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艺术专科学校与武汉音乐学院关系考

    颜家碧

    

    

    

    【摘 要】本文通过对“武昌艺专”与武汉音乐学院史料的研究,说明“武昌艺专”与武汉音乐学院的关系,试图通过现有的材料进行比较研究,从“时间延续和人员传承”这两个方面看“武昌艺专”与武汉音乐学院的关系。从而达到对现有武汉音乐学院校史的研究进行扩展的目的,以及为“武昌艺专”的研究和武汉音乐学院的校史作出微薄贡献。

    【关键词】武昌艺专;武汉音乐学院;历史关系;校史;考述

    中图分类号:J6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3-0034-07

    武汉音乐学院现将1953年11月19日在武昌两湖书院旧址上组建而成的中南音乐专科学校,看作是是武汉音乐学院的建校起点。然而,从现有史料无论是时间、学校公章还是档案史料(教职工与人才培养方案)等来看,武汉音乐学院与1920年成立的武昌艺术专科学校还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国内研究武汉音乐学院校史的文章較少,相关研究论文较多出现在“武音”2013年60周年校庆前后。就目前笔者搜集到的研究性文章中,关于“武昌艺专”与武汉音乐学院关系的文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期刊文献、档案史料和网络文献的相关文献,共有19篇期刊文献和8篇网络文献,如阮璞[述]、阮旭东[录]的《武昌艺术专科学校部分人和事》①等。根据这类文献可知,现与“武昌艺专”与武汉音乐学院有关的文章,从研究选材角度分类有口述史、人物纪实、史实说明和专题说明这四大类,至今并没有一篇文章将现有的资料综合,并论述武昌艺专与武汉音乐学院的关系。另一类是直接阐述“武昌艺专与武汉音乐学院关系”的文章,仅有孙晓辉教授发表于《黄钟》2013年第4期上的《图书馆馆藏印章佐证武汉音乐学院多源汇流的校史》②,通过对图书馆馆藏印章的流变,从侧面间接说明武昌艺专与武汉音乐学院的关系。

    武昌艺专在武汉音乐学院的历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武汉音乐学院建校时间的确立,以及武汉音乐学院与“武昌艺专”现在的关系,可以通过文章的论述考证,说明武汉音乐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武昌艺专”时期。通过资料可知,前人研究并没有从论证“武昌艺专”和武汉音乐学院关系这一角度出发,大多是对史实的说明和回顾。由此,通过史实记载和现实依据来论证“武昌艺专”与武汉音乐学院之间的关系,说明武昌艺专也可以作为武汉音乐学院的建校之始,为武汉音乐学院校史提供新的材料。

    一、从时间延续看“武昌艺专”与“武音”之关系

    1920年4月创立的“武昌美术学校”是“武昌艺专”的早期阶段,初期主要教授美术课程。1922年10月,“武昌美术学校”在北洋政府教育部存案,1923年8月改名为“武昌艺术专门学校”。1929年,“武昌艺术专门学校”更名为“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重新进行了存案登记。抗日战争爆发后,“武昌艺专”曾将校址迁至湖北的宜都,不久之后又迁至四川江津。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武昌艺专”将校址迁回至武汉。1949年5月,中原大学中南文艺学院接管了“武昌艺专”,至此“武昌艺专”时期结束。我国中部地区建立的第一所高等艺术类学校是武昌艺术专科学校,同时,它也是当代中国首批成立的艺术类院校之一。武汉现代艺术教育起源于“武昌艺专”时期,“武昌艺专”在26年的办学历史中,其艺术教育对我国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现代音乐教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武汉音乐学院可将其办学历史追溯至“武昌艺专”时期。

    (一)“武昌艺专”历程

    清末时,因为要学日本的现代化教育,就要有一个完整的科目表,其中少不了美术、音乐这两个科目。在当时,办学校首先要在教育部立案,然后,其创办的重要条件是钱和师资,需要在银行有足够的存款用来办学;也需要老师、图书、教具这些必备条件。学校的审批是否过关,就要看这些条件是否合格。③

