地,我们首先瞄准了全国政协经济界别委员、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眼看着他走出电梯款款而来,我们举着采访机扑了上去。瞬间,记者、镜头、话筒把许家印层层包围,现场的拥挤程度堪比北京早高峰地铁八通线,直接导致像我这样身材不高的,脸直接被挤。结果,我没有录到他的声音,因为还有好几个后脑勺挡在前面,只能隐隐约约听到其他同行的声音:“许委员,我们是您老家河南的媒体,您认为……”“许委员,和您秘书打过招呼了,就想问……”还有更厉害的,“许老板,我是你们恒大的业主,能不能接受一下采访……”这是我第一次“堵人”,却被其他记者堵住了采访通道。于是,我开始转换思路,调整策略。

    一、做细功课,用直击要害的问题“打动”采访对象

    “堵”不是一个好办法,属于“靠天吃饭”。与其费时费力地“堵”,不如从容巧妙地“约”。于是,我对着全国政协经济界别的130人名单,开始筛选名单,逐个拟两三个问题。到了会议现场,我和报道组其他人就分头盯着不同的小组,趁着委员们走出会议室的间隙,准备好问题和他们沟通,向他们发出采访邀请。比如全国政协经济界别委员、中国航信股份公司董事长崔志雄,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被我们“搞定的”。“您谈到大交通行业要推进信息确权和共享,那是不是意味着要再孵化一个‘航旅纵横?”听到“航旅纵横”这4个字,崔委员的眼睛瞬时发亮,脱口而出“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待会儿我们可以聊一聊”。作为一名曾经推动了民航系统信息化的委员,“航旅纵横”对于崔委员的意义不言而喻。

    一次次诸如此类的邀约,最终有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一档两人专栏《两会记者观察》,以及《两会记者观察》的升级版《两会产业观察》。每篇报道立足财经角度,对话经济、工商联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从3月5日开始播出,到3月20日最后一期,贯穿整个全国两会会期。20位嘉宾中,包括5名央企一把手和3名相关政府部门的直接负责人,主题涵盖宏观经济、产业经济、金融证券、国际贸易、消费民生、互联网科技等多个领域。“富士康闪电过会”“中国版原油期货准备上市”“股票发行上市制度改革”“运营商提速降费”等这些在全国两会期间爆发的热点财经话题,我们都在第一时间邀请相关的经济界别委员进行了回应。在频率中央厨房的指挥下,我们还完成了《去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运行情况出炉,为什么三个指标没完成?》《两会记者观察“3·15”特别策划》等多篇具有独特视角的报道。

    事后我们总结,在诸如全国两会这样的大型采访场合中,准备工作要做足做细,这一点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细到什么程度?全国两会的主角是代表和委员,对于要采访的对象,是否读过他们的简历?对于他们平日里在公开场合的发言,是否有过关注?问题是否足够直击痛点,是否足以关照近期的社会热点(已发生的或可预知性的)?一个好的问题,应该是“难度适中”的,既让采访对象有话说,也需要有适当的“冒犯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打动”那些想通过媒体平台和公众对话、交流的代表、委员。

    二、多维传播打通传播范式,“占领”空间资源

    在时间维度上,我们努力抢时效;在空间维度上,我们思考的是如何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标识和新闻产品无处不在。记得第一次到人民大会堂采访,我和小伙伴们在大会堂外排队等待入场,第一眼就看到门口停着的大块头转播车带着“CNR”的红色标识。在那样一种氛围下看到自家媒体的标识,相信当时在场的每一位央广人都会觉得无比自豪。在之后的采访过程中,我们也带着这种品牌意识“上路”,采访机上始终绑着我们的标识。以至于我后来在微信上陆续收到几位在中央电视台、第一财经、上海证券报工作的同学发来的微信,都是直播画面和采访画面的截图,他们说:“柏煊,你们话筒的标识亮了。”事后大家总结,我们是在以做公关的心态抓住一切机会展示我们的品牌。

    不可否认,由于媒介本身的技术特性,广播不像电视、报纸和网站那样容易“看”到成品,所以在采访过程中,采访对象问我最多的问题是,你们的报道最后都在哪里播发?每次我都会向他们解释,我们的报道有多种形式、多个版本,在多个空间里呈现。如果错过广播的直播,您可以在我们的微信小程序和官网上进行回听;文字稿件、图片和视频经过二次打磨都会同步上线,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微信、微博和央广网上可以看到。强大的中央厨房团队和技术支持,让前方记者的报道在形式和传播上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融媒体传播”或是“全能型记者”,无论是在业界还是学界已经提了很久。作为一名新手,个人总结的经验是,对于严肃新闻,跨平台传播不变的是“核心新闻点”,变的是叙事的形式、语态和节奏。所谓融媒体传播的技能,就是熟悉各类平台的传播特性,打通每个平台的写作范式,这样才能达到既定的传播目标。

    三、做螺丝钉,大型采访报道有赖团队创新协作

    作为一名年轻的记者,报道全国两会于我而言是一次难得的成长经历,借这个机会,向前辈看齐,向同行学习。事后我有几点体会:第一,就个体而言,在一个点点鼠标、敲敲键盘就能“通达”世界的时代里,抵達现场依然是记者的天职,对话核心当事人仍然是鲜活报道的来源。第二,作为一个整体,在规模经济转为范围经济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中央厨房模式的统一协调以及二次分发,为内容的生产和传播提质增效,这也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财经节目中心一直在做的事情。第三,对于线性传播的媒体,时间资源的挖掘已经达到一个天花板。而新媒体的要义是“连接”,“连接”本质上就是一种全新的空间观念。从时间资源转向空间资源的开发,发力基于广播和声音特色的全媒体传播,我们一直在努力。总的来说,前方记者的工作只是一小部分,有了正确的理念、精准的协调,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才会被“连接”到一个“系统”中。前方后方、节目栏目、采访采集、线上线下,财经节目中心的两会报道工作是一个“系统”,是大家的努力让它发光出彩。

    记得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闭幕那一天,我和一位学长在会场偶遇,一起走出人民大会堂,他问一名站岗的武警:“你们也该收工了吧,站了十多天,累吧?”武警战士说了四个字:“不累,光荣。”我想对于每一名参加全国两会一线报道的记者来说,也是如此。功成不必在我,但是功成应该有我参与其中。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财经节目中心)

    (本文编辑:宁黎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