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中地理实践力培养SWOT分析及实施策略

    孙慧敏 张新主

    [摘要]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一文章基于SWOT分析法,分析农村高中在地理实践力培养方面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探讨农村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策略:转变思想,增强实践意识;降低成本,减小实践压力;发挥优势,利用农村资源。

    [关键词]农村高中;地理实践力;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10-0079-02

    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由于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农村高中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举步维艰。本文中提到的农村高中是指位于县级及其以下地区的普通高中,其生源主要来自农村。目前,我国农村高中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并不乐观,相关研究更是寥寥可数。

    SWOT分析法包括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本文表述为“挑战”)四个方面的分析。本文利用SWOT分析法,基于对农村高中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内外部环境分析,提出农村高中地理实践力培养策略。

    一、农村高中地理实践力培养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地理素材丰富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突出特点就是很多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就存在于学生周围。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原生自然环境越来越少,而农村更接近大自然,在素材性课程资源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广大农村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地理资源、民间文化资源,广阔的生产劳动实验空间,教师可以利用学校周围的地形地貌、风俗民情、坑塘沟渠、植被土壤为学生生动形象地解说地理课堂中的知识。

    2.课外时间充足

    与城市学生不同,农村学生的课外时间更多。很多城市学生在假期除了要上文化课之外,还要参加各种兴趣特长班,假期生活丰富且充实,而由于条件限制,大部分的农村学生在假期“无所事事”,这些课外时间可以被充分利用起来进行地理实践活动,让农村学生的课外生活变得更有意义,同时提高农村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3.实践环境较好

    农村的环境污染较轻,有利于对自然地理环境的观测,而市区观测与实验的效果往往不够理想,例如对于月相、星星的观测,在农村观测的效果更佳。其次,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地区地域广阔,地租便宜,可以为地理研究提供广阔的空间,而城市由于空间的限制,建设地理实践研究基地较困难。

    (二)劣势分析

    1.师资力量薄弱

    地理学科知识综合性较强,开展地理实践活动要求教师掌握多门学科知识,以及一些必备的基本常识,对教师的要求较高。然而农村地理师资队伍极不稳定,常常由不能胜任某些科目教学工作的教师临时负责地理教学,这些教师没有学过地理专业知识,教学质量堪忧。

    2.实践不受重视

    农村中学与城市中学、沿海地区中学相比,教学思想存在显著差距,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从家庭方面来看,农村学生大部分属于留守儿童,其监护人文化水平整体不高,家长普遍认为地理学科属于“副科”,多背诵就可以了,参加地理实践活动浪费时间,更有些家庭经济实力不足,心有余而力不足。从学校方面来看,地理课时安排较少,基本没有专门的实践课时,所以在时间上不允许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3.教学投入不足

    农村地区校外缺乏博物馆、科技馆、实习基地等地理实践场所,校内教学设施相对落后,大部分学校不具备地理实验室和地理专用教室,缺少相关的实验设备和演示模型。此外,很多农村学校对教师培训投入不足,与城区专家、中学、专业机构联系少,教师参与培训学习的机会较少。由于交通不便,多数培训地点较远,大多数教师对于参与培训学习也并不积极。

    (三)机遇分析

    1.新课标和新高考改革

    2018年,新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颁布,从国家层面对地理实践力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在中学地理教學中的开展是大势所趋,农村学校也不例外。地理在中学属于文科,在大学属于理科,大部分文科生对地理望而生畏。伴随新高考选科模式的实行,地理“不文不理”的尴尬地位得以改变,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也相对更容易开展一些。

    2.时代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相当大比重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公民素质关系着整体国民素质,实施农村地理实践课程是提升农村人口素质的内在需求。农村经济不断发展,但部分人思想观念落后,乱砍滥伐,滥开耕地,导致很多农村地区出现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资源短缺现象。培养未来农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与地理教学紧密相关,尤其是让学生参与地理实践活动,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自己周围环境中的人口、资源等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如何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挑战分析

    对于地理教材中的许多内容(例如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农村学生接触较少,只能想象着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二、农村高中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策略

    (一)转变思想,增强实戢意识

    1.宣传地理实践的重要性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有些地理现象及其成因复杂多变,要想深刻理解其中的内涵,需要学生通过地理实践活动来验证,所以学校与地理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加大地理实践教学投入,提高教师实践素养,从地理学科的特点出发,宣传地理实践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培养地理实践力。

    2.活动设置紧扣高考主线

    受农村传统观念和家庭环境影响,很多学生认为只有学习才是唯一出路,他们承载着家庭的希望,尤其是高中生,学习负担重、地理课时少,而地理实践活动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因此教师只有在设计活动内容时紧扣高考主线,围绕地理重难点,让学生在进行地理实践活动后能够有所进步,才能提高学生兴趣,使他们愿意去参与这些活动。例如地球公转内容晦涩难懂,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让学生利用乒乓球和铁丝动手制作地球公转模型,在制作过程中回忆自转和公转的规律,不断改进自己制作的模型,认识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产生的变化,可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二)降低成本,减小实戢压力

    1.充分利用素材,降低经济成本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需要一定的经费,教师应考虑如何降低活动的经济成本。对于地理实践活动所用的材料、设备,教师可寻找替代品,例如用透明塑料袋和温度计,开展大气温室效应实验;用铁架台、量角器、重垂线等自制简易测星仪测量学校所在地的经纬度等。校外的实践活动尽可能利用学校附近的资源,例如在学习“人口与环境”这一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调查本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并提出应对措施与建议。

    2.结合其他活动,降低时间成本

    农村高中基本没有地理实践活动的专门课时设置,教师可以尽可能地结合校内其他活动促进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例如可以将较为成熟的春游、秋游、研学活动等进行整合,摒弃无效活动,体现地理实践活动特色。

    (三)发挥优势,利用农村资源

    1.结合区域特色,开发校外实践基地

    与城市不同,农村原生自然景观丰富,实践场地广阔。每个学校地理位置不同,周围的地理环境也有很大差异,如果学校能够充分利用当地乡土资源,就能开发出具有地域性的校外实践基地。例如田贵涵老师结合重庆市巴南区的“竹资源”,深入挖掘其与地理教学的结合点,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培养地理实践力。结合身边的乡土地理,建设校外实践基地不仅能够供学校长期使用,而且能够激起学生的热情,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充分利用假期,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社会调查活动是地理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延伸。农村学生课外时间较多,身体素质较好,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周末和假期的时间,以布置作业的形式引导学生开展地理实践活动。例如结合地理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如下假期作业:“①拍一组照片体现家乡的环境问题并进行论述。②去田间观察不同的农作物,总结家乡发展农业的优势條件并进行论述。③绘制本村至少十户人家的树形家谱图,论述人口增长带来的社会问题。结合个人情况任选其一完成小论文的写作。”让学生亲自开展调查能够增强学生保护家乡环境、关心家乡发展的责任感,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实践的能力,同时也能丰富农村学生的假期生活。

    农村高中地理实践力培养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的共同协作,结合对其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的分析,通过增强实践意识、减小实践压力、利用农村资源等策略使学生想要参加、能够参加并且有途径参加地理实践活动,逐步提高地理实践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康红芹,张家辉.地理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SWOT分析及路径选择[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1):4-7.

    (责任编辑 周侯辰)