    从《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一览》④目录内的插图部分可知学校的重要组成部门和学校结构,其中包括了“校长像、校董像、校董及教员作品、本校校门、总理纪念堂、教室之一、本校成立纪念碑、教室之二、国画实习室一、国画实习室二、西画实习室一、西画实习室二、劳作实习室一、籐工室、金工室、石膏模型、图书室、本校主办捐助东北义勇军画画展览会、本校主办捐助东北义勇军音乐演奏会(图1)、参加湖北省童子军第一次大检阅获奖纪念、篮球队、国乐研究会(图2)、学生成绩”。⑤

    在武汉音乐学院的校史馆中完整保存着武昌艺术专科学校的校歌。由冯涤尘作词,陈田鹤作曲的《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校歌》是一首四部合唱作品,由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构成四个声部,此外还有钢琴的伴奏旋律部分。全曲的速度是庄严肃穆,为A大调,4/4拍。歌词为:“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大江流日夜,大别龙蛇走。危楼百尺名黄鹤,矗立江岸障中流。河山好,风景幽,自古有才称三楚。河山好,风景幽,自古有才称三楚。吾校惨淡经营立,发扬文化绵悠久。乐舞八方,粉绘千秋;愿吾齐努力潜修,复兴我伟大民族!”(见谱例一)其中的“乐舞八方,粉绘千秋”这句歌词,展示了“武昌艺专”的学科概括和学校性质。由中华民国二十三年七月版的《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学则》第六章入学、转学第十五条可知,各系新生试念科目分别有:(B)类音乐教育系图音组,包括了党义、国文、外国文、中国史地、绘画、音乐常识、体格检查、口试这八类科目;(D)类音乐系包括了党义、国文、外国文、中国史地、器乐、声乐、普通乐理、体格检查这八类科目。黄建中先生曾为“武昌艺专”题词:兴艺乐学。⑥无论是歌词、科目还是题词,都证明着当时学校设置有音乐和美术课程。

    “武昌艺专”时期的音乐教师有毕业于俄国皇家音乐院的钢琴教员萧猗好特(男,32岁,俄国人),毕业于山东齐鲁大学的音乐教员李自新(别号子铭,男,28岁,山东济南人,曾担任北平师范大学的音乐讲师),毕业于上海新华艺专的乐理教员钟本立(别号道泉,男,31岁,四川达县人,曾担任中华大学附中的音乐教员),还有阮凤英(女,28岁,湖北武昌人,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毕业任省立四小音乐教员)、黄胜之(男,31岁,湖北汉口人,童子军团长兼教练,中央特设童子军教练员训练学校毕业)。⑧这些教员资料在档案中的记录,从侧面说明了“武昌艺专”音乐教育学科的发展现状,同时也证明了“武昌艺专”与音乐教育的紧密关系。

    中华民国二十三年七月编订并在教育部立案的《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招考男、女新生简章》,其中的专科艺术教育组包括了图音组,招收一上新生一班和一下编级生;其中的高中艺术示范科,招收一上新生一班、一下、二上、二下、各级编级生十名。另一部分的女生部中的高中艺术示范科的音图组招收一上新生一班、一下、二上、二下、各级编级生。专科各组学生初试统一考党义、国文、英语、自然、历史这五门科目;复试中报考艺术教育组中的图音科的学生需要考试三项,包括音乐、绘画、口试。高中艺术师范科初试考试内容为党义、国文、英语、历史、地理,复试中报考音图组的学生也需要加试音乐(音乐组)。⑨“武昌艺专”图音组,从招生、考试,到新生入学班级编制名额以及入校后的规章条例,无一不是“武昌艺专”开设音乐课程,培养音乐教育人才的有力佐证。

    (二)“武音”对“武昌艺专”的承接

    武汉音乐学院是一所培养音乐专门人才和师资的高等艺术院校,是全国9所独立设置的音乐学院之一,也是我国中部地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高等音乐学府。它座落在历史悠久的武昌“两湖书院”旧址,解放路校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解放路255号,滨江校区坐落于张之洞路1号。学院东临商业区,西濒长江,北眺黄鹤楼。校舍占地八十余亩。校园内的学术气氛十分浓厚,景色宜人,湖光粼粼,绿树成荫,环境幽谧。登楼远眺,但见晴川沥沥,白云悠悠,龟蛇静峙,大江东流。⑩

    尽管在2013年武汉音乐学院将校庆定为60周年,但是,从史料上看,武汉音乐学院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一是1923-1949年的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时期;二是1945-1953年的文艺学院暨艺专时期,这时期由1945-1953年的“广西艺专”阶段、1949-1951年的“中大文艺学院”阶段、1951-1953年的中南文艺学院阶段和1950-1953年的华南文艺学院阶段共同构成这一时期的发展;三是1953-1958年的中南音乐专科学校时期和1956-1958年的武汉艺术师范学校时期;四是1958-1985年的湖北艺术学院时期;五是从1985年到今天的武汉音乐学院时期。?

    仅从“武昌艺专”发展至武汉音乐学院的纵向历史说明武汉音乐学院对“武昌艺专”的承接。1948年,“武昌藝专”与来到武汉的中原大学文艺学院研究所合并成中原大学文艺学院。1950年,中原大学文艺学院归并了湖南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及其乐器专修科,次年将校名改为中南文艺学院。1953年,“广西艺专”、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和中南文艺学院三校音乐系(部)合并,在武昌成立中南音乐专科学校。1958年中南音乐专科学校与武汉艺术师范学院归并组成湖北艺术学院。1958年湖北艺术学院将原中南音乐专科学校与武汉艺术师范学院合并后建立。1985年湖北艺术学院音乐部分建成武汉音乐学院。?无论是从前往后看校史,还是从后往前推校史,“武昌艺专”时期在武汉音乐学院的校史中,必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武昌艺专是开始,是极为重要的初期建设部分,随着学校的合并,历史的推移,武昌艺专的存在早已融入到不同时期的学校之中,同样,武汉音乐学院的组建也离不开不同时期不同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建设,而“武昌艺专”的那份精神,那份历史,早已融入今日的武汉音乐学院之中。

    1923年加入我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道路,成立音乐学科的“武昌艺专”,是受到当时一批专业音乐教育机构、院校的影响。虽然音乐与美术是两个独立的学科,但是在当时中国成立的首批艺术院校基本是参照日本艺术学校的课程设置开办的,因此音乐与美术学科合并在一校内进行教学。由此也吸引了一批热爱艺术(音乐、美术)的学生来求学。从资料中可知,许多学生在“武昌艺专”完成学业之后,会选择继续对音乐、美术课程进行深造,进而成为艺术(音乐、美术)人才者的不在少数。辛亥革命之后,1922年由民国政府颁布的“壬戌学制”,要求将音乐课与图画课合并为“音图课”,一时间在民国?时期各个省立的师范学校课程中,多数都设立有“音图科(组)”(图画、音乐、手工制作课程)来培养社会上所需的艺术师资。因此可知,“武昌艺专”在1923年成为“艺术专门学校”之时,就成立了“图音科(组)”,教授音乐知识。?在“武昌艺专”于1929年更名为“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之后,学校的音乐学科也较快得到了发展。

    1984年,湖北艺术学院向湖北省委、省政府提交了《关于将湖北艺术学院分成“武汉音乐学院”和“湖北美术学院”的情况说明》和《关于湖北艺术学院音乐部分与美术分部独立建院的报告》。1985年通过了国家教委的批准,湖北艺术学院将美术学科与音乐学科分开单独建校。美术部分建立湖北美术学院;音乐部分建立武汉音乐学院,由童忠良继任院长,史新民、万惠烈、匡学飞任副院长,叶福佩任党委书记,史新民兼任副书记。武汉音乐学院独立建校的初期,学院的学制规定与专业设置都维持原样。至此,经历了62年(1923-1985)的漫长历史,经历了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及武汉地区数所艺术院校的更替变换,在历史的传承中接管、合并、调整,学院的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壮大、不断完善,最终,武汉音乐学院成为我国中部地区一所历史悠久、极富办学特色且音乐学科门类齐全的高等音乐院校。?

    二、从人员传承看“武昌艺专”与“武音”的关系

    “武昌艺专”作为武汉音乐学院的源流之始,学校音乐课程的教职工多为当时的音乐名家,不仅有中国音乐家,还有俄国等外国音乐家,其师资力量是极其强大的。随着武昌艺专的不断发展与壮大,一代代的音乐人传承着、发展着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在不断涌现的音乐家中,有着曾在“武昌艺专”教书的老师和学生们的身影。

    (一)“武音”及其前身对“武昌艺专”教职工的承接

    在“武昌艺专”时期,其音乐方面的师资流动性是非常大的,既聘请了国内的音乐学者,也聘请了少量的外籍音乐教师。从许多资料中可知,曾在“武昌艺专”任教音乐科目的教师可谓名师如云,有姜希先生(音乐理论)、贺绿汀先生(音乐理论)、陈啸空先生(声乐)、李自新先生(钢琴)、陈田鹤先生(作曲)、缪天瑞先生(音乐理论)、向阳先生,等等?。同时,学校聘请了居住在汉口“租界”的外国音乐家前来授课,教授钢琴、小提琴、声乐课程。声乐教师有罗平茂(波兰人,女高音)、萧绮好特(男,俄国人,毕业于俄国皇家音乐学院)、大提琴教师有西维沙(男,白俄人)。此外,据资料统计,此期间在武昌艺专任教的音乐教师中,还有陆华柏(乐理)、王人艺(小提琴)、巫一舟(钢琴)、马丝白(声乐)、向偶(理论)、陈培勋(理论)、刘己明(乐理)、蒋箴予(声乐)、唐宅静(乐理)、杨金兰(声乐)等人。

    值得一提的是,缪天瑞、贺绿汀、陈田鹤与“武昌艺专”的关系在时间上有着一定的顺承关系,三位先生曾先后任教于“武昌艺专”,当时正是“武昌艺专”音乐学科高度发展的时期。缪天瑞从1930年至1932年在“武昌艺专”任教乐理。贺绿汀从1932年至1933年在“武昌艺专”任教。陈田鹤从1933年至1934年在“武昌艺专”任教。之后,还有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等国内首批音乐院校的毕业生前来任教,如姜希、刘己明等。

    1930年8月至1932年7月,缪天瑞先生在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教授乐理与钢琴课程。同期,他在“武昌艺专”继续着音乐创作。1930年,他出版了《简易钢琴风琴合用谱》,1933年出版了《中国民歌集》《小学音乐教学法》和《世界儿歌集》等音乐著作。1932年,他曾在《艺术旬刊》第1卷第2期、第4期、第11期上发表过三部翻译作品,分别是Stanford的《绝对音乐与描写音乐及其他》、Ernes Newton的《歌曲作法》、伊庭孝的《音乐的发生》。此外,缪天瑞在“武昌艺专”工作之余还认真学习了英语和日语。?

    1932年到1933年,贺绿汀先生就聘于“武昌艺专”。他主要担任高班级的音乐理论课,他采用柏顿绍著、缪天瑞译的《乐理初步》(油印本)为乐理课程教材,贺绿汀的课程教授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知识讲解清晰透彻,并且十分关注学生的课堂作业,这让当时学生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十分夯实。陆华柏曾说过,他之所以能够自学作曲理论记述相关的科目(曲式、和声学、对位法等),离不开贺绿汀先生教授的乐理课基础知识。“武昌艺专”是私立学校,经费常常会遇到困难,有时教师工资不能如期发出,甚至拖欠数月之久,有的教师不能维持生活,就会通过罢教缺课表达情绪。只有贺绿汀先生不管是否发薪水,总是认真细致地上课,一如往常。他还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学生。这种精神,使杨霜泉、粟仲侃、陆华柏等学生记忆犹新且深受感动。贺绿汀先生在“武昌艺专”任教的三学期中,除了教授理论作曲与钢琴课程,还曾率领学生们到汉口举办过音乐会,此外,他还翻译了普劳特的《和声学理论与实用》一书作为该校和声课程的教材。“武昌艺专”1932年办暑假补习班,适逢著名音乐家吕骥来到武汉,经贺绿汀先生推荐,吕骥先生曾在“武昌艺专”补习班教授声乐课程。?

    陈田鹤先生经黄自先生推荐,1934年2月至1935年1月在“武昌艺专”担任乐理教员。在《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教员一览表》?中有关陈田鹤的介绍是:“男,24岁,籍贯浙江永嘉,国立音乐专校毕业,到校年月,二十三年三月。”因为经济窘迫,陈田鹤并未从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毕业,而是辍学来到“武昌艺专”任教。陈田鹤在“武昌艺专”教学期间,与教育学教员冯涤尘共同创作了《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校歌》(四部合唱),由冯涤尘作词、陈田鹤谱曲。《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校歌》词曲编印在“武昌艺专”编撰的《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一览》之中?。关于陈田鹤先生在“武昌艺专”时期的介绍,如在戴鹏海先生编著的《陆华柏音乐年谱》中,介绍了陆华柏在校期间跟随陈田鹤学习作曲理论的情况,从材料可知,陈田鹤会认真修改学生的作曲作业,并且要求写到能表达学生心中情感的音乐为止。陈田鹤有时也对学生的作品稍加改动,使得作品增色不少。正是因为陈田鹤认真细致近乎苛刻的教学方式,激发了陆华柏的创作欲望,提高了他的作曲能力。?陈田鹤在“武昌艺专”教学之余创作了数首声乐作品,如《望月》《燕子的歌》《月下雷锋》《晨歌》《好国民》《春天的歌》《樵歌》《春游》《音乐教育》《天神似的英雄》等。?从一些回忆性的文献中可知,陈田鹤在“武昌艺专”的音乐创作,一般是发表在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出版社发行的《音乐教育》杂志上?,而缪天瑞先生和贺绿汀先生曾先后担任《音乐教育》杂志的主编,此时陈田鹤来“武昌艺专”任教,填补了缪天瑞、贺绿汀离开“武昌艺专”的空缺。

    从“武昌艺专”走出了不少音乐名家。据档案史料查证,从“武昌艺专”开始学习音乐后,成为音乐人才的不在少数,较具有影响的有马丝白(1928年毕业)、林路(1929年入学)、刘天浪(1932年入学)、陆华柏(1932年入学)、邓尔敬(1934年入学)等人,其中最具影响的当数音乐家陆华柏。?

    从现有资料可知,陆华柏在“武昌艺专”学习期间,缪天瑞、贺绿汀、陈田鹤三位先生曾先后教授了他作曲法、和声学和基本乐理等音乐课程,这段学习的经历为他之后的音乐创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中陈田鹤对陆华柏在音乐创作方面的影响较大,陆华柏可以说是一位由“武昌艺专”培养的作曲家。陆华柏的代表作品有独唱曲《感旧》《长城谣》《田家乐》《相见欢》,儿童歌曲《月光光》、儿童钢琴曲《狩猎》、钢琴曲《偶成》《Scherzo》《辞别》;还有陆华柏自己写词创作的儿童歌曲《要我歌唱》《小蜜蜂》《自鸣钟》,齐唱曲《义勇军》、独唱曲《抵抗》。?

    “武昌艺专”时期有贺绿汀、缪天瑞、陈田鹤等雄厚的音乐师资力量,培养了陆华柏、马丝白等优秀学生。可以说作为源头的武昌艺专时期,是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它是发展至今的武汉音乐学院的有力基石。“武昌艺专”时期的音乐教育家们致力于培养学生们认识、学习以及运用音乐的能力,贺绿汀等老师,通过编写音乐教材,借鉴、吸收优秀的音乐文化,带领学生学习和认识西方的音乐文化,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和传播音乐的能力,使得音乐知识与音乐教育方法代代相传。可以确切地说,这些著名的音乐教育者们也是当今武汉音乐学院许多教师的前辈和领路人。

    (二)“武音”对“武昌艺专”教学模式的传承

    1930年1月,学校更名为“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之后,设置有艺术教育系、绘画系、画案系,并曾规划设音乐系。学制三年。艺术教育系与附中(高中)艺术师范科均设有图音组。专科图音组的音乐课程是声乐(包括练声、练耳及视唱、歌曲)、钢琴、普通乐理、和声学、作曲法、对位法。选修小提琴、国乐与音乐史。?

    1923年,“武昌艺专”设置了音乐科,在《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学则》?民国二十三年七月编定的版本中,第三章《学制》中的第四条为“本校专科分设绘画系艺术教育系图案系音乐系雕塑系”;第五条其中有说明“艺术教育系分图音图工二组”。从档案史料可知,在1932年至1937年间,“武昌艺专”的师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都逐渐成熟,“武昌艺专”的音乐学科也得到了稳步发展。从《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一览》?民国二十三年十月版中可以看到,在“武昌艺专”的艺术教育系“音图组”音乐课程的设置之中,有普通乐理、歌曲、和声学、练声、练耳及视唱、作曲法、钢琴、对位法这8门音乐课程,其中的钢琴课程由个别教授教授,此外,音乐选修课程的开设,让学生可以从国乐、提琴、音乐史这3门课程中选修1门课程。?

    根据1934年10月《武昌艺术专科学校一览》,第99页到114页的肄业学生名籍录中,从学生的现任年级一栏中可知道不同年份“武昌艺专”音图组培养的音乐学生数量。武昌艺术专科学校艺术教育组民国二十三年上学期肄业学生,专图音一上有陈佩芳、胡慕清等4位学生;专图音一下有孙以庸等3位学生;专图音二上有严际云一位学生;专图音二下有孙曼霞等4位学生。武昌艺术专科学校附属高中示范科民国二十三年度上学期肄业学生,高音一上有梁振锋等19位学生;高音一下有沈昌淑等8位学生;高音二上有谢郊才等14位学生;高音二下有李必超等17位学生;高音三上有曾杰等7位学生;高音三下有陆华柏等15位学生。武昌艺专民国二十三年度上学期总共培养的专科和高中图音组肄业生共92名,其中不乏有陆华柏这类之后从事音乐教育的音乐工作者。因为只有肄业生档案可从年级中找寻学生专业,正常毕业的学生,因无毕业专业信息,所以无从考证。从一个侧面可反映出,在校的图音组学生远不止92名肄业生,还有许多图音组的学生正常毕业,投身入祖国的音乐教育事业之中,而武昌艺专也为当时祖国的音乐事业培养了众多音乐工作者。?

    1985年5月,湖北艺术学院的音乐部分建成武汉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开始独立发展,它在音乐学系还开办了教师专修科、干部专修科,增办了夜大、成人业余单科进修班等多种成人教育。研究生招生数逐年增加,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除原有作曲与作曲理论外,1987年又新增音乐学与民族器乐两个专业。时至今日,武汉音乐学院有音乐教育学院、钢琴系、作曲系、管弦系、音乐学系、民乐系、舞蹈系、演艺学院声乐系等普通本科教学单位,设有研究生部、音乐研究所、公共基础课部、思想政治课部、继续教育学院(含成人教育)、附属中学、附属小学,以及计算机音乐实验中心等教学科研单位。学院现有各类在校学生6080人,其中研究生有446人,普通本科生有4499人,成人教育本专科生有277人,附中生有769人,附小生有89人。随着社会的进步,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中也占据着重要部分,因此,学习音乐的学生人数仍在持续增加。?

    从上述的阐述中可知,仍能从武汉音乐学院如今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看到早期武昌艺术专科学校音乐课程的“影子”。1923年的“武昌艺专”音乐课程的出现,在当时具有普及音乐教育的意义,而到如今的武汉音乐学院的学科设置,学院音乐教育体系的完善与成熟,为中国的音乐事业培养了众多的音乐人才。

    三、结语

    一般认为,新中国成立后的艺术教育,承袭了民国时期的基本格局,这一点在“武昌艺专”对武汉现代艺术教育的影响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1949年后,“武昌艺专”的部分音乐师资及教学设施,被辗转归入成立于1953年的中南音乐专科学校,在武汉现代专业音乐教育发展方面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说,“武昌艺专”时期的音乐教学活动,对武汉的现代音乐教育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武昌艺专”的音乐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在当时中国第一批艺术类教育学校成立后,“武昌艺专”紧紧跟上开展艺术教育的潮流,将音乐与美术科目放在一所学校内教学,为我国的艺术教育事业培养“自产自销”的艺术人才。1922年之后,全国各省的师范院校大都开设有“图音科(组)”。因此,“武昌艺专”在1923年成为“艺术专门学校”之时,成立“图音科(组)”,教授音乐课程,也是合乎情理的事情。因此可证,“武昌艺专”音乐专业的出现,不仅对民国时期的音乐艺术发展产生了影响,也对湖北地区,乃至中国中部地区的音乐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武昌艺专”存在26年,它在音乐教育方面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小觑的,它是湖北地区音乐教育事业的良好开端,支撑着后世音乐事业的发展。因此,通过对武昌艺专和武汉音乐学院历史时间、学校公章,以及教职工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说明,论证了在历史中不断发展至今的武汉音乐学院与“武昌艺专”是密不可分且息息相关的,而通过考述,武汉音乐学院将建校之始的时间移至“武昌艺专”时期,也是未尝不可的。

    注释:

    ①②④阮璞[述],阮旭东[录].武昌艺术专科学校部分人和事[J].新美术,2001(3).阮璞(1918.8-2000.12),字次文,男,汉族,湖北红安人,著名美术史论学者、教育家和诗人。历任民盟中央委员、民盟湖北省副主委;湖北省第五届、第六届政协委员,擅长美术史论。1939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油画系,1943年起,任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诗歌词曲讲师,1946年任武昌艺专副教授。1949年任华中师范学院副教授,1958年起,任湖北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史、中国画论、美学、诗文题跋副教授、教授、美术史论教研室主任;1986年起,任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美学教授。曾兼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编委,湖北美术学院教授。2000年12月15日在武汉逝世。

    ③孙晓辉.图书馆馆藏印章佐证武汉音乐学院多源汇流的校史[J].黄钟,2013(4).

    ⑤⑥⑦⑧?????????武汉音乐学院档案室:《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一览》二十三年十月版,档案号:1-1934-XZ11-001。

    ⑨同注4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教员一览表》。

    ⑩同注4之《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招考男、女新生简章》。

    ?档案资料《武汉学院简介》。

    ???档案号:1-1987-XZ11-012,《武汉音乐学院简史》武汉音乐学院档案室。

    ?中华民国(1912-1949),简称民国,是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民主共和国。

    ??杨霜泉,栗仲侃,陆华柏.贺绿汀老师1932-1933年在武昌艺专任教时的情况[J].红楼梦学刊,2011(4).

    ?????戴俊超.“武昌艺专”的音乐教育[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3,(33)5.

    ?照片来源:中国艺术研究院編.百岁学人缪天瑞—庆贺缪天瑞百年华诞影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14.

    ?同注4之《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学则》。

    ?《武汉音乐学院学院简介》,http://www.whcm.edu.cn/xygk/xyjj.htm/2015.6.19。

    参考文献:

    [1]唐妮,田达治.汤文选回忆武昌艺专的往事[J].中国美术馆,2005(3).

    [2]王琦.难忘的回忆——纪念唐一禾先生诞辰100周年[J].美术,2005(8).

    [3]水中天.武昌艺专史实补识[J].中国美术馆,2005(7).

    [4]陈克环.唐义精、唐一禾兄弟的奋斗小史[J].武汉文史资料,2006(8).

    [5]汪义晓.那些渐行渐远的背影哟——武汉音乐学院部分重要学科奠基人考并兼述历史时期划分暨学科建制沿革[J].黄钟(中国·武汉音音乐学院学报),2008(3).

    [6]汪义晓.“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武汉音乐学院历史沿革及地缘、行政隶属、人文资源考[J].黄钟(中国·武汉音音乐学院学报),2008(1).

    [7]庞国翔.武昌艺专在抗战大后方的艰难八年[J].红岩春秋,2009(5).

    [8]庞国翔.寻找“大后方”的“武昌艺专”[J].湖北文史,2010(2).

    [9]杨霜泉,栗仲侃,陆华柏.贺绿汀在武昌[J].红楼梦学刊,2010(5).

    [10]米文模.武昌艺专与失聪学生的情缘[J].武汉文史资料,2010(7).

    [11]孙晓辉.涅槃的“武昌艺专”精神——访唐小禾先生[J].黄钟,2013(4).

    [12]孙晓辉.图书馆馆藏印章佐证武汉音乐学院多源汇流的校史[J].黄钟,2013(4).

    [13]孙晓辉.武音历史的忠实记录者[J].黄钟,2013(4).

    [14]龚叶.武汉音乐学院声乐系发展状况探究[J].黄钟,2013(4).

    [15]李果,龚叶.武汉音乐学院管弦系发展六十年[J].黄钟,2013(4).

    [16]刘松慧.中原大学文艺学院的变迁[J].黄钟,2013(4).

    [17]孟酋,孙晓辉,刘夜,胡进波.“口述武音历史”——采访徐厚雄老师[EB/OL].http://xq.whcm.edu.cn/info/1010/1154.htm/2013.03.20/2015.6.19

    [18]武汉音乐学院校史馆资料筹备工作组.“口述武音历史”——史新民教授讲述武汉音乐学院建院往事[EB/OL].http://xq.whcm.edu.cn/info/1019/1177.htm/2013.04.07/2015.6.19

    [19]孙晓辉,刘夜,毛贞磊,胡进波.“口述武音历史”——殷殷中南情:访刘正维教授[EB/OL].http://xq.whcm.edu.cn/info/1010/1160.htm/2013.06.13/2015.6.19;

    [20]孙晓辉,刘夜,胡进波,孟宪辉.“口述武音历史”——武音历史的忠实记录者——徐鹄志老师[EB/OL].http://xq.whcm.edu.cn/info/1010/1157.htm/2013.06.09/2015.6.19

    [21]孙晓辉,刘夜,毛贞磊,胡进波.“口述武音历史”——真人匡学飞[EB/OL].http://xq.whcm.edu.cn/info/1010/1159.htm/2013.06.13/2015.6.19

    [22]孙晓辉,刘夜,胡进波.“口述武音历史”——涅槃的武昌艺专精神——访唐小禾先生[EB/OL].http://xq.whcm.edu.cn/info/1010/1153.htm/2013.03.19/2015.6.19

    [23]孙晓辉,孟酋,胡进波.“口述武音历史”——采访穆毅先生和刘松慧女士[EB/OL].http://xq.whcm.edu.cn/info/1010/1165.htm/2013.11.05/2015.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